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93873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结合影片超时空接触,谈谈你对“默顿命题”的看法。答:电影超时空接触女主人公对宇宙生命充满探索欲望,其父亲给了她强大的动力。虽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反对,但女主排除万难寻找外太空的生命迹象,甚至不惜为了获得宇宙至真之学而欣然赴死。终于,她找到了来自宇宙的信号,并通过这些信息成功穿越虫洞。在这十八小时内,她见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见到了她死去的父亲。但这些在地球上只是一瞬间,她无法用科学解释她的时空之旅、无法解释她与亡父的接触,因为她无法用已知的科学来证实这些。此时朱迪福斯特自身的信仰也动摇了,她懂得了坚持纯粹科学的缺憾,她悟到了世上有科学能力所不及的东西。 于是本

2、片转入到下一个主题:信仰。被传授的信仰被称作宗教,被证实的信仰被称作科学,而信仰自身是人类一种更宏大的精神,彻底地贯穿人类生命始终。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值经济危机爆发,当时的机器大生产和生产社会化已经大面积铺开,就是由此而导致和引发了经济危机,其结果是社会动荡、工人相继罢工或者失业、经济衰退不振等。科学与理性的负面作用逐渐暴露,人们对科学的负面情绪逐渐高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年轻的博士生罗伯特K默顿通过自己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表述了自己对科学与社会、科学与宗教等相关问题的见解和思考,并在论文中提出两个最主要的研究结论:一是“清教主义促成的正统价值

3、体系于无意中增进了现代科学”,二是“经济、军事和技术问题是十七世纪英国科学革命的重要原因”。因此,鉴于第一个结论所具有的巨大的革命性,人们通常将其称之为“默顿命题”。我认为默顿所主张的科学与宗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处在一种交流和互动之中,但是,从我们认知的角度看,宗教与科学是不相容的;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宗教以信仰为基础,对超自然、超物质的存在并不排斥。而科学则承认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自主性。我们回顾历史,近代科学发展初期得到了宗教教会的大力扶持,罗马教会1603年创办了著名的“林琴学院”;1976年罗马天主教教会还设立庇护十一世奖,用来激励那些优秀的

4、青年科学家。基于此,我们知道,所谓的宗教与科学理性存在完全对立和尖锐冲突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正因此默顿面对误解和争论,在他的书中说道:“并不意味着牛顿、波义耳或其他科学家的发现可以直接归因于宗教对科学的鼓励。特定的发现和发明属于科学内部史,而其很大程度上与纯科学因素以外的因素无关。”并且,清教对科学发展的促进是无意中的促进。清教精神对科学方法并无直接影响,这只不过是在科学内部史中的一种平行发展而已。同时大量的其他因素:经济的因素、政治的因素以及科学自身的繁衍运动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它们都为科学潮流的兴起发挥了作用。所以,霍顿命题中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总结的见解是富有智慧,以及独特眼光的。2. 谈

5、谈你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答: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我对李约瑟难题有如下看法:(1)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爱因斯坦在1953年给美

6、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托的斯威策(JESwitzer)的一封信是这样写的: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中国是不具备“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这两个基础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所以中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所以李约瑟问题中的讨论涉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可以说是不够准确的,应该说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经验技术,而且,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中国的经验技术在世界上是远远领先的。这是对李约瑟问题本身的一个完善。 (2)缺乏解放普通劳动者的发明思想。中国

7、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大多数的发明创造并非是古代政府的有目的的创造,难以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大方向,大多数的发明来自于普通民众,很零散,无法集中利用,统一规划,发明力量无法有力发挥。 (3)迷信落后和重文轻技思想阻碍了科技发展古代的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我们的普通民众普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迷信思想,上层社会的文人学士也普遍重文轻技,以文学为主业,很少有像沈括那样有空来整理钻研一下科学问题。(4)古代中国和希腊的自然哲学的不同。古代希腊和中国神话都包含有共同的宇宙观概念。但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从神话到自然哲学的转换,两个文化不同的宇宙神话导致了两个文化的自然科学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希腊观念以一

8、个永恒的第一动因或外在的造物主为特点,所以希腊自然科学的动力就是去发现造物主设下的宇宙秩序的规律。中国自然哲学的主要动力是在系统内寻找有机联系,而任何外在的原因是很难设想的,从而导致中国对自然和谐与自然变化有深邃的哲学理解。(5)双方文化核心的差别。双方文化核心的差别,则可能是始自一万年前含有具体思维的文化期间。当时,东西方人类思维都是属于类似“具体运思”不过,二者的思路方式,已朝向分歧途径。于是,双方便在旧大陆的两端各建构起不同的文化世界。基本上,双方的文化元素是不相合的,所以自史前原始社会开始,东西方就处于分歧方向的不同文化世界中。 3. 请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人们过

9、去总是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会导致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但是,先是世界大战。接着是经济危机,都说明了:把科学用于破坏和浪费的目的也同样是很容易的,于是就有人要求停止科学研究,认为这是保全一种过得去的文明的唯一手段。面对这些批评,科学家们自己也不得不开始第一次卓有成效地考虑他们所做的工作同他们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有何种关系。贝尔纳答:首先,决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研究科学的社会功能,而要把它当作一种随着科学的发展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的事物来加以研究。不过由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很不协调、杂乱无章,结果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极其无效率的体制,无论就其内部组织而言,还是就其应用于生产或福利问题的手段而言,都

10、是如此。要使科学为社会所充分利用,就必须首先把它加以整顿。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要把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就有破坏科学进步所绝对必需的独创性和自发性的危险。要讨论科学的应用,就必然涉及经济问题。我们不得不追问一下:现行的或者大家所提出的各种经济制度,到底能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提供多大机会?而且,经济不能同政治割裂开来。法西斯主义的出现,此刻在世界到处燃起的一系列战争,以及迎接一场更为全面更为可怕的战争的准备工作都不仅使科学家们作为公民受到影响,而且还使他们的工作受到影响。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本身似乎也破天荒第一次陷于危机之中。科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过如果要使科学执

11、行传统所要求于它的功能并且避免威胁着它的危机,就需要科学家们和普通群众都进一步认识科学和当代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科学的进步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资源短缺,现代科技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环境污染,现代科技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副产品破坏生态环境;科技负面效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类由于过分依赖技术造成种种精神困惑和异化问题。科学技术对智力的支配,已经一般地扩展到操纵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无意识的领域。人以内部精神上的丧失为代价去获得外部物质上的成就。无限制的技术化的灾难性后果,是人的存在的丧失,人的异化。科技的负效应会伴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出现,对此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但是只要我

12、们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本,正确地使用科技,把科技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社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就能保持长久的和谐。同时我们应该知道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现阶段,虽然科学的精神气质受到挑战,某些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综上,当我们用发展、进步的眼光来研究科学的社会功能,就会发现规范了的科学研究给我们带来的福祉与进步将远远超过其负效应。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