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_白金枝.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904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48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_白金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_白金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_白金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_白金枝.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 影响研究 The study on Interne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 banking impacted by Internet financial in china 学位申请人: _ 白金枝 学 号: _ 211020204221 学科专业: _ 金融学 研究方向: 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指导教师: 洪正教授 定稿时间: _ 2014年 4月 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2、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卩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 由本人承担。 本人同意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西南财经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西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西南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在 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特此声明

3、。 学位申请人: 年月日 摘要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企业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 逐渐掌握了用户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并将其提供的金融服务由最初的简 单支付渗透到转账汇款、小额信贷、资产管理、现金管理、代销基金和保险 产品等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的这一创新给金融 业的未来带来了广阔前景。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金融各个子领域,包 括银行、保险、基金以及券商等,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网上支付、手机银 行和 P2P融资模式。手机银行的功能已从手机支付延伸到存贷款等基本金融 服务,而 P2P融资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有望作为 现有银行体系的

4、有益补充。而在 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现在有足够的理由让传统银行业坐立不安了。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4 年 1月银行系统内人民币储蓄存款共缩减9402亿元,比起同期少增加了 2050 亿元。与此相反,互联网金融却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比如阿里巴巴 联合天弘基金 推出的余额宝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其资金规模己经突破 1000亿 元;微信推出的理财通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资金规模突破 100亿;支付 宝随后推出的元宵理财产品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销售一空等等。在春节前 后国内市场资金流动性大面积吃紧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强大的吸金能力却 一次又一次的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5、包括第三方支付、 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以超 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它不仅向传统金融行业提出了挑战,同样也引 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的从无到有,从不为大众所知到如今 的迅速发展 ,这一历程显示了互联网给予世界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 层面的飞跃,更是体现在互联网精神的延续。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带来了 新的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催生了新的合作,也 为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带来了挑战。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1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银行作为金融领域中的主要商业模式,将会面对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互 联

6、网金融的五大商业模式分别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益,这都是我们亟需 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本文就是在这一研究背景下,详细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以及国 内外研究成果,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定性分析和微观 定量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 1. 在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方面,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正给商业银行施加较大压力, 因为这些平台打破了商业银行在交易和结算上的垄断,改变了支付平台与银 行之间的利润分配模式,同时这也引起了银行较大关注并促进了创新努力。 2. 在资产端,包括 P2P网络信贷平台、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及众筹融资在内的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替

7、代性融资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 和商业银行分别服务于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及零售客户,两者之间在业务上 属于互补关系,竞争较弱,但不排除在未来此类市场规模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 在负债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以及利润有着显著影响。主要 是因为一方面互联网货币棊金(如余额宝)在线财富管理业务吸收了银行的 一部分存款,减少了银行的存款规模,同时银行在缺乏资金的时候,会在银 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融资,这样一来一去间,就拉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从而 不断压榨银行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在线 第三方支付、理财产品(如基金、 信托、保险 )在线销售剥夺了银行的一部分中间业务,减少了银行的手续费 及佣金

8、收入,相应的也降低了银行的利润。 4.在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影响 下,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影响程度也存在着差异,通过数据 分析发现中小型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受理财产品在线销售及互联网货币基 金的影响程度比大型银行显著,而受第三方网络支付影响程度相比大型银行 较弱,但是大型银行的利息收入受互联网货币基金影响程度比中小型银行强 烈。因此在政策研究与产品创新上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应该因地制宜,采 取侧重点不同的方案与策略,以保证银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本章节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给出了论文 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为论文整体布局理清了思路脉

9、络,以方便阅读与参 考,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2 第二部分,本章节主要论述国内外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成果,同时对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延伸。最后探索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 基础,通过对金融中介理论的梳理来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进 行理论解释。 第三部分,本章节主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分别 从第三方支付、 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互联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在线销 售等几个目前发展比较热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着手,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 展的历程与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后文的影响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本章节主要分别从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

10、析两个方面论述互联 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这一章节也是本文重点章节,因为目前 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做定量分析的还比较少。 本章节定量分析主要通过假设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不同替 代比例,给出了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对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以及利润的敏感性 分析。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刚刚起步,相关数据积累不够,所以本节 的定量分析也只能做到浅尝则止,更深入的定量分析还要进一步研究。 第五部分,本章节主要结合上文的分析,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我 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战略措施给出了政策性建议,银行业不仅要吸取互联网 金融发展的优势经验,敢于创新,自我改革,而

