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御与柔服%A赵宋兼并吴越国的特殊方式.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660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御与柔服%A赵宋兼并吴越国的特殊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控御与柔服%A赵宋兼并吴越国的特殊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御与柔服%A赵宋兼并吴越国的特殊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御与柔服%A赵宋兼并吴越国的特殊方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 史 学 月 刊 2008年 第 9 期 。专题研究。 控御与柔服 :赵宋兼并吴越国的特殊方式 何灿浩 (宁波大学文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关键词 赵宋;吴越国;控御;兼并方式 摘要 赵宋在统一的过程中,对吴越国采取控御的方式实现了兼并,即通过不断强化控御,最终实现 兼并。赵宋与吴越国的双重关系、钱氏政权的事大忠顺态度以及赵匡胤的政治性格是决定实行这种特殊 兼并方式的三大原因。而赵宋绝对的强势地位与控御的逐步推进、两国战略同盟关系的丧失、吴越国的彻 底孤立和顺变,则是兼并得以实现的条件。赵宋用控御的方式实现兼并,体现了集权与统一的结合以及集 权和统一重构的双重历史要求,同时也表明武

2、力不是统一的唯一方式,因此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 K244; K244.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810214(2008)09-0018-11 Control and Conciliation: The Special Way of Song Dynasty Annexing Wuyue Country HE Can-hao (Hi story Departments Liberal Ar ts Co ll ege Ni ngbo Univ ersi tyy Ni ngbo 315211 Zhejiang China) Keywords: Song Dynasty; Wuy

3、ue Country control and conciliation way of annexation Abstract Violence w as not the only w ay by w hidi Song Dynasty united China. History toldusthat Song Dy nasty used a special way in die course of annexing Wuyue country: the way of control. In this way Song Dynasty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its ct

4、i n t rol on Wuyue count ry on e by on e t he con t r ol bec am e lim i t at io n and at las t the for me r an nex ed the lat te r. The success of this special way lie on three reasons: the dual relations between Song Dynasty and Wuyue country; the loyalty of the political power of Qianshi; the poli

5、tical character of Zhao Kuangy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nnexation lies on the absolute superiority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ontrol of Song Dynasty, and the isolation and submission of Wuyue (ounti了 . So this special way used by Song Dynasty had special value, because it not only reflected the

6、mmbination of pwer and unification but also reflected the dual historical request of the rebuilding of power and unification. 太平兴国三年 (978年 )五月初一日,吴越国 王钱俶纳土归降,标志着赵宋兼并吴越国的实 现。钱侬为什么纳土?赵宋对吴越国的兼并是 如何实现的?这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本文拟对赵宋兼并吴越国所采取的方式、采取这 种方式的原因与实现条件以及采取这种方式的 历史意义等问题做一剖析。 也显著増加,史谓 “ 自太祖革命,王有贡奉即加常 数,太祖礼

7、之亦异于常, 111翻 建隆元年十一月 。 这种异乎寻常的现象应该如何解释?答案 在对宋初统一问题的研宄中,最早受到关注的是统一 的路线和部署,即对 “ 先南后北 ” 统一策略的探讨,如王 育济先生宋初 “ 先南后北 ” 统一策略的再探讨(载 (东 岳论丛 1996年第 1期 ).程民生先生近年撰文从统 一战略的角度做了全新的研宄,提出宋初成功实施了 吴越国自钱镠开始,一直奉事中原王朝,双 方互遣使臣,往来密切。赵宋建立以后,与以前 的中原王朝一样,不断遣使至吴越,遣使活动的 内容包括册封、敕授名号(使臣称敕使、册礼使 ) 、 宣谕国事 (称宣谕使)、赐物 (如赐钱俶生辰礼物、 赏功、每年班赐

8、等 )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遣使 活动自建隆元年 (960年)正月开始较以前更为 和平统一战略,全面分析了宋初和平统一的社会基础 . 原因 .模式和意义。(程民生 :宋初和平统一战略及实 践,载史学集刊 2007年第 2期)拙文着眼于赵宋对 吴越国实施兼并的具体方式,试图对这种兼并方式的 特点 .原因 .实现条件与历史意义 作出具体的论析,希 望有助于这一研宄的深入。 建隆元年正月癸已,建宋 .遣使宣谕吴越。七月,平定 李筠叛乱敕遣通事舍人武怀节来宣谕 “ 十一月, 扬州平,敕遣通事舍人王继筠 .丁德裕来宣谕 ,仍赐国 信。是月,又敕遣西上阁门副使武怀节来宣谕 ” 。(吴 频密 ,一年中遣使宣

