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773188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 市其次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 1项目概述 1. 1项目背景 为了驾驭精确、翔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国务院确定开展其次次全国土地调查。其次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来土地利用的分类、 分布、面积和权属的现状,以及自然的改变和人为的变更状况,驾驭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意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须要。在此背景下市人民政府依据上级人民政府有关

2、开展其次次土地调查的文件精神,确定于1月启动其次次土地调查项目,项目任务通过竞标方式确定由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接。中心下属的数据采集部详细实施市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实地调查工作。调查工作自4月实施,至8月结束,形成了覆盖市1610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和基本农田实地调查成果。 1. 2项目任务 1.2.1总体目标 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综合采纳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技术,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驾驭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运用权和集体土地全部权状况;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驾驭

3、调查区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爱护状况;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1.2.2实地调查任务 依据其次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市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项目实地调查任务如下: (1)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对集体土地全部权,以及马路、铁路、河流和国营农、林、牧、渔场、企事业单位等用地权属状况的调查。 (2)地类调查:地类调查是对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等分布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3)工作试点:先开展调查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开展调查工作。 (4)基本农田上图资料收集:收集合法有效的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区、块落实至土地利用

4、现状图上。 (5)统一时点变更:确定10月31日为统一时点,统一时点前已完成调查的县级单位,开展统一时点变更工作,主要任务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属改变状况的调查,以及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变更。 1. 3调查区概况 地处苏鲁两省交界,是的北大门,东陇海产业带的中心城市,全国县级市中为数不多的交通枢纽。全市总面积1592平方公里,辖下16个镇,总人口97万,其中城区人口24万。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406-3426,东经11759-11839。东西最大跨度62.9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1.0公里,位于省北部边缘,东与连云港东海县、宿迁市沭阳县相接,南与宿迁市宿豫区以河、骆马湖为界,西与邳州市为邻,北与山东省郯

5、城县接壤。 是交通发达的区域中心。是亚欧大陆桥东起第一座枢纽城市,距徐州、连云港、临沂、淮安等大中城市均在100公里左右,战略地位非常突出。陇海与新长、胶新铁路,京沪高速与连霍高速、徐连高速马路,205国道与 323、249省道,在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京杭大运输河绕境而过,直通长江水道;东靠连云港港口,出海通道特别顺畅;周边8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山东临沂机场,构成了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1. 4主要资料状况 (1)第一次土地调查资料:在1984年1996年组织完成了全市110000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后根据日常地籍管理方法的要求,每年都实施了

6、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根据国家新的土地分类要求,又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110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取得了大量的调查成果,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调查成果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量逐年增大,土地利用结构已发生改变,110000基础图件的现势性一般。 (2)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底图资料:为了加快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工作进度,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于1月至4月统一组织实施了辖区内县、市、区的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底图制作任务,采纳dmc数字航摄仪器进行航空摄影,摄影比例尺10,实地辨别率为0.24米,dom辨别率为0.5米,调查底图比例尺为15000,材质为防水相纸,市

7、辖区共计297幅,成果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聘请的监理单位的检查验收。 (3)调查区建设用地批文资料。 1. 5技术路途 在市其次次土地调查办公室的领导指挥下,自上而下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扬其次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为市其次次土地调查创建良好的社 会氛围,使各级政府、单位和个人充分相识到土地调查数据的重要性;组织培训,使全体参加人员全面驾驭调查技术和调查规定;以镇为单元逐村分布实施,依据其次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手持调查底图,采纳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和资料收集,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进行新增地物补测,并填写记录手簿,为市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供应 精确翔实的基础资料。 农

8、村土地调查总体流程图: gps测量 航空摄影 jscors网络rtk 像控设计与测量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dem制作 dom制作 tk与dom叠加制版 topland生成tk 标准分幅调查底图 农村土地调查 人员培训与宣扬发动 权属调查 地类调查 权属、地类清绘上图 基本农田、权属 等资料收集 底图扫描、订正 技术设计 权属地类图形数字化、属性录入 数据质量检查装入标准数据库 数据质量检查、系统管理 图件、报表输出 1.6 主要成果 市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实地调查总面积约为1592平方公里,共调查16个乡镇,1个开发区,一个工业园253个行政村(居委会),调查宗地16217个。 (1)15000防

