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213714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询问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文章题目:一例女高校生人际交往障碍的 姓名: 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 一例女高校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询问案例报告 摘要:高校生人际交往障碍是当代高校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案例求助者周某,在校实习期间高校生,因为和同班同学闹冲突,感觉自己很无助,出现焦虑烦躁心情,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询问师运用合理心情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询问,取得了满足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合理心情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基本状况 周某,女,19岁,湖北人,护理专业实习生。自述母亲

2、性格争强好胜父亲懦弱,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因外遇致离婚,离婚后跟随父亲。身高大约1.6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高考和高校入学体检未发觉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1.2个人成长史 周某是家中独生女,诞生后身体健康,小学期间父母离异,从今觉得低人一等,与同学很少来往,没有一个好挚友,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没有什么爱好爱好,有什么想法都闷在心里,不向任何人说。上中学的时候学习很刻苦,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爱好,也没什么挚友;后来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觉自己的挚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但交得挚友大都是成果家境好的同学。因高考成果不志向,选择了录用率较高的护理专业,中学的挚友很少联系了,关系

3、也淡了很多,而她自己也只是想仔细学习,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挚友;平常遵守校纪班规,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学习刻苦努力。但性格仍旧内向、胆小,不爱说话,也不爱主动与人沟通,几乎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与母亲关系疏离,在家里时常听到父亲对生活的埋怨,时常感到自己压力很大。最近有男生向她示好,自己却因为家庭缘由拒绝了对方,觉得爱情根本就离自己很远没有信念拥有美妙的爱情,又感到很郁闷。 1.3个人陈述 最近三周感觉根本不想呆在寝室,寝室里几个女生都很虚伪,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就连和同学交往都有些胆怯了,想一个人呆着。自学考试有一门挂科,心里很焦急,又想到前段时间和同学关系的问题,心里原来

4、不想想的,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大一的时候同学关系还好,或许一起先大家还不太了解,所以都比较客气。大二一起先大家学习都比较轻松,她们也不怎么学习了,只顾玩,上网看小说,找男挚友什么的;最厌烦的就是那个本地女孩,最近喜爱装扮的花枝招展的出去玩,老是和我针锋相对。上周末她晚上出去玩很晚才回来,我让她小点声,她还是弄出很大噪音影响了我休息,我和她就大吵起来了,借过我的笔记弄不见了也不帮我找回来,肯定是在报复我。她肯这件事过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原来就是她不对。还有就是一天我回寝室发觉她们几个在闲聊,看到我进来就立马都住嘴,确定是在说我坏话,从那天以后她们几个关系变得更好

5、了,我心里特殊不舒适,我和同学的关系很糟糕,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1.4视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说话速度较快,表达清晰,思维清楚,到激烈处就变得烦躁担心,最终竟然泪流满面。同学反映求助者最近显得心事重重,心情低落。 2诊断 2.1诊断结果 依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2心理测验结果 选择SCL90和EPQ作进一步评估。 SCL90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1.60;强迫1.80;抑郁2.10;人际关系2.63;焦虑 2.80;敌对1.63;恐怖1.13;偏执1.83;精神病性1.80;其他1.14。其中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略高于常模。 EPQ得分:P:67;E:60;N:

6、74;L:32。性格偏外向不稳定。 2.3诊断依据 依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样,特性稳定,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解除精神病。 比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等症状。 从严峻程度来看,该求助者的反应不太剧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峻影响。 从病程来看只有三个星期,时间较短。 总体来看,求助者心理问题不严峻,因此,可以解除严峻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病因分析 生物缘由:该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明显的生物缘由。 社会缘由:家庭的教养方式使得求助者形成不合理的认知;人际关系方面,几乎没有知心挚友,和室友之间的误会;缺乏

7、社会支持,未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心理缘由:性格偏外向不稳定,特性追求完备,争强好胜。 4询问方案的制定 4.1询问目标的确立 详细目标:解决目前的焦虑,抑郁状态,安静心情;学会一些人际交往技巧,改善自己人际关系,尤其是和同学的关系。 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特性,增加其人际交往实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 4.2理论原理和方法 合理心情疗法治疗和仿照法(角色扮演)。合理心情疗法治疗认为,使人们难受和苦痛的,不是事务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说明和评价。事务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给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苦恼和困扰。其基本理论依据为ABC理论

8、,依据这一理论,心情不是由某一诱发事务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验了这一事务的个体对这一事务的说明和评价所引起的,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其心情困扰和行为不适的详细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务(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而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退。 5询问过程 5.1诊断阶段 共做一次询问,包括建立询问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确立询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 5.2询问阶段 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变更其不良的认知、心情和行为,并用角色扮演法让其了解站在不同的角