9、谕多达 4次 赐物的数量 越备卿建隆元年正月 七月 十 -月 ) 19 其实就在史实中。史载 :显德七年 (960年 )正月 初三日夕,后周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 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初四日,赵匡胤受禅。初五 日建宋、改元建隆。 “ 戊申 ( 初八日 ) 赐唐主李 景诏,谕以受禅意, ” 2 (卷一 显德七年正月癸卯 甲辰建隆元年 正月乙巳 戊申 十三日,赵宋即遣使宣谕吴越 ,与初 五日建宋改元仅隔 7天。而 “ 别赐诸道节度使 诏 ” 则在同月的十八日 121 (卷一 ,建隆元年正月乙已条注 )由 此知遣使吴越国的时间要早于赐诸道节度使诏 5天。可见,初建的赵宋对吴越给予了特别的重 视。

10、正月二十四日,宋以赵匡义遥领吴越 “ 睦州 防御使 ” 。二月初九日,宋又敕钱俶为 “ 天下兵马 大元帅 ” 。八月初三日,宋 “ 宴近臣于广德殿,江 南、吴越朝贡使皆预。自是江南、吴越使来朝,即 宴如例, | 2 (卷一,建隆元年正月甲子 二月己卯 八月庚午)这此与 前述的频密遣使、骤増赐物都同样表明吴越国受 到赵宋特别的重视。 赵宋重视吴越,是为了发挥吴越的战略作 用。从后来的情况看,其战略作用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 :其一是在平定内乱、稳定政权方面。建 隆元年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叛乱,宋太祖亲 自将兵东征,吴越国王钱俶 “ 遣上直都指挥使孙承 祐率帅至润,以迎应之,。 11翻 .建隆元年

11、九月 其二是更 主要地体现在赵宋统一方面。五代十国末期,在 诸国分立的局势下,统一实际上必须通过逐一兼 并才能完成。逐一兼并即意味着统一是一个过 程,为避免四面临战,从战争策略角度考虑,赵宋 在对一些分立之国实行兼并战争之时,还对南唐 和吴越国采取了控御的策略 ,即通过控制的方 式让这些小国为其统一提供服务。在五代十国 时期,南唐一直是中原王朝特别关注的对象,即 使在南唐失去江北之地、国力有所削弱之后仍然 如此。前引史料表明,赐南唐诏的时间仅在建宋 改元后的第三天,比赐诸道节度使诏早 12天,南 唐在宋初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由此显见。而控制住 吴越,正是发挥其牵制南唐的战 略作用的必要前 提这样,

12、既可使兼并诸国不至于受到干扰,又可 以使被控制的吴越国为兼并诸国提供可能的帮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控制主要是通过宗藩 关系实现的,而且必须竭力强化这种宗藩关系, 才能使控制得以有效地实现与巩固。赵宋初建, 遣使吴越变得更加频密,其实正是体现了赵宋这 方面的努力,其直接目的是强化宗藩关系,实现 是宗潘关系所赋予的。因为宗潘关系下的父往 本身就具有控制与被控制的性质,问题只是这种 控御能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事实上, 中原王朝从强大的后周开始,对吴越国各方面的 控制就已经存在。 显德二年 (955年 )五月,后周 “ 诏寺院非敕额者悉废之。检杭州寺院,存者凡 四百八十 , I 卷八 1吴

13、越五。忠懿王世家上,显德二年五月)同年 十二月,周师伐南唐,诏命吴越 “ 出兵会击金陵 ” 。 三年正月,又诏吴越 “ 以国兵分路进 讨 ” 。 11翻,显德二年十二月 显德三年正月 ) 赵宋初建,所致力 的则是使控制不断强化 强化的驱动力首先 是力量因素。自后周开始到赵宋,统一逐步推 进,国力越来越强大。其结果一方面是吴越国的 附庸化随之加深,另一方面则是赵宋的控御也随 之加强。其次是关系因素。战略联盟阶段,吴越 国与赵宋的战略利益一致,加强双方关系是赵 宋、吴越国的共同需要。灭南唐,战略联盟终结 后,尽管双方的战略目标不同,赵宋旨在兼并,吴 越则致力于保国,但加强关系仍是双方的需要, 赵宋

14、遣使宣谕吴越的时间,据诸葛计先生考证:备 史作正月癸已,十国春秋因之。查正月辛丑朔,无 癸已者。今采其月不系日。 ” ( 诸葛计、银玉珍 :吴越史 事编年卷五钱弘椒篇,建隆元年正月,浙江古籍出 版社 1989年版)按,癸已疑为癸丑之误,即赵宋遣使宣 谕吴越的时间当在是年正月癸丑日。 建隆元年八月庚午,宋太祖 “ 宴近臣于广德殿, 江南、吴 越朝贡使皆预自是江南、吴越使来朝,即宴如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建隆元年八月庚午 ) 建隆二 年正月 “ 己酉,上御明德门观灯,宴从臣,江南、吴越使 皆与焉 五月戊寅赐左补阙氏居方,引进副使郭承 迁等钱各十万,令与两浙、江南进奉使饮博续资 治通鉴长编卷二,

