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_张彩虹.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3823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_张彩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_张彩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_张彩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_张彩虹.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张 彩 虹 刘 佳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 :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核心因素。在客观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 了提高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创建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专业实践与科研能力,以及促进各学科之间专业化均衡发 展等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策略研宄 中图分类号: G 64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4434 (2015) 054)067 04 Research on the Tactic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2、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Caihong LIU Jia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s?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The level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is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education quality and managerial level. Bas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pre

3、s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professionaliz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effective tactics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of teachersspecialization, create perfect teachersxtraining system, enhance their a- bili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t

4、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to promote teachersspecializ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 tactic 引言 国务院在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整体提高高职院 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是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水 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

5、的研宄,对提高高职院 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research 1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标准 1.1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 专业化 ” 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职业群 体达到专业所需标准而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并获 得相应专业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强调的是从事职业 的人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关注的是从新手成为 专家的过程。作为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 “ 教师 专业化 ” 始于 20世纪 80年代,旨在促进教师职业能 力成长和进步,它既是内涵不断丰富和多主体共同 努力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 “ 专 业化 ”已成为教师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收稿日期 :2

6、01505 0 作者简介:张彩虹 ( 1964-),女,副教授,主要研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 “ 在提升技术水平和提高社会生产 力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 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其培 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 教师的专业化不仅要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 的基本内涵,同时还必须具有自身独特的专业化特 性。著名职教专家马树超认为,高职院校教师应成 为行业、企业、产业的技能型高端人才。因此,笔者 认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主要是指高职教师掌 握和熟练运用自己所研宄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 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能熟练地运用先 进的教育技术来开展自身的教学和

7、科研工作的过 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培 养高职教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素质,来促进教学能 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完成教书育人、为区域经济和 社会发展服务的神圣使命。 1.2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社会学认为专业化是一个职业群体与专业化尺 度相吻合的程度,或者说,一个职业群体的结构发生 转变,使其具备专业的核心特质和衍生特质的过 程 1。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是 “ 双师 型 ” 教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 定中也强调要建设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这就需要 实施教师专业标准。高职院校 “ 双师型 ” 教师首先 应取得相应的高校教师资格,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8、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 “ 双师型 ” 教师应 具备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实践和应用技能,以及相应 的企业实践经验和能力。由此可见,高职教师专业 化应包含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 业实践经验与能力三方面的标准。 1) 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高职教师要有一定 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素养,这不仅包括其专业知识 和专业背景,还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即综合、灵活、 有效地运用己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另 外,还应具备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知识,与专业群的相 关专业知识。 2) 教育教学能力标准。高职教师要有语言表 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学习评价能力、教学反思与研宄能力等

9、方面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掌握高等职业教育 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3) 专业实践能力标准。高职教师应具有熟练 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岗 位资格证书,并具有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同时高 职教师还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具有服务 产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2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产教 融合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己意识到教 师发展在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 重要性,教师专业化己经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但是在 教师专业化实践中仍存在着不利于教师发展的诸多 问题和障碍。 2.1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足 目前

10、,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足,这 不仅体现在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对高职教师专业化 理解不够深入,作为教师专业化主体的高职教师自 身对专业化的认识也存在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学 校多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在进人、用人和确立师资 队伍建设目标时,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把师 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囿于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二维空 间,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教师个性化的专 业发展。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作为个体的教师,失 去了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在疲于应付繁杂的教 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地瞄 准在学历的提高和职称的晋升上,无暇也无力顾及 自身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2.2缺乏健全的教师培养

11、培训机制 一个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该职 业的职前培养的训练水平,这决定着该职业 的专业 化起点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该职业的职后发展机 制,这决定着该职业的专业化发展的成熟程度 2。 但是,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未经职前培训便草草上 岗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与我国在高校教师资格认证 制度上存在的缺陷有关系。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资 格认证与中小学有很大的差别,中小学教师资格认 证相对来说比较科学,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师招聘 过程中,拥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就是必备条件之 一。而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入职以后,经过培 训,进行统一考试获得的,准入门槛并不严格。在入 职培训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对新

12、教 师进行入 职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及内容差异也很大,是否取 得实际效果也未知。而且入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 性。多数高职院校入职培训的内容是班主任工作、 教学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与高职教师的职业性、实践 性、技术性要求相差甚远。职后培训是教师在执教 生涯中时间持续最长的培训,也是各个学校比较重 视的教师培训。但是,不难发现,虽然各种各样的教 师培训很多,但不少都是流于形式,走过场,真正对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所提高的培训并不多。由此可 见,我国高职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以 及职后培 训这三个阶段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职 前、入职、职后培养培训不连贯,不能有效促进教师 专业化发展。 2.3专

13、业实践与科研能力薄弱 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更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而在现实中,很多高 职院校教师由于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专业实践锻炼, 理论水平高而实践能力相对较低。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两个 方面,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 职院校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需要上好课,同时还应 该是个研宄者。从国际趋势来看,教师成为研宄者 的呼声愈来愈高。教师具有教学研宄的能力,也是 教师专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高职院校教师 的教科研能力薄弱,那么这不仅仅会影响教师的教 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会限制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 展,从而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事实上,高职