9、水相纸调查底图297幅; (2)以村为单位的权属略图253张; (3)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4)权源资料:以村为基础、以镇为单位汇总的指界通知书、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指界托付书、村民小组代表身份证明书、村民小组代表身份证复印件、相关土地权源材料。 (5)基本农田划定、调整资料。 2打算工作 2. 1组织打算 市政府成立了其次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各乡镇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召开了动员大会,给有关人员阐明白此项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将其次次土地调查工作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成立了其次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部署及指挥承

10、接的其次次土地调查任务,对详细项目设立总负责人,全程跟踪项目投入、进度、质量状况,各工序设立分项目负责人,负责本工序的工作进度和产品质量,机关各职能部门按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其次次土地调查的技术、培训、进度和质量监控,并定期向项目总负责和领导小组汇报。 2. 2技术培训 为统一技术标准,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全部参加调查的外业、内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以二次调查规程、设计书等为依据,采纳讲、做结合的方法,阐述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示范详细的操作方法、要领,达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的要求,做到内外业充分连接,确保调查质量。 2. 3投入状况 投入设备有jscors接收机1台

11、套,ibm笔记本电脑2台,汽车一辆;通过技术培训和考核选择详细实地调查的作业人员,共投入实地调查人员76人,质量检查人员8人、项目负责1人、技术负责1人。 2. 4资料打算 调查区已有的1l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以村为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图、原有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争议原由书等权属调查档案资料、各镇土地利用现状总图、各镇独立工矿、企事业单位权源资料、各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生态退耕、结构调整等资料、各镇合并前各村民小组名称(按村统计)、各镇近期土地利用变更的批准文件及其附图、各镇基本农田划定资料,打算调查工作中所需的权属界线协议书表格、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法人证明书、指界通知书、指界托付书等。

12、领取二次调查工作底图297幅。以上资料的打算便利了调查区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以及调查成果与更新调查成果的连接。 2. 5工作试点 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技术起点高、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统一相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使二次调查整体成果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规程之规定,确保检查验收顺当通过。4月23日选择了具有典型地类和权属特征的唐店镇作为市15000农村土地调查的试点镇,5月完成了从实地调查到内业调查数据录入、数据入库及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报表统计及图件输出工作,形成了唐店镇二次调查试点成果。通过试点给市其次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的全面铺开积累了珍贵的阅历。 3实地调查 市其次次农村

13、土地调查是以镇为单元、逐村分布实施。市、镇逐级召开土地调查动员大会,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扬活动。 我们帮助各镇国土所将批而未用的土地批文图件落实至调查底图上,以便实地核对。 实地调查工作分为行政界线核定、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基本农田调查。 3. 1行政界线核定 市位于徐州市域的最东部,省级、地市级、县(市)级行政界线是以民政部门的勘界数据为准,标绘于工作底图上,未作变动。 调查区内部的镇、村间的行政界线,以第一次土地调查更新调查的110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界线为参考,按实地重新指认的界线为准划定。为保持行政村的完整性,对跨村的镇有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地,可按就近原则将这些单位用地划入到所占

14、用地面积较大的某一个村的范围内。相邻两村之间以国有道路、水域为界时,村界按道路或水域中心线位置确定,国有道路、水域分别按村设宗。 3. 2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了镇集体土地、村集体土地、村民小组集体土地的权属界线和国有农、林、牧、渔场圃、马路、铁路、河流、湖泊及村庄外独立工矿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国有土地权属界线。 3.2.1权属调查方法 由调查人员制定工作安排(必要时应提前与权属单位沟通),在当地国土管理部门的协作下向土地权利人发放指界通知书,明确本宗及相邻宗的土地权利人或托付代表到现场指界的时间、地点和需带的身份证明与权源材料。对认定的权属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实地走向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同时填写土地

15、权属界线协议书(或确认书)。 在实地认定权属界线时对权属界线所依托的地类同时标绘在工作底图上,为了确保权属界线的正确位置,权属界线所依托的线状地类未作综合。当权属界线所依托的线状地类小于上图规定时仍据实表示。 3.2.2镇集体土地权属界线调查 镇集体土地由村委会代表与镇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双方指界,有批文的按批文确界;批文与现状不完全一样的,按现状定界;无批文但符合确权规定相应条款的,按实际运用现状范围定界并确定权属界线。 由镇筹资修建、管理的公共设施(如马路、河流、沟渠和水工建筑等)、公益事业用地,镇办企事业单位划为镇集体全部土地。为安置农村拆迁户,由镇统筹建设的农村居民点,按实际运用范围定