15、建隆二年正月己酉、五月戊寅)乾德 元年十二月,钱侬遣从子晋州刺史昱入贡于宋,昱至汴 京,与江南使同侍宴,射于后苑。(脱脱 :宋史 ) 卷四 八吴越世家 )开宝初,宋太祖特命于城南造离宫, “ 赐名礼贤宅 ” ,以待李煜与钱他 “ 先来朝者赐之 ” 。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十五,开宝七年八月戊寅 ) 乾德三年 (965年 ), 杭州有 “ 山头突出如虎首,号虎头 岩 ,“ 望气者云 :杭州有王气 “ 宋敕凿杭州之虎头 岩 ” 。(吴任臣 :十国春秋卷八 1吴越五。忠懿王世 家 )乾德四年九月,宋诏钱 “ 复会稽县五户奉禹冢 ” 。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七,乾德四年九月丙午 ) 开宝七 年 (97

16、4年)八月,宋将出师南唐 ,通过吴越元帅府判官 黄夷简谕钱俶助征。(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十五,开宝 七年八月)八年十二月,宋太袓谕令钱侬入朝。九年正 月,钱俶奉诏朝觐。(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十六,开宝 八年十二月 ;吴越备史卷四,开宝九年正月庚申 ) 太 平兴国三年 ( 978年)三月,钱侬奉诏至汴京。 ( 续资 治通鉴长编 卷十九,太平兴国三年三月 ) 以上显示了 控御,而最终目的则是推进统一。此外 ,控御也 雜逐步强化控制的酿 20 这是因为双方都想通过关系的加强达到各自的 目的。由此导致的双方关系紧密化的一个直接 后果就是,吴越国受控御的程度越来越深,控御 不仅广及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而

17、且从精神控 御发展到人身控御 ,控御一旦强化到极致,就 会发展为限定,钱俶求返国不得,实际上是被限 定而不得不纳土,赵宋因此实现兼并。 从整个过程来看,赵宋在钱俶纳土之前的一 些活动不仅带有控御的性质,而且在赵宋意欲兼 并吴越时,这些活动在控御的同时己不能不包含 有兼并的目的,并确实由此实现了最终的兼并。 因此我们发现,控御实际上就是赵宋兼并吴越国 的方式。这种方式既不同于武力,也有别于一般 的非武力如劝降等,实则是一种特殊的罕见的兼 并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即控御的 实质被双方不断遣使贡赐等密切的往来以及双 方良好的关系所遮蔽,控御的强化也是隐含在关 系的紧密化背后。兼并的目的更是

18、遮遮掩掩,宋 太祖明里放钱俶归国,实际上却通过赐给封有宋 “ 臣乞留 (钱 )俶章疏 ” 的 “ 黄揪 ” 曲折地表达让吴 越 献地,的朝廷意图。 卷 十七 .开宝 九 年 三 月辛未 1141 (卷一 1 钱俶第二次入朝时,宋太宗表面上也只是 “ 优诏 不允 ” 钱俶请归职名。 111 ( ” 21 当然,这种方式是一个逐步积 累的过程,控御的强化以及兼并的目的从隐蔽到显 露再到实现,这个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建隆元 年正月,赵匡胤代周建宋,即遣使宣谕吴越,并以其 弟赵匡义遥领睦州防御使赵宋对吴越的控御由此 开始。 太平兴国三年五月,钱椒纳土,赵宋实现对 吴越的兼并,其间凡 18年因此这种方

19、式的长期性 特点也很明显。与此相联系,钱椒先后两次入朝 (976年、 978年 ),则表明了它的渐进性。 赵宋为什么会对吴越国采取这种特殊的兼 并方式? 分析五代十国时期以至宋初的整个格局以及 各政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寻找问题答案的首要 视角。自五代十国时期到宋初,虽然列国分立,但 真正对格局有重要影响的其实只有中原王朝、杨 吴一南唐和吴越国三个政权。这与三个政权自身 较强的实力、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及相互间构成的 复杂关系有关。先看吴越国与 杨吴一南唐的关系。 十一月,杨行密遣将攻陷钱镠部将杜棱据守的常 州 | 1丨 ( 卷一武肃王龙纪元年十 一 月 ) 6丨( 卷二五八龙纪元年十 一 月)随

