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联考试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858293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联考试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联考试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联考试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联考试卷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联考试卷及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志向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经常以竹来相互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

2、早给予竹以人的品行,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躲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振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尽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

3、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立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行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给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憧憬。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

4、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观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起先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行给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敬重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给予了慈竹和筇竹。从今,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行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

5、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竹子后来被视为君子贤人等志向人格的化身,它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 C.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给予竹以人的品行,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给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憧憬。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

6、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躲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C.王徽之、袁粲等人尽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立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D.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行给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7、。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刚柔忠义等品行给予竹子,将亲慈子孝敬重长者等伦理规范给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坚固的地位。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

8、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调获嘉主簿。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讥每岁一赦,或一岁再赦,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又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受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行徙,宜课功殿,明赏罚。后嘉其直,不能用也。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苏味道、李峤见而叹曰:陆机豪士所不及也。 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介直自守,累岁不迁。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三年,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迁秘书少

9、监。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又仕偃蹇,乃奏记求罢去。 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内外四十九篇,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子玄内负有所未尽,乃委国史于吴兢,别撰刘氏家史及谱考。上推汉为陆终苗裔,非尧后;彭城丛亭里诸刘,出楚孝王嚣曾孙居巢侯般,不承元王。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 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尝议孝经郑氏学非康成注,举十二条左证其谬,当以古文为正;易无子夏传,老子书无河上公注,请存王弼学。宰相宋璟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博士司马贞等阿意,共黜其言。诏可。会子贶为

10、太乐令,抵罪,子玄请于执政,玄宗怒,贬安州别驾。卒,年六十一。 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楠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时以为笃论。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诏河南就家写史通,读之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吏横酷淫及善人/ 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 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 / 作思慎赋以刺时 B.时吏横酷 / 淫及善人公卿/

11、 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 / 作思慎赋/以刺时 C.时吏横酷 / 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子玄悼 / 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D. 时吏横酷/ 淫及善人 / 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子玄悼/ 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B.擢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用成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进士有别于明清时的进士。 C.礼部是古代官署六部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

12、。 D.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肯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知几少年时学业一般,曾因学古文尚书不佳而受到父亲的杖责,等听到父亲为哥哥们讲的左传后,他才有所醒悟,决心不再懈怠,一年后,就通读诸史。 B.刘知己敢于直言。他曾上书直陈朝廷滥用官员的弊端,受到武后的赞许和重用;他又写了针砭时弊的文章思慎赋,苏味道、李峤认为超过了西晋陆机的豪士。 C.刘知己治学严谨广博。他修正武后实录,考证刘氏宗谱,质疑考经老子等书的版本,提出许多独到的观点;他的史通一书,被徐坚视为史著的样版。 D.刘知己

13、虽然官职多变,但始终修治史学,做了将近三十年史官。他认为做史官的人必需才、学、识俱兼,缺一不行,同时,修史之人还要有敢于秉笔直书的志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又仕偃蹇,乃奏记求罢去。 宰相宋璟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博士司马贞等阿意,共黜其言。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8.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怜悯感特点,并作简

14、要分析。 9.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详细内容简要赏析。 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经中的_ _,_ ,本是女子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曹操在短歌行借此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不吸取前人败亡的教训,只会让历史悲剧不断的重复。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 一文的最终所说的_ ,_ 。 _ ,_ 。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出陋室特别幽静的环境,是为了衬托室中之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好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最慢的是活着 作家乔叶访谈录 陈劲松:乔叶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进行沟通。就写作而言,

15、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为何会选择文学 乔叶:我刚起先其实是写散文的。当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委屈、困惑和挫折,觉得自己有话想说,而且必需要说出来,但这些话又不能对着家人和挚友说,于是只好付诸笔墨和稿纸了。写着写着,从爱好变成了职业。至于为何会选择文学,我想最大的缘由是,文学能带给我华蜜,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松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吧,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劝慰和暖和,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陈:许多作家写到肯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乔:这种困惑我当然也会有。我时常问自己,文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

16、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看法。文学对于生活,若从好用主义的角度动身,则是无用的,它并不会干脆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宝。但,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变更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假如肯定要探究文学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那就在于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化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隐私。生活就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就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许久地卧在那里。改变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暖和,文学写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这或许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读到各种