16、界,对未办理征地手续但已兑现用地补偿的居民点按镇集体土地调查,既未办理征地手续也未进行用地补偿的农村居民点仍按原权属调查。 3.2.3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调查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土地,主要包括由村统筹建设的村委会办公处、村办厂、学校、老年活动中心、道路、水利设施和河流沟渠等。调查人员是参照有关权源材料,调查为村集体全部的土地,并按实际运用范围定界。 3.2.4村民小组土地权属界线调查 由村民小组成员承包经营的责任田、自留地及居民点等调查为村民小组全部的土地,调查人员会同村委会代表和各村民小组代表共同参与指界。界线确认后刚好在调查底图上标绘清晰。 3.2.5国有土地权属界线调

17、查 农村地区的国有土地运用者(含独立工矿、机关事业单位、部队等)按供应的权源材料确权,对权源材料不齐全的,按确权规定要求或实际运用现状及权属双方协商结果确界。多个独立工矿毗连一起,相邻之间能够分清界线的,按土地运用权利人分别划分宗地,国有土地按设计要求不填写地籍调查表,只填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确认书,确认书中注名权属单位名称。 国有铁路、马路、水域等权属界线调查 按管理部门供应的权源材料定界,权源材料不齐时,按实际运用现状或双方协商的结果确定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之间的界线。对现场无明确运用者指界的国有马路、水域等与集体土地间的权属界线,由集体土地权属单位单方指界。 居民点外的高压

18、线塔、微波塔、地上管道等建设用地,已办征用手续的按国有土地确权,未办理征用手续的仍按原权属调查,仅作地类图斑表示。 对于1962年“四固定”时未明确给农夫集体的土地和农夫集体供应不出土地权属证明材料的河流、湖泊水域,均确定为国家全部,作为未确定运用权的国有土地。 3.2.6权属界线协议书制作 权属界线协议书是土地权属调查确定权属界线的原始记录(来源:好范文 权属界线协议书附图采纳11000015000的比例尺绘制,依据权属单位现场指界的实际状况,绘制界线附图,界线附图上标注界址点位置和界址点(线)与相邻地物的关系,且标明真北方向。 权属界线协议书的文字内容采纳电脑打印,并加签打字员姓名。 权属

19、界线协议书的签字盖章是由权属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托付代理人签名及单位盖章;再报送上级主管机关审核盖章。 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一式四份,双方权属单位、镇土管所、市国土资源局各执一份;权属界线涉及上一级权属界线时,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相应增加一份。 3.2.7特别状况的处理 (1)同一全部者的集体土地被铁路、马路、河流等被国有或其它集体土地分割的,都进行分别设宗。 (2)当集体土地由几个土地运用者共同全部,其间难以划清权属界线时按共用宗地进行调查。在广洋湖镇,因其属射阳湖湖滩地区,水系发达,村民大都集中居住,许多个小组混杂在一起,小组界线无法调绘,此种状况,经和市国土资源局和工程监理方协商议后按村集体处理

20、,并加注涉及小组,但不标注百分比。 (3)集体土地的权属界线,依据状况采纳不同的确认方法。镇企事业单位用地,符合确定土地全部权和运用权若干规定的,确定为镇集体全部。镇政府筹资在村集体土地上修建和管理的河流、道路等,在征得村同意后确定为镇集体全部。其他行政村与镇集体土地之间的界线,按镇集体土地的实际范围,由村确认。 (4)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之间的界线,已调查确界的,干脆应用其成果。 (5)在确定村集体全部土地的基础上,确定村民小组土地权属界线。村民小组之间的界线由村民小组或村代表实地指界确认。 (6)村和村民小组的土地权属界线现场指界后,由调查人员将权属界址点、线标注在正射影像上,填绘集体土地权

21、属调查表,由权属双方签字盖章。 (7)本调查区内调查了飞入地,对飞出到其它区县市的土地在其它区县市范围内进行调查。 (8)“批而未用”的土地,在调查时,是按建设用地确认,按批文确定其权属界线位置、范围和地类,并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注明白相应的批文号和土地批而未用的性质,其中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不作为耕地表示。 权属线确定后,在乡(镇)境界内形成由行政村全部权界线、村民小组界线、铁路、马路、水域等权属界线、村庄外企事业单位权属界线、国营农、林、场、圃权属界线、剩余国有土地界线构成了无缝隙、无重叠的界线关系。 3.2.8权源材料的整理 对本次调查中所搜集的权源材料(含复印件),如初始和日常变更