20、着 杨行密先后攻占常、润、宣、池、信等 州 16 (卷二五 九 ,景福元年二月 ) 钱氏势力的北部和西部很 早就与杨氏相接。可见早在唐末杨氏就己成为钱 氏势力的强邻。杨氏实力的强大从乾宁四年 ( 97 年)清 口 之 役 大 败 朱 全 忠 中 可 以 看 出。 |7丨 (卷二上 卷十七,开宝九年四月)。可知钱椒在精祌 上完全被控制。钱俶两次入朝 “ 己在人掌握中 ”( 续资 治通鉴长编 卷十九,太平兴国三年五月),表明其人身 也被控制。 资治通鉴卷二七贞明五年七月条云:知诰请帅步 卒二千 袭取苏州,(徐 ) 温曰尔策固善,然吾且求 息兵,未暇如汝言也时四境底定 而兵甲遂戢 ” (马令 :南唐

21、书卷一) 后唐同光三年 (925年)闰十二月,钱镠遣使致书杨吴, 告以受封为吴越国王之事,但杨吴因其兼有吴国之名, 拒不受书,并 “ 戒境上无得通吴越使者及商旅资 治通鉴卷二七四,同光三年岁末)翌年三月,钱镠病, 吴徐温企图趁虚袭击吴越,遣使以问疾为名,刺探虚 实。钱镠明白徐温用意,抱病接见杨吴使者,徐温以为 钱镠病愈,才取消了袭击的计划。 ( 资治通鉴卷二七 四,天成元年三月)这些都发生在贞明五年 ( 919年)两 ?1钱镠与杨行密最早接触始于龙纪元年 C889年 )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21 时间要远远多于休战的时间,况且如前所述,纵

22、 然是休战也不等于友好。据历史记载,两国之间 真正通好实际上只出现在南唐李异时期 (937年 10月 943年 2月 ),正值吴越国钱元 J霍与钱弘 佐在位时期,通好时间还不到 5年半,这在 889 年双方冲突开始到 976年 1月 1日南唐灭亡的 八九十年中无疑是十分短暂的。也就是说,由于 与杨吴一南唐的冲突,吴越国大部分时间处在很 不安宁的状态。 在吴越国与杨吴一南唐的长期冲突中,特别 值得注意的是 :其一,多数冲突由杨吴一南唐发 动。只有乾化三年 ( 913年)的潘蔚 之 役 6(卷二六八乾化三年九月 ) 贞明五年的狼山江之役与 无 锡 之 役 是 吴 越 国 主 动 进 攻 杨 吴。

23、161 (卷二七 贞明五年四月乙已 七月壬申 其二,交战地区大 多在吴越国境内,而且大多集中在吴越国北部的 苏、湖和西部的睦、婺、衢等州。这就表明:无论 战争胜负如何,吴越国除了少数情况外,几乎一 直是受到威胁的一方,长期处在杨吴一南唐的威 胁之中。其北部和西部经常出现边防危机,战略 要地苏州多次被进犯而失陷,甚至连钱镠的故乡 临安衣锦军也至少两度成为被进攻的目标。天 复元年 (901年)八月,杨行密遣 “ 步军都指挥使 李神福等将兵取杭州 ” ,十月, “ 进攻临 安 ,, ; ol(*二六二天复元年八月 十月 ) 贞明四年 “ 吴师征越, 败于临安 ” 。 181 I卷三而临安与吴越国统治

24、中心杭 州仅相距 120里丨 6(卷二六二,天复元年十月胡注引九域志 ;卷二七四 天成元年三月胡注引九域絲 。因此,多数战争对吴越国而 言,具有自卫、防御、收复失地的性质。 与这种情况截然不同的是,吴越国与其他南 方诸国一直 都保持着友好关系,不仅与同受杨 吴一南唐威胁的王闽、马楚关系密切,而且与南 汉丨 11 ( 卷二 长 兴 四 年 七 月 、 后 蜀 也 有 使节往 来 9|(卷四后蜀后主 。因此,在南唐因周世宗征淮南 而衰弱之前,杨吴一南唐长期以来一直是南方诸 国中唯一对吴越国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 面对杨吴一南唐的威胁,吴越国需要寻求军 事支持,中原王朝无疑是最好的结盟对象。与中 原王

25、朝结盟是通过奉事中原即 “ 事大 ” 实现的。 “ 事大 ” 因此被作为吴越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 当然,奉事中原除了对抗淮南的需要外,另一个 重要原因是钱镠从政治形势出发,一开始就把目 标大 ” 可以得到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既避免了与 中原王朝的冲突,又使杨吴威胁吴越不能没有顾 忌。“ 事大 ” 政策开始制定的时间是开平元年 (907年 ),其具体背景是天祐元年 (904年)、二年 朱全忠 两 次 南 征 淮 南 失 败败丨 6 (卷二六五,天祐元年十 一 月戊辰,天祐二年十月辛卯、十 一 月丙辰) 此 & 后,朱全忠忙于传禅建国,建国后,又与李克用争 战,无暇南顾,这导致了杨行密把防务重心

