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共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90150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心理学(共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心理学(共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心理学(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心理学(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名解: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J:学习理论的流派1、刺激反应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3、折中主义学习理论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5、学习理论流派的分歧与共性伟大的科学家牛顿(I.Newton)曾有一句名言:“在科学,你的进步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T:(洛克)(J.Loeke)第一个提出了联想(association)这个概念以后,T: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三定律: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习得律 选择题,举例子找是什么律 马甫洛夫名解:消退律

2、: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逐渐削弱直至消失的过程。泛化律: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就可以由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激引发。辨别律:当条件作过程开始时,有机体需要辨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巴甫洛夫关于抑制机制的研究,对后来的学习理论有相当大的影响。斯金纳把由刺激引的(elicited)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respondents);把有机体发出的(emitted)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operants)。名解:斯金纳的强化原理:强化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T:斯金纳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

3、ent,又译积极强)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又译消极强化)。名解:当在环境中增中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J:强化的安排:连续强化,这称为比例强安排;间歇强化,这称为间隔强化安排。如果采用固定比例强化安排,就要在每若干次(假定是5次)正确反应给予一次强化,或者是每第5次反应后给予强化,或者是每第3次反应后给予强化。采用固定间隔强化安排,就是每隔若干时间(假定是5分钟)对正确反应给予强化。T: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而强化则是增加反应概率。 T: 斯金纳根据强化相倚关系设计的、促使有机体行为变化所采用的两种技术:塑造与渐退 塑造:反应的

4、辨别 苛勒提出顿悟 名解:顿悟是指突然觉察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J: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二、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 三、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四、顿悟学习本身具有奖励的性质选择题:区分这四个定律 1、接近律 2、相似律 3、闭合律 4、连续律J:皮亚杰学说 皮亚杰的心理学是不可能与他的认识论分割开来的。他的认识论可以被称为(建构主义)的(constructivism)。 名解: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这是一种研究认识的结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心理起

5、源的学说。 理解、选择题中有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稀。J: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演阶段 3、具体运演阶段4、形式运演阶段J:皮亚杰关于学习的原理皮亚杰认为,儿童学到些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儿童看到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充作引发儿童作出反应的刺激的。儿童的发展制约着他们所能学习的范围。知觉受到于心理运演皮亚杰认为,刺激是被认识的,而不是被经验的。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在皮亚杰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皮亚

6、杰仔细考察了儿童形成新的认知图式的过程。皮亚杰认为,通过否定的行动解决矛盾、消除差异、排除障碍或填补间隙,这些都是否定的形式。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根据概念的关键属性与概念的定义之间的关系,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概念:T:合取概念 析取概念 关系概念T:布鲁纳发现,学生在形成合取概念时,一般采取以下四种策略:1、同时扫视 2、相继扫视 3、守恒聚焦 4、聚焦投机名解:所谓编码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联系的,非具体性的类别”(Bruner,1973)。J:答:布鲁纳认为,影响编码系统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名解:1、定势 是指学生用某种方式作出反应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直接影响知

7、觉和学习。2、需要状态布鲁纳认为,编码系统的普遍性,即新习得的信息是否被组织起来,取决于是否存在最佳动机状态。3、掌握具体的知识 J:4、训练的多样性名解:表征或表征系统 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J:发现学习的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3、强调内在动机4、强调信息提取有意的接受学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1)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他对意义学习的描述。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

8、意义。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2)用双维坐标的图解方式说明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之间的关系。(3)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T: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奥苏贝认为,学校主要反应意义接受学习,尤其是意义言语接受学习。T:从最底层次(表征学习),到最高次(创造能力的形成)。名解:表征学习 J概念学习 区分“你”“我”“她”and so on命题学习 理解:下位关系(选择题)T:下位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的下位;另一种下

