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课堂教学法在肝炎病毒教学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976325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转课堂教学法在肝炎病毒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反转课堂教学法在肝炎病毒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转课堂教学法在肝炎病毒教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转课堂教学法在肝炎病毒教学中的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反转课堂教学法在肝炎病毒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李芳芳,女,汉族,吉林延吉人,讲师,博士,从事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摘要:反转课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又一方向,将反转课堂教学法用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里的“肝炎病毒”一章内容中,探讨反转课堂教学法在医学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为教学改革供应参考。 关键词:反转课堂;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32文献标记码:A文章编号:2095-921410-0135-02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教化的一门基础课程,隶属于形态学范畴,相对于医学免疫学等功能学而言,老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简单,因此,突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这种“填鸭式

2、”教学方法,利用反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某一部分的学习,是具有可行性的优势。所谓反转课堂,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翻转传统学习过程,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与学生共享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课前完成学问自主学习及研讨,课堂中学生讲解、老师指导、师生互动沟通的新型教学模式1。多年来,我们始终在教学改革上进行多种尝试,照实施设计性试验教学2、探究性试验教学3、导师制4等,但这些教学改革仅限于试验教学内容5,考虑到理论教学的特别性和整体性,以及学时、学生人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理论教学改革尚未开展。去年,响应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号召,我们在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142名学生中,针对“肝炎病毒”一章的内容,利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

3、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弱化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一些主动的成果,现将这次的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一、教学前打算 当明确了实施教学改革的目标之后,教研室全体成员集体探讨,以运用什么教学改革的形式、针对哪些内容进行、担当本次教学改革的人员、实施的详细时间等问题进行反复磋商,最终确立实施本次教学改革的时间,内容,形式以及选派教学阅历丰富的老师进行仔细打算,进一步制定出具体的教改方案,集体探讨通过以后起先实施。这样经过前期的充分论证,本着对学生、对教学负责任的看法,避开了因打算不足而匆忙上马,为了改革而改革,不拿学生当试验品,让本次改革有

4、理有据。 我们选取了“肝炎病毒”一章的内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的时间选择在理论课程已经接近尾声,此时,微生物学的基础学问学生已经充分驾驭;章节学问点具有完整性,可以脱离前后教学自成体系;这部分理论学时支配为4学时,适合进行1次反转课堂的教学;该部分与临床紧密联系,有利于进行扩展教学,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大;老师的备课打算时间充分。以点带面,积累阅历。 二、教学实施的过程 负责本次教学改革的老师将完整的实施方案确定之后,提前2周将内容布置给学生,明确告知“肝炎病毒”一章的教学形式,将每个小班的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78人,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小组自主学习;最终由小组探讨进行角色分工,如制作课

5、堂讲解ppt,确定主讲人;公布评分标准等。依据课堂时间将肝炎病毒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一;乙型肝炎病毒二;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每个小组全部内容都要学习打算,在反转课堂现场抽签确定小组的讲解内容和依次。制定的评分标准充分考虑到重点突出,兼顾公允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打分,小组内每人分数一样。评分内容涵盖讲解ppt的制作水平;报告人的讲课内容及语言表达状况;小组的分工协作及团队学习实力,解答其他小组提问的实力等几个方面。评分结果由带教老师评分占比50%,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各占比25%,三方评比之和为最终分数。 在反转课堂进行时,由于是2个小班同时上课,因此2天内全部5个班教

6、学结束。这样肯定程度上避开了后上课的同学等、靠、要,杜绝了照搬抄袭现象的发生。课堂上抽签随机确定小组的讲课内容和依次,也可以防止事前学生只完成负责部分,而放弃其他部分的学习。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以旁观者身份评价学生表现,不发言、不订正、赐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记录学生的优缺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在每一部分学习之后,刚好指出、总结,并就感爱好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化探讨,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拓展学问。完善学生讲解的薄弱之处,巩固学习效果。此外,在课堂教学结束时,给每位同学发放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为针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等了解学生对反转课堂的看法和建议,为本次的教学改革进行

7、总结和为后续的教学改革积累阅历。 三、教学的效果与不足 对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65%的学生喜爱这种反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和老师授课相比,556%的学生认为反转课堂对学问的驾驭程度更好;521%的学生觉得学习的效果更佳;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花费的学习时间更多了;而838%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并且完成学习任务主要是以自我为主。 改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教学改革同样如此。从课堂教学和调查问卷上来看,此次教改体现出的主动一面是:首先,当学习方案布置给学生之后,一部分学生相当重视,认为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他们和小组内同学主动探讨,制作学习ppt,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制作的

8、ppt画面精致,语言组织流利,讲解内容精确详实,在肯定程度上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这种针对一个内容提前2周的打算时间,人为延长了对该内容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的深度,强化了学习的效果。其次,小组的学习形式,弥补了个人学习的欠缺和不足,丰富了思索问题的范围,并且做到了优势互补。有的同学电脑操作技术很好,可以制作学习课件;有的同学表达实力很强,被推举为报告人;还有的同学学问面广泛,成为打算问题的思想者。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做到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第三,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新奇,在之前的学习中尚未应用过,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并且由“学”到“教”的身份转变,使学生具有了要做一个学

9、问传播者的责任感。第四,反转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表现在对专业学问的驾驭,同时要求老师对相关专业学问和临床实际的联系和互补。这些对老师的敏捷、应变实力、引导课堂及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实力等综合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本次反转课堂的不足之处还在于: 第一,受制于学时、学生数以及教学大纲和医学教化的整体性等客观因素,不能应用于全部教学内容;其次,由于课时限制,只能抽签确定讲课内容,这样导致有的学生经过了充分的打算却没有机会表现,而小组内打算稍差的部分因为抽到而影响了整体成果;第三,小组评分的机制导致个别懒散学生搭顺风车,失去主动学习的机会;第四,由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实力差异,导致讲

10、授水平有限,减弱了其他同学学习该部分内容的效果。第五,教学改革支配在学期末,须要付出的学习时间较多,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复习时间,个别同学有抵触心情。 以上这些因素都成为影响教学改革效果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优化教学改革的效果,避开教学改革的不利影响,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而是要主动寻求解决方法,为培育高素养医学人才而不断努力探究。 参考文献: 1李钊,王笑音,徐纪伟.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试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化,2022,14:18-19. 2李芳芳,金桂花,李英信,李红花,孟繁平.

11、浅谈设计性试验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中华医学教化杂志,2022,26:76-77. 3金桂花,李红花,金权鑫,孙昌元,李英信,孟繁平.微生物学探究性试验教学的尝试.医学教化探究,2022,6:8101-900,904. 4金权鑫,孟繁平,崔逢德,孙昌元,李芳芳,金丹,李英信,李红花.在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展病原生物学探讨型试验的探究.现代预防医学,2022,38:3230-3231. 5李芳芳,孟繁平,金桂花,李红花,李英信.医学微生物学试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试验室探讨与探究,2022,31:142-144.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