22、土地利用调查图件、调查记录、权属界线协议书(或确认书)、批文、宗地草图、身份证、征用地合同等,分别按其权属性质整理,并以镇为单位汇总归档。 3.2.9权属界线绘制 权属调查结束后,先将行政界线着墨清绘在工作底图上,清绘依次由高级到低级直至村界线,行政界线与内图廓相交时,标注界端注记,接下来将国有、镇有、村有、组有宗地清绘上图,宗地内标注权属单位名词。 3. 3地类调查 3.3.1调查方法 地类调查采纳全野外实地调绘法,是持调查底图干脆到实地,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比照、识别,将各种地类的位置、界线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将地表覆盖属性用地类代码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填写

23、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3.3.2基本原则 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地类含义说明,坚持实事求是,结合上图标准进行地类取舍。实际调查过程中结合以下原则进行地类调查。 (1)线状地类宽度大于等于5米时,按面状地类表示。 (2)线状地类宽度大于等于1米而小于5米时,按单线线状地物表示,小于1米时归并到相邻地类。 (3)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2,耕地、园地为6.02,林地草地等其它地类为15.02。 (4)同一地块内,交替穿插两种(或两种以上)地类时,选择主要的地类表示。 (5)达到上图标准

24、的新增地物补测上图,并按要求填写了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6)调查中留意了沟渠、道路、河流的系统性、连贯性的表示要求。 (7)在图幅与图幅之间、作业员与作业员之间、镇与镇之间,在认定原则、认定方法上做到一样性、连续性。 (8)对季节性、临时性地类不硬性认定为现状地类,而认定长期性、常年性地类。 3.3.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调查 (1)考虑到城镇地籍测量的完成时间要远远滞后于农村土地调查,为了确保农村土地调查上报权属、地类数据精确性,对建成区内集体土地的权属和地类进行调查,集体土地的权属调查到村民小组。 (2)为便于地方国土部门驾驭本地区具体的用地状况,对建成区和集团式居民点以外的建设用地将土地

25、分类细化到二级类标注于工作底图上。 (3)对村庄及独立工矿用地内部的商业、学校、公共事业设施用地等地类调绘至二级类并标注了单位名称。 (4)建成区、集团式居民点内部的水塘、堆场以及在空闲宅基地上临时种植蔬菜的土地面积不够上图标准时仍旧调绘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5)对于穿越城镇村的河流、道路调查时调绘为相应的地类。 3.3.4地类的认定 调查时地类是按二次调查规程附录a其次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的要求执行。 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调查区内的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轮种棉花,旱地和水浇地很少。 园地: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长木本和草本作物。调查区园地较少,调查区的

26、园地主要为农夫为追求经济利益将原耕地改种成经济作物,对于在耕地中零星夹种果树的土地未确认为园地,仍按耕地确认。 草地:本调查区无草地。 林地:调查区林地很少,农夫集体在耕地上种植速生树木获利的土地未确认为林地,按种植密度状况辨别确认为园地或耕地。 商服用地:商服用地位于城镇建成区内按202表示,位于村庄居民点内按203表示,位于城镇建成区和村庄居民点外地类调查到二级类。 工矿仓储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位于城镇建成区内按202表示,位于村庄居民点内按203表示,位于城镇建成区和村庄居民点外地类调查到二级类。 住宅用地:城镇住宅用地用202表示,农村住宅用地用203表示。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位于

27、城镇建成区内按202表示,位于村庄居民点内按203表示,位于城镇建成区和村庄居民点外地类调查到二级类。 特别用地:特别用地位于城镇建成区内按202表示,位于村庄居民点内按203表示,位于城镇建成区和村庄居民点外地类调查到二级类。 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调查到二级类,其中街巷用地位于农村居民点的用203表示,位于城镇建成区的用202表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用201表示,街巷用地不单独表示。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地类调查至二级类,调查区主要有河流、湖泊、坑塘、沟渠及水工建筑用地,由于调查区河岸较陡,对常水涯线到耕地边的斜坡、行树和河边小道综合到水面表示,河流边有河堤,河堤单独表示为水工建筑。 其

