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2章.ppt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272287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2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2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2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2章.ppt(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章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亚当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斯密的绝对利益说1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2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3相互需求原理相互需求原理6国际贸易类型和相对价格决定的分析国际贸易类型和相对价格决定的分析5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41 亚当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斯密的绝对利益说v 亚当亚当斯密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是古典是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也是国际分工

2、理论及经典贸易理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也是国际分工理论及经典贸易理论的创造者。论的创造者。 1.1 亚当亚当斯密关于国际分工的观点斯密关于国际分工的观点v 亚当亚当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他认为,自由贸易能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他认为,自由贸易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两国产生贸易的动够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两国产生贸易的动机是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上。机是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上。 v 所谓国际分工所谓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 v 亚当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不仅能使

3、每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不仅能使每个国家比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廉价商品,个国家比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廉价商品,而且能促进这个国家的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最合理而且能促进这个国家的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运用。的运用。1亚当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斯密的绝对利益说1.2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模型v 所谓绝对利益或者说绝对优势所谓绝对利益或者说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是指在某一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指在某一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v 斯密的绝对利益

4、说指明,一国出口的是那些在本国进行生产比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指明,一国出口的是那些在本国进行生产比较有效率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在国外进行生产比较有效率的商较有效率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在国外进行生产比较有效率的商品。这样贸易双方国家较之各自闭关自守时能交换到更多的商品。这样贸易双方国家较之各自闭关自守时能交换到更多的商品量,从而都从贸易中获得绝对的好处。品量,从而都从贸易中获得绝对的好处。v 亚当亚当斯密第一次运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斯密第一次运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所在,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所在,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5、。v 斯密的绝对利益说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斯密的绝对利益说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一国在两种产品生:如果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那么贸易将如何展开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那么贸易将如何展开 ?2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v 大卫大卫李嘉图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是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v 在在1817年出版的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大卫一书中,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著

6、名的比较李嘉图提出了著名的比较利益利益(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学说学说(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出即使一国各个,指出即使一国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产品,但是通过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产品,但是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贸易利益。国际贸易仍能得到贸易利益。 2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2.1 经典的比较利益模型经典的比较利益模型v假定英、萄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其生产成本假定英、萄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其生产成本如表如表2-所示。所示。表表24 分工前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每单位产量分工前两国

7、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每单位产量/人人-年数年数) 呢呢 绒绒 酒酒葡萄牙葡萄牙 90 8090 80英国英国 100 120100 120表表25 分工后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分工后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国国 别别呢呢 绒绒酒酒人人- -年数年数产产 量量人人- -年数年数产产 量量葡萄牙葡萄牙英国英国0 02202200 02.2002.2001701700 02.1252.1250 02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表表26 分工前后的两国贸易利益分工前后的两国贸易利益英英 国国葡葡 萄萄 牙牙分工前分工前 分工后分工后分工前分工前 分工后分工后呢呢 绒绒酒酒 1 1.1001

8、 1.100 1 1.100 1 1.100 1 1.1001 1.100 1 1.025 1 1.025假定英葡两国商品的交换比例是1:1。如果葡萄牙出口1.100单位的酒,并从英国进口1.100单位的呢绒,那么英葡两国的国内消费变化见表2 可见英国多得0.1单位的呢绒和0.1单位的酒,而葡萄牙则多得0.1单位的呢绒与0.025单位的酒,就是由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利益。 2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2.2 古典模型的假设古典模型的假设v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的全部产品只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的全部产品只有两种。有两种。v产品的生产成本仅为劳动成本,并且是以

9、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仅为劳动成本,并且是以单位劳动时间表示两国产品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为劳动时间表示两国产品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为基础。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和基础。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和非熟练劳动的区别。非熟练劳动的区别。v 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因产量的增加而变化,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因产量的增加而变化,总是和生产单位产品所使用的劳动量成比例。总是和生产单位产品所使用的劳动量成比例。 v 没有运输费用没有运输费用2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v 包括劳动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包括劳动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 v 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10、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v 收入分配没有变化,即假定自由贸易不影响一收入分配没有变化,即假定自由贸易不影响一国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国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 v 只考虑货物贸易,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只考虑货物贸易,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行。 v 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商业周期,国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商业周期,国际经济是静态的。际经济是静态的。 3 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3.1对古典理论假设的的修正对古典理论假设的的修正v美国经济学家陶西格美国经济学家陶西格(Frank Taussig,18591940),在对李嘉图

