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设计说明(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71796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设计设计说明(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设计设计说明(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设计说明(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设计说明(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城市设计设计说明1. 研究背景湘江东岸长沙火车南站区域的老城区,北靠劳动路,南至南郊公园,西依湘江大道,东临书院路。旧城更新改造历来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工程,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旧城改建问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挑战。2.设计内容2.1 确定地段形态结构根据上一层次城市规划的要求,详细分析地块的特性,确定合理的使用功能。 包括土地使用性质、功能分区、整体结构等。2.2 建筑形态及环境景观 规划布局、建筑风格、环境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该地块的环境特点,充分体现旧站场、旧工业区的历史和开放包容的时代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块作为湘江东侧旧城更新的效果。2.3

2、公共开放空间确定地段公共开放空间(如街道、广场、街头绿地、水域等)的位置、面积、性质、权属、空间活动内容及设施安排,与道路交通和步行体系的联系。2.4 道路交通确定道路交通组织、公交站点及停车场的设置、规模和要求;确定主要道路的宽度、断面和界面及其性质、特色。2.5 步行系统确定步行系统的组织、设计要求及其与市民活动的联系;确定步行街、广场的尺度、界面等及其性质和特色;确定步行区域的环境设计要求。2.6 环境艺术确定设计区域的室外公共艺术品和环境小品的位置、设置原则、设计要求;街道家具和户外广告、招牌标识等的设置原则、控制要求;确定夜景照明的总体设想和设置要求。2.7 重要节点 确定重要节点的

3、位置、类型、设计构想和设计要求;确定重要节点相邻区的控制要求;提出主要节点的意象设计3. 相关案例借鉴根据规划设计目标和主题,我们选取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城市商业街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和特点,并在我们的规划中加以借鉴。香港铜锣湾新加坡乌节路东京新宿大街纽约第五大道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以上地区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务办公、商业用途相当集中,高密度,高强度、高楼层,以显示其商业中心地位拥有一些地标建筑,是城市的景观中心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立体化及高效率商业中心区注重行人的使用强调场所的开放性和地下、地面、地上多层次的立体人行系统设计多把人工水体及绿地深入商业区中,利

4、用景观提升地区环境品味及土地价值4. 定位与规模分析4.1 上位规划解读在长沙市新一轮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本次研究区域规划调整为商业、居住、办公、科研及体育、文化娱乐用地,强调该区域的服务功能。该区域处在城市重要商业轴区,城市形象作用十分重要。4.2 功能定位地块将是长沙市区的金融、商贸及文化中心,是长沙现代都会形象的象征,城市活动的焦点。本规划区为市中心商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集餐饮购物、办公、居住、文化科研、文体娱乐、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商业街区,作为市中心的重要支撑点,充分体现城市的商业活力与繁华。5. 基地分析场地现状为工业厂房及80年代居住建筑,工业区与城市居住区混

5、杂,相互干扰较大。地势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状,总体地形相对平坦。规划拟分期分批拆除大部分现状建筑,保留部分正建和已经建成的建筑及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路体系,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另有若干组团或街坊内支路分布,道路骨架良好。6. 设计构思地块将是长沙的一个全新的地区。拥有齐全的城市功能,高度混合的用地,有各种金融商贸、文化娱乐、商业零售中心、居住社区、学校和部分行政及公共设施,提供灵活多样的办公和商业、居住、休闲、观光服务;结合长沙城市总体格局特点,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拉动内陆城区发展。根据地区景观特征,创造地块作为城市的形象的中心、区域的地标及景观的门户;

6、充分利用基地现状城市及环境要素,提供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打造长沙独特的的人文景观;建立文化特色突出、内涵丰富,轴线关系明确,视野多层次的城市商业商务区核心。九、用地规划6.1 开发强度与高度在确定用地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对土地开发供需的分析和预测,充分考虑了土地的区位、环境价值因素,并结合了创造形象的需要以及对未来城区整体空间形态、天际轮廓线的构想,从而确定不同地块的土地开发容量和强度。用地开发强度保持整体不变、局部调整,形成若干高强度开发区。考虑到树立城市空间形象的丰富性,规划建议在局部地段适当提升建筑限高。6.2 弹性控制考虑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很多不定因素,并为提高

