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1329862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前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的规律,从分子水平探讨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病因和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止疾病的重要的必修基础医学课程。生物化学教学总时数为112学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别为72和40学时。理论课采用大班讲授的方式,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2、及其调控(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细胞间信息传递;血液、肝的生物化学等内容。实验课教学分小班进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际动手操作,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必要的基本技术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和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而且也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基础。理论课学时分配章节 内容 学时 绪论 2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4第二

3、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4第三章 酶与维生素 4第四章 糖代谢 6第五章 脂类代谢 6第六章 生物氧化 4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6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2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4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4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 4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4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传递 4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2第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 4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2第二十一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 合计 72理论课内容与要求绪论【目的要求】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概念;熟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

4、医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教学内容】1生物化学发展简史2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生物化学与医学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平均含氮量,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熟悉氨基酸的分类、肽、肽键与肽链的概念,肽单元概念;了解氨基酸的三字英文缩写符号以及重要的生物活性肽。【教学内容】1元素组成:C H O N 等2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性质3肽:肽及生物活性肽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的化学键;熟悉模序、结构域、分子伴侣的概念;了解蛋白组学及蛋白质的分类。【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一级

5、结构:肽键及肽平面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螺旋,-折叠,-转角与无规卷曲,模序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结构域、稳定因素、分子伴侣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及聚合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决定生物学功能;了解蛋白质构象改变与疾病。【教学内容】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子病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协同效应、构象改变与疾病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和意义,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紫

6、外吸收、呈色反应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目的要求】熟悉盐析、电泳和分子筛的原理。 【教学内容】 1.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盐析、电泳和分子筛、超速离心2.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自学)3.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自学)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目的要求】掌握常见核苷酸的结构、符号,DNA和RNA的分子组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键的方向性,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表示法。【教学内容】1.核苷酸的结构:碱基、戊糖和磷酸,核苷及核苷酸的结构和命名2.核酸的一级结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连接方式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掌握DNA的二级结构的特点,D

7、NA的生物学功能;了解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结构。【教学内容】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稳定因素及生物学意义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掌握RNA的种类与功能,真核生物mRNA一级结构的特点,tRNA二、三级结构的特点与功能;熟悉核蛋白体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小分子RNA分子及核酶的性质。【教学内容】1.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真核生物mRNA一级结构的特点;hnRNA2.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三叶草结构,倒L型结构3.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核蛋白体的结构与功能4.其他小分子RNA:核酶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目的要求】掌握DNA的变性和复性,解链温度的概念以

8、及核酸紫外吸收的特点;熟悉核酸分子杂交原理。【教学内容】1.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紫外吸收、酸性、高粘度2.DNA的变性:Tm 与GC含量的关系3.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第三章 酶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掌握酶、酶活性中心的概念,同工酶的概念,酶的化学本质,分子组成,必需基团的分类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1.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全酶; 酶蛋白、辅基、辅酶的概念及其作用。2.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及其作用3.同工酶:同工酶的概念及意义第二节 酶的工作原理【目的要求】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熟悉酶促反应的机理,酶与底物复合物的形成学说;了解酶的作用原理。【教学内容】1.

9、 酶促反应的特点:高效性(活化能)、高特异性和可调节性2. 酶促反应的机制:酶与底物的形成中间复合物的学说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目的要求】掌握米一曼氏方程,Km与Vmax值的意义,不可逆抑制,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定义及其动力学特征;熟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米一曼氏方程,Km与Vmax值的意义及测定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3.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温度4.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pH5.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不可逆抑制,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概

10、念和动力学特征6.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四节 酶的调节【目的要求】掌握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概念与生理意义,变构酶和变构调节的概念,酶的共价修饰的概念和作用特点;了解酶含量的调节特点。【教学内容】1.酶活性的调节:酶原的激活,变构调节 共价修饰调节2.酶含量的调节: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第四章 糖代谢第一节 概述【目的要求】 掌握糖的生理功能,了解:糖的消化吸收。【教学内容】糖的生理功能:供能 糖的消化吸收:消化的场所、相关酶及催化特点第二节 糖的无氧氧化【目的要求】 掌握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熟悉糖酵解的反应过程和产能的步骤,了解糖酵解的调节。【教学内容】糖酵解的定义,反应过程,关键酶

11、、细胞定位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目的要求】掌握有氧氧化的定义、场所、关键酶、生理意义;熟悉有氧氧化的调节;了解巴斯德效应现象。【教学内容】 1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生成乙酰CoA;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2有氧氧化的场所、重要的中间产物,关键酶及ATP生成的步骤3有氧氧化的调节及巴斯德效应 4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第四节 葡萄糖的其他代谢途径途径【目的要求】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生理意义,NADPH的功能,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教学内容】1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反应过程及限速酶2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NADPH/NADP的影响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提供核糖和NADPH第

