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2950824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生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生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班级 (一)芙蕖阅读导航:选文通过对荷花“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的描写,充分肯定了它的实用价值,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hn dn)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f),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

2、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终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注释】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茎叶:指长大了的荷叶。逸致:情趣。菡萏:未开的荷花。异馥:异香。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乃记之而去 D溪深而鱼肥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迨至菡萏成花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请用简洁的

3、语言分析赞美喜爱的原因。5“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句子:启迪:6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二)习惯说阅读导航: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培养好习惯,还是克服坏习惯,都应当从少年时期开始。因为这个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初阶段,培养好习惯容易,克服坏习惯也容易。这正如文中所说:“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俯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侵淫日广。每履之,足若踬(zh)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

4、,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顾胃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急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zhng)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zh)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选自养晦堂文集)【注释】俯:低头。弗得:没有心得。径尺:直径一尺。侵淫:同“浸淫”,逐渐扩展。履:脚踏。 踬:绊倒。先君子:旧时自称死去的父亲。先,称已亡故的前辈时使用的尊称。语之:对他谈了这事。何为:哪里还谈得上。顾:回头看。童子:未成年的仆人。蹶然:猛然。既:已。习:积习、习惯。中

5、人: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窒:阻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语之,顾而笑曰 (2)顾谓童子取土平之(3)每履之,足若踬焉 (4)甚奇之2把文中画线的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3文中作者举室内有洼洞的例子,目的在于4本文揭示的道理是:(用原文回答);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用原文回答)。(三)孝者荣,不孝为耻阅读导航: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应认识到:孝者为荣,不孝为耻。文章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最终父亲被感悟。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

6、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乍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选自原谷谏父)【注释】捐:抛弃,舍弃。舆:手推辜。 更:再。是以:即“以是”,因此。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是负义也 (2)捐祖于野(3)无需更作此具(4)乃载祖归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3原谷先后采用什么方法规劝父亲?(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四)诫子书阅读导航:诸葛亮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身居相位仍不忘告诫子女修身养性,生活上俭朴,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想想看

7、,你今天要不要也应这样做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dn)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行:指操守,品德。澹泊:同“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淫慢:指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接世:接触社会,有“为社会所用”的意思。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卒中往往语 B非澹泊无以明志 C先帝

8、知臣谨慎 D静以修身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静以修身(2)俭以养德(3)非澹泊无以明志(4)非宁静无以致远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五)鸣机夜课图记阅读导航:选文作者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的悉心培育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尊师和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青少年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有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不辜负长辈对我们的期望。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

9、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 :“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chi) 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 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差:同“瘥”,病愈。1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1)手自笔录 (2)尝趋百里外暇更录唐宋人诗 未尝寝录: 尝:2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段选文的大意。4选文中对待母亲,蒋

10、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六)陶母责子阅读导航: 陶侃年轻的时候,做了掌管渔业的小官。有一天,他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母亲吃。他母亲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退还,回信责备陶侃说:“你是官吏,把公家的东西送给我吃,不但对我毫无裨益,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啊!”这表现了陶侃母亲对儿子从严要求的好品质。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gn)鲊(zh)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注释】陶公:对陶侃的敬称。 少时:青年时代。 鱼梁吏:掌管渔业的官。鱼梁,在水中筑

11、堰用以捕鱼的一种装置。 坩:盛东西的陶器。 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 饷:赠送。 官物:公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反书责侃日_ (2)汝为吏_ (3)以官物见饷_ (4)非唯不益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_3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母_ (用四字短语)的好品质。(七)鸲鹆效言阅读导航: 鸲鹆学舌,能说几句人话,就傲笑蝉鸣。然而蝉之鸣唱,虽非人言,却是自己的心声,这个寓言故事有力地讽刺了效言学舌的不良风气。 鸲鹆(q y)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已,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

12、:“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注释】鸲鹆:鸟名,俗名“八哥”,一种经过人训练后能模仿人说话的鸟。 南人:指南方人。 罗:捕鸟的网,这里作动词,意为用网捕捉。 调其舌:调整它的舌头。效:模仿。 庭:庭院,院子。 鸟:指鸲鹆。 谓:告诉,对说。 未尝言:意为未曾说过自己要说的话。1下面句中加点的“之”,跟“鸟闻而笑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个是 ( ) A鸲鹆之鸟 B久之 C蝉谓之日 D吾欲之南海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_ 3你认为文中的鸲鹆和蝉各喻指什么人? _ 4鸲鹆“终身不复效人言”的原因是