14、院校 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自身专业化培养机会,在 一定程度上被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所取代。他们原 本刚离开校园不久,大多数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是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但是这些青年教师正当 处于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却因诸多方面原因不得 不为应付课堂教学花费大量精力,教育教学科研成 果也只是应付了事,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2.4不同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平衡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致可以分为公共课教 师和专业课教师两大类。长期以来,公共基础课教 师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偏低,不太受重视,就如同中小 学的副科地位一样。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 学校往往偏向于专业课教师的发展,忽视了公共基 础课教师在人

15、才培养中的作用,比如教师的培训学 习、 “ 教学名师 ” 和各类先进的评选、职称的评聘等 大多偏向于专业教师,这不仅造成不同学科之间教 师的专业发展不平衡,而且挫伤了公共基础课教师 投身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在一定 程度上不利于学院的改革与发展。 3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 点策略 3.1树立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美国教育专家丹尼申 查露特在提高教师专 业实践 教师评价指南一文中指出,教师专业 化必然从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转向现实的问题反 思,在教师职业的专业定位与发展中走向更高层次 的专业化,教师应该寻找专业发展的机会,经常交流 教学和教学方法,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的 活

16、动 3。因此,高职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一 要树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觉加强专业发展理论 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价值观。二要强化 职业认同,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部动力。职业认 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 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 4。三要加强自 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 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 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5。从专 业发展角度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 径,也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能力。教师在不 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探 索,将反思的结果指导教学实践,从而促进教师自身

17、的专业发展。 3.2创建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要实现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创建完善 的教师培训体系。这个培训体系应该是终身专业训 练体系,它包含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三个 方面。 1) 在职前培训方面,应该建立严格的高职院校 专业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样才能够带动一批师范 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并源源不断地向高校输送。同 时,高校在招聘时也要对参加应聘的教师进行严格 审核,既要考核其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又要考核其 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的 要求。 2) 在入职培训方面,高职院校要强调新教师必 须进行入职培训,待考核达标后才能够正式上岗。 在入职培训中应引导新教师做好教师生

18、涯规划,强 调师德建设等方面,还需要选择一个适合本校实际 情况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目前,教师专业发展 的模式选择主要有以下五种,即自我指导模式、师徒 结对模式、企业实践模式、学习共同体模式和组织培 训模式。从新教师刚入职开始,就应该明确好采用 何种模式对他们进行教师专业化的培养。 3) 在职后培训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高质 量的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更 新他们的教育教学 理念,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这 就需要在学校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承担教师 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活动开展及培训活动考核等职 能。同时,应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 薄弱环节,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

19、通过有计划 地开展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 青年教师操 作技能比武 “ 青年教师说课大赛 “ 操作能手奖 ” “ 职教新秀奖 ”等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 教学质量。 3.3提升专业实践与科研能力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师在这两个方 面都比较薄弱,所以需 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这两方面 的能力,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实施。第一,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提高专业实践的 认识,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专业实践中去,而不仅仅只 是满足于理论传授。第二,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建 立 “ 产学研 ” 相

20、结合的培养机制。聘请行业专家来 学校指导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课实践,同时安排专业 课教师每年定期去企业锻炼。第三,可以安排教师 去校外参加进修,学习国内外比较先进的专业实践 方法,使得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 更好地指导实验、实训等实践 教学课程。第四,通过 校内实践基地培养专业实践技能,这样可以使得专 业实践能力培养常态化,长久坚持下去。 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需要从下面几点来实施。 首先,学校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科研的学术氛围,例 如可以经常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使得教 师参与进来,多思考学术前沿的问题。其次,学校应 该改善科研条件,理工科的相应的实验器材需要备 齐,文科的相应的

21、书籍期刊也应该到位。再次,学校 在安排课务上应该考虑到教师的精力问题,不能让 教师疲于应付,而完全没有时间去搞科研,完全变成 一个教书匠,学校应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 自主学习,引导教师成为研宄者、学习者。最后,教 师也要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多积 累,多学习,不能满足于教好课。 3.4促进各学科的专业化均衡发展 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各学科专业化发展不 均衡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来解决。首先,统筹兼 顾,合理分配培训经费。学校在对教师专业化培养 的经费上,可以适当照顾薄弱学科,达到合理的分 配。学校是一个整体,每个学科都为学校的发展做 出了自己的贡献,不能因为一些学科是边缘

22、学科就 忽视该学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其次,教师专业化 程度较高的学科,可以多扶持帮助薄弱的学科,共同 进步与发展,共享资源。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有利 于各学科的教师更好地交流,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 不足,从而更好地反思,实现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的 发展。再次,各学科的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化 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教师专业化建设中,充分利用 各种资源,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由规模扩张为特征 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主旨的内涵式发展的 转型期,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己成为高职教育质量提 升的核心和关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更新教育观 念,进一步健全教师发展的培养与培育体

23、系,完善教 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努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从而适应高职教育内 涵式发展的要求,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钧 .美国教师认可标准的变革与发展 M.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6. 2 徐涵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DQ.教育与职业, 2007(14) =1042. D张龙,董海燕,张彩虹 .多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14: 1167. 4李壮成 .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原动力 M. 教学与管理, 2010(9) =279. C5黄卫国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其破解策略 DQ.职业技术教育, 2012(2) :67-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