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10690061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题2一、单选题1.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A. 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B. 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C. 均田免赋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D. 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2.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末人民对起义军的热烈响应,这里的“闯王”是指( )A. 陈胜B. 吴广C. 张献忠D. 李自成3. 下列各项中,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A. B.

2、 C. D. 4.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哪一口号()A. “均田免赋”B. “替天行道”C. “洗涤朝廷”D. “高筑墙,广积粮”5.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中性地来说,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提法有误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大泽乡起义B. 隋末农民起义瓦解了隋朝的统治C. 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 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6. “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

3、五百二十万。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由此可推断( )A. 明朝末年经济发展缓慢B. 明朝末年朝廷赋税沉重C. 明朝末年军事实力增强D. 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7. 据考证,李自成牺牲于通山县九宫山。下列关于李自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李自成英勇善战,人称“李闯王”B. 李自成提出“杀富济贫”的口号C.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D. 1644年,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的统治8. 李自成统一指挥百万大军,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在绝望中自缢的明朝皇帝是( )A.

4、 明神宗B. 明熹宗C. 崇祯帝D. 明成祖9. 以下是关于明朝起止时间的总结,正确的是( )A. 13511616年B. 13511644年C. 13681644年D. 13681616年10. 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大臣结党营私, 官吏贪赃枉法, 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 致使( )A. 社会经济明显发展B. 政治清明C. 百姓富裕D.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11.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A. 倭寇猖獗,外患严重B. 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C. 经济发展,出现商帮D. 明末政治腐败,赋税沉重12. 女真族(满

5、洲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由于世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立过的“中原王朝”是( )辽朝金朝元朝清朝A. B. C. D. 13. 下列选项中不是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的是( )A. 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B.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C. 政府不断加派田赋, 农民又遭到天灾D. 欧洲殖民者的侵略14. 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统一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标志着明帝国灭亡的是( )A.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B. 李自成指挥

6、百万大军占领北京城,崇祯帝自缢C. 努尔哈赤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D. 皇太极指挥的清军入关15. (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上述材料说明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A. 政治腐败,宦官擅权B.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C.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 土地兼并严重二、材料解析题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 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

7、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引自明季北略 材料四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引自绥寇纪略 材料五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联系?(3)材料三、四、五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7.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卷八六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18. 材料一: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

8、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材料二: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最终推翻明朝明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腐朽势力和清军的嚣张气焰。200万农民革命大军在黄河南北、厂家上下十几个省的辽阔地区 材料三:如图。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一说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2)材料二中的“李自成”提出什么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他是何时何地建立了什么政权?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取得了什么成果? (3)材料三中图一人物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图二人物在继位后对族名和国号作了什么调整?答案和解析1.【

9、答案】A【解析】略2.【答案】D【解析】略3.【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朝灭亡,要求识记基础史实。【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故.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与明朝灭亡没有直接关系;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发生在明朝灭亡后,故错误。故选C。4.【答案】A【解析】李自成率

10、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他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钱粮。起义军英勇善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本题考查了李自成起义。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明朝末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

11、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方,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所以D说法有误,ABC三项说法正确。故选D。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后期的沉重赋税,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根据“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可以看出,明朝后期(从万历皇帝到崇祯帝)朝廷赋税沉重,特别是崇祯皇帝时期的辽饷、练饷和剿饷。故B正确。ACD.均与本题主旨无关。故选B。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李自成起义。根据所学可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 提出“均田免

12、赋”的口号,深得民心,而不是“杀富济贫”,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李自成英勇善战,人称“李闯王”,A不符合题意;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C不符合题意;1644年4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D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的灭亡。1644年,李自成统一指挥百万大军, 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 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 在绝望中自缢的明朝皇帝是崇祯帝。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的起止时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644年李自成率军占领北京城,明朝灭亡。10.【答案】D【解析】本

13、题考查明朝后期的社会状况。题干强调了“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结合所学可知其造成农民流离失所。故D项正确。1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李自成起义,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解答】A.倭寇猖獗是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故排除A。B.“农民觉悟高”题干无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商帮出现与题干无关,故排除C。D.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所以根本原因是明末政治腐败,赋税沉重,故D正确。故选D。12.【答案】D【解析】1

14、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7年,金灭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清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故选D。13.【答案】D【解析】明朝后期, 宦官专权, 政治腐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大量农民游离失所。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民众怨声载道, 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庄稼颗粒无收, 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军的主

15、力。欧洲殖民者的侵略不是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14.【答案】B【解析】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故选B。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灭亡的具体原因。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旧征”和“新饷”, 二者结合可知这是对当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催征如故的写照。结合所学,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 陕北又遇连年大旱, 朝廷依旧不断加派赋税, 农民无法生存, 故导致农民的起义反抗。16.【答案】(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由于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李自成起义后,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16、(3)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原因: 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 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他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不许妄杀一人, 不得侵占民房, 严禁抢掠, 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因而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占地7万顷”“占地万顷以上”等信息可知,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第(2)问考查材料一、二之间的联系,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李自成起义后,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三、四、五可以看出百姓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欢迎之情, 从“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农民起义军的表现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17.【答案】农民处在无粮无法生

17、存下去的状况下。【解析】分析材料“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可知,体现了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农民处在无粮无法生存下去的状况下。本题以陕西通志卷八六的内容、流行的一首歌谣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李自成起义的相关知识点。重点掌握李自成起义的有关内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李自成起义的有关内容。18.【答案】(1)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人吃人;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2)均田免赋;1644年,西安,大顺;沉重打击了封建腐朽势力和清军的嚣张气焰。(3)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满洲,清【解析】

18、(1)本题考查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正确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及所学知识可知,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人吃人;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2)本题考查明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正确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二“200万农民革命大军在黄河南北、厂家上下十几个省的辽阔地区”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李自成针对当时农民的情况,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1644年推翻明朝统治,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依据材料“最终推翻明朝明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腐朽势力和清军的嚣张气焰”及所学知识可知,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腐朽势力和清军的嚣张气焰。(3)本题考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正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建立八旗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人物为皇太极。公元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正式定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大金”国号为“大清”,正式建立清王朝,当上了皇帝。第15页,共!Undefined Bookmark,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