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一轮轮复习化学-专题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95436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一轮轮复习化学-专题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高考一轮轮复习化学-专题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一轮轮复习化学-专题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一轮轮复习化学-专题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一、氮气与氮的氧化物1.氮气自然界存在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A族。在自然界中,氮元素既有态,也有化合态,大部分氮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成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氮的固定的方式有自然固氮、生物固氮、工业固氮物理性质N2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氮三键的键能大),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氧化性3MgN2Mg3N2N23H22NH3还原性N2O22NO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氮的氧化物NONO2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红棕色毒性有毒有毒溶解性不溶能溶化学性质与O2反应2N

2、OO2=2NO2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聚合反应2NO2 (红棕色) N2O4(无色)实验室制法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与环境的关系空气中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等,空气中NO、NO2是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温馨提示:(1)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可造成水体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燃料在发动机内高温燃烧时,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生成形成的一种有毒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具

3、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2)收集NO用排水法,收集NO2用向上排空气法,前者易与氧气反应,后者易与水反应。(3)工业上就是利用3NO2十H2O=2HNO3NO这一原理制取HNO3,为了提高NO2的吸收率,在吸收的过程中要补充适量的O2,所以总的吸收反应可表示为:4NO2O22H2O=4HNO3。NO与O2配比适当时,也可以被水完全吸收。总的吸收反应可表示为:4NO3O22H2O=4HNO3。(4)通常“纯净”的NO2或N2O4并不纯,因为在常温、常压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由于此可逆反应的发生,通常实验测得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它的实际值,或在相同条件下,比相同物质的量

4、的气体体积要小。同理,通常实验测得N2O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它的实际值,或在相同条件下,比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要大。此外涉及NO2气体的颜色深浅、压强、密度等要考虑此反应。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氮元素有负化合价,正化合价和零价,因而常温下,N2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H2反应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NO是亚

5、硝酸的酸酐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指点迷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1)NO2或NO2与N2(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可依据3NO2 + H2O 2HNO3 + NO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2 + O2 + 2H2O = 4HNO3进行计算,当体积比V(NO2):V(O2)=4:1时,恰好反应;4:1时,NO2过量,剩余NO

6、;4:1时,O2过量,剩余O2。(3)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由4NO + 3O2 + 2H2O = 4HNO3进行计算,原理同方法。(4)NO、NO2、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先按求出NO的体积,再加上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再按方法进行计算。二、硝酸1物理性质:纯硝酸为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应用(化学方程式)不稳定性浓硝酸遇光遇热易分解产生的NO2浓硝酸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放置于阴凉处强酸性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微热后褪色鉴别浓、稀硝酸强氧化性除Pt、Au外

7、,大部分金属均能与HNO3反应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之比为13)能溶解铂和金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用铁、铝容器贮存冷的浓HNO3Cu与浓HNO3反应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Cu与稀HNO3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 4H2O碳与浓HNO3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或离子的反应H2S、SO2、HBr、HI、FeCl2等有机反应与苯及其同系物发生硝化反应,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等鉴别蛋白质(带苯环)温馨提示:浓硝酸贮存

8、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放置于阴凉处。无论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放出氢气。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保护内部的金属不再跟硝酸反应,所以可以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浓硝酸。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之比为13组成的混合物叫王水,王水能溶解铂和金。非金属和浓硝酸反应,非金属被氧化成高价的含氧酸或最高价氧化物。在溶液中NO3几乎与所有离子能大量共存,当溶液的酸性较强时可形成硝酸溶液,具有还原性的某些离子则不能与其大量共存,如NO3、H、Fe2+中任意两者能大量共存,但三者混合则不能大量共存。即NO3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表现氧化性,而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氧化

9、剂氧化能力的强弱决定于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而不是本身的被还原程度。实验证明:硝酸越浓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因而氧化能力越强。如稀硝酸能将HI氧化为I2,而浓硝酸可将HI氧化为HI03。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A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Cu22NO2H2O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2H=SO2H2O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稀HNO3中,溶液变蓝,说明铜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过量的铜与浓硝

