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收入分配分析-周留征.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2329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收入分配分析-周留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收入分配分析-周留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收入分配分析-周留征.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卷第期 年月经济与管理研究 : 基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收入分配分析周留征刘江宁王明雁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周留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 ;刘江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北京, ;王明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建立收入分配博弈模型将收入分配制度内生化,进而分析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过程中起到的不同作用,以给管理者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提供启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员工越强硬,且其威胁的可信度越高,其执行威胁所付出的成本越小,其在博弈中对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就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从而迫使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有利于普通员工的收

2、入分配制度。关键词:内生制度变迁收入分配博弈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一、问题提出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异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对内生制度变迁视角下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既有助于相关领域的理论拓展,同时对于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有重要意义。迄今很多专家学者对内生制度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且取得了大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埃尔斯纳( , )把制度作为一种价值行为结构,将制度变迁理论和博弈论的演化制度解释衔接在一起,一个

3、经济体的制度结构可以从被调整和应用的工具性行为中获益。马宗达( , )指出,制度会对公司的激励和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简单的管制制度会使公司运营更加灵活,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是积极的,如果一直施行激励性规制制度,公司寻求效率和增长的行为会导致积极的结果,同时应该注意工资分配和收入不平等方面的问题。特里迪科( , )认为经济转轨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制度,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为了争取自身利益而进行争斗,进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演化进程,由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不一致性以及利益集团对于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制度设计的分离导致了社会信任的缺失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结构性成本上升,最终会阻碍经济增长。近年来,经济学

4、家一直在尝试将制度机制设计问题内生化进而合理解释收入分配差异问题。阿克洛夫和克拉顿( , )构造了一个包含认同观念的委托代理模型,在该模型中,雇员对公司有认同感会使得他们的行为与公司总体的目标保持一致性,在较低的工资水平下他们也愿意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不是懈怠。 ( , )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第期)因为雇员对于公司的认同感会使公司获利,因此他们非常乐意对员工的公司认同感方面进行投资。吉本斯和瓦尔德曼( ,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公司内部工资和晋升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与其人力资本密切相关,劳动者最初获得的工资是其学校教育水平的严格增函数,即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其所获得的工资

5、越高。普费弗( , )认为,雇员希望能够在工作中获得公平和公正的回报,也就是说,当他对公司做出贡献时能够获得应有的奖励,而实际上,如果雇员能够放弃其工资和收益,不仅仅公司的财务报表会改善,高层管理者、股东和雇员自己会共同分享从公司经济状况改善中获得的所有收益。拉齐尔和肖恩( , )认为,在锦标赛理论中,工作职位之间的工资差异越大,员工就会获得更多的激励去努力工作,因为他们通过努力工作会有更大的机会去得到更多的工资,即更高的收入水平会使得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席瓦尔和泰克塞拉( , )通过建立一种能够引导公司去改进其制度设计以求在市场中生存的模型来分析公司的生产能力与其所雇佣员工能力之间的关系,结

6、果表明,公司的生存能力和所雇佣的员工的能力有关,只有在他们能快速地改善其雇佣能力的情况下,公司才能有效提高其生存能力。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收入分配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这些研究中,缺乏对于收入分配各方对收入分配制度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仅仅通过从某一角度建立相关模型来解释收入分配会使整个模型的解释力大幅下降。在内生制度变迁理论框架下,收入分配所涉及的各方如何通过博弈确立收入分配制度,该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本文接下来所要研究的问题。二、内生制度变迁框架下的收入分配博弈模型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制度安排,其内部管理机制设计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企业

7、内部安排,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其区分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只是在不同的公司内部,两者所承担的工作可能有所差别,甚至会有两种角色的重叠。在此,为简化分析,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前提下,本文将管理者定义为那些在企业内部能够对企业制度安排(特别是企业薪酬制度)产生直接决定性影响的工作人员,而普通员工为那些无法对包括企业薪酬制度在内的企业制度产生直接决定性影响的工作人员。管理者能够直接决定企业制度安排,但其所做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企业普通员工的影响,企业普通员工通过自己的选择去间接影响管理者的决定。接下来分析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博弈的一些基本构成要素,信息传递、信息处理、根据信息采取行动等一系列方案

