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共3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91322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共3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共3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共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共34页).doc(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张小飞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都是以童年为主题编排的教学内容,第5课古诗词三首向我们了古代儿童的生活画面,牧童描写的是牧童的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的是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第6课冬阳。平乐。村居和第7课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第8课童年的发现写的是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当代儿童的丰富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

2、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总之,每一篇课文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纯真的美丽的故事,这些都是令人留恋和难忘的。二、教学目标1、熟悉本单元的生字、生词。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指定的课文。3、 通过学习,体会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感受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4、通过对比阅读, 领悟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三、重点、难点1、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义。2、 感受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3、 丰富语言积累。4、 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

3、活。5、 通过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展示”等栏目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者的思想感情。把理解、体会、积累、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的最完美。牧童和舟过安仁【学习过程】一、导语,引童趣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快乐吗?能不能把你童年快乐的事、有趣的事和大家分享?我们来比比谁的童年最快乐、最有趣?(学生自由讲述童年趣事)你们的童年是如此的快乐、有趣,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两首古诗,一起走进两位古代诗人笔下的“童年”。二、初读、悟童趣(一)读通古诗师: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老师出示两首诗)(生自由读诗)师: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评价、正音。指导书写“蓑”、“遮

4、”字。)(二)理解诗意1:导语。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读懂。请大家借助注释来了解古诗的诗意。2:(生自主尝试学习。)3:全班交流。师:你们能学懂些什么呢? (学生汇报。)生:牧童这首诗好像是说到处都长着小草,黄昏的时候,有一个牧童放牛回来了,在风中吹起笛子来。吹着吹着,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蓑衣也没有脱掉。月亮升起来了,他也不知道。生:舟过安仁我能读懂的是:在水面上,有两个小孩子驶着很小的渔船,不一会儿,他们两个人把撑竿用的竹竿和划船的船桨收起来了。天上没有下雨,但是他们还张着伞,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师:归纳总结古诗诗意。三、品读,想童趣1牧童的童趣形象。师:大家都发现这两首诗的孩子

5、生活都是特别有趣。我们继续走进这几位孩童的生活,(指第一首诗)哪些场景你们觉得特别有情趣呢?生: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师:发挥我们的想像,把有趣的情境描绘出来。生: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躺,蓑衣也不脱,清风明月伴随着他进入梦乡。师: “卧”在草地上,把草地当做床,可以在上面睡觉,多好玩啊!生:黄昏时分牧童放牧归来,吃饱晚饭,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看着看着,就看睡着了。师:这样的生活真是(板书:人悠闲)还有哪些场景让你们感觉很有情趣呢?生:“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师: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

6、那是一幅怎样的充满情趣的画面吗?生:在原野上,牧童正在吹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师: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强调“铺”和“六七里”字)你好像看到什么?生:我好像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都是绿油油的小草,一片生机勃勃的情境。生:远看,小草就像绿色的地毯,一直往前铺展;近看,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在微风中跳舞。师:“六七里”和“三两声”只是虚指的数字。我很想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打几个滚,踢几脚球。眼前绿草莹莹,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生:听到了笛声。师:同学们,张开我们想像的翅膀,怎么在晚风中摆弄他的笛子的呀!(“弄”字加着重号。)生:牧童时而把笛子放在嘴前,轻轻一吹,悦耳的声音让老牛也侧耳倾听。生:时而摇

7、头晃脑,边吹边转着身子。生:时而吹几下曲子,又放下笛子哼唱几句。生:时而迎着微风悠闲地吹着,又贴近老牛跟他说几句话。(学生纷纷述说自己想像的画面)师:闭上我们的眼睛想像,眼前绿草莹莹,耳畔牧笛声声;老牛品草静静,夜晚清风习习,高空明月朗朗,牧童卧草眠眠,太惬意了!你能读出这样的快乐吗?(学生读诗,个别读、齐读)师:吕岩又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学生默读)【出示】吕岩:进士,当过两次县令。正遇到农民起义,兵荒马乱,带领家人逃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传说到山中学道,不知所终。师:生于兵荒马乱的吕洞宾多么渴望能过上这样悠闲自在的快乐生活啊!谁能读出这种渴望。(学生自由读,个别读)2舟过

