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作业(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79345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作业(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理学作业(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作业(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作业(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格林曼效应什么叫格林曼效应?这是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的事实,在百度百科的解释就是,即袖手旁观的社会心理,见到有困难的人而不愿意出手相救的心理。实验显示,人们在公众场合见到有困难的人时,总是有一种依赖心理,“即使我不去帮助他,也会别人去帮助他的”。心理学家的实验显示,对于遇难者同样有这种心理,“即使我不求救,也会别的人求救的”。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害羞吗?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当微小。有另外一个心理原因,使我们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

2、想:“即使我们不去帮助他,也应该有人会出手相助。”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让众人拉网的实验。结果,每当拉网的人数增加,每个人出的力就会减小一点。原本,我们认为人数的增加会发挥相乘效应,即每个人出的力会增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人数越多时,人就越会感觉“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网的时候就不那么卖力了。有别人在场时,人总会想:“即使我不求救,也会有别人求救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其实在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也有可能在你我中发生过。那么就具体分析分析这种现象的

3、具体原因。1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日益繁荣。但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没有得到具体提高,现在很多人的想法都很自私,都认为自己好什么都好。所以了,在出现比人有困难时会出现上述的格林曼效应。都以为事不关己或者那个有困难的人肯定会有人帮助的想法。这种想法本来就不值得提倡。2 教育的问题在日益突出,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独生之女。独生子女的问题就是在家被家人宠着爱着。这样很容易造成他们与比人相处时也出现这样的观念,当他们在看见同伴有困的时候,很难去想到去主动帮助他们。他们往往想到的是,这有老师货家长的帮忙 啊!3 社会的风气不正。在多个媒体上报到过,有一个小伙帮助一个跌倒的老奶奶。结果那个老奶奶认定是那个小伙

4、撞到他的。最后对簿公堂,这种现象好像很寒心,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只从这件事发生过后,好像有陆续报道过极其类似的案例。加上媒体的渲染夸大,只然而然就会让大众以后不敢再去主动热心的救助帮助一个有需要的人了。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做好事,不得好报。格林曼效应在社会的纯在,也是难免的。4 个人的内在原因。有事人不喜欢思考,不喜欢动手。就会慢慢变得懒惰。懒惰的结果就是自己不想做什么事,就会变得极其依赖。就会有这样的想法:反正我不做,其他人也会做。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效应,但我有认为这种效应不能长居人的心中。长久还会变得不正常。往积极的方向培养自己的心态。完美自己,完善自我 姓名:贾必东 班级:建工103 学号: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