26、移到 南方,致力于向南方发展,攻击吴越钱镠,又与湖 南马殷、江西钟传争夺长江中游。另外,在天复 三年 (903年 )十二月,杨行密平定了宣州田顋之 乱。丨 6| (卷二六四 ,天复三年十二月乙亥 天祐二年正月,又平定 了润州安仁义之乱,丨 6 (卷二六五天祐二年正月 ) 由此直接 控制了与吴越紧邻的宣、润二州,此后钱、杨疆土 直接相接,双方的冲突更是一触即发。天祐二年 至天祐三年,杨吴又插手钱氏衢州之叛, “ 淮南与 浙人 争婺、睦、 衢 三 州、丨,丨 6|(卷一六五,天祐一年四月 九月,天祐三年八月及胡注)总之当 的形势 是杨吴向外扩张,钱镠面临威胁,急需得 到外部的支持。而在当时,有能力

27、给予钱氏政权 以支持的,只有作为最大军事势力的中原王朝, 这就是开平元年 ( 907年)朱全忠代唐后遣使吴 越的重要背景。在这种形势下,钱镠决定向后梁 称臣,从此确立了吴越国 “ 事大 ” 的战略范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杨吴的威胁是吴越国 寻求结盟的背景,而结盟是通过 “ 事大 ” 实现的。 所以 “ 事大 ” 一开始就与结盟联系在一起,其目的 在于与中原王朝共同对付杨吴一南唐。何勇强 先生曾把吴越国的对外政策概括为 “ 尊奉中原, 连横诸藩,对抗淮南 ” ,并认为这是 一个整体三 个环节互相关联,丨 10 (216 244 246)事实确实如此。 中原王朝对与吴越国的结盟也非常重视,这

28、是因为中原王朝虽与杨吴一南唐 以淮为境 ” ,但 “ 接境几一千里,丨 6|(卷二九二,显德二年四月及胡注)杨吴一 南唐同样也是中原王朝的主要敌国。在南方诸国 中,称帝而与中原王朝对抗的只有吴、蜀、南汉,然 而蜀、南汉在实力上远不及杨吴一南唐。朱全忠 曾 与 杨 吴 几 次 交 锋 , 均 告失 利 g丨 6(卷二六五,天祐元年十一月戊辰、天祐二年十月辛卯条胡注引十国纪年 天祐二年十 月丙辰 这样杨行密势力不仅阻遏了朱全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常州府 无锡县 潘 蔚镇记:潘蔚在 “ ( 无锡)县西北十八里 (中华书局 http :/ki.ne1 事中原王朝就成为顺理 .成章的事情而且 “ 事

29、 1955年版 ) 22 忠的南进,而且也使朱全忠在与李克用、李存勖 父子逐鹿中原时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担心杨行密 乘机坐大。因此,需要借助钱 #、马殷等力量进 行牵制,史谓 “ 梁主以河北、关西悉为劲敌,又频 失利于淮海,甚藉两浙牵掎 之, 1111 (卷五薛少帅拒中外事 ) 中原王朝需要吴越国在 对付杨吴一南唐中发挥牵制和合击的作用,即使 到后周、赵宋开始实施统一时,这种需要不但没 有减弱,反而更为増强。唐末与吴越国同受杨吴 威胁的湖北杜洪、江西钟传和危全讽、湖南马殷、 福建王审知也都与中原王朝结盟,但其中杜洪、 钟传、危全讽不到进入五代就己灭亡。闽、楚、南 汉虽也奉行 “ 事大 ” 政 策

30、,但后来却断绝了对中原 王朝的朝贡,中止了同盟关 | 6 | (卷二七七,长兴三年六月) | 3| (卷六九楚三。废王世家 )、楚三。恭亲王 系。 世轨卷五八南汉一高祖本纪 而且闽、楚、南汉实力不强, 又由于地缘原因与内争不休其实都起不到实际 的盟 国 作 用 ( 闽 、 楚 后 来 被 南 唐 所 灭 )| 3| (卷九二闽三 天德帝本纪 ,卷六九楚三 恭亲王世家)因此 在南方诸国中,唯有吴越国既坚守 “ 事大 ” 国策, 又有较强实力,在杨吴一南唐的多次侵犯中成功 保境,是唯一能钳制杨吴一南唐的国家。吴越国 主一直被中原王朝授予 “ 天下兵马都元帅 ” 和 “ 功 臣 ”之类的名号 ,可谓

31、是中原王朝在对付杨 吴一南唐中能起实际作用的唯一盟国。总之,在 五代十国时期和宋初,在整个政治格局中,吴越 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非常特殊,既是宗藩关系, 更是同盟关系。 同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战略关系,它源于双 方都以杨吴一南唐为敌国的战略目标,在共同对 付杨吴一南唐的战略利益上的一致。因此,中原 王朝虽然屡易,但吴越国的战略地位及其与中原 王朝的关系始终未变。中原每个新王朝初建,都 授吴越国王为 “ 天下兵马都元帅 ” 和 “ 功臣 ” 名号 就是明证。双方 既是宗藩又是同盟,前者为表, 是基础 ;后者为里,是实质,双重关系复合并存。 比较而言,战略性的同盟关系要重于政治性的宗 藩关系。两个很能

