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1377615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 6 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 6 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6 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6 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教学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v学习重点学习重点v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平衡的含义、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平衡的含义、计算口径与类型,理解财政平衡与社会总平衡的计算口径与类型,理解财政平衡与社会总平衡的内在关系,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分类,并理解内在关系,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分类,并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v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v把握财政平衡与社会供求平衡的内在关系,从而把握财政平衡与社会供求平衡的内在关系,从而认识财政赤字对整个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认识财政赤字对整个经济活动

2、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弥补方式,并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及其弥补方式,并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进行宏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政策的协调配合进行宏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1财政平衡财政平衡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四、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四、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二、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二、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一、财政平衡的概念一、财政平衡的概念三、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方法三、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v一、财政平衡的概念一、财政平衡的概念v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在

3、量上的对比关系,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即在预算年度内政府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在即在预算年度内政府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在总量上的对比关系。总量上的对比关系。 v两者对比不外有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两者对比不外有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表现为结余;二是支大于收,表现为赤字;表现为结余;二是支大于收,表现为赤字;三是收支相等,表现为平衡。三是收支相等,表现为平衡。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区分绝对平衡和相对平衡区分绝对平衡和相对平衡 区分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区分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区分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区分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区分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区分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

4、衡 区分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区分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 区分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区分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二、财政收支二、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不平衡的原因外部冲击外部冲击无弹性税制无弹性税制国家控股企业的国家控股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状况意外事件意外事件超支或短收超支或短收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v三、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方法三、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方法v(一)财政赤字及计算方法(一)财政赤字及计算方法v1: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经常支出债务支出)v2: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赤

5、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v(二)财政赤字的弥补及对经济的影响(二)财政赤字的弥补及对经济的影响v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增税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稳定增税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稳定可靠地方法可靠地方法v2增发货币增发货币用增发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是用增发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不可取的不可取的v3发行公债发行公债发行公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发行公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弥补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弥补途径,但当前许多国家,都面临赤字与债务同时途径,但当前许多国家,都面临赤字与债务同时增长的局面增长的局面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v四、财

6、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四、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v社会总供求平衡:社会总供求平衡:vv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v()()()()v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贸易经常账户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贸易经常账户赤字赤字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双管齐下,同时双管齐下,同时调节财政支出和调节财政支出和税收税收GT(SI)()(MX)削减财政支出(削减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抑制总需求增加税收(增加税收()扩)扩大总供给大总供给扩大财政支出(扩大财政支出()刺激总需求)刺激总需求削减税收(削减税收()抑)抑制总供给制总供给(总(总需求)需求)(总供给)(总供给

7、)(总(总需求)需求)(总供给)(总供给)v政府调节财政收支的途径政府调节财政收支的途径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的工具二、财政政策的工具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v三、财政政策的类型三、财政政策的类型v(一)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周期过程中发挥(一)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周期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分类作用方式分类v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v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v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v (1) 汲水政策。所谓汲

8、水政策,指的是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汲水政策。所谓汲水政策,指的是在经济萧条时增加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促使经济自动恢复活力。汲水政策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促使经济自动恢复活力。汲水政策有有4个特点:它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即以经济个特点:它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即以经济本身具有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的政策;它本身具有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的政策;它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资的手段;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进行超额的支出资的手段;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进行超额的支出,只要能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它是一

9、种短期的财,只要能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它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不复存在。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v (2) 补偿政策。所谓补偿政策,指的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补偿政策。所谓补偿政策,指的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出发,调节经济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出发,调节经济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v(二)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二)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分类能分类v1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v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v3中性财政政策中性

10、财政政策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v四、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四、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v(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v1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 v2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v3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v(二)财政政策的效应(二)财政政策的效应v1“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效应效应v2乘数效应乘数效应v3奖抑效应奖抑效应v4货币效应货币效应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v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v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一)财政政策

11、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v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v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不同v 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v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v(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v1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即“双松双松”政策政策v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即“双紧双紧”政策政策v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v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 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LO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