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初探-都丽萍.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10315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初探-都丽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初探-都丽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初探-都丽萍.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第7期(总第205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Monthly)7th Issue,2017(Serial No205)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初探都丽萍1,2+(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2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北京,100011)摘 要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技术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了干预。结果发现,心理资本干预理论适用于本研究的高校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技术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建议将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心

2、理资本干预技术上推广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 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分类号G448引言美国组织行为学家Luthans等人将积极心理学引入了组织行为学中,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乐观、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四个维度。他们指出心理资本具有可测量陛、类状态性和可开发性等特点1】。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如今心理资本已经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成为创造组织与个人价值、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心理资本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8年。从最初关注其与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正向关系,到目

3、前研究内容与主题逐渐多元化,不同的研究证实了高校学生的心理资本具有两个层面的价值:一是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其与个体的就业(生涯规划)、主观幸福感、学业任务选择、创新能力、学业成就等方面存在高度正向相关关系;二是心理资本作为学校组织的竞争优势,对高等学校整体学业水平的提升、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心理资本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其价值与功能应当给予深入挖掘,从而揭示出大学生正面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2】。因此,应将高校学生的心理资本开发与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问题提出11心理资本干预研究现状心理资本干预是指通过一定的心理咨询技术对个体或组织

4、的心理资本水平进行影响的过程,旨在提升个体或组织的心理资本水平。2005年Luthans提出心理资本的干预理论【3(以下简称该模型为PCI),该模型从树立希望、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和增强自我恢复力四个方面,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操作性的干预方法。这一模型主要解决如何对组织中个体的心理资本存量和质量进行干预,从而给组织的绩效带来积极影响等问题【41。随后Luthans等人推出了心理资本的微干预法,即将心理资本的干预浓缩在13小时的培训中”J。同时,还进行了微干预实验研究,发现参与者的心理资本平均增长了2【61;此外,还进行了分组实验与效用:j+析(Utility analysis),结果同样证

5、明,心理资本的增加能给企业带来效益优势71。因此,可以认为,通过短期的、高度聚焦的微干预开发心理资本,能够带来潜在的收益。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上述心理资本的干预实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职场人员,干预方法多以PCI干预模型为基础,通过微干预证明了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们主要是通过对心理资本的干预来实现这个任务的。部分学者也尝试了对心理资本干预本土化的探索8。1 21,对于心理资本的维度认识及具体的开预措施都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心理资本干预在面向对象群体上应有继续拓展的空间,从而验证不同群体

6、的干预效果。考察团队或更大集体(比如,组织)中的心理资本的增长,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13。12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现状国内对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也还处于起+都丽萍,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积极教育。E-mail:sfllipin91buueducn。万方数据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初探都丽萍 87步阶段,经过几年的积累,目前也推出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成果14。211。心理资本作为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在研究过程中被试的选取、实验变量的确定与环境控制、干预方法的使用、实验的成本核算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对高校学

7、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特征:第一,对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继承与创新。国内现有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还停留在对模型的选择上,对模型的创新还处于探索之中,多数学者出于研究的便利,较多地利用了Luthans心理资本干预理论(PCI)来进行干预研究实验。也有部分学者因对心理资本维度认识的不同,对心理资本的维度有所突破,如裴静娴增加了心理资本的新维度冷静【221,而开始尝试自编心理资本干预方案等等;无论选用哪种干预模型,实证研究结果都表明:干预模型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资本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第二,对不同的心理资本干预技术的运用。不同的研究者因对干预技术的熟悉程度差异

8、,所使用的心理资本干预技术也各有不同。如有研究者采用团体沙盘游戏技术231,有研究者采用积极心理资本训练课和心理资本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相结合的干预技术等【241。因团体干预活动具有优异的互动性、灵活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模式2 51,多数干预技术以团体活动为基础。第三,对研究变量的进一步的拓展。在研究问题上,研究者从最初的宏观层面对高校学生心理资本整体状况扫描与提升,逐步转向微观层面瞄准某一具体领域。将心理资本的提升作为自变量,探索其与心理健康、就业策略、职业生涯规划、学校适应性、学业成绩、创业素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以解决高校学生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就业、学业等方面的现实

9、问题,展示了心理资本研究极强的现实应用性。13高校心理资本干预研究新视角高校心理资本干预的研究还处于研究成果积累阶段,鉴于心理资本对高校学生的重大应用价值,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并为这一研究领域持续地贡献智慧。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有以下几方面可拓展的空间:第一,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构建。鉴于心理资本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认知号隋感的优势,如创造力、智慧、幸福感、沉浸体验、幽默等,都是潜在的心理资本,感恩、宽恕、情绪智力、精神性、真实性、勇气等都是未来的心理资本【2 6|。因此,在高校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构建上,可以尝试不同因子组合构建新的干预模型,这应该是今后关注的研究方向。第二,多样

