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部编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12341761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部编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伯牙鼓琴中“知音”的内涵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伯牙鼓琴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古文。讲述的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赞美了朋友间纯真的友谊以及知音难求的感慨。教学时,我主要是通过突破“绝弦”这个重难点来让学生感受“知音难觅”这个主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悟“绝弦”,感受伯牙与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真情。2、能力目标:积累经典诗文,感受知音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4、教学重难点:感悟“绝弦”,感受伯牙子期之间的真挚友情。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引入主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

2、,成为结交朋友的千古楷模。你们好,这节微课的重点是讲解伯牙为何要“绝弦”?从“绝弦”这一举动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二)突破重难点1、出示课件(课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读完课文之后我们知道,伯牙是一位琴技高超的乐师。正所谓曲高而和寡,一直以来都苦于无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音。直到有一天,他在山中弹奏高山流水时,路过的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描绘的是峨峨兮志在高山,洋洋兮志在流水的胸

3、怀和抱负。伯牙终于觅得一位知音懂己之人,这就是传说中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3、人生在世,知音难求;琴中之志,惟子期能懂。于是他们相约第二年八月十五再会。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染病去世。4、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注解:子期不幸去世,伯于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懂得欣赏他琴音的知己了,于是就摔碎了古琴,扯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5.被誉为“琴仙”的伯牙,把琴当作生命,把音乐当作生命的伯牙,为何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呢?出示:与子期相识时,他曾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感觉世上再无人能真正知他懂他。“绝弦”意味着他的音乐再无人能够理解,他的志向再也无人能够明白。伯牙“绝弦”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子期的怀念,更是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措。三、小结1、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生得此知音,绝弦又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