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以c银行为例论文.docx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8814707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以c银行为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以c银行为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以c银行为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以c银行为例论文.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 南 科 技 大 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 C 银行为例论 文 类 型作 者 姓 名调查研究报告周婧学专年号业级2013020031工商管理硕士(MBA)2013 级万方数据申请学位级别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校外)硕士胡树林马尊武Southwest University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ster Degree ThesisThe Internet Financial Research on theimpac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ndCountermeasures - a cas

2、e study of C bankGrade: 2013Candidate: Zhou Ji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Specialit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upervisor : Hu Shu LinGuestSupervisor: Ma Zun WuNov.5,2015万方数据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

3、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 名:日 期:关于论文使用和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南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该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该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 名:万方数据导师签名:日 期: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I页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科技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应运而生。经历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 2013 年呈现出多样发展的态势:P2P 网络借贷平台开展了大批量获客、

4、众筹融资平台雏形初现、首家专业网络保险公司拿到经营牌照、银行和券商纷纷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常规业务。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商不仅能提供在线支付结算,还可以缴纳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甚至还可在线购买基金、保险、理财和小额贷款等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打破了银行在金融业的垄断地位,与银行争夺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边界日趋模糊,在物理网点、业务成本、办理效率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形成了一定冲击。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传统的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现状,就将是一群在 21 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对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利用现有优势开拓渠道、获取客户,在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浪潮中经营发展业务,避免“被后浪拍死

5、在沙滩上”,亟待思考并解决。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着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两者的区别,回顾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另外,通过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本文以 C 银行为例,研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 C 银行的影响,同时,本文以 C 银行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为切入点,从互联网金融的现行主流模式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面,并分析了 2010 年-2014 年历年年末重要时点数据,进一步开展了量化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认为,现行的各类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是:通过抢占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稀

6、释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进而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互联网金融各类模式中,以“宝宝类”产品、第三方支付结算和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这三类模式为首,对商业银行冲击是最为明显的。本文选取这三类对商业银行影响较大的模式,得出这类业务模式并不会对商业银行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通过阐述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各自的竞争优势,给出了 C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的对策与建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第 II页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III页AbstractInto twenty-first Century,

7、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ernetbanking has emerged. A short span of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ternetbanking in 2013, showing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P2P network lendingplatform to carry out the mass of eligible customer, raise public financing platformrud

8、iment peep, the first professional network of insurance companies get businesslicense, the banks and brokers have the aid of the network as the platform to carry outroutine business. Todays Internet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can not only provideonline payment and settlement, you can also pay the c

9、ost of water, electricity, gas andother public utilities, even online buy fund, insurance, banking and microfinance andother financial products, Internet banking broke the bank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of theridge off position, and banks competing for market share.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ial bank

10、s increasingly blurred boundaries, in thephysical network, business costs, efficienc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to form a certain impact. Gates Bill once said: if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donot change the status quo, it will be a group of dinosaurs that will be extinct intwent

11、y-first Century. For commercial banks, how to use the existing advantages toopen up channels, access to customer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business development in the wave of business, to avoid being shot dead on the beach,is an urgent need to think and solve the problem.Under t

12、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Internetbanking,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net banking and financial Internet,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banking in China.Taking C ban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Intern

13、et banking on Cbank.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2014 banks financial statements, such asbalance sheet and profit table, and analyze its impact on commercial banks. Through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ain impact of the existing types of Internet万方数据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IV页bank

14、ing on commercial banks is: through the market share of commercial banks, thedilution of interest income and intermediate business income, and thus directly affect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Internet banking all kinds of models, thebaby class products, third party payment and settl

15、ement and third party financialproducts sales platform, the three types of models, the impact of commercial banks isthe most obvious. In this paper, the three type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influence thelarger patter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 Internet banking similar model toanalyze, and co

16、me to this kind of business model and will not cause a subversiveimpact on commercial banks.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paper expounds theadvantages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ial banks, and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s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Internet banking in C

17、bank.Keywords: Internet finance ;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万方数据Financial risk ; Risk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V页目录1绪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1研究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1.2.3 发展趋势. 4研究目标及内容. 4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的方法. 52互联网金融简述. 7互联网金融. 7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7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7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8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逐渐兴盛. 9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8、 10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2现阶段的主要模式. 12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历程. 13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6互联网独有优势挑战银行传统地位. 16交易成本低迎合客户需求. 16互联网金融弱化银行金融中介角色. 17万方数据清算中介. 17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VI页理财中介. 18信息中介. 18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的空白进行了补充. 193.4 互联网金融给 C 银行带来的影响. 20C 银行的基本情况. 20C 银行的简介. 20C 银行的 SWOT 分析. 24C 银行的优势. 25C 银行的劣势. 26C 银行面临的机遇. 26C 银行面临的威胁.