32、说明问题的例子是 :后汉为了 维护同盟关系,对宗藩关系中吴越国一些不正常 的表现采取容忍姑息怀柔的态度 ,足见其以同 盟为重 ;吴越国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宗藩关系虽曾 一度中断,同盟关系也随之破坏,但不久双方又 恢复关系 ,其深层原因也在于彼此都十分重视 势下,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吴越国,其实最为看 重的还是战略意义上的同盟关系,因为它关乎双 方的战略利益。 两国之间的这种双重关系尤其是同盟关系 对中原王朝兼并吴越国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 由于吴越国在牵制南唐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只要南唐存在,赵宋就需要吴越国牵制南 唐 ;只要同盟关系存在,赵宋就不可能对吴越国 实施兼并,它所能做的只能是采

33、取非武力的特殊 方式,为最终兼并吴越国做准备。由此看来,赵 宋对吴越国采取特殊的兼并方式首先是由双方 的特殊关系决定的。这种特殊关系甚至还影响 到后来即同盟关系终结之后,因为赵宋不可能对 刚参与灭亡南唐并建有功勋的吴越国诉诸武力, 更何况当时己不需要用武力就能实现兼并。其 次,双方的宗藩关系又决定了赵宋对吴越国能够 名正言顺地采取控御的方式。由于控御的目的 最终指向了兼并,而且也确实由此实现了兼并, 因此控御成为赵宋兼并吴越国的一种特殊的方 式实是势之必然。 导致赵宋采取控御方式兼并吴越国的另一 个原因则在吴越国方面。 吴越国奉事中原王朝即 “ 事大 ” ,是钱镠早己 确定的国策。这一国策在钱

34、 #的后继者时期一 直得到奉行与坚守。开宝七年 (974年 )十月,吴 越国丞相沈虎子曾反对吴越出兵帮助赵宋征南 唐,认为 “ 江南,国之藩蔽 ” ,灭南唐,等于 “ 自撤其 藩蔽 ”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 “ 将何以卫社稷 ” ,后 果不堪设想。然而钱锝非但没有接受沈虎子的 忠告,反而罢免了沈虎子的相职, “ 命通儒学士崔 中原各王朝授予吴越国王的名号不完全相同,先后有 “ 天下兵马都元帅 ” 、 “ 天下兵马大元帅 ” 、 “ 天下兵马副 元帅 ” 、 “ 东南面兵马都元帅 ” 、 “ 诸道兵马都元帅 ” 等,功 臣的具体名号也前后不同。 册府元龟卷六六四奉使部 辱命载:乾祐元年 (948

35、年 ) 后汉中书舍人张谊、兵部郎中马承翰出使吴 越,因目睹钱 #“ 骄僭之失,形于讥诮兼乘醉有轻肆之 言。钱 #耻之,摭其过以奏之。朝廷以方务怀柔,责授 谊房州司户,承翰庆州司户 ” 。 天成四年 (929年)九月癸已,后唐削夺钱镠官爵,双方 关系破裂。 ( 资治通鉴卷二七六,天成四年九月癸 已)长兴二年 (931年)三月乙酉,后唐复授钱镠官爵, 双方关系恢复。(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卷四二唐明 http :/ki.ne1 战略同盟存在的必要 .所以,在当时的格局和形 宗纪 ” 23 仁冀代之,总其兵要 ” 。 |2|(#+AffS/WMl其实,钱 侬不是不明白当时的处境和未来的风险,但吴越 国

36、如不助征,即意味着放弃 “ 事大 ” ,选择对抗。 然而缺乏对抗能力更缺乏对抗自信的钱俶不可 能也不敢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唇亡齿寒固然 有很大风险,但毕竟还有侥幸的可能,如果拒不 原王朝的关系中地位急剧下降,越来越严重地丧 失了自主,所以变化的实质是吴越国地位的附庸 化,而且随着赵宋统一的进展,一步步走向极端。 二是钱俶即位之初,恰是南唐向外扩张时期气 因此吴越国急需后周的支持,这个因素在当时有 一定的作用, 但只是次要原因。 助征,即放弃 “ 事大 ” ,无异于自取灭亡。所以钱 侬宁可承受风险,宁可寄望于侥幸。这表明,由 于越来越严重的力量劣势, “ 事大 ” 作为吴越国的 国策,在任何情况