7、规划成果的弹性和可操作性,以方便规划管理部门的操作,在符合整体功能布局、空间景观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部分地块使用功能的相容性、开发容量和强度做弹性规定:允许并明确一定的变动范围,主要弹性指标包括用地功能相容性、容积率、建筑密度、限高、绿地率等。在下一步控规及修规层面的成果深化过程中,将根据不同地块的用地性质和开发重点,具体确定各地块中主要或严格控制指标,以及允许有一定变动范围的指标。7. 规划布局规划试图将中国的和西方的元素有效结合起来,好的方案譬如美酒,包装十分重要,包装重在文化与表达。赋予了文化深度,才会醇而香,爱久而弥新。用很解构、几何粗旷的平面线形和简洁利落的建筑立面来传达现代气息

8、,用具有导向性的行进折线来统贯全局,宏观格局力显大气磅礴。公共建筑围合而成中心广场,传达出古希腊式的规划精神。同时广场与步行通道又形成类似中国传统的院落与街巷感觉。十分现代的建筑群,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但一个院、一条巷、一扇窗、一根竹又可传递出浓烈的中国精神,满足国人思古之悠情。在超现代之表皮下,骨子里却透着浓郁的中国味,形成“商业的文化聚落”。现代经济学认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新经济增长点所提供的利润,而且要依靠商业繁荣带来的土地、房产、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普遍升值。因此,繁荣的商业区是一个城市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同时也为商业中心的夜生活带来了活力。 居住功能的引入会进一步完善

9、规划区的功能,并带来持续的活力支持,同时该类用地的出让收入也是政府开发规划区重要收益来源。该区域位于市中心,用地内现有部分新建成居住小区,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先进的物业管理、便捷的交通系统、优异的景观条件等多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区大量的商务及办公人员提供适居的生活场所,其房产开发前景将会吸引大量的外部资金投入居住区的建设。8. 公共配套设施 规划根据用地布局,结合香江路街区特点,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指标,合理布置各类公共配套设施;同时,在设施的设置上也充分考虑到提升香江路商业中心吸引力及接待能力的需要,安排有多功能购物中心、商务办公、街区商业、商务酒店、体育训练馆、文化娱乐城、商业居住等内容。在西侧

10、商业娱乐区主要安排服务于开发区的市级大型商业公共设施,包括安排有多功能购物中心、现代百货商厦、影剧院等。 在商务休闲区内主要设置休闲类商服及文化设施;建筑裙房主要为零售商业用途,以专业特色店、连锁中型超市、便利店、品牌专卖店为主体。 在混合功能区及高档住宅区内,则根据居住人口的分布和居住区社区结构,结合服务半径范围,合理安排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各级商服、医疗卫生、体育训练馆、文化娱乐城等公共配套设施。9. 道路交通系统 本次规划根据用地规模和开发量,参考国内外类似案例,对规划区未来的交通需求量进行了专业测算,并以此数据为基础,结合规划方案的功能布局,对于路网体系、公共交通、静态交通、人行系统均进行

11、了精心设计安排,同时提出了交通策略上的建议。 充分利用已有的道路设施,结合规划方案对于现有交通进行改造及梳理,力求解决根据总体规模产生的交通量;实行人车分流,规划完善地下、地面及空中人行步道系统,串联中央商务区重要的交通节点; 结合道路绿化带设立自行车道,形成高效、便捷、宜人的非机动车交通体系; 重要的交通广场及地块结合地下空间开发设置公共停车场库,解决商务区内的停车问题。 强化主要干道功能,利用梳理周边城市主次干道,形成与城市道路协调、经济、便捷及可实施性强的方格网状道路系统骨架,保证过境交通顺畅。合理组织区内各类交通,使规划区内的交通到发、转换便捷有效。 未来中心区公交需求分布主要有两个方