19、 284互联网金融时代 C 银行的应对策略. 31调整经营战略. 31巩固客户基础,更新市场定位. 31创新银行经营模式. 31分层服务,更新服务渠道. 34启用大数据应用. 35C 银行应狠抓客户体验,创新业务流程. 35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35打造智慧银行. 36再造业务流程. 37掘金大数据,进军互联网金融. 39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395结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 41研究展望. 41参考文献. 43致万方数据谢. 45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1 页1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打破了银行业的垄断地位,200

20、5 年以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只是借助互联网将银行业务平台搬到网上。2005 年到2012 年,互联网在我国速度发展,达到了基本普及的状态,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有了雏形并逐渐发展壮大,此时互联网与金融的合作从单一的网络平台演变成新生的网络金融业务;到了 2013 年,这一年互联网金融呈现迅速发展,称之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以 P2P 网络平台的众筹融资平台开始起步,随着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牌照的颁发,商业银行也在默默地推进网银业务的升级改造。随着智能 等移动设备的逐渐兴起,2014 年,互联网金融不再仅仅依托计算机平台,而是加入了移动设备启动全方位发展。2015 年

21、 3 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从现行的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 网络信贷模式、众筹筹资模式、虚拟电子货币模式等,均通过计算机运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借助数字通讯、移动设备、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还能通过发放虚拟货币促进虚拟商品市场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传统商业银行也不甘示弱。据统计,已有 18 家银行推出叫板“余额宝”的银行余额类

22、现金管理产品。五大国有大型银行中,除了农行暂未推出此类产品外,中、工、建、交四家银行均已推出,产品名称分别是活期宝、薪金宝、速盈和快溢通。这场暗战,不论对于互联网金融,或是商业银行,都仅仅是开始。1.1.2 研究意义“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改变银行。”这是马云先生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发表的豪言壮志。虽然并没有像马云所说的那么夸张,但是如今互联网已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借助网络科技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越来万方数据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2 页越凸显,尤其以大数据、网络平台、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高效便捷为代表,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这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

23、飞颠覆性挑战,促使银行作出改变。本文立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银行的应对策略为主题,从厘清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出发,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结合 C 银行的实例进一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该银行的具体影响,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一些思路,对互联网金融健康的发展,以及如何与银行业共生共赢,具有非常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浪潮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将研究商业银行具体如何参与到此番竞争中去,同时如何将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降到最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速度都非常快,我国学术界的研究及成果并不

24、多,因此,本选题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新意,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当今具备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中,起到理论补充的作用,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本文研究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及最新动态,由点到面的介绍互联网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 C 银行的案例,直观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面临的影响,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商业银行如何转型调整,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谋求新的发展,因此本选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网络普及程度较国内早,所以理论研究在 21 世纪初就已有多种观点:Lihui

25、 Lin, Xianjun Geng and Andrew Whinston 在 2001 年就预言电子金融将使金融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因为它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界限,使得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可能并且使现有的金融服务以新的形式出现。面对这样的挑战,金融机构需要找到有别于其物理位置的优势-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关键,特别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发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国际清算银行(BIS)货币与经济部门(Monetary and Economic Department)2001 年的论文认为电子金融提高了金融行业的效率,也对金融机构和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故文章对于交易清万方数据西南科技大学硕

26、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3 页算系统、支付体系和金融机构现在和未来的可能变化提出了监管方面的建议。Stijn Claessens,Thomas Glaessner and Daniela Klingebiel 早在 2002 年就对于电子金融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犀利地看到电子金融在全世界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改变着金融服务业的结构和性质,加快了不同地域之间金融业的并购融合,这不仅发生在工业化发展程度高的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也是如此,还有刚刚开始使用电子金融的发展中的国家,尽管他们的基础金融设施很脆弱甚至不存在。Franklin Allen, James Mcandrews and Ph

27、ilip Strahan( 2002 ) 认为电子金融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具有金融脱媒、促进银行业的合并、促进信贷的获取等作用。由此可见,国外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对于金融体系、金融业态等宏观领域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对于银行来说充满挑战,但是对于经济发展是起到积极作用的。1.2.2 国内研究现状相对国外而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是个新鲜事物,理论界的研究较少,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对金融机构还是监管部门,由此引发的系列问题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林采宜(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一种金融模式。宫晓林在 2013 年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一类依托现代

28、计算机应用进行的金融活动,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等功能,并从金融脱媒、渠道、融资、战略以及定价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认为短期互联网金融不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方式和经营模式产生震荡,但是从长期来看,传统商业银行也必须学习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取长补短才能获得发展。袁博、李永刚、张逸龙(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去中介化”、“智能化”和“泛金融化”功能普遍存在,只有互补共赢才是一种良好的共生条件。邱勋(2013)以互联网金融颇具代表性的余额宝产品为例,着重分析了互联网渠道销售基金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从撼动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储蓄存款、理财产品以及基金代销业务方面进行了分析。邹炜(2013)对电商企业如阿里金融如何涉足金融业进行了阐述,他同样认为互联网金融会对商业银行形成冲击,所以商业银行必须通过计算机技术开发新客户,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郑良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