28、它土地:城镇、村庄、工矿内部的空闲地不单独表示,归并至建成区、村庄居民地和相应的工矿用地;设施农业用地、田埂、田坎调查至二级类。本调查区无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及袒露地。 3.3.5线状地物调查 线状地物是地类调查的重要内容,是图斑划分的重要依据。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 在地类调查中,图上宽度1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图上宽度小于1,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单线线状地物除调查其地类外,实地量测宽度,用于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典型线状地物的边界定位方法和宽度量测,是按二次调查规程附录e的要求进行。 (1)马路、铁路、河流等线状地物的调查。马路(或铁路

29、)一般以马路(或铁路)两侧坡脚线位置划定地类界线,有护路林或护路沟的,以护路林外侧或护路沟外侧坡脚线划定地类界线;国有马路、铁路、河流等线状地物以确定的权属界作为地类界。河流无堤坝时,一般以河流背水坡底边线作为与其他地类的分界线,河流有堤坝时,堤坝用水工建筑表示; (2)耕地内常年固定的平均宽度大于标准(包括护坡在内)的道路、田坎、沟、渠等,作为相应地类划定。但耕地内随农作物生产分类不同而随时变更的田坎、沟等,即使其宽度大于标准,也仍视为耕地; (3)铁路、马路及固定的农村道路的宽度量测。当以路为主时,除其本身宽度外,还包含其两侧不以排灌为主的路沟及行树;若农村道路通行是因沟渠结构而形成的,将

30、农村道路归入沟渠地类界内;若农村道路和沟渠彼此间独立,则分别确定地类界,表示时取其中一条主要的线状地物按其精确位置标绘上图,其余线状地物按相互关系间隔0.2mm表示。 (4)线状地物表示时调注了权属和地类。15000比例尺宽度在1.0ml5.0m时,图上以单线表示,实地在平均宽度处丈量线状地物宽度,精确到0.1m,并在丈量处加点,标记量测点及其宽度值。当线状地物宽度改变大于20%,形成不同宽度的线状地物时,分别量测线状地物宽度,并在实地改变对应调查底图的位置,垂直线状地物绘一短实线,分隔宽度不同的线状地物。 3.3.6线状地物关系的处理 (1)当不同类别的线状地物相交时,一般将上面的线状地物连

31、续表示完整,下面的线状地物断在交叉处,面积计算时,只计算上面线状地物的面积。例如道路跨河流水面的桥梁部分,道路要贯穿,水域中断到桥头岸边线处,为表示水域的连通性,桥梁仍要用相应图式符号表示出来。 (2)当同类的线状地物相交时,一般将高等级的线状地物表示完整,例如有不同权属性质或技术等级的道路相交时,则要将国有的或高等级的道路表示完整,如一条高架国有道路在另一条集体全部的道路上经过,应把国有道路表示完整,集体道路中断在国有道路边线处;又如一条高架高速马路在另一条四级马路上通过,则要将高速马路表示完整,四级马路中断在高速马路的边线处。 (3)线状地物与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调绘在精

32、确位置上,其他界线只标绘最高级界线。 (4)两条(含)以上线状地物并行时,一般不综合处理,应按下列要求标绘: a、均为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并行,要分别标绘在调查底图精确位置上; b、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单线线状地物并行,双线线状地物标绘在调查底图精确位置,单线线状地物按精确位置标绘或离双线线状地物边界0.2mm标绘,以双线线状地物为图斑界线; c、均为单线线状地物并行,依河流、铁路、高速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管道等为主次依次,主要线状地物标绘在调查底图精确位置,作为图斑界线,次要线状地物按精确位置标绘或离主要线状地物0.2mm标绘。 (5)线状地物之间狭长地类

33、的标绘处理 a、狭长地类宽度图上1时,标绘为图斑,地类按现状调查; b、狭长地类宽度图上1时,可综合到相邻地类中,不进行单独调查。 综合时尽可能不要综合到耕地地类中 (6)线状地物与居民点交汇时的标绘处理 a、线状地物穿过城市和建制镇时,一般断在城市和建制镇外围界线处; b、农村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穿过农村居民点时,一般断在居民点外围界线处,且不参加面积计算; c、河流、铁路、高速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马路等穿过农村居民点时,应连续标绘完整并计算面积; d、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农村居民点并行,当间距图上2时,双线线状地物和农村居民点边线均应标绘在调查底图精确位置,其间的地类按现状调查;