9、位关系是相关的下位。上位关系 组合关系奥苏贝尔 T:逐渐分化的原则整合协调的原则先行组织者的精神实质: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的要素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习得新的内容。J: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驱力所组成: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认知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内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求。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垢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L: 自我增强驱力名解:成就是的第二个组成部

10、是自我增强驱力。自我增强驱力反映了一个要求凭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随着这种需求日益加剧,这与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因而,这是一种外部动机。学生的自我增强驱力,既指向获得眼前的学业成绩和名次等等,也指向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而将来能获得什么工作,取决于他们的学业成绩。因此,自我增强驱力中一个很重要的成分是焦虑担心因学业失败失去社会地位自尊。附属驱力 L成就动机的最后一种成分是附属驱力。这种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学习的需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动机的重要性日趋降低。附属驱力既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也不是为了自我增强,它不是指向赢得社会地位的学业成绩,而是

11、指向能博得教师、家长或他人褒奖的那类成绩。如果说这类成绩也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地位,那么,这种地位不是由他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由别人的认可所决定的。J:奥苏贝尔对学习动机的看法也有与众不同之处。1)他认为动机诚然是引起学习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学习的结果。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由以往学习的经历决定的。2)我们重视学生内部动机,同时,并不要求否定外部动机的重要性。3)学习毕竟是一件需付出一定努力的事情,一味要求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觉努力地学习。T:阿特金森希弗林模式阿特金森希弗林模式提出的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三个结构成分组成:1)感觉登记;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名解:情节记忆是指我们具有的有关以

12、往经历过的某些特定事件方面的信息,它主要用来贮存人生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名解:语义记忆是语言运用所必需的记忆,它涉及有组织地贮存我们对整个世界以及语言及其用法方面的知识。J: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分三个阶段:(1)注意刺激;(2)刺激编码;(3)信息的贮存与提取。T:编码主要有两种策略: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J:信息加工学习原理1、信息流是行为的基础 2、人类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托尔曼强调产生了认知地图!T:托尔曼并不认为强化是学习所必需的。T:托尔曼与洪吉克 动物的操作水平是受奖励与驱力这两个因素影响的。T:加涅被公认是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 加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

13、;生长与学习。J:学习的要素学习者;刺激情境或刺激;记忆;反应名解:纵向移迁 是指把某种理智技能作为更高一级理解智技能的基础。 横向迁移 是把习得的内容应用于类似的新情境中去。J:加涅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下面予以分析。(一个小孩子上幼儿园,怕生人,后又不怕)一、 理智技能二、 认知策略名解:认知策略 是种特殊的非常重要的技能J:三、言语信息四、动作技能五、态度T:动机阶段(第一个阶段)T:反馈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理解含义:会判断布卢姆借用了斯克里文学说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概念。J:我们分别论述这三个自变量 一、认知准备状态 二、情感准备状态

14、 三、教学的质量T: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行为、个体和环境看做是相互影响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J: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T: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表征系统:映象表征系统和语言表征系统。有些行为是以映象方式保持的。T: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的影响T:这种影响可能是三重性的,即反应结果具有(信息功能)、(动机功能)和(强化功能)人是平等的,尊重、理解学生J: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

15、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相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T:罗杰斯论学习的原则人本主义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T:使用合约罗杰斯认为,一种有助于学生在自由学习气氛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使用学生合约。J:习性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几乎所有行为都是适应性的二、几乎所有行为都是功能性的三、几乎所有行为都解决某种问题四、在环境没有发生剧变的情况下,几乎所有行为都不是学习来的五、学习是一种适应六、学习几乎都是有关刺激方面的名解:范例理论:记忆中的种种概念,是以这些概念的具体例子来表示的,而不是以某些抽象的规则或一系列相关特征来表示的。名解:迁移理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促进作用(即正迁移),也包括消极的干扰作用(即负迁移);既可以是前面的学习影响后来的学习(即顺向迁移),也可以是后来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即逆向迁移)。J:场依存与场独立在所有认知风格中,最著名的是场依存与场独立。T:镶嵌图形测验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