11、且还要与互联网企业在合作 中寻求共赢,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健康稳 定发展。 第六部分,本章节主要对整篇文章研究成果做了一个概述性总结,同时 对我国银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做了几点猜想与展望。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几种 发展业务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别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来研究 整个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尽量通过数据来证明互联网金融对 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程度,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具 有竞争优势的策略,也为我国银行业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指明方 向。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 发展模式 商业银行 定量分析 Abstract

12、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UT country, the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accumulated vast amounts of user data, and gradually mastered the needs and preferences of users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its financial services by the original simple payment gradually penet

13、rate into transfer remittance, microfinance, asset management, cash management, consignment fixnds and insurance products and the other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business areas. This financial innovation business of internet companies has brought broad prospects for the fiiture financial sector.

14、At present, the internet financial has penetrated to each sub-sector, including banking, insurance, fund and brokerage. And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mainly is online payment, mobile banking, P2P online lending, and Money Market funds. Internet financial not only has brought new idea and new vitali

15、ty, but also has brought new competition and new collaboration, and also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the existing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ial, banking which is the main business model in the field of financial sector, will have to f

16、ace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Meanwhile, the five business models of internet financial respectively is how to aff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take what kind of coping strategies. So these problems axe all need to study and discussion. This a

17、rticle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decessors9 research results, respectively elaborated that the internet financial is how to impact on the commercial banks f

18、rom two aspects including the macroscopic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microscopic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1. In terms of fees and commissions, third-party online payment platform is exerting the maximum pressure on the l The study on Internet financial developmit and commercial ban

19、king impacted by Internet financial in china commercial banks. Because these platforms is breaking the monopol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trading and settlement, and changing the profit allocation model between the payment platform and commercial banks. 2. On the asset side, it is limited that the

20、internet financial model, including P2P online lend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nline financing and raise public financing, has impacted on alternative financing of commercial banks. Mainly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banking services in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each SME an

21、d retail customers , the Internet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banks belong to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mong businesses, an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m is weak, but it does not rule out that such market size has great growth room in the future. 3. On the liability side, the Internet financial has a

22、 significant impact on net internet margins and net profits of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one side, mainly because the Internet money funds, such as the balance of treasure, and online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absorb part of the bank deposits, and reduce the size of the bank deposit. At the same tim

23、e, when the banks is lack of funds, they will finance from the interbank lending market. So a go between, they pulled the funding costs for banks, which continue to squeeze profit margins of banks. On the other hand, online third-party payment, financial products (e.g.5 funds, trust, insurance) onli

24、ne sales deprive of the part of bank intermediary business, and reduce the baxik fee and commission income, the corresponding they also reduce banks5 profits. 4.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nternet financial model, the degree which Internet financial model affected large banks and small and me

25、dium-sized banks also exist differences. Through data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ii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5 fee and commission income affected by wealth management products online sales and Internet money market fimds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large banks. On the contrary, small and medium-si

26、zed banks, fee and commission income affected by the third-party online payment is weaker than large banks. But large banks5 interest income affected by internet money market funds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Therefore, in terms of policy research and product innovation, s

27、mall and medium banks and large banks shoul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take different emphases programs and strategies to ensure tii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ecto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is to summarize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intr

28、oduced several Internet financial development model in systems. And this article respectively use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on commercial banks of our country ind-ustry. It is as far as possible through the data to p

29、rove that Internet financial impact on the banking of our coxxntry and off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y for our country banking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In addition, it also direct the direction for our country banking financial mkef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30、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Internet financial development model commercial bank quantitative analysis 3 1. . it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1.1.1研究背景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机遇与挑战并存 . 1 1丄 2研究意义一颠覆还是并存 . 2 1.2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 3 1.2.1研究框架与思路 . 3 1.2.2研究方法 . 4 1.3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5 1.3.1本文的创新之处 . 5 1.3.2本文的不足之处 . 5 1.4本章小结 . 6 2. 相关文献

31、综述与理论基础 . 7 2.1概念界定 . 7 2.2国内外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成果 . 8 2.2.1国夕卜研究成果综述 . 8 2.2.2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9 2.3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11 2.3.1金融中介理论 . 11 2.3.2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解释 . 14 2.4本章小结 . 16 3.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 17 3.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 . 17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_ 3.1.1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促进行业融合 . 17 3.1.2多方需求的共同作用 . 18 3.1.3资产管理公司对低成本渠道和用户的探索 . 19 3.1.4