12、五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目的要求】掌握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的限速酶及其催化的反应;熟悉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了解糖原累积症【教学内容】1糖原的合成代谢:限速酶2糖原的分解代谢:限速酶3糖原累积症(自学) 第六节 糖异生【目的要求】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和生理意义;熟悉糖异生途径的调节;了解乳酸循环【教学内容】1. 糖异生的概念;糖异生途径:三个关键反应及催化的酶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维持血糖浓度,补充肝糖原,调节酸碱平衡3乳酸循环 第七节 其他单糖的代谢(自学)第八节 血糖及其调节【目的要求】掌握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激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了解高血糖与低血糖等糖代谢失常疾病。【教学内容】1血糖的来

13、源和去路2血糖水平的调节: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3血糖水平异常:了解高血糖与低血糖等糖代谢失常疾病第五章 脂类代谢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目的要求】掌握脂类的概念、必需脂肪酸概念;熟悉脂类的功能;了解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教学内容】1.脂类的概念、必需脂肪酸概念。2.脂类的功能。3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乳糜微粒的生成第三节 甘油三脂代谢【目的要求】掌握脂肪动员的概念和限速酶,脂肪酸的氧化概念,脂肪酸氧化过程中能量的计算,酮体的概念,酮体代谢的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脂肪酸的合成。【教学内容】1 甘油三脂的合成代谢:合成部位、 原料2 脂肪动员:,关键酶,调节的激素3 脂肪酸-氧化:部位、过程、能量

14、计算4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生成和利用的部位,生成的意义。酮血症,酮尿症5 脂肪酸的合成代谢:合成部位、原料及来源第四节 磷脂代谢【目的要求】掌握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和结构【教学内容】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和结构第五节 胆固醇代谢【目的要求】掌握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关键酶,胆固醇的转化产物;了解胆固醇合成的主要步骤。【教学内容】1 胆固醇的合成:合成的部位、原料、关键酶2 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的转化产物第六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目的要求】掌握血浆脂蛋白的概念、分类、组成、来源及生理功能;熟悉血脂的概念,血浆脂蛋白代谢及载脂蛋白的功能;了解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高脂血症。【教学内容】1血脂的概念

15、和种类2血浆脂蛋白的概念、分类、组成、结构、来源及生理功能。血浆脂蛋白代谢及载脂蛋白的功能3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自学):高脂血症,遗传性缺陷第六章 生物氧化第一节 生成ATP的氧化磷酸化体系【目的要求】掌握ATP生成的方式,生物氧化、呼吸链、P/O比值的概念,呼吸链的种类及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熟悉抑制剂、解偶联剂,胞浆中NADH的氧化;了解CO2的生成方式,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肌和脑中能量的储存形式。【教学内容】1. 生物氧化概念2. 呼吸链:组成成分;两条重要的呼吸链的定义3.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影响因素4. 线粒体内外物质转运:胞浆中NADH的氧化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第一节

16、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目的要求】掌握氮平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熟悉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教学内容】蛋白质需要量和营养价值:氮平衡、必需氨基酸及种类;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目的要求】熟悉蛋白质在小肠的腐败作用;了解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教学内容】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目的要求】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的概念,关键酶及辅酶;熟悉酮酸的代谢去路,生糖、生酮及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概念;了解蛋白质的降解途径。【教学内容】1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不依赖ATP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依赖ATP和泛素的蛋白质降解途径,氨基酸代谢的概况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17、(1) 氧化脱氨基作用:L-谷氨酸脱氢酶(2) 转氨基作用: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3)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联合氧化脱氨、转氨联合嘌呤核苷酸循环)3a-酮酸的代谢:(1)氨基酸的再生成(2)转化成糖或脂肪:生糖、生酮及生糖兼生酮氨基酸(3)氧化供能第四节 氨的代谢【目的要求】掌握血氨的来源与去路,氨的转运形式,尿素合成的部位、鸟氨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了解尿素合成的调节,高血氨和氨中毒。【教学内容】1血氨的来源与去路、氨的转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2尿素的生成:部位、原料、鸟氨酸循环、生理意义3高血氨和氨中毒第五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目的要求】 掌握一碳单位的概念、