37、下都不可能有所改变。 与 “ 事大 ” 国策稳定不变有所不同的是,吴越 国对中原王朝的态度却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原王朝动乱不休,南方诸 国往往无所顾忌,吴越钱你也是 “ 居其国好自大, 朝廷使者曲意奉之,则赠遗丰厚,不然则礼遇疏 薄,尝遗安重诲书,辞礼颇倨 ” ,后唐使臣乌昭遇 见钱椒 “ 称臣拜舞,。 161 (卷 二七六 .天成 四 年丸月癸已 1后梁 时也一样, “ 梁主以河北、关西悉为劲敌,又频失 利于淮海,甚藉两浙牵掎之。其次又资贡赋,凡 命使臣,远泛沧溟一则希其丰遗,二则惧不周 旋,悉 皆 拜 之 , 钱 公 亦 自 尊 大, 1111 (卷藤少帅拒中外事中

38、原王朝除了后唐枢密 使安重诲曾对钱镠的僭越狂妄一度采取强硬政 策外,一般都采取怀柔的委曲求全的态 度 12|(卷一 0-汉隐帝本纪 )13|(卷六六四 吴越国的态度由自大 一变而为忠顺卑恭。到赵宋初年,变化更为加 剧。史谓 “ 朝廷每遣使吴越,钱俶南面坐,旁设使 者位 ” 。开宝七年 (974年)二月,宋遣周广至吴 越,钱侬 “ 移 床 西 向 , 为 宾 主 礼 ” 。121 礼仪的变化反映的是吴 越国对中原王朝态度的变化及其程度,吴越国君 主与中原王朝使臣东西对坐,表明其忠顺的态度 吴越国奉事中原王朝是基本国策,不断地遣 使贡物、朝贺、发兵助征等都是 “ 事大 ” 的具体表 现,也是忠顺态

39、度的反映。如前所述,后周三征 淮南是个重要转折点,它第一次显示了中原王朝 的强大力量,对南方诸国产生了巨大的震慑作 用。从此,吴越国形成一种弱国心态,而且越来 越畸态化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吴越国的 “ 事大 ” 更积极、更坚定。更为重要的是,同样是 “ 事大 ” , 其目的却不同。此前 “ 事大 ” 是为对付南唐,此后 “ 事大 ” 是为取悦中原、保国全邦。吴越国派往中 原王朝的使臣,其身份由一般朝官升格为丞相、 宗室。贡物的次数由一年两 贡増至一年六贡 (958年 )甚至是一年九贡 ( 976年 ) 开宝九年 (976年 )六月四日,一天之中竟然连续三贡。贡 物数量由银数千两増至银数万两。如显

40、德五年 为 25 000两,开宝九年贡银数次,累计高达 36万 两 | 13|(卷一六九帝王部。纳贡献卷一九七闰位部。纳贡献 )|15|(蕃夷。 历代朝贡 )吴越国不仅用厚贡来取悦赵宋,甚至屡赂 宋相赵普 |2|(卷十二,开宝四年十 月 ) 其实,这一切都旨 在保国求存。为此目的,他们用各种方式向赵宋 示忠,甚至不惜丧失自主,以牺牲主权换取王权。 最典型的是开宝九年 (976年)四月,钱俶 “ 视事, 移座于东偏,谓左右曰 : 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 不违颜咫尺,岂敢宁居乎? ” 11 (卷四 开宝九年四月丙寅 次年五月,钱俶下令 :“ 以文轨大同,封疆无患,凡 百御敌之制,悉命除之。境内诸州城

41、有白露屋及 防城物,亦令撤去。 ” 1 u翻,太平兴国二年五月 )吴越国企 图以进一步的示忠换取赵宋的宽容。 吴越国对赵宋这种极端忠顺的态度会带来 什么后果呢?忠顺有时通过厚贡表现出来,开宝 九年二月壬戌 (二十五日),钱侬为贺宋平南唐, 进“ 银絹、乳香、吴绫、编锦、钱、茶、犀、象、香药 ” , “ 皆亿万计 ” 。三月己已 ( 初二日),钱俶为助郊 达到了极致。 促使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原王朝自 钱椒 B卩位于后汉乾祐元年 ( 948年 其前后恰值南唐 后周开始越来越强大,政治格局由原来的中原王 朝与南唐两强对峙变为一强独霸。吴越国开始 扩张。后汉开运元年 ( 944年 ) 南唐伐闽

42、,翌年灭闽。 开运三年,南唐攻福州,与吴越发生冲突。后周广顺元 年(951年 ), 南唐伐楚 , 楚亡。广顺二年 , 又与南汉争 感又到来自中原 I王潮的强大压力,吴越国在与中 此 blishing夺桂 目 。 Allrights reserved, http:/ki.nd 24 祭, “ 贡凡白金十万两,絹五万匹,乳香五万 斤 。 1161 ( * 作 为 回 应 ,赵 宋 也 有 重 赐 。三 月庚午 (初三日),太祖赐钱椒剑履上殿,书诏不 名。又进封钱俶妻贤德顺穆夫人孙氏为吴越国 王妃,当时宋 “ 宰臣上言, 异姓诸侯王无封妻为 妃之典 ” ,太祖曰 :“ 行自我朝,盖旌忠贤,何必古 也

