语文高考总复习资料(共3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84936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总复习资料(共3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高考总复习资料(共3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总复习资料(共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总复习资料(共33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7题24分)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2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 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 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7、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8、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现代文阅读(9题32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

2、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

3、写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 三古代诗文阅读(8题34分)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5、文中信息的筛选。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10、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四 作 文(1题60分)1、高考作文的四大基本类型:话题作文、题义作文、新型命题作文、新型材料作文2、高考审题与立意 3、高考定体与构篇4、高考升格与突破五考场作文的基本体式 范例文

4、章10篇第一版块:语言知识与运用1、字音字形辨析题:字音题:【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2) 浙江人区分翘不翘舌,前鼻音和后鼻音的难度很大,必须矫正。(3)善用排除法。【答题知识】(1)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xi、狰zhen ;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cha n、陷xi an、焰y an、旖yi 、嗔chen。(2)注意区别形近字,如:“刺”与“

5、剌”、“陡”与“徙”、“赢”与“羸”。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译语素时读ka,卡车、卡宾枪,取和“不畅通”有关义项时,读qia,关卡、发卡、卡壳。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如“哈”,书面语中读ha,在方言或口语中读ha 或ha ;“露”,书面语中读lu ,口语中常读lou。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如:街谈巷xian 议、巷han 道。字形题【答题技巧】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

6、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答题知识】(1)形近而错。如将“病入膏肓”写成“病入膏盲”,将“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不胫而走”写成“不径而走”等。(2)音同或音近而错。如“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等。(3)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如将“安排”写成“按排”,“灯泡”写成“灯炮”,“清晰”写成“清淅”。(4)音近义通而错。如“弱不禁风”写成“弱不经风”,“墨守成规”写成“墨守陈规”。(5)音同音近而错。如“籍

7、贯”写成“藉贯”,“销赃”写成“消赃”等。 2、词语运用题【答题技巧】(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比如“学历”与“学力”,都是偏正结构的词,其中“学”是意义相同的部分,可不予比辨析,而应对“历”和“力”进行比较。“历”是指经历,即在哪些等级学校学过,毕业还是肄业;“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答题知识】掌握实词的意义(包括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握词义 (1)从词义轻重不同的角度辨析。

8、 比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爱好”和“嗜好” 这组同义 词, “嗜好”是特别爱好(多指不良的),程度上比“爱好”重些; (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 如“局面”和“场面”,“局面”是指一个时期内事物的状态,而“场面”是指具体的场面,“局面”比“场面”的范围大;“事情”与“事故”,“事情”的范围大,“事故”的范围小; (3)从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角度辨析。 如“保护”与“庇护”、“保护”是褒义的,而“庇护”是贬义的;如“夸奖”和“夸耀”,“夸奖”一般是称赞别人,含褒义色彩,“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贬义。 (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不同的角度辨析。

9、如“抚养”、“扶养”、“赡养”,“抚养”兼指保护、教养、供养,一般说来指长辈对子女和晚辈的保护和教养,“扶养”是指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赡养”,是指供给生活需要,特指子女对父母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5)从词义的侧重点不同的角度辨析。 如:“辨别”和“鉴别”,“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审定真的或坏的;如“深思、沉思、寻思”,都有“集中精力,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反复。(二)辨析用法 (1)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流”和“交换”,前者多与表示比较“虚”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流体会,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等,

10、后者则往往与表示“实”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换场地,交换物品等。 (2)词性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如“诞辰”和“诞生”、“创见”和“创建”、“品位”和“品味”三组同义词,前者为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后者为动词,主要做谓语。(三)体悟语境 词语的运用与语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词语有其基本意义,但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又往往有语境义,即产生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3、成语辨析题【答题经验】(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答题知识】搞清成语义(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重点

11、(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 。(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特别强调注意:A谦敬成语:谦词类(蓬荜生辉,不情之请,不揣冒昧,敬谢不敏,抛砖引玉,忝列门墙 , 百无一能,狗尾续貂,绵薄之力,犬马之劳,美 之献,班门弄斧,雕虫小技,门墙桃李,千虑一得)敬词类(鼎力相助,不耻下问,一言九鼎,汗马功劳)。还要注意部分成语在具体语境中也会产生谦敬意思。 B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望其项背,

12、同日而语,等量齐观,善罢甘休,无时无刻,等闲视之(另外不亦乐乎,不可开交只能作补语)C注意成语的语法用法:如不明词性用错(整天不学无术;度过了一段蹉跎岁月)。成语意思与语境矛盾或重复(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隐地苦衷;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显得相形见绌;好像如芒在背;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目前得当务之急;接踵而至地窜进来;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尔;责无旁贷的责任;使得我国人民生灵涂炭;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只能让人贻笑大方;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把中国人民的抗议置若罔闻)4、病句辨析题【答题技巧】(1)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13、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2)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3)善用排除法【知识要点】 六类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常见13类语病句子模型: 博会机构还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评审、包装、征集。(并列成分要注意内部排序) 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列结构作句子成分要分别和各项都能搭配)该厂两次获省级大奖,三次被授优质产品称号(多个句子共一个主语,该主语和各句要都能搭配) 能否做好救灾工作,

