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自然诗中的禅学意象_自然意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905673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山自然诗中的禅学意象_自然意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寒山自然诗中的禅学意象_自然意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山自然诗中的禅学意象_自然意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山自然诗中的禅学意象_自然意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寒山自然诗中的禅学意象_自然意象 摘 要:唐代传奇诗僧寒山的自然诗有极深的禅学意味,所取自然意象尤以林、云、月、泉等禅家经典意象为多,体现出隐修山水间的禅趣和物我合一的禅悟。关键词:寒山诗 禅 自然意象寒山(约691-793)是唐代隐居于浙江天台山寒岩的传奇诗人,生平已不行详考,仅以三一百零一余首诗作传世,因其诗中多作佛、道语,又以佛家思想为主,被认为是以诗明佛证禅、道情咏性的诗僧。寒山生活在禅宗发展快速、势头正强的唐代,其禅僧身份被普遍认可。寒山有诗云:“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其诗本书于岩石上,存于山水间,于自然物象中交融诗境与禅境,读之可修心参禅。禅家极重自然。自然山水是他们的栖隐之处

2、,禅意泛化的自然万象是他们参悟的对象。禅家不运用抽象名词、不落入形而上的思辨,他们所谈的是花、石、云、鸟。1“对于禅家来说,只需在禅的思维中引进适当的中介因素,以便把这种思维的成果感性化、物态化,使之更接近诗的面目。这种中介首先是而且好像只能是自然。”2“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句是隐于山林间苦修的寒山融入自然得其所乐的写照。寒山诗中有极多描写自然的诗,笔法或白描或写意,浸润了禅意。寒山做诗正是以禅学为指导思想。林、云、月、泉是寒山自然诗中最多见的意象,也是少数禅家认可的可资明空的自然物象。林、云、月、泉意象在寒山诗中多相互叠加出现,但做分开探讨可略窥其各自的禅味特色。寒山诗中有:“谓言最幽野

3、,岩岫深嶂中”,“以我栖迟处,幽深难可论,”“明月清风是我家”等诗句。自东晋始,择幽和栖居始终为僧侣所好,民间因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林意象其实应为一组山林意象的集合,在寒山诗中可表现为岩、松、草、溪、鸟、霜雪等意象,是幽居之地相伴隐士的自然环境的总和,是性好清幽的隐逸精神的象征。“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林意象呈现出的隐修生活总的来说是苦中有乐的。典型的描述隐修之苦的寒山诗是“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该诗中用“杳杳”、“落落”、“寂寂”等几组叠字形容寒山自然环境,到处透出修行苦寂,但这种苦是与人无伤的,时间似行

4、进又似静止,自有玄妙感觉。而“粤自居寒山,曾经几万载。任运遁林泉,栖迟观自由。寒岩人不到,白云常叆叇。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愉快枕石头,天地任变改”一诗可谓述尽隐居之乐。云意象也和隐修禅趣有关。寒山诗中有很多写云的诗句,如“白云高嵯峨”,“云卷兮霞缨”,“蒸云昼不消”,“庭廓云初卷”等,是对自然景物的单纯描写,但也有以云语禅的诗句。寒山诗中的云大抵有“闲”、“悠”、“寂”三种意味。“闲”指闲适之乐,如“自由白云闲,从来非买山”,“可来白云里,教尔紫芝歌”,略有禅味。“悠”指悠闲任运,如“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这已经是讲究任运自由,随缘自适的禅家之语了;“寂”指宁静无为,如“白云中

5、,常寂寂”,“寒山唯白云,寂寂绝埃尘”。这里的云意象可谓佛家所说的“寂灭”之境,指远离迷惑、度脱生死,进入宁静无为之境地,是修心人追求的无上极乐。因而寒山诗中又有“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时人寻云路,云路杳无踪。欲知云路处,云路在虚空”,可见要达到此境界之艰难。月意象是寒山自然诗的核心愿象,也是佛教经典意象。月意象可指“佛性本自清净,如同明月行空,修行者一旦悟得,则可不疑不惧。”3参月可不至迷惘,还原心之原来面目。禅宗中月乃万事禅灯,正如寒山诗中有以月为灯的诗句,如:“师亲指归路,月挂一轮灯”,“孤灯明月轮”,“岩点孤灯月未沉”,所指都是观月可助寻回本性。佛说月喻经中称:“皎月圆满,行于虚

6、空,清净无碍。”月是圆相,指佛性圆满;是空静,即了悟的象征。寒山诗中的例证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岩前独静坐,圆月当天耀。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从这些诗句中都可看出月是皎然、圆满、空静的佛性象征。月即“真如”,是佛教中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因此月还可喻指佛教语言观。真如是难以用语言逻辑明示的,只能靠顿见真如本性而开悟。月意象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禅宗所提倡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正如寒山诗中的“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文字可存禅机,如读“明月照时常皎洁”之类的禅诗或可有助于明白佛性之质,但禅心了悟是语言说不出的,仍要靠自行

7、参月,在月轮中体悟“三昧”。寒山诗中的月意象多与泉意象相伴,如“月照水澄澄”,“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泉意象泛指水之意象,取水的清透亮澈喻指禅心不含杂质,澄然自明。寒山诗中有:“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一道清溪冷”,“溪涧静澄澄”,“静若秋江水”等句。禅家眼中的水总是澄清、静好、冷澈的,正如禅心,可说与月的空静相类。寒山诗中也有:“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自由青天”的“水中月”意象。“水中月”是闻名的般若经十喻之一,喻指人生虚妄不实。个体生命终将融入永恒佛性,“天上月”即为永恒佛性,依此可看出此寒山诗有不甘于短暂、虚幻的人生,追求永恒之精神的意蕴。美学大

8、家朱光潜认为自然诗可分为粗浅的感官主义,情趣的默契欣合,以及最高的泛神主义三个层次。4禅家眼中的自然万物尽是佛影的体现,莫不充盈着神灵的光辉。禅僧寒山的自然诗既有得自然情趣之诗,更有于自然中见自性(佛性)的泛神主义层次的诗,有很深的美学、哲学底蕴。禅家主见“不立文字”,并非一概不用文字,而是不以文字为“体”,而仅以为“用”。寒山诗中有“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袒露了寒山做诗明禅证道的衷肠。诗句文字好比“指月”之“指”,仅是手段,最终须要领悟的仍是“月”,是真如。寒山禅意十足的自然诗用词清淡朴实、取意质直,林之幽隐、云之悠闲、月之皎洁、泉之澄澄皆于文字间跃然而出。林、云意象透出隐逸之乐、禅趣昂

9、然,月、泉意象则是明心见性的禅悟本色。寒山诗中林、云、月、泉的自然意象即为禅学意象,显现的实为禅僧寒山的思想境界。参考文献:1铃木大拙.禅风禅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1019:271-273.2覃召文.禅月诗魂: 中国诗僧纵横谈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1014:25.3刘艳芬.佛教月意象意蕴及其与诗学的相互影响J.西北师高校报社会科学版.2022.44 (4): 68-73.4朱光潜.诗论M.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22:90.作者简介:吴涛(11018),男,云南昆明人,讲师。主要探讨方向:翻译理论、典籍英译、文学翻译。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