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_关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951173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_关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_关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_关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_关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_关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摘 要:生态文明的兴起时间比较短,对其进行理论探讨还处于探究阶段。然而生态文明自身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相联系的,建设生态文明所涉及的问题和领域也是多方面的。应有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是人类反思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们反思有特别大的启示意义,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关键词:生态危机 物质变换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观念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觉,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留意,人类也在起先反省危机背后的缘由。对生

2、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索,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日,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行避开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

3、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验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起先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实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醉在这种折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其次,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其次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二、马

4、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101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靠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限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气从自然中获得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得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须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定会向自然界排出各

5、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加到大自然循环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得满意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日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整我们的实践活动,做

6、到“合理地调整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限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气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气,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今日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1) 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相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

7、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困难的工程。它须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意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意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

8、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许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需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分,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详细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动身。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动身,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

9、,辨别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动身,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高校)参考文献: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1015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101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1014.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