34、当间距图上2时,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标绘在调查底图精确位置,其靠农村居民点一侧的边线可作为农村居民点图斑界线; e、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农村居民点并行,当间距图上2时,单线线状地物和农村居民点边线均应分别标绘在调查底图精确位置,之间的地类按现状调查;当间距图上2时,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标绘在调查底图精确位置,可作为农村居民点图斑界线。在面积计算时,农村居民点图斑面积应扣除作为图斑界线的单线线状地物面积的1/2。 3.3.7地类的图面标注 (1)地类编码表示方法 图种与表示方法 调查底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表示形式 示例 表示形式 示例 图斑 a/d 231/0 21ab/d 231g/021 单线线

35、状地物 a/d/c 148/104/1.9 ab/d 148z/10 4(2)编码定义 a 图斑、单线线状地物的各自编号(以村为单位自上而下,呈“弓”字形依次编号); b 权属性质代码(国有-g、镇集体-z、村集体-c、村民小组集体-cz(图上一般可省略cz注记); c 单线线状地物宽度; d 地类编码。 (3)单线线状地物的地类编码应在宽度丈量处平行于线状地物标注,字头朝北(东北)或西(西北)。双线线状地物按图斑的要求标注。 (4)补测地物的编号在依次号前加b。 3.3.8地类调查中的阅历 市地处平原,土地利用以水田居多,用于水稻、小麦轮种,水田内田埂和机耕道路犬牙交错。城乡居民点以集团式沿

36、主要道路、河流两侧分布,较大的河流两侧建有防洪堤等水工建筑。 (1)图斑不宜勾绘过大,以利于辨别及日常变更。 (2)村庄四周或内部大于上图面积的双线沟或坑塘要表示。要拆迁的村庄除外。 (3)村庄四周或内部够上图面积的零星树木,其间有居民的小厕所和小牲畜圈或堆放的柴物和杂草、粪坑、小水塘、且地面凹凸不平的,作为村庄绿化或生活用地归入村庄,村庄外面独立的林地按有林地(031)或其他林地(033)表示。 (4)村庄内部达到上图标准、且影像清楚的耕地应表示,反之归入村庄。 (5)河流两侧水工建筑用地表示留意了连贯性,显示水网地区的特点,水工建筑用地上的其它建设地类应表示。水工建筑用地上有马路通行时,应

37、表示为马路用地。 (6)除双线道路、沟渠等穿过村庄时连通表示外,水泥或砂石路穿过村庄时也必需表示。 (7)几条线状地物并行时,应按实际状况表示,照实反映测区特点,路、沟、路,沟、路、沟或沟、渠、路、沟等状况的处理,以最外两侧为图斑线内部绘置线物协作表示。几条线状地物并行时,有权属界线通过的线状地物精确表示,其它线物移位表示。二条线状地物并行时,且互为独立的分别表示。线状地物依其主要用途确定地类。 (8)对于水塘、鱼塘之间塘埂的表示方法遵循以下4点分别表示: a、水塘、鱼塘之间的农村道路单独表示; b、水塘、鱼塘之间的河流、沟渠单独表示; c、水塘、鱼塘之间的宽度为5米以上的面状地物单独表示;

38、d、水塘、鱼塘之间的小于5米的塘埂综合到水塘、鱼塘范围内。 但须要人为将每个水塘、鱼塘用地类线表示,该线状地物不注记地类代码和宽度,并在数据库中单独设立一个层,以此反映测区坑塘的分布特征。 (9)地类调绘要做到判清绘准,尤其是影像不清的河流、坑塘及村庄的图斑边线,不能人为地勾绘过宽。 (10)村庄内的老河流及外围的围庄河,按河流调绘。 (11)线状地物被权属界线分割时,应分别加注地类代码及宽度。 (12)河流、马路边的简易房,人工鱼池的看护房等临时性房屋不应调绘为农村居民点。 (13)高压铁塔、微波塔面积达到上图标准时表示,已征地的为国有;未征地的为小组集体。 (14)抛荒地以耕地表示,低洼不