8、都有一个基本的动态特征。这个博弈模型涉及管理者(用表示)和普通员工(用表示)之间一些根本利益的冲突(薪酬制度安排),其中普通员工的潜在信号携带着它自身未来行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会影响到管理者的行为。假设普通员工拥有一个关于管理者的偏好,即:他宁愿管理者选择(更有利于普通员工的薪酬制度安排)而不是选择(不利于普通员工的薪酬制度安排)。管理者会是首先做出选择的一方,但是他在做出选择时会面临一个潜在的威胁:如果管理者选择,那么普通员工会选择(以罢工等形式进行抵制)。如果管理者做出让步进而做出选择,普通员工会选择(合作)。当管理者选择时,普通员工可以选择是否进行抵制,这取决于是否抵制给其带来的收益的差

9、别。假设管理者对于普通员工的收益的了解是不确定的,普通员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用类型表示),不管管理者的选择如何,他都会选择(合作);第二种类型(用类型表示),在管理者选择的情况下会选择(抵制)。两种类型的普通员工之所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是由其支付结构决定的,且两种类型的普通员工都不会在管理者选择的情况下选择。第一种类型的普通员工的支付结构为:(,) (,) (,)()由上述支付结构可以看出,在管理者选择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此时普通员工的收益最高;在管理者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第期) ( , )选择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的收益要高于选择的收益。因此,对于类型的普通员工来说,无论管理者做出

10、何种选择,其选择都会是。第二种类型的普通员工的支付结构为:(,) (,) (,)()由上述支付结构可以发现,在管理者选择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此时普通员工的收益最高,这与类型相同;在管理者选择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的收益要高于选择的收益,此时理性的普通员工会选择。假设管理者的收益(用表示)为:(,) (,) (,)()在这种情况下,当普通员工为类型时,管理者会选择,因为无论管理者做出何种选择,类型的普通员工都会选择,而对于管理者来说,其选择的收益要大于选择的收益;当普通员工为类型时,管理者会选择,因为如果管理者选择,类型的普通员工会选择,此时管理者的收益要小于其选择而普通员工选择时的收益。在

11、该博弈模型中,管理者虽然是最先采取行动的一方,但其行动仍然受到了普通员工所属类型的影响。管理者在采取行动时需要考虑其行动之后普通员工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普通员工接下来所要采取的行动会对管理者之前的行动产生影响。例如,在博弈过程中,无论普通员工是何种类型的,他都会出于在博弈过程中得到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结果的目的而向管理者发出自己是类型的信号,此时管理者需要对普通员工的类型进行判断,进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管理者认为普通员工是类型的,那么他首先采取的选择就会是;如果管理者认为普通员工是类型的,那么他首先做出的选择就会是,这就涉及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内容。海萨尼转换提出了将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为完全但不完美

12、信息博弈的方法,接下来的模型推导部分本文将运用到海萨尼转换的方法对模型均衡进行推导。三、收入分配博弈模型的推导由于在博弈模型中涉及普通员工类型的不确定性,因此信息是不完全的,该问题的解决一般需要使用到海萨尼转换的方法。海萨尼假定在博弈开始阶段,博弈初始状态的未知元素由自然产生的彩票决定,所有参与者均知道这张彩票的概率分布,但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将仅收到有关彩票结果的部分信息,每个参与者均只接受到部分信息的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博弈结果形成了涉及自然机会的可能变动的主观概率,根据贝叶斯规则使用部分信息。海萨尼表明完全信息博弈的纳什均衡对应于不完全信息的初始博弈的“贝叶斯均衡”。根据以上的设定,只有一期的

13、静态博弈的序贯均衡策略很容易推导出来。让, 表示管理者的行动, 代表一般管理人员的行动,管理者用来表示,类型和类型的普通员工分别用和来表示。从上文分析中可以得到,如果管理者选择 ,那么所有类型的普通员工都会选择 。如果管理者选择 ,用和来分别表示和选择 的概率,那么, , (即选择,选择)。结合管理者的收益关系,如果管理者明确知道普通员工是类型,管理者会选择 ;如果管理者知道普通员工是类型,那么管理者将选择 。也就是说,只有类型的普通员工是需要管理者做出更有利于其的薪酬安排的,类型的普通员工不会对管理者的选择造成影响。假定普通员工是类型的概率是 (与之相对,普通员工是类型的概率即为),此时,管