10、酸反应,产物中一定有NO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产生的有毒气体也越少Fe2、Mg2、Cl、NO能大量共存于pH0的溶液中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指点迷津】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1)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生成H2,浓HNO3一般被还原为NO2,稀HNO3一般被还原为NO。(2)足量金属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时,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产物也发生改变。(3)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或金属与稀H2SO4、硝酸盐混合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在H2SO

11、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4)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金属浓硝酸金属硝酸盐NO2H2O: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被还原)的HNO3占;表现酸性生成硝酸盐的HNO3占。金属稀硝酸金属硝酸盐NOH2O: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被还原)的HNO3占;表现酸性生成硝酸盐的HNO3占。三、氨气与铵盐1分子结构:由极性键形成的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N原子有一孤对电子;N -3价,为N元素的最低价态。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

12、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温馨提示:(1)喷泉实验的原理:气体在溶液中溶解度大或者可与液体发生剧烈反应,且不再产生新的气体或者气体体积急剧减小,造成烧瓶内外压强差较大,即可发生“喷泉”现象。(2)喷泉实验的操作要点: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打开止水夹。(3)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收集氨气的烧瓶要干燥;收集的氨气要全充满;装置要密闭不漏气;玻璃管的长度不能过长;实验不可能实现全充满。3.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备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4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3、H2O、NH3H2O、NH4、OH、

13、H+,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与酸反应HClNH3=NH4Cl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烟生成,该反应用于氨气或氯化氢气体的检验与盐溶液反应Fe33NH3H2O=Fe(OH)33NH生成红褐色沉淀Al33NH3H2O=Al(OH)33NH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白色沉淀可溶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AgNH3H2O=AgOHNHAgOH2NH3H2O=Ag(NH3)2OH2H2O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与氧气反应4NH35O24NO6H2O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反应温馨提示:NH3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用于氨气的检验。氨水与液氨为不同物质,氨

14、水为混合物,液氨为纯净物;NH3为非电解质,而NH3H2O为弱电解质。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3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制取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与制氧气相似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并在收集的试管口塞上棉花,防止生成的NH3和空气对流,确保收集到纯净的氨气气体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白烟)气体干燥用碱石灰做干燥剂温馨提示:制氨气所用铵盐不能用硝铵、碳铵。因为加热过程中NH4NO3可能发生爆炸而发生危险;而NH4HCO3受热极易分解产生CO2使生成的NH3中混有较多的C

15、O2杂质。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代替,原因是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在加热条件下能腐蚀试管。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在制备收集过程中,都应尽可能地不与水接触,以防减少损失和防止倒吸现象。因氨气比空气轻,易与空气发生对流,所以收集氨气时,导气管应插入收集气体的试管底部附近,管口塞一团干燥的棉花团,来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到纯净的氨气。实验室快速制氨气的方法:用浓氨水加固体NaOH或加热浓氨水。4.铵盐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叫铵盐。铵盐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铵盐属于铵态氮肥。(1)水解性:铵盐在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NH4+H2ONH3H2O+H

16、+(2)与强碱反应:铵盐与强碱反应产生氨气。NH4+OH-NH3+H2O(3)热稳定性:铵盐受热均易分解生成氨气和酸。氯化铵受热分解的方程式:NH4ClNH3+ HCl,NH4HCO3 NH3 + H2O + CO2 温馨提示:铵盐的共性之一是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如果在加热时与浓碱作用,逸出氨气,可用于铵盐的检验。铵盐的另一部分阴离子往往不被重视,某些阴离子可与酸反应,甚至放出气体,例如:(NH4)2CO3、NH4HCO3、(NH4)2SO3、NH4HSO3、(NH4)2S、NH4HS等弱酸的铵盐,既可与碱反应,又可与酸反应。在未知溶液中加入强碱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

