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_归责原则有哪些.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59971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_归责原则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_归责原则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_归责原则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_归责原则有哪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_归责原则有哪些摘要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经济法责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任务是解决因违反经济关系所造成的损害结果应由谁担当赔偿责任的问题。以通过规则来补偿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为逻辑起点,确立由过错责任原则、公允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天平归责原则组成的综合层级归责原则体系,适应了经济法责任的敏捷性并解除了对受害主体爱护的遗漏,保证受害主体能够获得最大的弥补。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 归责基础 归责原则 作者简介:朱雨晨,南京理工高校人文学院2022级民商法学硕士探讨生,探讨方向:学问产权探讨。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

2、9-0592(2022)06-021-02 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依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推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经济法责任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通过对其归责基础的探讨,从而确立起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归责原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干脆确定着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内容、担当经济法责任的方式以及赔偿责任的范围。假如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始终处于理论上缺失状态的话,那么经济法责任的体系就形同虚设。 一、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理论 (一)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界定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确定经济法责任主体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担当

3、经济法责任的依据和标准。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在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中,造成的损害结果应当由谁担当赔偿责任的问题。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即为确定此种赔偿责任供应依据和推断的标准,它不同于经济法的责任,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法责任的归责。从理论上看,经济法责任的归责是一个过程,经济法责任是经验归责过程后所得出的结果,而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则是贯穿于归责过程始终并且必需被遵循的标准。“假如把经济法上的损害事实作为起点,把确定的经济法责任作为终点,那么,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就是连接两点之间的过程,而经济法的归责原则是保证这一过程对相关行为规范定性的价值推断标准。”豍简言之,归责原则是可以被称为确定行为主体担

4、当某一法律责任的推导方法。 (二)当前学界对于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的学说 当前学界关于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的探讨,主要观点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允责任原则以及较为新奇的天平归责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过错作为价值推断的标准,确定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担当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确定了应担当责任的主体后,以过错的大小为标准来衡量责任主体所应担当责任的为多少,因此,无论是确定责任主体,还是确定担当责任多少,过错归责原则都是借用了一个主观上的标准。 2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其理论基础是对危急来源的特别留意义务,它所规制的是对危急源具有限制

5、力的责任主体。采此原则说的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不管经济法主体是否具有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就应当担当经济法责任。”豎经济法领域中的调制主体主要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其作出调制行为时的主观状态不易为外界所知晓,因而主要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违法原则,不问当事人有没有过错,只要调制行为的主体违法或调制行为招致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个人的损害,就应当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3公允责任原则 公允责任原则是现代立法的产物,在经济法中广为运用,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以及宏观调控中更应如此。“经济法责任以公允责任为主要的归责原则还因为经济公允是经济法的基本原

6、则之一,它要求经济法主体在主体地位,权利享有和义务担当,交易机会,利益成果享有和责任担当等各方面都满意公允的要求。”豏公允责任原则在经济法责任中的适用是较为普遍的,因其能相对较好地中和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原则中的一些弊端,因而受到了很大一部分学者的追捧。 4天平责任原则 天平责任原则是陈婉玲教授在其著作经济法责任论一书中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归责原则。它基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认为归责原则在内涵上都应包括定责和定量两个方面,在内容上其又分别对经营者和政府进行归责。政府的定责原则是基于政府是否违反经济法为其预设的义务构想来确定其是否应担当经济法责任的理论基础。政府的量化原则是依据政府失范行为的形式

7、和严峻程度来确定实行何种措施的量化标准。而经营者的定责原则则基于经营者是否违反了经济法为其预设的义务构想来确定经营者主体是否应担当经济法责任的理论基础。经营者的量化原则是依据经营者主体经济违法行为的违法程度来确定其应担当多少经济法责任。分别探讨政府和经营者的经济法责任,并分别对二者进行定责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评价,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目的。 二、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 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全面发展,因此,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为就是追究经济法责任的逻辑起点。对于经济法归责基础中涉及的正值性、合理性、确定性等问题,传统部门法领域对此已有了肯定的探讨。例如,在法律

8、责任的依据方面,学者们提出了“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规范责任论”等等学说,它们对于说明归责基础的问题,都具有肯定说明力。豑笔者认为,对于经济法责任归责基础的探讨可以依据经济法自身的体系要求,从成本补偿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对相关理论做出进一步的拓补。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现实生活中的违法主体也都是有限理性的利益主体,当然会考虑到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在其从事违法行为时,会在客观上对他人和社会带来成本。经济法主体担当的法律责任既可能是基于弥补私人成本而产生,也可能是基于弥补社会成本而产生。因此在发生私人成本即私益受损时就应考虑如何弥补私人成本;当发生社会成本也即社会公益受到损害时,同样应考虑应