14、理者选择 的期望收益为:()( )(,) (,)()管理者选择 的期望收益为:() (,)() ( , )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第期)令() (),得到 (,) (,)(,) (,),此时管理者选择 和 的期望收益相同;当 (,) (,)(,) (,)时,() (),管理者会选择 ;当 (,) (,)(,) (,)时,() (),管理者会选择 。由此得到,在一期静态博弈中,管理者的最优选择为的概率为:() , (,) (, ) (,) (, ), , (,) (, )(,) (,) , (,) (, ) (,) (, )()可以明显发现,管理者选择 的概率相对于普通员工属于类型的概率是非减的,管

15、理者选择 的概率相对于普通员工属于类型的概率 是非增的。在该博弈中,普通员工属于类型的概率越大,管理者选择 的概率越大,反之越小。在一期静态博弈中,管理者的最优选择依赖于普通员工所属类型的概率。接下来将博弈扩展到有限期重复博弈,求其博弈的序贯均衡。相对于一期静态博弈,有限期重复博弈加入了时间( ,)。各个变量的符号表示与一期博弈保持一致,在变量后加下标表示时间。因此,用来表示期管理者选择 的概率所对应的混合策略;()表示在管理者选择 的情况下选择 的概率,相应的 ()表示在管理者选择 的情况下选择 的概率; (,)表示在前一期属于类型的概率是且上一期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选择分别是和的情况下该期属

16、于类型的概率。为了简化推导过程,假设是类型的概率是外生且严格为正的,而且只有知道自身所属类型。由于随着博弈过程的推进,管理者对于普通员工所属类型的概率的判断会随着普通员工的行为而进行更正,因此,先推导 (,)。从上文分析中可以得到,如果管理者选择 ,那么所有类型的普通员工都会选择 ,此时管理者无法更新自己的判断,因此, (,) 。当(,)(,)和(,)(,)时,根据克雷普斯和威尔逊( , )的证明可得: (,)()(), , () (,), () (), , ()其中, (,) (, ) (,) (, ),为相对于的混合策略期望,( )。前文已经提到,在管理者选择 的情况下选择 的概率为,因此

17、() 。将上述公式整理得到: (,),(,)(,),(,)(,) , ,(,)(,)()因为()表示在管理者选择 的情况下选择 的概率,而第二种类型的普通员工的支付结构为:(,) (,) (,),由此可以发现,无论博弈是静态博弈还是有限期重复博弈,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普通员工来说,只要管理者选择管理者选择 ,其就一定会选择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的,均会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第期) ( , )有() 。对于管理者和第一种类型的普通员工来说,其序贯均衡的情况要相对复杂很多。波特斯和温登( , ) 在研究利益集团行为对政府政策影响时通过周期数量归纳法得出了该种情况下的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的序贯均衡,根据该文

18、中的命题可以得到:对于管理者来说,当 时,其会选择纯策略 ;当 时,其选择 的概率为(,) (,)(,) (,);当 时,其会选择纯策略 。而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普通员工来说,当 时,其选择 的概率为 ( ) ( );当 时,其会选择纯策略 ,即其选择 的概率为。因此,管理者和第一种类型的普通员工的选择策略的序贯均衡分别为:(), (,) (,)(,) (,), , ( )() ( ) ( ), , ( )当 时,管理者会选择纯策略 。此时,普通员工会以 ( ) ( )的概率选择 ,以( ) ( )的概率选择 。普通员工选择 或者 的概率与、有关,而 (,) (, ) (,) (, ),将其进行合

19、理化变形后可以得到 (,) (, ) (,) (, ),进而可以较为直观地发现,(,)越小,(,)越大,越大,( ) ( )越大, ( ) ( )越小,普通员工更倾向于选择 ;反之,普通员工更倾向于选择 。也就是说,普通员工在期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的选择会受到管理者在不同策略组合下的收益差别的影响。如果(,)越小,(,)越大,(,) (,)越小,这就意味着普通员工选择 对管理者的收益所造成的损失越小,在普通员工的收益状况固定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 的相对成本增加(或者相对收益减少),因此普通员工会更倾向于选择 。由于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其收益(,) (,) (,),如果是静态博弈,理性的普通