17、明原溶液中含NH4+。铵盐与浓碱溶液生成氨气,铵盐与稀碱溶液反应并加热生成氨气,铵盐与稀碱溶液反应不加热生成一水合氨。氯化铵分解产生“升华”现象,硫酸铵在高温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硫和水,硝酸铵受热或受撞击都会发生爆炸。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因为NH4HCO3受热易分解,故可用作氮肥A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够实现:N2NH3NH4Cl(aq)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用生石灰与浓氨水制得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3为碱性气体(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

18、气体加热盛有NH4Cl的试管,试管底部有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说明NH4Cl固体可以升华实验室制取氨气: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是因为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的,氨水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NH3、O2和HNO3三种物质中,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课时练习】1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

19、”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 4H2O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3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

20、NO2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 B C D4利用N2NH3NONO2HNO3这一过程制备HNO3,有关上述各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转化过程中某些气体会发生颜色变化B可利用Cu与硝酸的反应,将N元素转化为NO或NO2C为使上述各步骤依次发生,必须向每个步骤中提供氧化剂D实验室中可以利用Ca(OH)2固体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5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洋中

21、不存在游离态的氮B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固定C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还原D向海洋中排放含NO3-的废水不会影响NH4+的含量6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气的转化。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B在催化剂a作用下,N2发生了氧化反应C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D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7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 SUNCAT 的系统,借助锂循环可持续合成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得到的 Li3N 中 N 元素为

22、3 价B过程生成 W 的反应:Li3N+3H2O3LiOH+NH3C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过程涉及到反应:2H2O-4 eO2+4H+8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试管中的现象是( )A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无明显现象,因稀硫酸不与铜反应9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

23、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10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过量氨气反应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开K1,关闭K2,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一小段,然后松开,活塞复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打开K1,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使过量的氨气与氯气混合时,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充分反应后,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会倒吸至试管内D实验室制备氨气和氯气可以用同一套发生装置11“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中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B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加热时,中溶液红色褪去,

24、冷却后溶液变红,体现SO2的漂白性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12已知NH4NO3在空气中爆炸时的反应为4NH4NO33N22NO2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4NO3在高温下爆炸时可以看到红棕色的烟雾BNH4NO3的含氮量小于氯化铵C实验室不能用NH4NO3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D乘坐火车时不能携带NH4NO3固体13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

25、色气体是_(填字母)。ACl2 BO2 CCO2 DNO2(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_。(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14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作负极的物质化学式为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

26、)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初始pHpH=2.5pH=4.5NO3-的去除率接近100%50%24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铁的最终物质形态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Fe2+直接还原NO3-;Fe2+破坏FeO(OH)氧化层。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

27、原因:_。15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反应:。(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3)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装置的作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16某工厂以硝酸为原料

28、生产亚硝酸钠,其工艺流程如图: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1)“分解塔”中SO2从塔底进入,硝酸从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2)“分解塔”中的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3)按一定计量比在“分解塔”中通SO2和喷入硝酸,若反应后生成的NO与NO2物质的量之比恰好1:1,则“分解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向“尾气”中通入一定量的_气体,再通入“吸收塔”中,实现循环吸收。(5)“吸收塔”所得溶液中除含有NaNO2、NaNO3和少量Na2CO3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参考答案例题1、【解析】N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

29、生成NO2,NO不能溶于水,所以应该用排水法收集,错误;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错误;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氮氧化物的催化转化都可以减少SO2、氮氧化物的排放,所以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正确;N2在放电条件下才能与O2反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才能与H2化合生成NH3,错误;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NH3,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A,错误;NO中氮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它可以是还原产物,如HNO3NO,也可以

30、是氧化产物,如NH3NO,正确;HNO2的酸酐是N2O3,错误;硫的氧化物不能形成光化学烟雾,错误;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正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产生NO,不能用水吸收,错误;Br2(g)和NO2都具有强氧化性,都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错误;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得不到NO2,错误。例题2、【解析】铁是变价金属,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所以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3NA,错误;将铜插入稀硝酸中生成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 -=3Cu2+2NO+4H2O,错误;铁屑放入稀HNO3中不产生H2,而是产生NO,错误;稀硝酸与Na2SO3发