43、 ” , 即 命 钱 俶 子 惟 椒 赍 诏 书 赐 之。 111 开宝九年二月,钱侬奉诏入 觐, “ 一日,(太祖 )赐椒独宴,唯太宗、秦王侍坐 ” , 太祖 “ 遣太宗与俶叙齿为昆仲,俶循走,叩头泣 谢 。 151 可见吴越的忠顺导致赵宋的异恩,而 异恩又使钱侬感恩不尽,以致其精神被太祖控 御。太祖召钱椒入朝,是在赵宋与吴越联军平南 唐之后不久,其真实目的并不是褒奖吴越国助征 有功,也不是对吴越国实施兼并,而是通过观察 了解钱侬为人与其对赵宋的态度以确定兼并吴 越国的方式。钱俶的忠顺使太祖把控御继续贯 彻到底的信心与决心更为坚定。由于吴越国的 存亡受制于人,所以忠顺态度非但不能阻止赵宋 对

44、吴越的兼并、达不到保国 的目的,而且由于忠 顺意味着对赵宋的控御采取接受的态度,双方在 控御与被控御上没有冲突,这就为赵宋把控御推 向极致提供了可能。史实也表明,控御一旦推向 极致,兼并便是必然的结局。可见控御这一特殊 的兼并方式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与吴越国的忠 顺态度也有着内在的关联。 四 赵宋方面作为兼并的主体,应是考察问题的 另一个重要视角。具体来说,宋太祖的某些特点 对赵宋的兼并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探析宋太祖的特点,可以从宋太祖与周世宗 的比较入手。史实表明,周世宗与宋太祖相比, 有明显的不同。周世宗在位仅五年半的时间(显 德元年正月至显德六年六月 ) 但多所作为。即 位之翌年即推行大

45、规模的废佛,诏悉毁天下铜 佛像以铸钱 ;又依元稹均田图法, “ 期以一岁大均 天下之田, |14| 对于荆南,赵宋采取 的则是隐蔽袭取的方式。建隆四年 ( 963年)正 月,太祖在了解了荆南形势后,对宰相范质说 : “ 江陵四分五裂之国,今假道出师,因而下之,蔑 不济矣。 ” 121 乾隆元年正月 宋太 祖对统一方式的修 正和运用,实际上反映了他对方式与方法的重 视。当然,宋太祖这一特点在统一之外的其他方 面也有所体现。 赵宋在兼并南方诸国中,先取荆 .湘比后周先攻南唐要 合理。但赵宋 “ 先南后北 ” 的统一部署从整体看却是严 重错误的,因为它错失了北伐契丹的有利时机,以致贻 重视是他严重的

46、缺陷,表现出智虑不足,统一决 Wishin8患无穷。 AUrightsreserved_ http:/wwwxnki_nd 25 建隆二年 (961年 )八月,义武节度使孙行友 据山寨以叛。 “ 兵马都监药继能密奏其事 ” 太祖 “ 遣阁门副使武怀节驰骑会同镇、赵之兵伪称巡 边,直入定州。行友不之觉,既而出诏示之,令举 族归朝。既至,命侍御史李维岳即讯得实。己 酉,制 削 夺 行 友 官 爵 , 禁 锢 私 第,。 121 (卷二 .建隆二年八月己 H)这次之所以能如此轻松 地平息地方叛乱,关键是采取了 “ 伪称巡边 ”乘其 不备的隐蔽方式。 建隆初年宋太祖致力于抑武、收夺兵权和 收取节帅之财

47、,史谓 “ 郊宴抑偃蹇 ,、 “ 杯酒释兵 权 ” 2(卷二建隆二年七月 置酒移强藩 ” “ 设宴罢藩 镇 , I 2I(*十开宝二年十月己亥 一醉收夺百万缗,。这 些先后发生的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 “ 赐 宴,酒酣,之际, “ 从容杯酒之间,。史家称赞太祖 “ 极有术 ” “ 此皆英雄御臣之术 ,。其实,酒宴正 是太祖对实现方式的具体设计,由此所反映的同 样是他对实现方式的特别重视。宋太祖这一特 点应与他好读书、重智虑有关。续资治通鉴长 编卷七乾德四年五月条云 :太祖 “ 性严重寡言, 独喜观书,虽在军中,手不释卷。闻人间有奇书, 不吝千金购之 ,。他当年曾对周世宗解释说, “ 所 以聚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