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空城计教学课件_空城计京剧.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9909930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空城计教学课件_空城计京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空城计教学课件_空城计京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空城计教学课件_空城计京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空城计教学课件_空城计京剧.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空城计教学课件_空城计京剧空城计文通过逼计、施计、中计、释计这一脉络生动描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处变不惊,运用计谋,终于使魏国名将司马懿引兵退去精彩场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预设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 3、理清故事脉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 2、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重温三国演义 教学预案 一、激情导趣 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吧 (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 二、新授 (一)解题、阅读定向 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 2、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计”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 学生纷纷回答:苦肉计、调虎离山、金蝉脱壳

3、。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它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学完课文,你们将会明白。 (二)检查预习 1、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在预习中,你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词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醒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 (三) 快速浏览全文,整理故事情节 事情的开端、起因是什么? 兵临城下。“蜂拥而来”说明司马懿兵马很多。(体味“蜂拥”一词好在哪里) 发展:临危之际,诸葛亮开始使用妙计。 高潮是什么? 板书: (一)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 (二)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

4、 (三)高潮司马懿中计 (四)结局诸葛亮释计 教师: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探究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预设目标 1、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 了解三国演义 教学预案 一、复习导入 二、分析故事情节 (1)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

5、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整。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学生划分课文层次。) (2)课文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请大家在“计”字前面各添加一个动词,以此来概括各层的内容。 (教师板书:“计”以及“逼”、“施”、“中”、“释”等。) 1、通过情节分析人物 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1) 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军情紧急?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军情紧急

6、”及“侧面”。) (2) 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处变不惊”及“正面”。) (3) 高潮司马懿中计: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 (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本层中写到诸葛亮“笑容可掬”,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情况,说说他的笑中有何含义? (4) 结局诸葛亮释计: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