11、的比较成本学说基本肯定的在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基本肯定的基础上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正进行了一些修正 。v陶西格提出应修正陶西格提出应修正4个假设:个假设: v(1)商品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不是以劳动时)商品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不是以劳动时间计算的,而是以货币计算的,国际贸易不是单间计算的,而是以货币计算的,国际贸易不是单纯的物物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因此纯的物物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因此在理论假设中必须加入货币因素。在理论假设中必须加入货币因素。3 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v(2)商品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由工资和利)商品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由工资和

12、利息组成的,在实际中,各国和各部门的工资水平息组成的,在实际中,各国和各部门的工资水平和利息水平不同,单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也不相和利息水平不同,单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也不相同;此外运输费用也需要考虑。同;此外运输费用也需要考虑。 v(3)在实际中,参加国际贸易的是多个国家和)在实际中,参加国际贸易的是多个国家和多种商品,因此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的理论假设多种商品,因此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的理论假设必须改变;必须改变;v(4)商品的国际价格是随着商品的供求关系而)商品的国际价格是随着商品的供求关系而不断调整的。不断调整的。3 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对古典比较成本学说的修正3.2古典比较成本模型的代数

13、分析古典比较成本模型的代数分析v 假设有假设有1、2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y1, y2,劳,劳动成本分别为动成本分别为ai,bi v (1)成本等比差)成本等比差v (i) a1 / a2 = b1 / b2=1v (ii) a1 / a2= b1 / b21v (iii) a1/ a 2 = b1/ b2 1 b1/ b2v (ii) a1 / a2 1 b1/ b2 1v (ii) b1 / b2 a1 / a21v (iii) ai / ai bi / bi 1v (iiii) b1/ b2 a1/ a21v在第在第1种情况下种情况下,2国生产国生产y1,y

14、2并出口皆有绝对利并出口皆有绝对利益益,但按机会成本但按机会成本,1国生产国生产y2,2国生产国生产y1皆具比皆具比较利益较利益;据此相互分工交换对双方都有利。据此相互分工交换对双方都有利。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4.1 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概念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基本概念v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v哈勃勒(哈勃勒(1936)在)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一书中,一书中,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机会成本理论。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机会成本理论。 v由于要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由于要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既可以用

15、来生产商品素,既可以用来生产商品1,也可以用来生产商,也可以用来生产商品品2;但生产了商品;但生产了商品1,就不能生产商品,就不能生产商品2。因此。因此生产商品生产商品1的成本就是丧失机会生产的商品的成本就是丧失机会生产的商品2的成的成本,表现为生产商品本,表现为生产商品2的数量,称之为机会成本的数量,称之为机会成本或替代成本。或替代成本。 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v 将机会成本比较两国多种商品较方便,只需两国以任何同一种商将机会成本比较两国多种商品较方便,只需两国以任何同一种商品为标准,计算其它各商品与该商品的交换比率并列表比较,可品为标准,计算其它各商品与该商品的交

16、换比率并列表比较,可知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商品具有比较利益。知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商品具有比较利益。 商品商品国家国家 A B C D EA B C D E I I II II 2 3 4 7 82 3 4 7 8 1 2 3 8 10 1 2 3 8 10以商品C为标准I国商品成本比较: 2/43/47/48/4II国商品成本比较: 1/32/38/310/3比较结论:I国可出口D、 E商品, II国可出口A、B商品 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 将机会成本与生产函数结合起来将机会成本与生产函数结合起来,可做出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图可做

17、出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图 Y2图图2-1 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0 Y1图图2-2 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0 Y1Y2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Y2 0 Y1图图2-3 机会成本递减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递减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有关生产要素总供应量的信息和生产函数信息中推导出来的,为什么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不同的形状,在这里是由于机会成本(或比较成本)的不同。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4.2 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性曲