13、什么? _ 5从做人的角度,简要谈谈你读了本文受到的启发 _(八)临江之麋阅读导航: 这则寓言通过临扛之麋前后截然不同的遭遇,辛辣地讽刺了那些恃宠放纵、轻举妄为的人,指出了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今天读来,你一定也会受到一些启发。 临江之人,畋(tin)得麋(m麑(n),畜(x)之。入门,群犬垂涎(xin),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xi)。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dn)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选自柳

14、宗元柳河东集)【注释】畋:打猎。麋麑:小鹿。畜:养。涎:口水。怛:恐吓。偃仆:放倒。狎:亲近而不庄重,此处指玩得过分。俯仰:周旋,应付。啖:吃,此处有舔的意思。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1本文的作者柳宗元是我国_(朝代)_家;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_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群犬垂涎( ) (2)抵触偃仆,益狎( ) (3)畋得麇麑( ) (4)狼藉道上( )3与“自是日抱就犬”中“就”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瞬息可就 C持就火炀之 D就地取材4“麇至死不悟”的根本原因是(用文中原话回答):_。5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人? _(九)秦西巴纵麑阅读导航:仁慈的人可

15、能一时被误会,但仁慈的人终会被别人认可。这就应了一句俗话:是金子总会发光。读读选文中的秦西巴的故事,你一定受到不少启示。 孟孙猎而得麑(n),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注释】孟孙:鲁国的大夫。麑:小鹿。 秦西巴:人名。窃:私下,谦词。 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使秦西巴持归烹之_ (2)居一年,取以为子傅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

16、一麂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_3秦西巴“纵麂”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话回答)4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 (十)北人啖菱阅读导航: 北人啖菱是一个笑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不知以为知,只能出丑。今天读来仍值得我们青少年深思。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即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壳内果肉可供食用及制淀粉。 并壳:连同皮壳一起吞下。1解释下列句中

17、加点的词。 (1)席上啖菱_ (2)仕于南方_2下列句中加点的“或”与“或曰:啖菱须去壳。”中的“或”意思相同的是( ) A而或长烟一空 B或异二者之为 C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_4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_(十五)盲人坠桥阅读导航:选文中的这位盲人实在是可笑而又可悲。自己看不见河水已经干涸,又不相信别人的好心劝告,自以为有桥,桥下便有水,唯恐掉进深渊,双手抓住栏杆不放,吊在半空长号,吓得魂不附体。等他坚持不住,掉在地上时才恍然大悟。想一想,在你周围有没有这种人?这类人都有哪些表现?其根源是什么? 有盲子道涸(h)溪,桥

18、上失坠,两手攀楯(shn),兢兢握固,自分(fn)失手必坠深渊已。过者告曰:“毋怖,第史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楣长号(ho),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shn)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jn)严者,视此省哉!【注释】道:经过。涸:水干了。檐:栏杆。兢兢:战战兢兢,害怕的样子。自分:自料。已:通“矣”了。毋怖:不要害怕。毋,不要。第:只管。长号:大声哭叫。惫:疲劳。哂:嘲笑。嘻:笑声。蚤:通“早”。夫:发语词。 大道:公认的道理。 夷:平坦,平常。沈空守寂:拘泥固守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沉”。矜:自夸。省:醒悟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在

19、文中的意思。(1)有盲子道涸溪_ (2)视此省哉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_(2)久之,力惫,失手坠地。_3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_ (十二)王安石待客阅读导航: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在今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奢侈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lun)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

20、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切成小块的肉。箸:筷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1)公约之饭_ (2)又久之,方命坐一_ (3)惟啖胡饼中间少许_ (4)其人愧甚而退_2用“”划出下句的郎读节奏(只断一处)。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公取自食之_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_(十三)人无弃人,物无弃物阅读导航: 公孙龙把一个善于呼喊的人纳入自己的门下。此人也确实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了作用。这个小故事说明,在对待人才问题上,不要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并使

21、用怀有一技之长的人。 昔者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对曰:“无有。”公孙龙日:“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下,而航在一汜(s)。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来。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技能之士。”故老子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 (选自XX子道应训)【注释】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乘,名家代表人物。 衣褐带索: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破旧腰带。 门下:弟子,学生。 籍:登记名册。河下:河岸。 航在一汜:航,船。汜,通“涘”,指水边。逆:拒绝。1下面是从古汉语词典中查出的

