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济南的冬天教案2-河大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77504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济南的冬天教案2-河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济南的冬天教案2-河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济南的冬天教案2-河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济南的冬天教案2-河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济南的冬天教案2 河大版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七()教授者课 题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力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情感目标感受自然之美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用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课文解题及作家、作品介绍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导入新 课:同学

2、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感受了春的美景,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可以值得赞美的东西,在冬天,人们也许看到过白雪皑皑的银白色的世界,那么,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谁能说说?(指名说出)不 同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板书:济南的冬天)老舍对济南的山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可爱的,一切都有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当们探究课文时,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是的,老舍先生笔下济

3、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 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二、新授: 解题及作家、作品介绍。这是一篇写冬天美景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美 文。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2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晴:本课指天气械极为晴朗、明亮、温和。安适:安静而舒适。肌肤:肌肉和皮肤。 出奇:特别,不寻常。秀气:清秀、小巧玲珑。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存放。澄清:本课指明亮,透明。空灵:美妙无

4、穷无不可捉摸。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三、正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朗读好的基础。(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2探究质疑: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讨论并归纳: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划分的依据是描写的景物不同)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段意: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段意:细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5、。第二层;写雪后的山景。第三层:写城外远山。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段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4探究质疑:第一自然段怎样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石感情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来写。北平的寒济南的暖(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伦敦的暗济 南的明(伦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见太 阳,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热带的热济南的温(热带地方的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探究质疑: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

6、”、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探究质疑:“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讨论并归纳: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四、小结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五、作业完成课后研计练习一。选用教案后课时作业设计。学生回忆学生识记知识掌握字词学生朗读,然后讨论交流。 让学生谈初读后的收获,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随即把一些比较低层的问题处理掉并过渡到

7、对文章脉络的梳理上。各小组组内交流,推荐代表发言。老师摘录精彩发言板书。 掌握知识点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

8、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课 题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品味语言结语练习作业一、预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二、导入写文章为什么要学会分析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的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课文中济

9、南美好景色语句,并质疑。三、研讨新课。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质疑:文章第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第二段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这两段是怎样转过来的?(分析过渡句或过渡段)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而写到济南冬天的山。探究质疑:(1)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2)作者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3)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雪后的山景的?“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这段文字是用哪些修辞手法来雪后的山景的?(4)第四自然段怎样城外的远山?(5)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还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呢?讨论

10、并归纳:(1)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2)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一连串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安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从人们有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了人们的笑容,更突出

11、了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3)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间、至山坡、山腰,有层 次地写出了秀美联社的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 少女,写出雪的情态。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来比喻雪色。比喻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

12、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写出了雪动人的雪态。(4)用城内的狭窄来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来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5)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 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

13、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征。 探究质疑: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探究质疑: 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四、小结: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五、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老师简要出示板书通过回顾上节课主要内容,迅速进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跳读课文标记下来,写下旁批,推荐给大家。学生归纳大家发言,老师给予鼓励性评点。完成当堂练习板书设计教 学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