17、各样的新闻,反映到写作领域。有人就创作了新闻式小说,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以新闻笔法讲解并描述小说故事。您如何看待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关系 乔:新闻写作终归有其时效性,而小说创作则是慢工出细活。如同我们开启一瓶啤酒,新闻写作就是刹那间涌出的啤酒泡沫,只会浮在上面,而小说创作则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就似乎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在今日早就失去新闻的价值,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进行书写。 陈:您这个比方很贴切也很有意思。对于畅销书和各类书籍排行榜,有些人持追捧的看法,有些人则取不屑一顾的看法。您会关注畅销书或者排行榜吗 乔:会关注,但可能不会去阅读。我觉得我追求

18、的写作方式和认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与畅销书会有出入,我想沉下心来,写出像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比较深刻的作品。但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应当还是有其合理的因素吧。比如说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确定迎合了肯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但醇厚说,那不是我想要写的。 陈:迄今为止,您的小说作品好像以中短篇为主,对你来说,长篇小说的写作会存在困难吗近期是否有长篇小说的写作安排 乔:事实上,我最初从事小说创作时,就是长篇。文学院的老师问我说,你没有经过中短篇的训练就写长篇,可以吗我说可以。当时写出来后也顺当出版了,但后来回头再看时,我发觉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这几年我就老醇厚实地从

19、中短篇写作起先,好好训练自己的语言和结构实力。当然,我现在假如写长篇,确定会比那时要好。不过我近期没有这方面的写作安排,我认为长篇小说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我的小说最慢的是活着里有一句话: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善。这多么好。对我而言,这既是一种生活看法,也是一种写作看法。 注乔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陈劲松,中山高校中文系博士。 下列对本篇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乔叶走上文学这条路,是因为文学能表达内心深处更松软、更慢、更弱的东西,从而使心灵得到劝慰和暖和,这样,乔叶

20、就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B.乔叶认为,文学不能带给人物质财宝,文学的意义是让人的心走得更远,它能穿透物质表层,深化人的内心世界,变更人的生命质量。 C.乔叶对畅销书如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等,持观赏看法,因为这类小说迎合了肯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但乔叶却不会去写这类的东西。 D.乔叶强调小说创作是慢工出细活并谨慎对待长篇小说创作,这从写作看法方面印证了题目最慢的是活着。 E.乔叶说:生活就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就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许久地卧在那里。意思是说,虽然生活是时刻发生着改变的,但文学要表现的是能带给人们暖和的

21、人性,这个创作宗旨是不变的。 在本篇访谈中,关于文学写作的终极目的,乔叶有哪些看法 乔叶答问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作简析。 乔叶提倡怎样的写作看法联系现实,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第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小棋盘之间,_。我们既要总揽全局寸土必争,关键时刻又需有 _、舍城弃地的志气和魄力;既要_,来应付不断改变的局势,又须要保持固有的原则和立场,不迷失前进的方向;既要随缘而进,建功立业,又需顺势而退,_。 A.见机行事 明哲保身 风云变化 壮士断腕 B.风云变化 壮士断腕 见机行事 明哲保身 C.见机行事 明哲保身 壮士断腕 风云变化 D.风云变化 见机行事

22、壮士断腕 明哲保身全,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从日本处理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邻国的领土主权争端中,我们看不出日本对过去的侵略斗争和殖民统治有丝毫的悔意。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深深地思索。 C.这十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参赛选手将在将来的一个月内完成苛刻的野外生存训练,只有坚持到最终的人才能获得嘉奖。 D.北京高校未名湖畔,一位87岁的老人照旧笔耕不辍。作为首席儒藏项目的专家,他安排在2025年完成这项浩大的典籍编纂工作。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崖壁下有几处坟

23、地,坟前立着的石碑很多已经破裂,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四周一片宁静。 A.在夕阳的照耀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个巨大的屏,耸立在江对岸。 B.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C.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非常瘦削。 D.一行白帆闪着透亮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_。土壤的矿物质养分必需溶解在

24、水中才能被植物汲取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_,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_,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浇灌法来防治虫害。 17、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一般人起先参加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供应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小的爱心汇合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气。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化,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生物爱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家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理想,取而代之的是寓擅

25、长乐的参加方式。 六、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联考试卷答案 1.B 2.C 3.A 4.A 5.D 6.B 7、刘子玄忧虑主管修史的官太多,看法主见各不相同,加上自己仕途不顺,于是上奏恳求离职。 宰相宋璟等人不赞成他的主见,上奏要求让儒生们提出辩驳。博士司马贞等人阿附宋璟意图,一起废除他的观点。8.拟人。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

