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816323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明治维新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第16课 日本明治维新 执教人:曾朝芳 教学目标 须要驾驭的学问:倒幕前日本;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务。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胜利的缘由,培育学生的归纳实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快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日本明治维新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头的革命和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唯一的非欧美国家。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世界的起点,为日本日后的

2、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改革并不彻底,这就确定了这个国家带有较强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给亚洲国家尤其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重点分析: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日本与世界接轨的标记,也是意味着日本起先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它在日本的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亚洲国家和世界格局都产生较大影响。 难点分析: 明治维新能够胜利的缘由。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中戊戌变法的内容。同样是闭关锁国的国家,同样是被外国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同样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胜利,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样的问题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究。这种探讨的问题难

3、度较大对于初三学生有肯定困难。.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 难点:日本明治维新胜利的缘由。 【复习提问】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于日本古代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 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讲授新课】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驾驭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将军以下的封建领主称作“大名”上国有26O多个,其领地叫“藩”。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武士,

4、全国有200万人左右。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提问:幕府统治为何成为了众矢之的?学生先阅读教材,分组探讨,然后选出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学生从当时的各个阶级的境况和与幕府的冲突上思索) 阶级、阶层:农夫、资产阶级、大名、武士等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政府曾经明确指示,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心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船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很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斗争)不久,西方列强也来敲日本的大门。18

5、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人日本浦贺港,其次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同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同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冲突,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加不满。内因和外回结合,造成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幕府的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二、倒幕运动 那时候,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上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快速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新型地主倒幕派的主要政治代表。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廷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待,获得讨幕密诏。陷于孤立境地的德川庆

6、喜见势不妙,马上实行以守为攻的策略,辞去将军职务,“奉还大政”于天皇。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上重来。1868年初;德州庆喜潜出京都,伺机反扑。于是,一场公开的内战爆发了。在京都旁边的鸟羽、伏见一带,倒幕里与幕府军相遇,绽开战斗。幕府军虽然拥有一万五千人的兵力优势,但将领腐败士气低落。倒幕军不过五千人,但大部分是农夫,他们对幕府深恶痛绝,因而士气旺盛,作战威猛。其次天,幕府军即起先败退。第五天,幕府军已被打得焦头烂额,再无反攻之力。将军见大势已去,便逃回江户。第七天,幕府军彻底清退。鸟羽、伏见战役的成功奠定了推翻幕府的基础。倒幕军乘胜追击,五月,大军进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倒戈。这

7、样,日本最终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并起先进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改革 三、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措施。明治维新内容如下: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想的统治权,全国设三府七十二县(不久合并为43县),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方面废除土地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自由,实为爱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还引进西方技术,激励发展近代工业,主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颁布“学制令”,努力发展教化等。 由于明治维新的领导权驾驭在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武士集团手中,作为幕府统治的支

8、柱,他们同封建势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同时,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后面,致使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特殊狂热地运用对外侵略、掠夺和杀戮的血腥手段,来补充本国财政资本的不足。 同样是闭关锁国的国家,同样是被外国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同样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胜利,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探讨日本明治维新胜利的缘由。在实际操作中,可将班内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从背景、打算和内容中找寻胜利的因素。最终由老师总结: 从背景上看:日本的封

9、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详细表现为日本是幕藩制国家,幕府的中心统治相对薄弱;幕府成为众矢之的:曾经是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成为反对幕府的主导力气。 从打算过程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 从内容上看: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除此之外十九世纪中期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所以这一切保证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胜利。 小结: 这节课要驾驭一个主题及其三个方面。一个主题就是明治维新。三个方面是;产生明治维新的国内外缘由;打倒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明治维新及对日本社会构成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明治维新教案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示例之一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 日本明治维新_选修一解读 明治维新(材料) 明治维新讲稿 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