8、安仁的童趣形象。师:牧童在铺展的原野逗弄笛声,在清风明月下安然入睡,真是童趣无限。让我们的目光跟随杨万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过安仁,再去感受童趣。【出示】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师:你们就是那两个男孩,表演出当时的情境,有对话,有动作。(师出示剧本。)童1:(把船桨放下)我们不划船了。童2:(把篙收起来)我也不撑篙了。童1:我们坐在凳子上,休息一会儿。童2:怎么船一动也不动了。有什么办法让船行走呢?(思考了一会儿)童1:哦,有了,看我的。(说着去拿伞)童2:这个办法好。(撑起伞)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师:(参与再现想像的情境)我是诗人杨万里。(指全班同学)你和你的同桌就是那两个可爱

9、的很有创造才能的孩子。【表演过程如下】童:一人撑竹篙,一人划船,忽然他们把竹篙和船桨都收起来了,接着撑起一把伞。诗人:(做出百思不解之状,自言自语)我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哎,两位小朋友,你们怎么大白天撑着一把雨伞啊!童:你看看就明白了。诗人:(作出恍然大悟状),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奇思妙想,别出心裁啊!童:您也上来和我们一块玩吧!(其他学生纷纷自由回答)师: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爱的诗人,用我们的读书声,表达出你也向往这样的生活。(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赶紧把这几个孩子形象记在心里吧!(学生自由背诵古诗)四、作业,编故事同学们,透过

10、诗人的笔触,我们看到的是儿童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镜头,如果我们把诗中的镜头再放大一点,就会成为一幅流动的画,可以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其中一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清平乐村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理解词,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2、正音:乐(yu) 齐读课题(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3、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2、指名2-3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 莲蓬 卧剥3、指导朗读: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

11、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2、生交流: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师点拨:(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3)练习朗读。感悟小儿调皮可爱。师点拨:(1)无赖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2)卧“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 趴)从“卧”字你感受到了

12、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天真可爱 调皮可爱) 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感悟景美师点拨:(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

13、家翁媪。师点拨:(1)理解“翁媪”“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2)理解“相媚好“(3)理解“醉里吴音” 师相机讲解“吴音 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四、生成画面,读写结合。1、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词,感悟。2、交流看到的画面五、简介作者,深悟诗情1、浏览资料幻灯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之后写的。2

14、、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1、师引背。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村居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流淌永远。2、出示课后作业(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读一读。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解课题1.我们刚刚学习了课文窃读记,作者林海音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使她难忘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2.这个题目跟以往见到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使学生明确,题目中的点,叫

15、“间隔号”。)3.大家轻轻地再读一遍,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读,想象,汇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重点生字词,练读长句子。1.学习一类生词毡帽 卸煤 沙漠 寂寞 棉袄 袍子 傻事 咀嚼2.这个字在文中还有另外一种读法,出示词语:咀嚼 慢慢地嚼指名读生字词 。 出示拼音,这个字单独用的时候,读jio.再读。(二)整体感知1.生字词都掌握了,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课文围绕骆驼具体讲述了四件事,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分别是哪四件事。2.学生读书,汇报,老师和学生交流,边板书。(指导学生归纳小标题) 看骆驼咀嚼议驼铃作用想剪骆驼毛问骆驼去向三、精读课文,品味童年(一)学习第四自然段,引导

16、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表达情感。1.咱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了文章具体讲述的这四件事情。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小英子的童年生活。先看第一件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小英子见到骆驼,她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指导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感情。(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谁先谈?)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出示句子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连用三个“那样”)再读这个句子,从这三个“那样”,你体会出了什么? (好奇,喜爱,一见就喜欢)还有谁也想说说这个句子?学生谈体会,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感受呢

17、?教师归纳小结:它的脸,它的牙,它的态度,这一切都是多么新鲜呀!多么特别呀!咱们一齐读一读。 骆驼咀嚼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谁找到了?开始指导重点句三。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学生发言预设:从“呆”字可以看出小英子看得很投入。 “我”很喜欢骆驼,“我”愿意长时间的看着它,不由自主的学起了骆驼的样子。你抓住了“呆”字,谈出了自己的体会,你很会读书。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学生汇报,2人(你为什么) 因为你用心观察,看得很认真,看得很投入,才有了这样的举动呀。你想象一下,小英子当时的样子,她的动作,你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可爱,天真) 一个“呆”字多么准确的写出了小英子当时入迷的状态

18、,多么真实得表达出了小英子当时的感受呀。这个词就是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骆驼到底是怎样咀嚼地,都让小英子看“呆”了?出示重点词句三。对比句子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看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句子少了“交错地”。这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交错”是什么意思?出示该词在词典中的意思:交叉;错杂。 骆驼是怎样咀嚼的呢?谁来说一说?也可以用做做动作演示一下。 师:林海音出生在日本大阪,大约五岁时,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五岁的小女孩,第一次见到骆驼,小小的她站