31、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NO和H2O,错误;SO2在酸性环境中能被Ba(NO3)2氧化成硫酸钡,则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只得到BaSO4白色沉淀,错误;铜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变蓝,不是置换反应,错误;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Ag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AgNO3,达到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的目的,正确;浓硝酸与Cu反应,逐渐变为稀硝酸,因而会产生NO,正确;铜完全反应,在进行相关计算时以铜为标准,等质量的铜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相同,生成的Cu(NO3)2的量相同,浓硝酸被还原为NO2,价态由5降到4,每个氮原子只得1个电子,稀HNO3被还原时每个氮原

32、子得到3个电子,故被还原的浓硝酸多、稀硝酸少,生成NO2也比NO多,错误;酸性条件下,HNO3氧化Fe2,错误;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一氧化氮,错误;加入Cu(NO3)2固体后,Cu和H、NO发生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错误。例题3、【解析】NH4HCO3用作氮肥是因为其中含有氮元素,易被农作物吸收,与热稳定性无关,错误;N2+3H22NH3、NH3+HCl=NH4Cl,正确;NH4Cl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产生NH3H2O,错误;NH3制备可以采取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可用红色石

33、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说明NH3为碱性气体,正确;检验氨气的方法正确,正确;不是升华,试管底部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试管口NH3与HCl反应生成了NH4Cl,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NH4Cl受热分解,离开热源又会重新生成NH4Cl,得不到氨气,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草木灰的有效成分K2CO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而NH4Cl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当施肥时若把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则二者的水解作用相互促进,发生的双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NH4+= CO2+NH3 +H2O,这样N元素就会以氨气的形

34、式逸出从而使肥效会降低,正确;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通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气体产生,正确;0.1mol/L氨水的pH为11,说明氨水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故电离方程式应用可逆号连接,错正确;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则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正确;O2和HNO3二者不能反应,错误。【课时练习】1D【解析】A. 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表现出酸性;后褪色,表现出强氧化性,正确。B. 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被锌还原生成氮氧化物等,而不生成氢气,正确。C. 要用棕色瓶盛装

35、浓硝酸,因为浓硝酸具有光的不稳定性,正确。D. 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可能是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褪色;也可能是硝酸表现出酸性,中和了氢氧化钠的碱性,酚酞在中性溶液中呈无色,错误。故选D。2A【解析】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加入NO3-后,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溶解Cu,A项错误;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如NH3,B项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产物正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C项正确;D.稀硝酸与Cu反应产生NO,NO与O2反应产生NO2,均能通过一步实现转化,D项正确;答案选A。3D【解析】放电条件下,氮气和

36、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而不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错误;NH4NO3加热到190时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若加热到300左右时分解生成氮气、硝酸和水,错误;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冷却时又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错误;答案选D。4C【解析】ANONO2的转化会出现气体由无色到红棕色的颜色变化,故A正确;B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故B正确;CN2转化为NH3时,需要加入H2做还原剂,不需要加入氧化剂,NO2与H2

37、O反应生成HNO3时,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不需要再加入氧化剂,故C错误;DCa(OH)2与NH4Cl混合加热可制备NH3,故D正确;故答案为C。5B【解析】A.根据图像,海水中存在氮气,A错误;B. 中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B正确;C. 中转化为或,化合价升高,属于氮的氧化反应,C错误;D.根据图像,能转化为,转为氮气,氮气转化为,故向海水中排放会造成浓度增大,D错误;故答案选B。6D【解析】A.氮的固定是指氮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N2NH3的反应为氮的固定,但NH3NO的反应没有氮气参与,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B.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a作用下,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

