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钧瓷的文化内涵-河南钧瓷.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967141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河南钧瓷的文化内涵-河南钧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河南钧瓷的文化内涵-河南钧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河南钧瓷的文化内涵-河南钧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河南钧瓷的文化内涵-河南钧瓷.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河南钧瓷的文化内涵|河南钧瓷 摘 要:钧瓷文化离不开催生它的时代 ,也离不开它诞生的地域环境。钧瓷是中原文化的产物。钧瓷沉淀了漫长的历史,进入到新的时代。我们不能不被他身上的气质所动容。他充分的体现了一代官窑的端庄、厚重、大气浑然天成的韵味。钧瓷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更体现了钧瓷艺术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关键词:民俗文化;神龙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15-5312(2022)21-0022-02中原文化起源于上古,其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禹州是大禹带领的夏部落重要活动区域。早期的钧窑广泛分布于古豫州颍川郡扒村(今河

2、南省禹州市神后镇)一带,因宋钧官窑位于夏启大享诸侯、均封天下的“钧台”旁边而得名。中原文化的鼎盛期是在唐及北宋时期,禹州因靠近都城开封,钧瓷才被选为皇室贡品,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中原文化的厚重、浑朴、大气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钧瓷,也使它成为展示中原文化“一张绚丽多彩的名片”。所以,有人说钧瓷是古老而绚丽的中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富特性的代表。钧瓷,作为一种传统名瓷,它自然天成的窑变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其文化价值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受到了世界陶瓷艺术界的重视。一、钧瓷与祥瑞民俗文化中国传统祥瑞图案的实质,是一种出于营造吉兆环境为目的,以美妙的纹饰来驱除各种民间禁忌,并以此寄予祈福求

3、吉心愿的好用装饰,其中主要反映的是民众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瓷作为传统艺术,承载着祥瑞民俗文化的内容,折射出现代人们对美妙生活的追求。在中国钧瓷艺术中,各种不同的风格样式,是由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的生活须要而形成的。它们包含着生活美学,生活意蕴,生活习俗,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这充分说明钧瓷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生活的本质。钧瓷艺术是工艺美术中的一种,由于艺术皆来源于生活,属于生活的美术,因此在我国现代钧瓷造型中,也体现了大量的民俗美学意蕴。如用牡丹、桂花、龙凤则代表富贵,其内涵就是“国色天香”、“龙凤呈祥”等;有用藕、并蒂莲、白头翁、同心结表示情爱的,如“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4、等;有用松、灵芝、桃子、白鹤、绶带表示福寿的,如“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太平盛世”等。钧瓷珍宝“祥瑞瓶”作为国礼,赠送给了与会的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及政要。这件由9名陶瓷专家和美术设计师历时200多天完成的钧瓷作品,采纳古布币造型,构成人体形态,上圆寓天,下方寓地,象征着天地人和谐;四角饰以云龙,象征中国四海升平;四面饰以“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示祥瑞;汲取了玉雕、青铜器浮雕等技巧,在钧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二、钧瓷与神龙文化神龙是才智、英勇、祥瑞、尊贵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奋进向上的精神标记。河南是龙的故里,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

5、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合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日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这些龙文化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在形态上可以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中原和全国各地的民俗,也有不少与龙有关,如每逢喜庆之日舞龙灯,农历二月二祭龙王、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等。这些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就是龙。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

6、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现代钧瓷艺术品中,以龙的题材创作的作品比比皆是。钧瓷以其在陶瓷史上特别的地位,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因此钧瓷常作为外交礼品,象征这华夏文明。如钧瓷作品丰尊,“丰尊”作为第三界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它以中国古老礼器青铜尊为基本造型设计制作,圆口方底,象征天圆地方。腹部15个气钉纹纽,与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相吻合;腰部三个龙型耳饰,代表同期举办的“三会”;“丰尊”颈部11个凤尾状丰收纹,寓意11国友好、发展、旺盛。三、顺天意,天人合一传统思维有学者指出:“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之“潜质”,也是中华

7、审美文化的“中坚思想”。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审美文化精神之发展的一种支配力气与文化底蕴。由于一件上品钧瓷烧制特别困难,当地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加之自然窑变釉画意境无穷,似有神助,许多人认为其本身就是“天”之杰作,在观赏它们的时候就更简单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最高境界。自唐玄宗立命“钧不随葬”时起,它对立于冥品“唐三彩”,物化了“帝王忧患意识”而成为君王的代言;当一代明君后周世宗柴荣企求“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捉将来”时,是厌倦了五代十国的战火狼烟,而立志三个十年,一统江山,安家立业,丰衣足食的帝王心语憧憬的是畅远、安静、安和、祥瑞;当杨家将血染战袍,保家为民,而宋仁宗恋恋不舍地赐给钧

8、瓷时,钧瓷已经是“神祗”;当宋徽宗盛赞“神钧宝瓷”、“精妙绝品”时,钧瓷所张扬的内涵,已经不是书画艺术、金石艺术所能承载的负荷了,而是帝王文化的凝合,已经超脱了瓷的理念。钧瓷突出的不仅仅是“瓷”,重要的是“钧”。它不是一般意义的陶瓷工艺品,而是满载着历史文化君王意识的特别载体。这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不仅是人们投身到自然中对自然的能动顺应,而且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对自然的体悟,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亲和的关系。在钧瓷的诸多文化元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特别显明突出。现代钧瓷艺术品始终传承着“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四、千钧万变,道法自然的思维钧瓷的文化内涵可以从它兴盛的历史说起,宋代是中国历史上

9、号称为“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历代君王不仅酷爱字画,而且酷爱瓷器艺术。宋代对中国思想史最独特的贡献,即儒学的复兴。宋代瓷器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风行的美学思潮密不行分。宋代艺术崇奉的创作原则是“和于天造、厌于人意”,追求的是最佳境界是“天工与清爽”,所以钧瓷釉变的天成之美,在宋代极为风行。须要特殊指出的是,对“道”的追求不仅体现在钧瓷的艺术风格上,还贯穿于整个烧制过程中。“入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是闻名作家姚雪垠为钧瓷窑变自然形成的情景交融的意境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的“元人画”不是由毛笔和着水墨与颜色画在宣纸上,也不像手绘瓷一笔一笔描画在素坯上,而是在13

10、00度以上的窑炉中,以火的凹凸强弱形成的微妙、困难的气氛为画笔,形成意境千变万化的釉画,成就了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魅力。古老的道家典籍 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钧瓷的烧制过程和“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暗合。一件好的钧瓷艺术品先从造型入手设计出符合审美要求的器型,依据器型施不同的钧釉,然后最令人期盼的就是钧瓷的窑变,作品在窑变中追求自然美境界。现代钧瓷作品中,自然窑变的出人意料的效果,体现了钧瓷无双的艺术特质。此课题为河南许昌学院校级项目河南钧瓷造型风格探讨探讨成果,项目名称:河南钧瓷造型风格探讨,项目编号:2022017参考文献:1法丹纳 傅雷译.艺术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2李争鸣.追根求源话钧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3阎夫立,阎飞.中国钧瓷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4纪瑞祥.中国陶瓷艺术美学意蕴探析J.山东陶瓷,2022,10(05): 4143.5刘瑞海.火与土的凝合:论钧瓷的审美特征J.科技资讯,2022,10(30): 253.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