19、在骆驼这样一个大家伙的跟前,看到它居然是这样咀嚼的,你能体会出,此时的小英子,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小英子的心理充满了好奇。(板书:好奇)所以她看着看着,看“呆”了,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刚才我们抓住“呆”和“交错”这两个词,结合句子体会出作者对骆驼的好奇,像这样能表达出作者情感的词就是重点词。再来看看这一句,你又体会出什么。出示重点词句一。 4.三句话合起来,找一名同学朗读。四:总结学法学法总结:刚才我们抓住了重点词句,体会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讲述的其他三件事。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二课时一、出示课题、复习旧知。孩子们,冬日暖暖的阳光下,

20、一串长长的骆驼队,踏着清脆的驼铃声向我们悠悠地走来,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小英子的童年,去感受那难忘的童年岁月,齐读课题冬阳 童年 骆驼队。2、如果说冬阳 童年骆驼队是一组画面,请回忆这幅组图包含了哪几幅小画面?学骆驼咀嚼问驼铃用处想剪驼毛问骆驼踪迹(二)总结学法,学习后三个场景上节课一起品读了第一个场景,一起总结一下学法。(首先是自己朗读,接着勾画,批注,然后再次朗读,还可以想象。)下面大家就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后三幅画面选择你最敢兴趣的自学,你还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自由交流,师要提醒学生说清楚“我选择的是哪一幅画面,我的感受是什么?”(1)交流“问驼铃用处”的学

21、习。我选择的是问驼铃用处这幅画面,我把“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画上波浪线,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充满想象,尽管没有爸爸说得对,但是却给自己的童年增添了许多情趣。“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里,是“有一个”好还是“充满了”好?你怎样理解的?(后者好,因为更突出了“我”的好奇心,因为他对铃声可能还有很多别的想法)我们分角色来读读我和爸爸的对话。一个同学读爸爸的话,其他同学读小英子的话,只读两个人的对话,不读旁白。为什么爸爸和我对驼铃的用处有不同的答案呢?(预设:爸爸是大人,小英子是孩子,想法要天真一些,充满着童趣)中年的林海音

22、还会做问驼铃用处的傻事吗?(预设:不会)请仿照这个句子来写,“我”不会再做问驼铃用处的傻事了。出示PPT。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2)交流“想替骆驼剪毛”。(3)交流“追问骆驼的去处”。我觉得小英子是一个喜欢问问题、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因为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我感受到小英子特别的想念骆驼,所以才会没头没脑的问妈妈。齐读1114段。你觉得中年的林海音还会再做夏日问骆驼去处的傻事吗?(预设:不会)同样仿照这个句子,来写“我”不会再做问驼铃用处和追问骆驼去处的傻事了。齐读。三、学习后两段,体会对童年

23、的怀念与留恋。1、齐读第15自然段。2、读完这段,你有怎样的感受?(预设:作者怀念童年,舍不得童年)师边总结边进行板书(怀念、难忘、伤感、失落)3、这段中,哪一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预设: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是啊,作者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北京城南度过的,所以中年寄居台湾的她是多么怀念北京古色古香的城墙,温馨的四合院,儿时的玩伴妞儿以及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出示PPT。齐读。就这样,作者把对童年思念和和留恋之情倾注于笔端,写了一本书,就叫做城南旧事 。 5、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作者会想什么?写什么?下面让我们将作者想的写在这一段的空

24、白处。6、生交流。小结:童年就像一首歌,一首充满快乐旋律的歌,童年更像一个梦,一个充满想像和憧憬的梦。这样的日子怎能不让人怀念呢?同学们,在你们记忆深处一定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请你将最有趣的镜头写下来。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模糊,或者压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让她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无限的遐想,这就是?(生读祖父的园子。)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再读读课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么学略读课文,知道吗?老师有个建议,学略读

25、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几遍读的方法。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师:第一遍读,可以快速浏览,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当你有所感触的时候,就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开始。(生自主浏览,写旁注)学生自由阅读,做批注,汇报:生: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生: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生: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生: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生:这还是一个快乐的园子。师:真会读书。学略读课文,我们通过初读,对园子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是学好略读课文的第一步。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看着板书说说,这是一个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园子。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师:难怪这个园子会深深地烙印在萧红的心中