18、来源(氨基酸)、载体和生理意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产物;熟悉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了解芳香族氨基酸代谢有关的遗转病。【教学内容】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g-氨基丁酸、组胺、牛磺酸、5-羟色胺、多胺等生理活性物质的来源2一碳单位代谢: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代谢意义3含硫氨基酸代谢:S-腺苷蛋氨酸代谢与甲硫氨酸循环、硫酸的活性形式(PAPS)4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及相关的遗转病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第一节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目的要求】掌握两种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步骤及特点,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熟悉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及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理。【教学内容】1从头合成

19、途径:基本概念、关键步骤及关键酶2补救合成途径:基本概念、关键步骤及关键酶;自毁容貌症3分解代谢:终产物。尿酸及痛风症、高尿酸血症4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5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及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理第二节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目的要求】熟悉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及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理。【教学内容】 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及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理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复制的基本规律【目的要求】掌握半保留复制的意义;熟悉复制子、领头链、随从链的含义;了解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教学内容】1.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2. DNA的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实验根据;3.

20、双向复制、复制起始点、复制子;复制的半不连续性、领头链、随从链、冈崎片断。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目的要求】掌握DNA聚合酶的特点;熟悉DNA连接酶的特点;了解DNA拓扑异构酶在DNA复制中的作用。【教学内容】1.参加DNA复制的有关酶类及因子:DNA聚合酶、引物酶、DNA连接酶、解旋酶、拓朴异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在复制中的作用。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即时校读2.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和Klenow片断3.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自学) 第三节 DNA生物合成过程【目的要求】掌握DNA复制的主要过程,熟悉端粒结构和端粒酶及研究的意义。 【教学内容】1原核生物D

21、NA复制的主要过程:复制的起始、延长和终止2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的特点;复制的终止与端粒结构和端粒酶;端粒的意义第四节 逆转录和其它复制方式【目的要求】掌握逆转录现象和逆转录。【教学内容】DNA的逆转录合成:逆转录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过程 第五节 DNA损伤(突变)与修复【目的要求】了解引发突变的因素,DNA损伤的修复方式,了解突变的意义。【教学内容】1突变的意义(自学)2基因突变:引发突变的因素3DNA损伤的修复方式:切除修复、光复活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原核生物转录的模板和酶【目的要求】掌握不对称转录的定义;熟悉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1. 结构基因,不

22、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2. RNA聚合酶: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及其亚基组成。第二节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目的要求】掌握转录的主要过程 【教学内容】转录过程:起动阶段及启动子,转录起始与亚基;链的延长及终止因子,转录的两种终止方式。 第三节 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目的要求】了解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熟悉转录因子的概念。【教学内容】1.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种类第四节 真核生物RNA的加工【目的要求】掌握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修饰【教学内容】1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修饰:核不均-RNA(hnRNA);mRNA首尾修饰;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剪接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蛋白质生

23、物合成体系【目的要求】掌握遗传密码的特点,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教学内容】1 翻译模板及遗传密码,遗传密码的特点第二节 氨基酸的活化【目的要求】掌握遗传密码的特点,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熟悉氨基酸的活化,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关系【教学内容】1 tRNA与氨基酸的活化:tRNAiMet和tRNAe Met的区别。第三节 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熟悉多聚核蛋白体的定义。【教学内容】1. 肽链合成的起始2. 肽链的延长:核蛋白体循环3. 肽链合成的终止。第四节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靶向输送【目的要求】掌握翻译后加工的内容及意义;熟悉信号肽的概念;了

24、解促进蛋白质折叠的功能大分子。【教学内容】1. 促进蛋白质折叠的功能大分子:分子伴侣 2. 蛋白质合成后的靶向运输:基本概念、信号肽 第五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目的要求】熟悉干扰素抗病毒的分子机制;了解抗生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教学内容】1 抗生素阻断蛋白质合成的机制2 毒素和干扰素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机制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第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目的要求】掌握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了解基因表达的方式,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教学内容】1 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基因、cDNA、基因组、基因表达2 基因表达的特异性:时间性、空间性3 基因表达的方式:基本表达、诱导和阻遏4 基

25、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自学)第三节 原核基因表达调节【目的要求】熟悉乳糖操纵子调节模式;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教学内容】1 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调节: 乳糖操纵子调节模式 2 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自学)第四节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目的要求】掌握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了解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教学内容】1 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2 反式作用因子:转录调节因子概念、分类及结构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第二节 重组DNA技术,又称DNA克隆或分子克隆【目的要求】掌握DNA克隆、工具酶、载体、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的概念,以及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了解限制性内切酶