32、技术进步提升配置效率 . 19 3.2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与现状 . 20 3.2.1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 . 20 3.2.2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 21 3.3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23 3.3.1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 . 23 3.3.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 23 3.4本章小结 . 26 4.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 28 4.1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定性分析 . 28 4.1.1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优势比较分析 . 28 4.1.2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 30 4.2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定量

33、分析 . 35 4.2.1从微观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资产结构的影响 . 35 4.2.2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手续费收入影响的定量分析 . 36 2. . 情景假设分析 . 37 3. . 第三方支付对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 . 38 4.2,3.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净利息收入影响的定量分析 . 43 4.3本章小结 . 44 5.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 46 5.1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客户体验 . 46 5.2改变经营方式进军电商平台 . 47 5.3建立一站式平台提高综合服务 . 48 5.4尊重互联网精神谋求合作共赢 . 48 5.5发掘复合型人才提升科研水平 2

34、496. . 结论与展望 51 6.1宏观角度结论 . 51 6.2微观角度结论 . 51 6.3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52 6.3.1互联网络战略平台的建设 . 52 6.3.2注重小微信贷和消费信贷 . 53 6.3.3基于移动数据优化网点位置与功能 . 53 6.3.4基于大数据进行产品研发和优化营销体系。 . 53 参考文献 . 54 记 . 57 致谢 . 58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9 1.绪论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3年 6月 13日,是一个金融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余额宝 这一由支付宝与天弘

35、基金共同打造的余额增值服务,开始渐渐走入公众的视 线。短短数月间,以它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己经使得传统银 行业表现出坐立不安的姿态。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4年 1月银行系 统内人民币储蓄存款共缩减 9402亿元,比起同期少增加了 2050亿元 1。与此 相反,互联网金融却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比如阿里巴巴联合天弘基 金推出的余额宝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其资金规模已经突破 1000亿元;微信推 出的理财通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资金规模突破 100亿;支付宝随后推出 的元宵理财产品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销售一空等等。在春节前后国内市场 资金流动性大 面积吃紧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

36、强大的吸金能力却一次又一次 的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在这一年里,以第三方支付、 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 金融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它不仅向传统金融行业提出了挑战, 同样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E2。互联网金融的从无到有,从不为大众所 知到如今的迅速发展,这一历程显示了互联网给予世界的创新,不仅体现在 科学技术层面的飞跃,更是体现在互联网精神的延续 2。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人 们对传统金融的认识,它不仅为传统金融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和前所未有的挑 战,而且也为金融监管带来了改革动力以及为市场催生出新的合作模式。 1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1. 1. 2

37、研究意义一颠覆还是并存 通过实践证明,互联网己经改变了中国,而互联网金融也正在悄悄地改 变中国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它必然会成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面对向实体经济让利、加速中国市场化建设这一金融改革目标以及经济增速 正在逐步放低的现实市场环境 3,我国的金融行业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互 联网为金融行业带来的仅仅是一种新渠道还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它将通 过怎样的形式来改变金融行业现有的发展布局?而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竞争中 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银行又该如何借助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浪潮,将支 付结算、中介业务等传统服务项目与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相适应?如何依托 信息化理念对产品设计、渠道分布

38、、管理模式进行再创造?这些都是银行在 互联网金融时代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绪论 1.2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框架与思路 图 1.1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本章节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给出了论文 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为论文的整体布局理清了思路脉络,以便读者阅读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与参考,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 向。 第二部分,本章节主要论述国内外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成果,同时对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延伸。最后探索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 基础,通过对金融中介理论的梳理来对互联网

39、金融发展进行理论解释。 第三部分,本章节主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分别 从第三方支付、 P2P网络信贷、众筹、互联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在线销售等 几个目前发展比较热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着手,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 展的 历程与现状进行了详尽介绍,为后文的影响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本章节主要分别从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论述了互联 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这一章节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因为目 前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做定量分析的还比较少。 本章节定量分析主要通过假设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不同替 代比例,给出了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对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以及利润的敏感性 分析。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刚刚起步,相关数据积累不够,所以本节 的定量分析也只能做到浅尝则止,更深入的定量分 析还要进一步研究。 第五部分,本章节主要结合上文的分析,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我 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战略措施给出了政策性建议,商业银行不仅要吸取互联 网金融发展的优势经验,敢于创新,自我改革,而且还要与互联网企业在合 作中寻求共赢,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第六部分,本章节主要对整篇文章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概述性总结,同 时对我国银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做了几点猜想与展望。 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