18、线分析 v 假定英、美两国都只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匹,在假定英、美两国都只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匹,在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且机会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两国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且机会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两国生产小麦和布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见图生产小麦和布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见图24(a )、(、(b)。图2-4 美国和英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v 图图2-4中,美国小麦与布的机会成本或相对价格为中,美国小麦与布的机会成本或相对价格为35,英国为,英国为32,若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美国的生产点确,若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美国的生产点确定在定在A点点(25W,15C),英国

19、的生产点,英国的生产点A(20W,30C) 。v 现在两国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美国专业化生产小麦,其现在两国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美国专业化生产小麦,其生产点在生产点在B点点(50W,0C),英国专业化生产布,其生产,英国专业化生产布,其生产点在点在B点点(0W,60C)。若两国之交换比例为。若两国之交换比例为1 1,美,美国以国以25W交换英国的交换英国的25C,美国的国内消费点便可达到,美国的国内消费点便可达到E(25W,25C),英国的国内消费点则可达到,英国的国内消费点则可达到E(25W,35C)。显然,美国比分工前多消费。显然,美国比分工前多消费10C,英国,英国比分工前多消费比分工前

20、多消费5W及及5C。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图2-5 两国的贸易利益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4.3 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国际贸易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国际贸易v 1 )局部均衡分析法局部均衡分析法v 下面利用两国的供求曲线来分析递增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见下面利用两国的供求曲线来分析递增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见图图26。图2-6 递增成本下的国际贸易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v 2) 一般均衡分析法图图2-7封闭经济状态下两国的国内均衡封闭经济状态下两国的国内均衡 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图图2-8开放

21、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 4 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模型的现代分析方法4.4 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国际贸易相对地缩小了,使得两国之间同种商品的价格始终存在着差异,不会相等。因此运输成本使得和进口的同种商品相竞争的进口国的产品得到天然的保护。 图图2-9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国际贸易类型和相对价格决定的分析国际贸易类型和相对价格决定的分析1、封闭经济下的李嘉图模型、封闭经济下的李嘉图模型 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技术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劳动生产率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技术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同时

22、也就确定了供给曲线的位置和两国的贸易类的差异,同时也就确定了供给曲线的位置和两国的贸易类型。型。2、开放经济下的李嘉图模型和贸易收益、开放经济下的李嘉图模型和贸易收益 在没有贸易时,两国消费的可能性完全受制于各自国家的在没有贸易时,两国消费的可能性完全受制于各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开展贸易后,两国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生产可能性边界。开展贸易后,两国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而且可以用各自国家生产的一部分产品去交换其他国家,而且可以用各自国家生产的一部分产品去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从而得到较封闭条件下更多的产品组合,使生产的产品,从而得到较封闭条件下更多的产品组合,使两国的消费可能性都扩大了,超过了

23、原来的生产可能性边两国的消费可能性都扩大了,超过了原来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界。6相互需求原理相互需求原理(1)贸易条件和相互需求)贸易条件和相互需求v 穆勒认为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贸易的穆勒认为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贸易的两种商品,其实际的贸易条件是根据双方消费者的两种商品,其实际的贸易条件是根据双方消费者的“爱好爱好”和和“境况境况”进行调整,调整到双方对进口的产品的需要进行调整,调整到双方对进口的产品的需要量恰好相互抵补时确定的,即按照两国相互需求所决定的量恰好相互抵补时确定的,即按照两国相互需求所决定的实际贸易条件是总进口和总出口达于均衡状态的贸易条件实际贸易条

24、件是总进口和总出口达于均衡状态的贸易条件。v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还说明,由于两个国家的相互需求强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还说明,由于两个国家的相互需求强度不同,由此确定的均衡贸易条件对这两个国家的有利程度不同,由此确定的均衡贸易条件对这两个国家的有利程度也不同,即相互需求强度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度也不同,即相互需求强度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6相互需求原理相互需求原理(2)世界相对需求和供给曲线)世界相对需求和供给曲线 图图2-10 世界相对需求和供给曲线世界相对需求和供给曲线横轴表示世界市场(两国两种产品)商品1的相对产量,纵轴则表示世界市场(两国两种产品)商品1的相对价格,显示了世界相对于商品2的商品1的供给与需求,这种相对的供给与需求可以用商品1的相对价格函数来表示。相对需求曲线为RD,相对供给曲线为RS。世界相对价格是两条曲线的交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