26、的特点,目的基因的来源及载体的特点。【教学内容】1. 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克隆、DNA克隆、基因工程的概念;工具酶的概念,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特点;目的基因;载体的概念、特点、种类。2. 重组DNA技术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目的基因的获取:化学合成法、基因组DNA、cDNA合成、聚合酶链式反应 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 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粘性末端连接、平端连接、同聚物加尾连接、人工接头连接 重组DNA导入受体菌:了解感受态细胞。 重组体的筛选:直接选择法、免疫学方法 克隆基因的表达:原核和真核表达体系。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转导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目的要求】熟悉细胞外化学信号;熟悉特异性

27、受体接收胞外信号;熟悉细胞内信号分子的特点【教学内容】1 细胞外化学信号有可溶性和膜结合性两种形式2 细胞经由特异受体接收细胞外信号3 细胞内信号分子结构、含量和分布变化是信号转到网络工作的基础第二节 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目的要求】熟悉三种第二信使的生成、消失及作用;熟悉蛋白质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教学内容】1 第二信使的浓度和分布变化是重要的信号转导方式2 蛋白质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第三节 各种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基本信号转导通路【目的要求】掌握胞内受体的特点、离子通道型受体、七跨膜依赖G蛋白受体、单跨膜受体;了解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内容】1 细胞内受体多属于转录因子2

28、 离子通道性膜受体是化学信号与电信号转换器3 七跨膜受体依赖G蛋白转导信号4 单跨膜受体依赖酶的催化作用传递信号5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第四节 细胞信号转导与医学【目的要求】了解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的关系;了解细胞信号转导与药物作用的关系【教学内容】1 信号转导分子的结构改变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2 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是重要的药物作用靶点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第三节 血细胞物质代谢特点是维持血液生物功能的基础【目的要求】 掌握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限速酶;熟悉血红素合成的调节【教学内容】 2 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糖酵解与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3 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

29、:原料、维生素B6的作用、合成部位;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生物合成的调节第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转化的概念、意义及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了解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教学内容】 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类型、目的、意义,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对治疗的指导意义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目的要求】 掌握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生理意义;了解胆汁的主要成分及胆汁酸的种类。【教学内容】 胆汁的组成,胆汁酸的分类、合成原料与肠肝循环 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目的要求】 掌握胆红素在肝脏、肠道中的转变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熟悉胆红素的来源、在血中的运输和排泄;了解血清胆红素

30、与黄疸的关系。【教学内容】 1胆红素的生成 2胆红素在肝脏中的转变3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4血清胆红素与黄疸第十八章 维生素与无机物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目的要求】 掌握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的功用、缺乏症;了解A、D、E、K的来源。【教学内容】1. 维生素A的缺乏症2. 维生素D的生理活性形式;缺乏症3. 维生素E与抗氧化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与生育和促血红素代谢的关系4. 维生素K与凝血的关系,维生素K缺乏的主要症状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目的要求】 掌握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及缺乏症。【教学内容】 1B族维生素:B1、B2、维生素PP、B6、泛酸、生物素、叶酸、B12及硫辛酸的活性

31、形式、生化作用2维生素C的还原作用;参与体内羟化反应,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缺乏症。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第一节 癌基因【目的要求】:掌握癌基因、原癌基因的概念;熟悉癌基因的活化机制。【教学内容】:1. 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的概念2. 癌基因的活化机制:获得启动子与增强子、基因易位、原癌基因扩增、点突变第二节 抑癌基因【目的要求】掌握抑癌基因的基本概念;熟悉其作用机制。【教学内容】抑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常见的抑癌基因第三节 生长因子【目的要求】:掌握生长因子的概念。【教学内容】:生长因子的概念第二十一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目的要求】掌握印

32、迹技术、探针的基本概念,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的原理;了解印迹技术的类别与应用。【教学内容】1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印迹技术、探针技术2印迹技术的类别及应用:DNA印迹技术、RNA印迹技术、蛋白质的印迹技术第二节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目的要求】掌握PCR技术工作原理;了解PCR技术的主要用途。【教学内容】1. PCR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反应体系2. PCR技术的主要用途:目的基因的克隆,基因的体外突变,DNA和RNA的微量分析,DNA序列测定,基因突变分析第四节 基因文库【目的要求】掌握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 基因组DNA文库:基本概念2. cDNA文库:基本概念第五节 生物芯片技术【目的要求】了解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的基本原理及用途【教学内容】1. 基因芯片:原理、特点及应用2. 蛋白质芯片:概念、原理、特点及应用第六节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目的要求】了解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教学内容】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七节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目的要求】 掌握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概念;了解基本程序,基因诊断的应用。【教学内容】1.基因诊断的概念2.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及基因测序技术3.基因诊断的应用:在肿瘤发生、感染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4.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基本程序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