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_诗词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00825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_诗词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_诗词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_诗词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_诗词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_诗词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诗词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更多诗词赏析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导语】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名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诞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与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复原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指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袤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见与当政的主和派

2、政见不合,后被*落职,退隐江西带湖。下面是大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译文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似乎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莫非只有离别使人哀痛,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非常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注释 唱彻阳关:唱完送别的歌曲。彻,完;阳关,琴歌阳关三叠。

3、馀,多余;加餐,多吃饭。 无穷:无尽,无边。 今古,古往今来;般,种。 只应,只以为,此处意为“岂只”。 未是:还不是。 别有:更有。 赏析 送别词是词里一个大家族。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多叙男女离别。从古以来,“黯然*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覆盖全篇。辛弃疾的送别词,却多立意不俗,又总是超出常境,这首鹧鸪天可作代表。词开篇即述离情。 上阕头二句:“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从作者的性格看,送别绝不会带给他这样的伤感。他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始终,郁积胸中,恰巧,遇上

4、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下句突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便觉来路分明。作者和陆游一样,都重视为国家的复原事业建立功名的。他的水龙吟词说:“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认为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水调歌头词说:“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认为对功名应当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涯的

5、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挡、压制有关。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下阕起三句:“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由于题目“送人”与下阕头句“今古恨”,的情景的规定,所以“离合”,就只取“离”字义,“悲欢”就只取“悲”字义。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当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推断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人而尽然说离别并不是可悲可恨的事,显示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

6、紧接着下文便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他的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行人踏上旅途,“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但作者认为此去的遭受比它更险恶。那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风波”;它使人畏,使人恨,有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其中的味道,古人已先言之。作者在此并非简洁地借用前人的诗意,而有他切身的体会。他一生志在复原事业,做官时喜爱筹款练兵,并且执法严厉,多得罪倒戈派,和豪强富家,所以几次被劾去官。如在湖南安抚使任内,筹建“飞虎军”,后来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内,

7、即因此事实被劾为“奸贪凶暴”、“厉害田里”而被罢官。这正是人事上的“风波恶”的明显例证。作者写出词的最终两句,包含了更多的难过经验,展示了更广袤、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情已淋漓,语仍含蓄。李白行路难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同此悲愤;白居易太行路的“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正可说明悲愤的缘由和实质。 这首小令,篇幅虽短,但是包含了广袤深厚的思想感情,它的笔调深浑含蓄,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显示辛词的大家气度。 赏析三 词开篇即述离情。唐代诗人王维有七绝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入乐府,以为送别

8、。李东阳麓堂诗话曰:“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通称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这里把送别场面凝缩成“唱彻”(唱毕)而“泪未干”,展示出形象的凄苦情状。一接却正话反说:“功名余事且加餐”。“功名”,指官爵。张华答何劭诗:“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视功名为“余事”,或者说“志不在功名”,在封建社会真如凤毛麟角。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的鹧鸪天词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蜂拥千军万马,突破重围渡江投奔大宋朝廷,固是爱国壮举,又何尝不是为了功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在封建社会里,是相互联系的。换

9、言之,只有“达”,才能“兼善天下”。所以视功名为余事而劝加餐,处于“国仇未报壮士老”(陆游诗句)的详细历史状况下,这里旷达的成分不多,更多的是激愤,是反语,是色荏内厉的。 下片宕开,从久远的历史长河来作论述:“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莫非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快乐吗?无论“离”,无论“合”终归都是个人间的事,它们只是“今古恨”的一种,言外之意是国家的*,人民的苦难,较之个人的悲欢离合,是更值得关注的事!用“只应”诘问句更力重千钧。 赏析二 送别词是词里一个大家族。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多叙男女离别。从古以来,“黯然*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10、。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覆盖全篇。辛弃疾的送别词,却多立意不俗,又总是超出常境,这首鹧鸪天可作代表。 一接却正话反说:“功名馀事且加餐”。“功名”,指官爵。张华答何劭诗:“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视功名为“馀事”,或者说“志不在功名”,在封建社会真如凤毛麟角。 前结“浮天”二句,以景映情,烘托点染。先写江中之水:水天相连,似乎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正是“情以景幽,单情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引宋征壁语)。而“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这样,把行色的凄凉况味,

11、推上一个高层次。“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作者离别时的凄凉伤感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先写水天相连,似乎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而情感蕴含其中,真是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后结仍扣紧送人题意:“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江头风高浪急,非常险恶,但哪有人间行路难呢?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引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哀痛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今不存。南朝宋鲍照有拟行路难十八首(一作十九首),多述个人不为世用,或针砭社会现实。这两句托意深刻,正应辛弃疾的身世遭受并包涵如今带湖闲居种种生活的体验在内。一首五十六个字的送人小词,写得这样内蕴丰富,寄情高远,绝少“黯然*”心情,“英雄感怆,有在长情之外”(刘辰翁辛稼轩词序),由此词正可悟出。下阙表达了这样两层新意:一是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千件万般,不止是只有生离死别,还有国家大事;二是作者以江头风波险恶突显人间行路之难,世事之险。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