9、如何解决“公害”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对两类利益的爱护,以及经济法基本冲突(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解决,对于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必需通过规则来补偿,这就是经济法责任制度产生的缘由,也是能够归责于相关主体的基础。 三、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建构 (一)对当前归责原则理论的分析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的归责基础是行为人对于损害的发生因主观意思欠缺而违反了行为人应有的留意义务。其通过对具有主观恶性的过错进行惩处,实现了法律责任的正义价值,同时促进被损害利益的复原与补偿。但依据这一原则,原告须要证明被告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尽到“合理留意”的义务,才有可能胜诉。在某些

10、情形下,如由于产品质量缺陷造成消费者权益被损害的情形下,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举证责任是有难度的,在道义上也欠公允;还有在环境侵害领域,其侵害的发生往往涉及一些常人无法知晓的深邃的科学技术,而受害者无法完成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就要担当败诉的风险。面对这样的状况,过错责任原则在对受害人的爱护上明显呈现出了不利的一面。 2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是通过特别的留意义务和法定的免责事由共同作用,来确定责任主体是否要担当责任的。但是,对于应担当责任的责任主体究竟应当担当多少责任的问题,这个归责原则就显得捉襟见肘。在过错归责原则中,在确定是否要担当责任和责任多少的问题上采纳的都是过错标准,在无过错归责当中

11、,对于责任量化问题缺乏可行的推断标准是其一大弊端。 3公允责任原则 公允责任作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能较好的爱护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一方的合法权益,但一味的适用公允责任原则,不对个案加以区分,任何风险以及责任都由主体双方来担当,那么对于受害方反而不公允。如受害一方主体能够胜任举证侵害行为的有主观过错的责任时,那么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进行归责可能更加有利于爱护受害人的利益。 4天平归责原则 对于天平归责原则采纳针对不同的经济法责任主体分别进行探讨归责原则的方法,但其所构建的详细制度并不具有不行替代性。给予弱势一方更多的权利,对强势一方则规定更多的限制,这样的做法和公允责任原则有些类似。此外,天

12、平归责原则的归责基础是社会整体利益,忽视了个人作为经济法责任主体时其合法权益也会遭遇损害。我们应当相识到,经济法责任制度要维护的不仅有社会整体利益,也有单个消费者的利益,何况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状况恰恰又有着特别浩大的数量。 (二)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建构设想 在当前的经济法责任中,不论是传统法律上的归责原则还是一些较为新奇的归责原则,其单独适用均会存在一些弊端。笔者认为,出于经济法责任较之其他法律责任更为灵动,其归责过程更为困难的缘由考虑,综合几种归责原则,在经济法责任中作不同的适用,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建构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体系,应当从责任主体的不同、经济法侵权个案中

13、的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对受害者损害的最大化弥补目的动身,借鉴侵权责任法中对于不同类别的案件采纳不同归责标准的做法,形成以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允责任原则以及天平归责原则共同组成的综合层级归责原则体系。依据个案的详细状况,排列出层层递进的归责原则,逐一进行适用保证受害主体能够得到最大化弥补。一般的经济法责任案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当主体一方是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时,如因产品质量问题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环境污染侵权案等等,则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要留意其惩处的严厉性,在适用范围上应受到一些法律法规的限制;假如政府作为一方行为主体出现时,则可考虑天平归责原则的做法,定量定责分析适用;

14、公允责任原则的适用则要求责任主体间地位必需是实质同等的,且主体双方都不存在过错。此外,天平归责原则中的定量、定责原则可以被其他三项归责原则所汲取,混合搭配运用。 总体来说,构建一个综合层级适用的归责原则体系,逐层筛选进而得出经济法侵权个案中的归责原则,对于敏捷性较强的经济法责任来说可操作性更强,也能更好地避开对受害主体利益补偿的缺漏。 参考文献: 1陈婉玲,等经济法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 2焦富民论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建构当代法学200411(6) 3段葳,曹胜亮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湖北广播电视高校学报20227(4) 4张守文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中国法学2003(4) 5戴敏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初探湘潭高校学报2022(5)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