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观潮(第2课时)_部编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12345403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观潮(第2课时)_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观潮(第2课时)_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观潮(第2课时)_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观潮(第2课时)_部编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学校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课 题 观潮授课人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实际生活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把自己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2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 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完

2、后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一是大潮的朦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A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B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指导朗读: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这响声响亮吗?(不响亮。)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闷)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3、,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D刚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E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的激动。F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的澎湃之美来。G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描写潮水的变化。) 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

4、的澎湃之美 5.自读第三、四自然段,感受潮水的“变化”。A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是因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B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 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 1.大潮到来之前,钱

5、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2品味“横卧”。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横卧)B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平静。)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A理解“屹立”,来了解“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B小山:若隐若现。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丽、和谐、壮观) 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 四、抒发情感,总结全文 作者在观潮之前,就评价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而现在,我们是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胧与澎湃,你不由得要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钱塘江大潮,真美啊!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2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