39、平的参照原11万土详图。 (15)茨藕田的表示:坑塘内种植的按坑塘表示;水田内种植的按水田表示;凹地内种植的参考1:1万土详图。 (16)国有马路单独设宗,镇集体以上的道路为马路,通达工程的道路以农村道路表示。 (18)马路、河流出名称的应注上图。 (19)两沟三岸情形,两沟中间的圩堤按规程作为水工建筑(118)调查。 3. 4地物补测 地类调查时除了将调查底图上影像显示的信息标绘出来外,对于影像上没有显示或影像不够清楚,而又须要表示的地物,按其位置、形态、范围补测到调查底图上。补测的内容包括自航摄时间到调查期间出现的新增地物,或是由于比例尺较小无法干脆解译的较小地物,以及被阴影、云影所遮盖而

40、未成像的地物。补测的截止时间到调查区全部实地调查结束离开现场时。补测手段是采纳了pgs网络rtk技术或干脆用皮尺丈量新增地物与已有地物的相关位置尺寸,将补测结果按规程要求填写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 3. 5底图清绘 (1)外业采纳双色清绘,目的使调绘内容表达清楚完整易读,其中行政界线和村、组界以及权属界线用红色清绘,其它的内容采纳蓝色清绘。 (2)线条清绘技术指标:平地和丘陵位移不超过0.2mm,困难和隐藏地区图上不超过0.5mm,新增工矿企业等地类图斑平地和丘陵位移不超过0.4mm,困难和隐藏地区图上不超过0.8mm。 (3)权属界线图清绘:各级行政界、权属界线是按规程附录的符号清绘,符

41、号间隔尺寸进行了适当放大。清绘位置严格套合底图影像。界线在单线线状地物中心时,界线在线状地物两侧跳绘;界线在双线线状地物中心时,界线在地物中心线绘出。界线在单线线状地物一侧时,界线在线状地物一边间隔图上0.2mm绘出。 (4)地类界的清绘,图上以细实线表示,在界线范围内注明白土地全部权、运用权性质。国有土地代号图上用“g”表示,镇集体代号图上用“z”,村集体代号图上用“”,组集体代号图上省略。 (5)地类清绘:全部图斑构成封闭的面,图斑边线和取舍要求是按规程附录j之j.1执行。 (6)单线线状地物外业量注线状地物宽度,量宽位置在线上加点,在点位旁边注出线状地物宽度,当线状地物加流向时,表示此线

42、状地物为单线渠,如是小路,图上用线型表示,如是单线田埂,图上用细实线上加点和注记宽度表示,清绘时分母表示宽度,分子表示地类号。当权属界线以小于1米的线状地物为界时,图上表示并注记宽度。 (7)每个图斑内标明图斑的地类号,单线线状地物含盖在一个地类图斑内。 (8)图上的各种文字注记:包括村名、组名,主要独立工矿、铁路、马路、河流等。 (9)外业工作底图的图外整饰包括:图名、图号,左下角注明调绘日期,右下角注明调查员。 (10)外业调绘结束后,图幅之间进行了仔细接边,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和线状地物均按影像接边,相邻图斑和接边的线状地物的地类属性,权属界线等级、相邻行政单位做到严格一样。 4质量限制

43、为确保市其次次土地调查成果的质量,在市其次次土地调查办公室的领导下,我们采纳了作业单位检查、监理单位监控、市其次次土地调查办公室自检的质量限制程序来确保成果的质量。 4. 1作业单位检查 实施部门根据iso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并提交了各项检查资料。实施部门的检查是实行自查、互查和专查三种检查方式,自查工作是由调查人员自己完成,互查是由实施部门组织进行,专查是由中心质量保证科的专职检查员实施,并撰写了检查报告。经中心质量保证科质量检查合格后的成果刚好提交给监理单位检查。 (1)自查 自查是由调查人员对自己完成的调查成果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资料、地类调查资料是否齐全,图表有无错漏,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内容及表示是否齐全、正确,是按行政村、图幅进行核对检查,并进行修改。完成的自查比例为:室内100%,室外50%。 (2)互查 互查是由实施部门项目负责人组织专职检查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内容包括调查人员提交的全部资料,除进行了必要的目视校核外,还运用系统检校功能实施了属性信息和图形数据的互校,然后依据内业检查状况,有重点地进行了实地检查。 完成的互查比例为:室内100%,室外30%。 (3)专检 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