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共3392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944050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共3392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共3392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共339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共3392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共3392字)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一“、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的提出1.政策背景。自1949新中国正式成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经历了刚开始几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在所有制上形成了单一的集体所有制形式。在管理体制上对应的是指令性的计划方式。基于以上原因,国家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分配制度上也有着鲜明的指令性特色,逐步形成了“统包统分”的分配模式。2.政策理论基础。在这种模式下,商品经济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无法行得通的,因为在计划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排斥市场的体制,经济运行中所有的经济

2、单位都是政府的一种附属品,政府主管了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计划。同时这个理论还认为,在经济体制中的劳动力为集体所有制所拥有,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允许劳动者自由就业,它的本质目的就是消灭失业,一味地追求公平而忽视了效率。综上所述,与之相对应的工资制度是国家统包统销,“铁饭碗”和“大锅饭”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词语,在这种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施行了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和统一分配就业的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尤其体现在经济体制中,计划经济作为一种分配资源的方式,政府机构事先制定好特定的计划,然后运用行政力量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新中国建立初期,经历了多年战争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

3、,百废待兴,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缺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高级人才属于非常稀缺的社会资源。在当时整个社会环境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能够发挥大学生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作用,针对当时的这些大学生,国家提出了“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3.政策内容。在这个特殊阶段时期,高校毕业大学生的工作分配先由上级部门统一下达具体的分配计划,再经过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做好同意调配计划,再由各个用人单位与各个系统统一分配人才的方案,最后才由高校统一制定高校毕业生的派遣计划。在1952年7月的关于1952年暑假全国高等大学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统一计划和分配,这项政策是完全

4、符合我们国家现实情况的发展和需要的。”同时在这个“指示”中也基本确定了当时暑假高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便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这个指示的确立标志着政府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高校毕业生实行计划分配的制度,也标志着我国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实行“统包统分”制度的形成。1956年,国务院针对高校毕业生统一分配的基本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补充,主要体现在高校毕业生要根据国家的实际需求,集中使用、重点装备和一般照顾结合,在进行人才分配时候要优先照顾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工业部门,对于其他部门,在紧急需求下,也予以酌情考虑适当照顾,对于各省市也有适当的照顾。随后在1958年4月,中央又做出了关于高等大

5、学和中等技术大学问题的意见规定,隶属于中央的高等学校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余下的学生由地方统一分配。从规定开始实施起,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初步形成了国家负责、按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接下来在1981年2月国务院又批准了国家计委、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局的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根据报告,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确立为“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实行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我国特定时期计划经济的产物。尽管这个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作出一些小的局部调整,但从总体来讲,其内容实质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济运行的主导还是在于指令

6、性计划,高校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按照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在这个基础上,中央进一步提出了“统一计划,集中使用,重点配备”和“在适应国家建设的需求基础上充分贯彻学用一致的原则”等一系列的高校毕业生分配方针政策,根据以上政策也逐步形成了“地方分配、中央调剂”的分配原则。在这种就业制度下,劳动力不属于劳动者所拥有的,而是属于全民所拥有,高校的毕业生只能服从于政府的分配,用人单位也只能接收上级的派遣。二“、统包统分”阶段的价值分析1“.统包统分”阶段的价值优势。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利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个鲜明特征

7、表现得尤为明显,国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应运而生,这个就业政策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烙印。虽然这个政策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是就像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一样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在一定程度上“,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对于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人才快速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政府统一制定用人计划和指标,保证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用人单位能够得到所需要的紧缺人才,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稳定发展。政府按照计划分配大学毕业生,使大学生在毕业时候就能够顺利就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一定条件上为大学和用人单位的发展提供了

8、良好的环境。政府作为一个连接大学和用人单位的桥梁,既为大学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用人单位又可以及时得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单位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不仅满足了国家的需要,而且也保证了大学生的就业,彻底改变了旧社会时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成长”思想的鼓舞下,很多充满热血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在组织的统一安排下踏上了艰苦奋斗报效祖国的道路。成为国家的栋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建功立业。2“.统包统分”阶段的价值缺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缺点暴露无

9、遗,一项科学合理的就业政策,一方面不仅仅要满足国家的用人需要,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用人单位、大学和个人的基本利益“,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在充分保证国家用人需求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不得不承认,这项政策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不利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在这个制度下,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持着一种态度,那就是“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只要你成功进入大学,那么你就成为了准国家干部,毕业就有“铁饭碗”。在这种消极的思想影响下,学生们毫无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纯粹在大学里混日子就等着拿毕业文凭,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保证质量。

10、同时,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优秀毕业生的积极性。因为在分配工作时候,学生生源地、家庭条件等因素都作为首要因素去考虑,然而对学生学习状况、平时在校表现和发展前景考虑的因素比较少。其次,国家对大学生人才资源管得过死,大学和用人单位缺少输送和使用优秀大学生的自主性。国家对人才计划性太死,大学和用人单位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由于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被动地等待上级和调配部门的意见和指标。同时,负责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部门在制定人才分配计划的时候又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为他们同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接触比较少,不能从实际出发切实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真正切实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的特性和种类。在“统包统分”的模式下,大学根据上级计划派遣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接收大学派遣过来的学生,大学和用人单位对彼此都不了解。在这种分配模式下,大学毕业生是否分配到一个称心如意适合自己的单位,用人单位是否接收到了自己所急需要的人才类型,这些问题都很难得到解决。三、总结最后“,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不利于大学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种随机性的分配原则造成了很多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这样就很难使他们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才智。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