20、员工必定会选择 ,但在期重复博弈中,如果普通员工在期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选择 ,那么其将在余下的 期博弈中暴露自己所属的类型,其属于类型的概率也随之变为,此时普通员工的选择取决于其在期选择 所损失的收益以及其在期选择 对余下的 期博弈给自身所造成的收益的损失。如果其在期选择 所损失的当期收益大于其在期选择 对余下的 期博弈给自身所造成的收益的损失,那么普通员工在期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会选择 ;反之,普通员工在期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会选择 。当 时,管理者的选择取决于普通员工的收益结构(,) (,)(,) (,),(,) (,)(普通员工在期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选择 所损失的收益

21、,即普通员工为了在余下的 期博弈获得更多收益在期付出的成本)越小,(,) (,)(普通员工在期管理者选择策略 而非 的情况下选择 所损失的收益,即普通员工在期潜在最大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大,(,) (,)(,) (,)越小,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概率越小,选择 的概率越大;反之,管理者选择策略 ( , )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第期) 的概率越大,选择 的概率越小。此时,普通员工的选择与 时的情况相同,其会以 ( ) ( )的概率选择 ,以( ) ( )的概率选择 。当 时,管理者会选择纯策略 ,普通员工的选择要分为 和 两种情况。当 时,普通员工会以 ( ) ( )的概率选择 ,以( ) (

22、 )的概率选择 ;当 时,普通员工会在期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选择 。综上所述,在收入分配博弈中,普通员工的策略选择相对更加独立,只要管理者做出不利于其的收入分配决定,其必然会选择采取罢工等形式进行抵制,而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策略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受到自身的收益结构和对方收益结构的影响,同时管理者还需要根据普通员工在博弈过程中所选择的策略更新其对普通员工所属类型的判断进而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的决定。在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 对管理者的收益所造成的损失越小,普通员工为了在余下的博弈过程中获得更多收益而在当期期付出的成本越大,管理者在博弈中就会处于更加有力的位置,其会更加趋向于选择更有

23、利于自己的收入分配制度。普通员工本质上并不会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但借助于信息不对称,其可通过一定的策略来伪装自己以误导管理者的判断,使其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在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 对管理者的收益所造成的损失越大,普通员工为了在余下的博弈过程中获得更多收益而在当期期付出的成本越小,其在当期选择伪装自己的动力就会越大,其在博弈中就会更加主动地选择伪装自己给管理者施加压力,最终获得更多的收益。四、总结通过模型的推导和分析可以发现,在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决定过程中,普通员工越强硬,且其威胁的可信度越高,其在博弈中对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就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为了在整个的博弈过程中获得更大收

24、益,即使在某一阶段普通员工的选择策略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在管理者选择策略 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 ,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当期收益都会小于普通员工选择 时的收益,对普通员工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存在),他仍然会做出该选择来给管理者施加潜在的压力。同时,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工作人员来说,他必须伪装好自己,如果暴露了自身的类型,那么也就不会对管理者构成压力。在博弈过程中,管理者的收益是一种公共信息,其并不能从伪装自己的收益结构这种行为中获益,但如果管理者在收入分配中作出不利于普通员工的选择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以罢工等形式进行抵制对管理者的收益所造成的损失越小,那么其就会相对更加主动一些。这也给了管理者制定收入分

25、配制度的一些启示,毕竟收入分配制定的决定权在管理者手中,因此管理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收入分配制度安排来有效降低其在收入分配中作出不利于普通员工的选择的情况下普通员工选择以罢工等形式进行抵制对其收益所造成的损失,并增加普通员工通过罢工等形式进行抵制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管理者的收益减少,同时普通员工的收益增加,进而无形中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本文通过建立收入分配博弈模型来分析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收入分配制度中所起到的作用,并通过分析给出了一些启示。该模型并不仅限于用来分析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对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像产品生产者和经销商之间、原材料供货商和产品生产商之间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该模型进行类似的分

26、析。为了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使模型推导以及相关的分析更加简单明了,文中做了必要的简化。在本文的分析中只是简单地将所有相关人员简单的划分为了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并没有引入各自的数量;此外,如果在两者之外加入其他博弈参与者(比如,企业所有者),情况是否会有所变化,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第期) ( ,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张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