14、关键是干部作风要好。(考虑正反两面是否照应) 该地区推广用棉籽饼菜籽饼喂猪。(误把宾语的长定语当宾语) 通过大家批评教育,使我明白了这个道览理。(有介词或连词要考虑使用是否得当或是否缺少主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消费者所欢迎(有两种表述方式的要注意两种结构是否杂糅 县里通知我们15日前去参加培训。(如有数量短语或介词结构就看是否产生歧义) 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禁止,避免,防止,忌等有否定味,不需再用否定词) (10) 难道我们不应该不向雷锋同志学习吗?(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要看句意是否造成表意相反) (11)雷锋精神当然应赋予它新的内涵。(有代词的句子要注意指代是否明确或代

15、词是否多余)(12) 句子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考虑是否语序不当。(13)有关联词就要注意位置和搭配是否得当。5、标点符号题(浙江2009年不做考试要求,仅在写作中要求“标点正确”)【答题经验】标点的选择一定要把句意,句子结构和标点本身的用法结合起来,不能只看标点本身的用法。【知识归类】顿号、逗号、分号三者在表示并列关系的区别,在综合使用时根据语境注意升降格;在表示概数时,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和不需要停顿的并列词语间不能用顿号。句号、问号、叹号都是句末点号,一定放在句末。注意选择问句前一个分句之后用逗号,有疑句代词或副词的不一定是疑问句。兼有疑问感叹语气的句子问号感叹号可以连用。引号:要分清直接引

16、用和间接引用。若是独立引用,句末标点应打在内。若是非独立引用,句末标点应打在外。括号,注意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区别、位置及标点,如果括号里的话只是注释句子的一部分,则括号要紧贴在被解释的那一部分,解释性词语末不能有点号;如果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全句的,括号应放在这句话的句末点号之后;朗读时,括号里的话不能读出来。引号要注意引用的范围界限,注意单双引号的变化。省略号表示省略时,用了省略号则不能用“等”、“等等”;省略号后一般不再用点号。冒号,注意它提示和收归的范围及用途,它在结构层次上可以高于逗号分号,一句话中一般不能套用两个冒号。破折号在表示解释说明时与括号的区别。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

17、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省略号与破折号:注意它们与“等”“是、即”等同功能意义的词语重复。书名号: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节目名等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报刊的栏目名不能用书名号。6、语言连贯题 【答题技巧】(1)看清题干要求,明白答题方向(2)寻找题中暗示,找准突破口(关键处)。【知识归类】陈述对象是否一致、句式是否统一、语序是否是合理、照应是否周全、色调是否相融、音节是否和谐、过渡是否承启、暗示是否回应。解答排序题的要领是: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发挥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7、语段压缩与

18、扩展题(1)语段压缩题解题思路:看清题干要求,确定压缩方向; 辨明语段类型,确定主要信息:记叙性语段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意义或价值)是主要信息; 说明性语段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的目的或事物自身价值为主要信息,议论性语段议论的话题,及作者的看法和看法的价值为主要信息特别提示:消息新闻的压缩抓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意义或价值)等记叙性要素,用一个主谓(宾)句式的句子表述。 (2)语句扩展题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的“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

19、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答题技巧: 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扩展要求 注意被扩展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性词语 原词句不能少8、句式仿写题 解题思路: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特别要注意题中照应和暗示性的词语答题技巧: 注意题干要求;回应题中照应和暗示性词语;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以及它与后面派生句子的搭配9、句式变换题答题技巧:看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不改变句意,可增删个别词语。 注意使用润滑剂(代词或关联词)使改后句子连贯。主动句(“把”字句)与被动句可以相互变换

20、;各类语气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等)可以相互转换。句子重组:偏正复句的偏句部分与正句部分的位置可以相互调换,调换时要往往要添加恰当的介词,转换关键的名词或动词的词性,并考虑主被动句的转换。长句变短句要先提取出主干句,再将修饰成分变为一个个句子;最后进行整理(注意各句子的语序,注意使用代词和关联词让句子连贯)短句变长要先确定某句为主干句,再将其它短句修饰语嵌入主干句。嵌入的位置可在句首(作句首状语),可在主干句的主语和宾语前(作定语),也可以在谓语前(作状语)。注意嵌入的句子的排序。单句只有一套主谓中心。复句是指含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互不包容的主谓中心。10 综合改错题和语言简明题(注意看清