26、,久久挥之不去。同学们,学课文如果光学到这儿,那还不行,这样学显然太肤浅了。我们还得第二遍读课文。第二遍读课文可以带着什么问题呢?来,看着板书,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初步感受重新变回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为什么这是自由自在的房子?为什么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第一板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师:这样吧,我们先来解决为什么说这是应有尽有的、五彩缤纷的、生机勃勃的园子?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当你找到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以后,把这个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把这些词写上去。这就叫做旁注。(生快速浏览,做旁注)学

27、生阅读,汇报。【第二板块】感悟园子里的快乐、自由1.师: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呢?我们通过第三遍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说来,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往往就承载着这份自由和快乐。请同学们拿起笔,圈一圈,萧红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生阅读,交流:第一件栽花。第二件拔草。第三件种菜。第四件铲地。第五件摘黄瓜第七件追蜻蜓。第八件采花。第九件捉蚱蜢。第十件浇菜。第十一件睡觉。师:你看,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可以尽情地做这么多事情,所以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2.细研课文,感悟“自由”研读“自由之事”师:这十一件事情当中,哪件事最能让你体会到自由、快乐?生交流汇报。研读“自由之景”师:老师

28、觉得还有一个自然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园子是自由的,哪个自然段?(第十六自然段。)师:请关注第十六自然段。这一段不是写景的吗?你看这一段写到了花儿,写到了鸟儿,写到了倭瓜啊,写到了玉米啊,怎么让你感受到园子的自由呢?生交流汇报,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3体会作者对祖父的怀念透过这段文字,萧红她一定在诉说我愿意(摘黄瓜),就( );我愿意(捉蚂蚱),就( );我愿意( ),就( );这样的事例举得完吗?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概述在这样的园子里,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自由。也就是说,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因

29、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说得好!所以,萧红就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祖父的园子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怀念。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师: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所以,萧红想到了用笔来刻录她的童年,让童年永恒。于是,她写就了一部小说,名字叫做呼兰河传。猜猜看,在这本书里,萧红还会写什么?生:其他快乐的事情师: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读了这本书之后,是这样评价的课件出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有什么疑惑吗?为什么说她是一串凄婉的歌谣?怎样才能解开心中的谜团?去读读这本书。愿意去读这本书,从而解开心中疑惑的请举手。请同学

30、们利用课余时间找这本书来读读。童年的发现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 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

31、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开放拓展 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第二课时一、回忆导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2、,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

33、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儿童诗两首一、朗读诗歌,引入课文。师:童年的生活丰富美好,让人留恋,于是世上出现了许多反应儿童生活的诗歌。你知道哪些儿童诗?生:朗读自己知道的儿童诗,或背诵其中一两句,或说出诗歌的名字。师板书课题。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指导学习我想。师: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的话,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师: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

34、到第39页,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朗读第一首儿童诗,边读边感受,在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把最令你神往的愿望多读几遍,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在读的过程中你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2)我把脚丫接在柳树上,伸进土里,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后,可以干些什么?(3)“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4) “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5)“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

35、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师:那文中的“我”又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师:在这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柳条吐絮,风筝飘扬的日子里,“我”坐在绿绿的草地上萌发了一连串的感想,那你能否把这种诗串起来读一读,通过朗读表达出诗歌的意境了,哪位同学愿意试一试?生:配乐朗读。师:我被你的朗读陶醉了。“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读了这句你有什么感受?生:和前句诗格格不入,表现“我”是怎样沉迷相像中的,把想象当现实增加诗的情趣。师:你们也想试试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生: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

36、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师:再来读读读文,感受一下诗歌的韵律、节奏。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一首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师: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师:再来读一读,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在江面上打水仗。师:那你能否给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

37、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生: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生: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生: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生: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生: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柳

38、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色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师:请你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生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师:“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师:再来读读这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

39、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师: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生互相交流习作,相互评价、修改。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

40、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后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 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

41、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听了这样的歌曲,我们想到很多,

42、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时代捕捉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学生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 4.指名发言。 5.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彼此分享。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

43、路 1.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 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

44、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1、让学生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2、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满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

45、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2、积累名言警句。 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弄清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在四人小组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例子来讨论。2、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师: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4、生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者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

46、感情的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 2、指名朗读、齐读。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评比。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评价,不要讲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在各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 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生集体评议。 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 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出自哪篇文章,找来读一读三、课外书屋 1、教师诵读,激情引入:教师深情地朗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刚才的文章怎样?知道是谁写的吗?待学生回答,教师点明: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小说童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童年这本书。大家有兴趣读吗?本周,我们将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