22、“游”字的4个义项,请为“龙不能与游”的“游”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 )A游玩,游览 B游历,游学 C交往,交际 D游走,游动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_ (2)公孙龙顾谓弟子曰_ (3)门下故有能呼者_ (4)往说燕王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渭袭明。 _4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 _(十四)不易旃衣阅读导航: 选文中的娄敬诚实的品德十分可贵。诚实,不仅意味着对自己高度负责,而且也是对他人的极端负责。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努力学习,而是用浮华的言辞一味地“包装自己”,“推销自己”,其最终只能是自欺

23、欺人。 娄敬始因虞将军请见高祖,衣旃(zhn)衣,披羊裘(qi)。虞将军脱其身上帛以衣之,敬曰:“敬本衣帛,则衣帛见。敬本衣旃,则衣旃见。今舍旃褐,假鲜华,是矫常也。”不敢脱羊裘,而以旃衣以见高祖。(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注释】娄敬:即西汉建信侯X敬。 因:依靠。 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旃衣:旃同“毡”,旃衣,粗毛上衣。 裘:毛皮衣服。 衣帛:穿绸织的衣服。 褐:粗毛或粗麻织的短衣,多为贫民所穿。 鲜华:鲜艳华丽的衣服。 矫常:改变了常规。即装模作样,弄虚作假。 不敢:这里是不愿意的意思。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衣旃衣_ (2)今舍旃褐_ (3)假鲜华_ (4)是矫常也_2用“”

24、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虞 将 军 脱 其 身 上 衣 帛 以 衣 之3请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1)( )衣旃衣,披羊裘 (2)( )今舍旃褐,假鲜华4请用简洁语言概括选文的大意。 _5我们应怎样看娄敬“不易旃衣”见高祖这件事? _(十五)寒号虫阅读导航: 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在顺境之中或者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他们就会自鸣得意、目空一切;而当他们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时,就灰心丧气、得过且过。读了该文,你会受到一定的教益。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觳(ku)雏,遂

25、自鸣曰:“得过且过!”【注释】五灵脂:中药名,用寒号虫的粪制成的,状态如凝脂,因而得名。 比:等到。 索然:没有味道,此指冷落的样子。 鷇雏:刚从鸟蛋孵化出来的小鸟。鷇,初生的鸟儿。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断一处)。 比 至 深 冬 严 寒 之 际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乃自鸣日:“凤凰不如我!”_ (2)遂自鸣日:“得过且过!”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日:“凤凰不如我!” _4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呢? _(十六)雁奴阅读导航: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凡事要审时度势、明察是非、谨慎行事,绝不能让像雁奴那样忠于职责的人蒙受冤屈,使集体事业遭受损失。

26、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群雁夜必择栖,恐人弋(y) 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熟其故,巧设诡计。爇(ru)火照之,雁奴戛(ji)然鸣,乡人遽(j)沉其火。群雁惊起,视之,无物也,复就栖焉。 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绐(di) 己也,共啄之,又就栖焉。 未几,乡人执火前,雁奴畏众啄,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注释】弋:一种带绳的箭,这里作动词,用箭射杀。 熟其故:熟悉其中的缘故。爇火:点燃火把。 戛然:雁叫声。 遽:马上。四三:再三再四,屡次。 绐:欺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恐人弋也_ (2)雁奴独不瞑_(3

27、)或微闻人声_ (4)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_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断两处)。 雁 奴 畏 众 啄 不 敢 鸣3群雁为什么认为雁奴在欺骗它们? _4请你对文中的雁奴、群雁分别加以评说。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5纵观全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_(十七)海鸟阅读导航: 选文中的鲁侯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生活条件对待海鸟,却不是用海鸟所习惯的生活条件饲养它,最终导致海鸟“三日而死”的结果。读读本文,你会明白什么道理呢?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shng)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lun),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