21、题干提示的答题方向)此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其中尤其要注意语言简明的问题(即语义不重复,不晦涩,能少则少的词语)和得体的问题11语言得体: 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 注意:广播稿或口头通知中不能有括号,省略号,同音词,文言词等类似的词语 通知,请柬等应用文注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的齐全。谦辞 “家”字一族。如家父

22、、家尊、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 “舍”字一族。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 “愚”字一族。如愚兄;愚见;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如拙笔;拙著、拙作;拙见。 “鄙”字一族。如鄙人;鄙意;鄙见。 敬辞“令”字一族。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嫒;令兄;令弟;“惠”字一族。如惠存;惠临;惠允;惠赠。 “垂”字一族。如垂爱;垂青;垂问、垂询;垂念。 “贵”字一族。如贵干;贵 庚;贵姓;贵恙;贵子;贵国 “高”字一族。如高见,高就;高龄;高寿;高论。 “光”字一族。如光顾;光临。“雅”字一族。如雅教;雅意;雅正。 12其它实用类语用题:(1)对联:注意既”对”(短语结构相同,字数

23、相同,末字仄起平落)又”联”(内容相关)。(2)公益广告:答题技巧:字数一般1030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合题意。(3)图文转换:内容上,扣住话题, 通过比较,抓主干信息,去次要信息; 形式上: 纵横对比, 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进行表述第二版块:现代文阅读与鉴赏(32分)第一部分: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15分)考纲陈述: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依据

24、文体特征读懂文章(1)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 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根据文体特征,可边读边猜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2)注重整体阅读。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最后在找到全文说

25、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二】选择题的解答 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 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偷换概念: 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

26、点: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 ,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 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 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正话反说: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顺序错乱: 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颠倒因果: “因”与“果”错位;或 “条件”与“结果”错位。 强加因果: 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无中生有: 即原文无此信息。 答非所问: 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

27、,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词,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三】简答题(07年开始新增题型)的解答 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语料: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 阅读科技说明文:科技文一般属消息一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

28、技术、新见解、新成果,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阅读时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重难点一: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辩明文体,选准角度. 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

29、的文句) 技巧3: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技巧4:(1)从形式方面分析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 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重难点二: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1. 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要

30、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语言组织方法:(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

31、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2. 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2) 合并各段内容, 概括中心意思: 寻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3) 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提炼重难点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

32、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分析的具体做法是: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第二部分: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高分口诀:读懂文章、审准题眼、规范作答(一)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 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

33、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1)题眼(答题重点):短暂而愉快;(2)要点(回答的内容):“短暂”和“愉快”两点;(3)设问角度:“这”是陈述对象,而非“作者”;(4)句式应为:两个句子,构成并列关系3、答题:

34、“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二)常用写作手法(技巧)(加横线的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象征,类比,虚实结合 渲染烘托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 , 特定线索、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

35、用、设问、反问、借代:第五类:描写手法:描 写 角 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三)基本题型题(非探究型和评价型)及解答思路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1文首句:照应标题(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中心

36、)作辅垫; 总领下文;2文中句: 前后照应承上启下(过渡);总结上文;开启下文;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卒章显志,揭示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题型2: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

37、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题型3: 分析手法及作用(见前四大类13小类).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38、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题型4: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题型5: 探究类(含评价) 第一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考纲陈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

39、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创作背景和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散文的阅读:1、明确概念: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

40、感悟的一种文体。2、文体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3、阅读要领: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语言优美洗练,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阅读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抓住脉络线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层的抒情性话语,把这些话语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题思想了。2、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一般说来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分析起来比较难,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分析思考:一是用了哪些写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二是分析形散

41、神不散的特点,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过联想把握“形”与“神”的结合点。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征意,散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必须看清作者赋予“物”什么特点,什么品质或什么思想。3、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一般比较优美,许多句子含义比较丰富,把比较典型的词语、句子放入到具体的段落中去思考,体会语言的妙处。4、体会散文的意境,领会散文的主旨。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联想和拓展,一般的散文,总是描绘、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通过“物”与“人”来表现这个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散文表现的精神或品质特点。一般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文意=形式(

42、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二)小说的阅读1、明确概念 :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2、文体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3、阅读要领:(1)要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肖像描写: 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描写: 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43、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2)理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在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3)分析小说典型环境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作用:作用一: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作用二: 暗示及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作用三: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作用四: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作用五: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4)把握、透析小说的主题:小说

44、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分析小说的主题时: 1从小说的人物、情节入手,进行认真的考察; 2联系小说典型环境描写; 3结合作家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5)了解小说的叙事手法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第二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考纲陈述: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

45、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有关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所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 C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所反映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一) 新闻类文章的阅读: 包括新闻,通讯(特写,报告文学)1、明确概念 :新闻属于纪实类作品。它是借助各种传媒对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所作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