10、化干预技术的运用。探索不同的心理资本干预技术,有助于深化对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的研究,在对比中找到最有效的干预技术正是研究的终极目标。心理咨询技术的多样化决定了对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技术多元探索的可能性。能否在团体干预技术之外探索其它心理咨询技术的运用应该成为新的研究视角。14研究假设根据对现有心理资本开发研究的分析,我们提出两个教育研究假设。假设1:心理资本干预理论(PCI)适用于本研究的高校学生群体。Luthans等开发的心理资本微干预是心理资本的测量与开发领域较为系统、完整且有效的模型2几。国内学者将这一模型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了干预实验,但被试局限于不同省份和地区

11、的个别高校(如东北地区、贵州省、常州市等)的有限的大学生群体之中。不同地区由于地域、文化习俗等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到模型的干预效果?在其它地区、在跨文化背景下,这个干预模型是否适用于更广泛的高校学生群体?假设2: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资本干预能够达到干预效果。在现有大学生心理资本干预实验中,团体活动是经常使用的技术,即通过团体活动的方式,利用团体的优势间接地改变人的认知和行为。那么其它心理咨询技术是否能被使用呢?或者是否有更直接的能够改变人的认知与行为的技术呢?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面临着转型,由传统的以心理问题一诊断一治疗为导向的教育向接纳一挖掘积极品质一成长为导向的教育而转变。积极心

12、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不仅包含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和补救性功能,还致力于使人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281。这种教育方式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291,从功效上来看,它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教育,有助于修正学生认知上的偏差和障碍,有助于形成积极认知、激发积极情绪,进而培养积极品质。这种教育形式对于学生行为的改变更为彻底,能否以这种教育方式来进行心理资本的干预,需要行动研究给予验证。2干预实验21被试采用自愿招募的方式,在北京市属某高校选取96名大学生,其中女性86名,男性10名

13、;包含本科生、高职生、专生本三类学生,分别来自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不同专业。万方数据88 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第7期(总第205期)22研究工具考虑到心理资本本土化研究的可能性及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本研究中心理资本问卷采用国内南开大学张阔(2010)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该问卷在编制过程中所采用的被试均为大学生,且经实证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问卷共26个项目,包括四个维度: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采用Likert7点计分,得分越高,反映心理资本的积极倾向越高。23干预思路本干预实验拟采用Luthans(2005)等开发的心理资本经典干预模型,从自我效

14、能、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对高校学生进行干预。目的在于强化高校学生自我优势认知、目标意识,培养其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克服逆境的优秀心理品质。为增强干预的效果,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干预技术上采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在干预过程中强调干预活动的情景性、参与性、师生的互动及学生的体验性。与其它同类的心理资本干预实验相比,本干预的特色在于干预技术的使用上运用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性,在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多层面对学生产生持续的影响,进而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24干预过程241前测在对96名被试进行干预之前,对所有被试使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15、PPQ)(张阔版),进行心理资本的评估,测量出被试干预前的心理资本水平。242干预干预方案以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希望、乐观、自我效能、韧性为基础,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突出自主发展团体训练为主兼顾个别咨询,如:情景体验、活动参与兼顾认知传授等)”为主要干预技术。被试每周接受一次干预,每次一个主题约15。2个小时,共持续四周,总计6。8个小时。每周进行心理资本一个维度主题的干预,先了解被试对该主题的认知情况,之后对该主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调整学生的认知;之后通过如游戏、个人反思练习、故事重写、视频观看、相互评价、制定计划、角色扮演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完成该主题的干预过程。以“希望”这一维

16、度为例,具体干预过程如下:第一步,个人反思练习。回想最近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最困难的一件事情。问被试是如何考虑这一问题的,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当这一方式受阻时又是如何做的。第二步,团体中分享感悟及观看视频材料。教师点评并引导分析希望的三个维度目标、路径、动力思维。第三步,个人目标设置与分解。引导被试关注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如可测量的、具体的、有挑战性、可以实现的,拟定详细的计划(辰PI,步子原则)及时间表。第四步,途径设计。拟定详细的计划,在计划拟定的过程中注意小步子原则及时间表的安排。教师引导被试考虑怎样达N(how)、谁负责行动(who)、要做些什么(what)、什么时候完成

17、(when),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执行按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的基本原则。第五步,执行障碍计划。教师引导被试在计划实施遇到障碍时要进行资源整合,考虑多途径备选。第六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及点评。243后测连续四周干预活动结束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张阔版)进行心理资本的评估,测量被试干预后的心理资本值。3研究结果31干预前后被试心理资本得分变化如表1所示,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后,高校学生在心理资本总得分以及心理资本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上的得分普遍提高了。对学生心理资本各维度前后测得分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高校学生前后测心理资本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1

18、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前后测得分均值及差异检验注:+P005,女P001。32干预后被试对干预效果的反馈本干预实验结束后,随机要求被试口头报告对参加干预实验的感受。被试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干预活动本身,被试表示“这几周的活动十分有趣”“活动是有意义的” “很喜欢这种教育方式,活动灵活多样,参与感强、体验也深刻”等等;第二,对于印象深刻的干预活动,被试因各自不同的心理状况,关注点有所差异;第三,在干预对今后的影响方面,被试较多地谈到,“对自己的优势认识得更清晰也更珍惜了”“要对今后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与计划设置”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不会再那么万方数据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