28、非以鸟养养鸟也。 【注释】鲁:国名,今XX曲阜一带。鲁侯:鲁国国君。御:同“迓”(y),迎接。觞:献酒,进酒。九韶:古代乐曲名。太牢:指牛羊猪三牲全备的祭品。眩:迷乱,眼花缭乱。脔:肉块。养养:前一个是名词,指生活条件;后一个是动词,喂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鲁侯御而觞之于庙_ _(2)鸟乃眩视忧悲_(3)不敢食一脔_ (4)此以己养养鸟也_2文段中议论的一句是:_ 这句话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是:_3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_(十八)蛛与蚕阅读导航: 选文通过蜘蛛与蚕的对话,描写了人生观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种人利己不利世,自私自利;一种人利世不利己,舍身为人。作者赞扬后一种人,并感叹社

29、会上这种人太少了。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ju)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gn)龙,百官绂(f)绣,孰非我为?汝乃枵(xio)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注释】经纬:织物的直线叫经,横线叫纬。厥:代词,义同“其”。 适:恰好。 文章:指带花纹的织品。 衮龙:龙衣,古时帝王的礼服。绂绣:祭祀时穿的礼服。枵腹:空腹。1解释下列句

30、中加点词的意义。 (1)固之自裹_ (2)我固自杀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 _3这个寓言故事中,赞扬了蚕的_,抨击了蜘蛛的_;作者写本文的意图应该是_ _。(十九)蜀商卖药阅读导航: 选文中卖好药者门可罗雀,卖次药者反而顾客盈门。虽说时过境迁,但此等现象并未绝迹:假冒伪劣商品无处不有,害人害圆,决不能听任此种现象肆意存在。 蜀贾(g)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贱贵,惟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卖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于是争趋之;其门之限,月一易;岁余而大富。其兼取者

31、,趋稍缓,再期(j)。亦富。其专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 【注释】取:指收购。入:指购进的价格。出:指卖出的价格。虚价:要谎的价格,漫天要价。赢:盈利。贱:使贼,使动用法。益:增添。较:计较。趋:奔向。限:门坎。 再期:两周年。一期,一周年。肆:店铺。日中:白天。夜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蜀贾三人_ (2)卖则贱其价_(3)再期,亦富_(4)请益则益之_2依据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1)其一廉 成语:_ (2)请益则益之 成语:_3为下面句子选出正确的译文。 ( ) 计入以为出 A计算收价来决定售价。 B计算收价把它当作售价。 C计算收入和支出作

32、为自己的任务。 D合理支出可以作为增加收入的手段。4读了这篇短文,说说你的感悟。 _(二十)势利鬼X生阅读导航: 见有权有势的便低三下四,而见无权无势的则嗤之以鼻的人,古往今来不可谓不多。选文讲的势力鬼X生的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切莫做像X生那样的势利鬼。 有X生者,老而趋势。偶赴广席,见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已而见主人恭甚,私询之,乃X伯起也。更欲殷勤致礼,X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勿复为劳。”【注释】趋势:趋炎附势。 广席:大的宴会。 略酬其揖:稍微回谢一下对方的打拱。 意色殊傲:神态极为高傲。 已而:不久。 私:悄悄地。乃:原来是。 X伯起:即X凤翼,明朝著名戏曲作家,字伯

33、起。 适:刚才。 但:只需。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偶赴广席_ (2)意色殊傲_ (3)已而见主人恭甚_ (4)适已领过半揖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布衣者后至。 _ (2)但乞补还,勿复为劳。 _3读了这个故事,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点写出来。_4请写出一句古代有关待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课内外皆可) _(二十一)起之为将阅读导航: X起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是因为他是一个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军,是一个爱护士兵的将军,读了本文你不会不对X起的事迹所感动。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j)者,起为吮(shn)之,。卒母闻而哭

34、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X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X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注释】起:X起,军事家。设席:铺设柔软的垫褥。裹:背。赢粮:多余的粮食。病疽:害着恶性的毒疮。吮:用嘴吸。不旋踵:脚跟不向后转,即奋勇冲杀。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的字,并依据(3)句中“踵”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1)起之为将_ (2)起为吮之_ (3)其父战不旋踵_ 成语:_ (4)遂死于敌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日:“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_ (2)X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_3“卒母闻而哭

35、之”,这是什么原因? _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X起是怎样的一个人? _(二十二)楚人学舟阅读导航: 不论做什么事,凡浅尝辄止者,未有能成功者;凡在学习或工作中能不断进取者,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想想看,选文讲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X,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tu)。【注释】楚:古国名。 折旋: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亏。亟:突然。犯:碰到。 柁:同“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X_ (2)乃四顾胆落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 (2)惟舟师之是听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