38、还原,氮气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由示意图可知,催化剂a的表面只发生了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没有发生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a、b可加快反应速率,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故D正确;故选D。7D【解析】A由图可知,过程是Li和N2生成Li3N,Li元素为+1价,N 元素为3 价,A正确;BW是LiOH,过程II的反应为:Li3N+3H2O=3LiOH+NH3,B正确;C过程是4LiOH4Li+2H2O+O2,该反应需要电解,所以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正确;D由于该过程为了合成NH3,故电解质环境为碱性,过程涉及到反应为:4OH-4e-=O2 +2H2O,D错误;故选D。

39、8A【解析】在试管的溶液中仍然有NO3-,加入稀硫酸,相当于有硝酸存在,所以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NO,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答案选A。9D【解析】A中灼热碎玻璃起加热作用,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NO2,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为氧元素,因此,还有O2生成,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A项正确;B由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所以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产生的,B项正确;C中浓硝酸挥发才能与红热木炭接触,产生的NO2是还原产物,C项正确;D红热的木炭还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了CO2,D项错误;故

40、选D。10B【解析】A. 打开K1,关闭K2,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一小段,然后松开,活塞复原,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B. 打开K1,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使过量的氨气与氯气混合时,过量的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只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故B错误;C. 充分反应后,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或生成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会倒吸至试管内,故C正确;D. 实验室制备氨气和氯气都可以使用固体与液体制备,制备氨气可以选用浓氨水和氧化钙,制备氯气可以选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可以用同一套发生装置,故D正确;故选B。11A【解析】A加热时,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

41、是由于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A正确;B加热时氨气逸出,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又溶解中为红色,B错误;C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受热又分解,恢复颜色,所以加热时,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C错误;D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验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答案选A。12B【解析】A根据NH4NO3的爆炸反应可知生成的NO2为红棕色,爆炸时,NO2、粉尘、H2O等形成了红棕色的烟雾,故A正确;BNH4NO3的含氮量为35%,NH4Cl的含氮量为26.2%,故B错误;C由于NH4NO3固体受热可能爆炸

42、,故实验室不能用其制备NH3,故C正确;DNH4NO3属于易爆炸物,不能带上火车,故D正确;故答案为B。13(1)分液漏斗;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2)BC(3)还原;3CuO+2NH33Cu+3H2O+N2(4)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4)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5) 【解析】A装置制取氨气,B装置干燥氨气,C为反应装置,D装置吸收反应产生的水,E装置防止F中的水分进入D装置干扰实验结果,F装置测量生成氮气的体积。(1)装置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浓氨水遇氧化钙、氢氧化钠会释放氨气,故可选用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2)该装

43、置为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A.氯气为黄绿色气体,A错误;B.过氧化钠和水,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都无需加热,B正确;C.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无需加热,C正确;D.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D错误;答案选BC;(3)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固体,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单质,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根据元素守恒该气体肯定含有氮元素,只能是氮气,故方程式为;(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测定D装置的质量变化来确定生成水的量,故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F中的水分进入D装置,同时浓硫酸还能吸收氨气;(5)为保证读出的气体体积为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需要调整两边液面相平;(6)测得干燥管D增重m

44、 g,即生成m g水,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即n L氮气,根据元素守恒,水中的氢元素都来自于氨气,氮气中的氮元素都来自于氨气,故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4(1)FeNO3-+8e-+10H+=NH4+3H2O(2)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3)本实验条件下,Fe2+不能直接还原NO3-;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3-的去除率Fe2+2FeO(OH)=Fe3O4+2H+;Fe2+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利于电子转移 【解析】(1)原电池中负极材料失电子,根据图1,铁失电子,所以作负极的物质化学式为Fe;根据示意图,正极是NO3-得电子生成NH4+,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O3-+8e-+10H+=NH4+3H2O;(2)根据图示,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的原因是:pH=4.5生成了较多的FeO(OH),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所以NO3-的去除率低;(3)根据图2可知,只加入Fe2+的水中NO3-的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