26、仿佛是为诗人的远别而哽咽抽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9.可以有两种答案: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好像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出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 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安慰他孤独;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确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给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而似字无此意味。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前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答案】 D、E 【解析】A项错在获得更大自由

27、,原文指心灵获得自由。B项错在文学不能带给人物质财宝,原文是不会干脆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宝。C项错在持观赏看法原文无据。 、【答案】不能功利地看待文学; 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变更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化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隐私;文学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暖和。 【答案】精确,针对性强。针对为何会选择文学的问题,谈的是文学给自己的暖和;针对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谈的是文学给读者、社会带来的暖和。 含蓄蕴藉。说内心深处更松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就包含而又不限于善意关注、视察品尝、敏锐善感的意思。 形象生动。关于大河、河床的

28、比方形象地阐述了对于生活与文学的关系的看法。 显明直白。直说喜爱尘埃落定那样比较深刻的作品,而不希望创作类似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迎合特定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作品。 【答案】有坚决信念。信任能够影响生活、影响社会,能给自己、 给社会带来暖和。要沉下心来,视察、品尝、思索,去挖掘深藏在生活中的人性。要有耐性,积累酝酿,以慢工出细活,写作看法与生活看法统一,追求、表现生命的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善。表达自己,而不是迎合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 13. B 14.B 15.C 16. 能够供应生存必需的养分和水分水分太多又导致涝害当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 17、平民参加 积少成多利他性 寓

29、擅长乐 18、范文: 使物与物使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然而,我并不完全赞同,君子使物是对事物的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它强调了自我价值、精神的独立,强调了人是物的主子,物受人支配。而管子亦说不为物使,他否认了人受到客观规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人应有支配、掌控事物的实力,能且擅长使物;与此同时,也应敬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此乃人与物相处的辨证之道,从而达到物与我的统一。 君子使物是合理的,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人不应只等待着命运的主宰,而应学会做命运、做生活的主子。君子使物是主动向上的价值观的体现,将物为我所用,不被世俗所累,探寻精神的独立与自我的价值。君子使物是物尽其用,使君子品性等各

30、方面更趋于完善。霍金身体残缺,却照旧没有被自身的缺陷与难以掌控的冰冷的金属仪器所限制,反而利用现有仪器为之所用,突破极限,探究宇宙的无穷奇妙,时间简史的问世便使最好的证明。 然而,当人们习惯于强调人是物的主子,而忽视了物对人的制约,忽视敬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便会陷于虚妄与不义之中了。 人们过度砍伐树木导致自然灾难频发,威逼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看似使物,使世间万物更有效地被利用,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却忘了在使物的同时,对大自然表达最基本的应有的敬重,最终竟被自然限制自身的发展,被其物使了,那么人类抛弃了义,将陷入虚妄之中。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君子使物以完善自身,那么若被物使,岂不是受到

31、了牵制,达不到君子所追求的自由的精神、独立的境界了吗我想说,君子使物与被物使并不两相冲突,我们应追求的是在接受事物客观限制下的支配事物,不随意妄为、不毫无节制,不做精神的虚妄者,与不切实际的事物统治者。陶渊明受世俗影响而寻求自我气节,一山一草的安静安详都是他内心闲适、淡泊自守的写照,而他自守的气节对世俗亦有所裨益。杨丽萍受到自然的启发跳出灵动、纯美的孔雀之舞,她敬重自然、酷爱自然,她的每一次舞蹈,都是自然的重现,更是艺术的重生。他们都是在客观条件下寻求自我的价值,使物皆着我之色调,使物变得丰富而多彩,使心灵与物达到完备的契合。 物与我应是辨证统一的。君子懂得使物,也应懂得接受事物对人的影响,寻

32、求在限制下的自由与独立。 【点评】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犀利的逻辑分析背后透出的沉稳与老练,以及作者驾驭文章的实力。文章开头点题并表明自己的看法,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段论述君子使物;第三段论述假如只使物,最终被物使。第四段合起来辩证地论述君子使物与被物使并不两相冲突。结尾点题。阅读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逻辑推动的力气与缜密的思维,文章结构层次的布局与逻辑推动的进程合拍妥当。精致的结构把作者的观点清楚地凸显出来。 猜你喜爱: 1.2022年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高一语文上月考试题及答案 3.高一语文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4.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5.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