12、向:一往北至北部居住区;二往南部经井冈山路至长江路商业延续区。 创建多层次的立体人行步道系统,服务地面层的步行交通,并提供到达公交站内,以及过街的连续步行空间体验。 促进城市功能的立体化发展,使裙楼的建筑空间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提供一个安全惬意的人行商业空间环境。 地上人行系统在分期的实施步骤、系统完整性与连续性、与其它层面人行系统的连接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10.绿地开放空间系统及地下空间利用 规划区内的绿地主要结合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设置,以中心步行景观轴结构为基础,统率起规划区内各个独立的街坊空间,形成贯穿南北与东西的绿色绿地步行系统骨架;结合广场、步行街等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和街道、街坊绿地、

13、水系的绿色景观设计,建立网状的生态绿地系统,浅水引入空间主轴、生态绿带、中心广场等处,与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相结合,有效提升规划区的城市空间、景观质量。在街区内低层商业建筑注重运用墙面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这些立体绿化手法,与地面绿化有机呼应,形成层次丰富的立体绿化系统。 规划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的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的价值。地下主要分为车库和地下商城。地下商城结合院落中心景观布置,形成下沉式商业广场,与地面、空中一起形成立体购物系统,丰富商业商务体验。11. 景观系统强化开放空间的系统性和形态特色,创造适合人的活动和景观需要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使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空间感染力,是形成街道景观意象

14、特征的重要手段。在整个设计总体设计概念中,拟从以下两个个方面塑造街区景观: 围绕以车行为主导构筑香江路的景观主轴。以大尺度的景观控制和创造连续感、整体感强的景观为主要目标,局部考虑人车为主导的景观创造 视线通廊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强化区域空间景观特征。以视线为纽带,以连续的道路、广场连接观山景、水景和标志性建筑的视线,可以增强道路景观的丰富性和渗透力。 本规划区的主要视线通廊为步行轴线视廊,规划着重刻画主要的对景点和节点,如各个组团入口轴线交叉处,将成为视线焦点,规划设置低层视觉建筑进行景观刻画。 开敞的视域较视线通廊具有更大的景观影响,更能强化景观意象。12. 竖向设计 地面排水坡向应基本顺

15、道路合成纵坡向。设人行道的道路人行道高出道路15厘米,绿地标高可比道路高10厘米左右,绿地坡度取0.5%1.0%之间。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接时,原则考虑路拱横坡影响,路拱横坡取0.3%。硬地坡度取与人行道横坡一致,并高出路面15厘米。道路纵坡在0.25%-3%之间。13. 城市总体形态设计 规划采用分阶段的集中有序的轴向发展模式,延续现状的城市肌理,营造以“动感”、“现代”为特征,代表未来的多元化城市环境。 通过利用集中的用地模式、建筑高度、开发强度、空间景观轴线及天际线形态的处理,强调商业中心区的中心感。以超高层建筑形成地标建筑组团,凸显核心区的城市形象中心地位。14. 实施策略14.1政府

16、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国际上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即是所有的商业中心区项目都需要依靠政府直接的大力支持。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投入先期的启动资金,或是进行街区地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成立街区开发负责部门机构。14.2建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市场化运作 在街区的开发建设中应进行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建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大力吸引各种非政府资本,包括公有、非公有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和参与,政府只是负责管理和间接调控。14.3分期开发,触媒效应 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根据街区的整体结构,制定分期开发的策略。规划确立启动区、中期开发建设区域,以及远期开发建设区域,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逐步推进开发计

17、划。按照城市设计的触媒理论,城市中能带动并促进周边地区开发建设的环境元素被称为“触媒元素”,它们能对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运用这一理论,规划确定了由公共投资或以优惠政策鼓励先期建成吸引投资的项目,为以后的土地拍卖和出让创造条件。14.4加强规划管理和引导 在主要依托市场进行运作的背景下,政府对市场的发展应有预判,并依此加强管理、调控和引导,以保证开发建设的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设立街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专家委员会,建立委员会工作制度和总设计师制度,由委员会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议和监督;同时运用行政手段建立政策机制,设立奖励制度,引导和鼓励有助于规划及城市设计成果实施的开发行为。为保证街区开发建设工作在系统的规划管理依据指导下进行,还需要在本方案基础上,形成用来指导实施的控规及城市设计深化整合方案,并开展街区的启动区详细城市设计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环境景观详细设计等一系列的相关专题规划研究工作。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