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962180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面世至今,我国的中医已有2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西医传入我国也有150多年了,然而,中西医结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才历经50年多一点。看病抓点中药、取点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吗?中西医结合离老一百零一姓的生活原委还有多远? +中医西医有什么区分? 记者:中医与西医对疾病的相识有什么差别? 陈可冀:这是属于比较医学的范畴。从理论上讲,中医多从宏观角度动身相识问题,讲究文化理论属性,强调整体性以及哲学层面上的思辨性,似可称为整体医学。而西医相对来说,讲求从微观着手看问题,非常注意微观的变更,当然也不是不讲整体。 从诊断方法上来说,中医一般是外内法,通过察看

2、人的气色、舌象等外部现象来分析身体内部的病变;而西医则是用内外法,比如,肝肾功能不好,就会通过一系列内部检查来验证病人面部气色以及其他的异样改变。 从治疗手段上看,西医多用化学合成的药物或手术等疗法,有关药物的成分很详细和明晰;而中医则多用自然药,较多运用非创伤性疗法。中医注意病人的主观感受,医生凭借“望、闻、问、切”进行诊疗;而西医则比较注意客观指征,比较注意“证据”,现在更强调循证医学的“证据”,比如,体温摄氏40度即为高烧,摄氏37.2度就是低烧很详细。 记者:不少老一百零一姓生病后,总是在想或问:“我是看中医还是西医?哪个会好得更快?”有人回答:“有病看西医,养生重中医。”那么,生病之

3、后原委是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呢? 陈可冀:这不能简洁地说谁好谁不好。从理念上看,西医讲求群体预防,中医则讲求个体养生。但是,中医也注意预防,如黄帝内经提倡“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上工治未病”。黄帝内经中的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也是很先进的。因此,原委是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这只是相对的,不能肯定化。 中西医治疗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治病救人。无论何种医学的形成都跟科学技术的发展亲密相关。中医形成于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因此,人们重视宏观、整体地看问题,整体性强。而西医形成于科学技术发达的近现代,能够对病人进行许多的检查,因此更易于视察微观层面的改变。所以,两者要

4、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治疗疾病备有优势 记者: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谁为主轴呢? 陈可冀:这要视详细病情而确定。比如,特别严峻的疾病,在治疗的某一个阶段可能是以西医为主,在其他阶段或许又以中医为主。在整个医疗过程中,不肯定谁总是当主角。比如,一些功能性疾病(疲惫无力等),表现为浑身酸软,西医检查可能未见异样,查不出什么问题,只好让病人尽量多休息;而中医则经常认为这是气虚的一种表现,可以开些补气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等(现在证明,这类补气药确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再比如,冬春、秋冬爱感冒的人。提前服用有肯定补气作用的玉屏风散,就能够有效的预防。又比如,有的病可能呕吐

5、很厉害,什么也吃不下,怎么办呢?西医便可以通过静脉点滴的方法,给病人补充一些必需的养分。所以,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主次,某些状况下当主角,某些状况下还得甘当配角。 记者:中医常说的精、气、神等听起来很“玄”,有人还说,中医的有效性有偶然因素在内,缺乏量化的指标,对此,您怎么看? 陈可冀:相对来说,西医常从局部病变人手,多实行肯定的对抗性治疗手段,中医则是更多地强调调整整体的功能,中医复方作用常是调整性的,如调整免疫功能,等等。中西医的诊疗思路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诊疗过程中,两者应当参照地去用,不行偏颇。中医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它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对于中

6、医和西医,既不要过分强调它的不同,也要留意它的相同,即求异也求同。中医理论里讲求人体的和谐,所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等;亦讲求“交泰”,即首先要讲一样的东西,再讲不一样的东西,两者是不冲突的。这就是我们日常提倡的先要“合众”,再讲“别出心裁”,是一个道理。中西医结合是因为现代医学进步了才出现的,应当优势互补,绝不行误会为“中医西化”。说究竟。还是“继承不离古,发扬不离宗”,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东西都要为我所用。的确,中医很久以来积累了大量的临床阅历,但缺少量化的指标,而科学是强调定性定量的统一。所以,最佳的治疗决策应当是循证医学与专家阅历的完备结合。 记者:中医如何适应循证医学的发展呢?

7、陈可冀:现在,国际上讲求循证医学,就是说,任何诊断、治疗方案都要有证据来证明或佐证。证据怎么获得呢?就是要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化、有合理比照的探讨或试验来取得证据。但中医特殊重视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中医如何与循证医学实践结合,这是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的一大探讨课题。 其实,“专家阅历”也能算是一种“证据”,但只能算三级、四级证据,假如专家阅历经过多中心探讨证明,便可以上升为一级证据了。所以,中医的“专家阅历”也是循证医学的一个层次。中医的长期临床阅历应当受到更充分的重视,既要重视客观标准,又要重视主观阅历。我国中医界已经起先向着循证医学方面发展,国家“十一五”重大疾病的攻关项目许多就是依据循

8、证医学设计的。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记者:中医+西医就是中西医结合吗? 陈可冀:虽然有的病,单纯用西药可以治疗,有的病用中药可以治疗,但是,许多病须要综合治疗。比如对肿瘤的治疗。就经常须要中西医综合治疗。化疗、放疗的时候“敌我不分”,不管是正常细胞还是肿瘤细胞可能都被杀死,这就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遭遇重创。假如此时加点补气养阴的中药就很管用,能削减不良反应。许多临床试验证明白这一事实。但是。有时候中药、西药联合用药也可能有坏处,有的药物是不能用在一起的,因为,药物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的化合物。国际上已经接连成立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探讨机构,我国目前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重视程度和详细实践还不够。

9、记者:中医的发展相对较慢,主要是什么缘由? 陈可冀:最主要的还是指导思想的问题,有些时候对不同的看法缺乏宽容性。虽然在中医药的“继承、发展”上早已达成一样,但是在关于中医药的“创新、国际化”方面的分歧却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争辩。我觉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出路。当然,“古为今用”不是食古不化,“洋为中用”更不是食洋不化。 记者:应当如何理解“中西医结合”呢? 陈可冀:所谓中西医结合,就是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学问和方法来继承、整理、探讨、发展传统医药学。不行以误会为是用“西医改造中医”,更不是去“取消中医”,中西医应当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当然,中医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如若结合再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成果当可拭目以待。 (编辑祝健)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