9、度看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并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其次次询问起先运用合理心情疗法对她进行心理调适。 诱发事务:和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孤立无援。 自己的不合理信念:1那个本地女孩晚上出去玩很晚才回来,弄出很大噪音影响了我休息,我就和她就大吵起来了,借过我的笔记弄不见了也不帮我找回来,她确定是在报复我。2回寝室发觉室友她们几个在闲聊,听到她们说了一些静静话就断然认定她们是在评论自己。3经过间或的与寝室同学人际冲突就认为自己在全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很失败。4因为我说错话,冒犯了室友她们,她们就会冷淡我、疏远我,那全怪我自己不会说话。接下去,四周其他的人也会不喜爱与我交往。 造成的结果:每天神经都处于惊慌

10、状态,说话、行动都特殊谨慎、当心,惟恐做错了什么,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感到特殊焦虑、郁闷、苦恼。 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1同学搞丢了我的笔记,莫非她肯定就是在报复我吗?同学弄丢了我的课堂笔记也觉得很愧疚,已经尽力找了但是没找到,不好意思立刻告知我,这件事与我跟她因晚归吵架那件事没有干脆联系,并不肯定是在生气或报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可能喜爱也擅于结交爱玩的挚友2回寝室发觉室友她们几个在闲聊,听到她们说了一些静静话就断然认定她们是在评论自己。莫非肯定是她们是在评论我吗?每个人都会有弱点,不行能恒久不做错事说错话,我也不例外,这是正常。假如我真的冒犯了她们,那么她们生我的气也是可以理解

11、的,这并不说明她们对我存有特殊的、一贯的不满看法,我不行能、也不应当要求自己不在任何一件事上出错。只要不是我有意造成的,就不必过分自责;而且人们也不行能获得四周生活环境中每一位人物的宠爱和赞许。3经过一次和同学的人际冲突,莫非我在全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都很失败吗?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发生冲突是不行避开的,发生了冲突要看你怎样去看待它,对事务的看法干脆影响到人的心情。“一次人际冲突我很失败”犯了过度概括化的认知错误,可以改为“一次人际冲突我在这次人际关系中有点失败”这样关注的就是事务本身,而不是求助者自己本身。4即使我令室友她们对我不满,她们就肯定会因此疏远我吗?而且其他人也必定会疏远我吗?我说错话

12、了,会令室友她们对我不满,但那只是短暂的,我会吸取教训并改正。她们不会因此而对我产生“深仇大恨”,不会忽视我、有意疏远我。其他人更没有理由疏远我。以往我太过于担忧被别人拒绝了。往最坏处设想,就算许多人都冷淡我,我就肯定一无所取了吗?我既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只有我自己最了解自己,我应当对自己充溢信念。 产生的心理效果:询问师依据合理心情疗法的理论观点,指导求助者对其不合理信念缘由进行分析辩论,使求助者相识到目前心理问题的缘由:自己特性中的心情不稳定,过于敏感;把全部状况归咎于人际关系的错误认知;以前人际关系方面的负性心情被同学孤立自己的事情激发了,并形成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

13、方面很失败的过分范化的不合理信念。通过询问,求助者自述卸下了心理包袱,心情轻松了很多。 接下来运用角色扮演,询问师先扮演求助者某同学,内容为那次冲突情景的对话,这样可以了解求助者平常和同学沟通沟通方式。然后把角色互换(让求助者扮演她同学,询问师扮演求助者),这样有助于求助者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自己的一些语言,从而相识到自己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变更一些说话的用词和语调进行扮演,让其相识恰当的交际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5.3巩固阶段 共做一次,回顾询问中新涉及到的关于求助者特性形成的主要问题,使求助者进一步相识到自己特性上的弱点,帮助求助者学会运用合理信念,巩固询问所获得的结

14、果,同时让其主动相识自身的优点。帮助求助者相识到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特殊看重和缺乏一些交际技巧是出现人际问题的关键,帮助求助者要学会运用合理信念对待生活中的事情,另外还练习了怎 样给别人提看法,尽量用委婉,温柔的口气,而不用生气的口吻。最终还建议她阅读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多练习其中的一些交往技巧。 6询问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询问,求助者反映,心情好多了,已经起先看了几本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觉得这些书对自己很有好处,将会在实践中渐渐去练习那些交往技巧。 询问师也明显感觉到求助者心情比较稳定了,后几次来询问的时候心情都是很开心的。 心理测验复查:SCL90中焦虑抑郁分值复原到了正常值,达到了预

15、期的效果。 求助者身边同学反映周某变得比以前通情达理了,比以前擅长沟通了,大家都情愿和她交往了。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询问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4-137. 2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询问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4-42. 3郭念锋.心理询问师(基础学问)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18-426. 4樊富珉主编.高校生心理询问案例集M.清华高校出版社,1994,58-108. 二级心理询问师案例报告 二级心理询问师案例分析报告 二级心理询问师案例分析报告 二级心理询问师案例分析报告 二级心理询问师案例分析 心理询问师(二级)询问技能案例题 二级心理询问师论文之案例报告 超经典二级心理询问师案例报告 心理询问师二级论文案例分析 心理询问师二级成长报告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