19、预初探都丽萍 89焦虑了”“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等等。总体来看,被试的口头报告对干预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识到这几周的活动是有意义和价值的。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也受到了被试的肯定。干预活动对被试后续的行为也产生了正向影响,如在目标与计划设置上对自己优势的认识与使用、面对困难的态度等。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第一,心理资本干预理论(PCI)适用于本研究的高校学生群体。尽管本研究的被试大学生来源于北京市某高校,与其它研究者的被试存在着地域、文化资源上的差异,但心理资本干预理论(PCI)仍然适用于本研究群体。因此,不同地区由于地域、文化习俗的差异,没有影响到本模型的适用性。第二,开

20、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资本干预能够达到干预效果。经过四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被试进行心理资本的干预,明显提高了被试心理资本各维度的水平及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4效果反思41干预效果分析本行动研究对96名高校学生进行了心理资本的干预实验,对研究的两个假设进行了验证,干预实验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本研究的干预模型来源于Luthans等开发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PCI),这是一个经过多个实验检证过的经典心理资本干预模型;问卷采用南开大学张阔老师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心理资本本土化量表。两个工具

21、在跨文化背景下整合使用于研究之中,模型与问卷有着良好的拟合度。因此,研究工具的科学性确保了干预实验的成功。在干预过程中,采用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调整认知、游戏、个人反思练习、故事重写、视频观看、相互评价、制定计划、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不仅能从认知上对学生产生影响,而且有助于积极情绪的形成,进而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和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因而干预实验后学生的心理资本值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干预对象的选择上,本研究采用了自愿招募的形式,学生群体是否属于敏感群体或者有强

22、烈积极心理状态需求的群体,从而导致了明显的干预效果呢?这一点还需要后续大规模随机样本的干预实验予以证实。42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没有对心理资本干预效果的持续时长进行监测,这是本行动研究的不足之一。心理资本是一种动态资源,它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并得到维持。“。对于心理资本干预效果的延续时长,因现有研究成果很少,还不能予以确定。如果有更多的实证研究能够确定心理资本提升时限的常模,将有利于确定心理资本开发的频次,从而确立高校学生优势心理资源的发展特点及规律。5教育建议本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梳理与干预效果反思,本研究提出以下教育建议:第一,将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作为一种常态化

23、的教育实践活动。鉴于心理资本对高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应将心理资本作为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教育实践中应监测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的现状,设计并实施心理资本开发的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发学生的心理资本。通过设计与实施心理资本干预活动,关注对高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源的挖掘,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作为关键环节,带动其心理健康、学校适应性、学业成绩、创业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在心理资本干预技术上,推广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资本干预技术的选择会影响到干预的效果。为确保干预效果,应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技术手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4、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能够在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层面产生系列的正向影响。其具有受众广泛、效率高、参与度高、感悟深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因此在高校学生心理资本开发中应得到更多更好的运用。参考文献l Luthans FYoussef C MHuman,social 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4,33(2):1431602 孟万金,官群

25、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2009,(8):71773 5 7 13 26 32 Luthans FYoussef C MBruce J A著心理资本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311594 陈海卿,赵士军,刘哲心理资本理论研究展望万方数据90 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第7期(总第205期)企业经济,2011,(1):7375 18 23 陈礼灶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和6 曹杏田,励骅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 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博士论文兰州:兰州大学,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85):4244 20158 郑国娟心本管理背景下心理资本的嵌入经济

26、19吴丹萍,杨忠,陈英葵,等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管理,2008,(15):610 干预的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5):9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 677681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博士论文福州:福建师 20 24马学果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范大学,2012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高等农业教育,10敖卿,肖平员工心理资本的干预基于中国 2017,(1):98-103传统文化角度人力资源管理,2012,(8):31-32 21 郑秋强,方圆基于PCI理论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团11 王俊心理资本干预下教师的工作绩效研究博士 体干预研究惠州学院学报,2017,(1):111-

27、115论文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25朱海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基于12毛晋平,刘赛花,周情情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 团体心理训练的视角惠州学院学报,2011,31(2):的于预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16,(5):98103 35-3714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应 27 Luthans F B,Avolio B J,Walumbwa F O,et a1The用心理学,2013,(1):6571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Chinese workers:Exploring15赵涵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干预研究博士论the relationship wit

28、h performanceManagement and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Organization Review,2005,1(2):24927l16 22裴静娴,吴儒欣,龙丽群大学生心理资本干 28 29 3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预模型的建立与干预效果研究人力资源管理, 2008,(5):41452014,(7):210212 30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17彭海霞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心 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1:理优化策略高等农业教育,2014,(1):6972 5864A Probe into Action Re

29、search-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apitalDULipm2(1School of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2Depart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TeachersCollege,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10001 1)Abstract This study,based on action research,aims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

30、ions i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apital by mean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y ofpsychological capital inter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college students,and that the interventions based on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ll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psych

31、ological capital of the college studentsThestudy suggests viewing the interventions i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apital as a regular educationalpractice,and popularizing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these intervention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interventions in psychological capital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tion research(责任编校:姚茹)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