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889840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教化,“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为帮助萧统尽快成长,萧衍先后派很多学士充当他的师友,闻名的有宋书的作者沈约、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等。这使得萧统自幼便对文学产生爱好,并渐渐有了自己的探讨和见地。加之萧统作为皇太子,有足够的条件充分利用皇家藏的典籍,据说他的藏书近三万卷,而他身边的学士,还可以利用民间藏书。这是编辑一部高质量选集所必不行少的条件。 文选的成书和体例 从目前的材料来看,文选的主编者是萧统,但他不是凭一己之力完成的,而是有手下的文人参加,在这些参加者中刘孝绰最为重要。刘孝绰可以说是萧统手下的首席文人,萧统特殊让他为自己编定文集。此外

2、,在萧统主持编纂诗苑英华时,很多详细工作都是让刘孝绰做的,以致颜氏家训文章篇干脆将该书系于刘孝绰名下。在文选的编纂过程中,刘孝绰自然也做了不少工作,所以弘法大师在文镜秘府论中有“梁昭明太子萧统与刘孝绰等撰集文选”的提法。可见,文选的编成,刘孝绰功不 可没。 文选所收文章时代上起子夏、屈原,下迄梁代,唯不录生人。书中所收的作家,最晚的陆倕卒于一般七年,而萧统卒于中大通三年,所以文选的编成当在一般七年到中大通三年之间。编排的标准是“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从分类的实际状况看,大致划分为赋、诗、杂文三大类,又分列赋、诗、骚、七、诏、册、表、教等三十八小

3、类。赋、诗所占比重最大,又按内容把赋分为京都、郊祀、畋猎等十五门,把诗分为补亡、述德、讽谏等二十四门。这样的分类体现了萧统对古代文学发展,尤其是对文体分类及源流的理论观点,反映了文体辨析在当时已经进入了特别细致的阶段。 文选中的文章,以辞人才子的名篇为主,强调的是以“文为本”。因此,凡“姬公之籍,孔父之书”,“老庄之作,管孟之流”,“谋夫之话,辩士之端”,“记事之史,系年之书”,即后来习称为经、史、子的著作一律不选。但是史传中的“赞论序述”部分则予以收录,因为“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深思,义归乎翰藻”,合乎“能文”的选录标准。也就是说,文选的选录标准并非是以文章的立意为宗,而在

4、于讲究辞藻华美、声律和谐以及对偶、用事切当这样的艺术形式。这种标准,实际是为古代文学划定了范畴,是文学发展到肯定阶段的结果,对文学的独立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 由于文选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使得隋唐以来的文人学士对这部书非常重视。特殊是隋唐科举以诗赋取士,隋唐文学又和六朝文学有着亲密的继承关系,因而文选就成为当时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甚至与经传并列。在文选编成后不久的隋代,就有萧统的族子萧该为文选作音注。到了唐初,在当时的扬州有曹宪传授文选,聚徒教授,诸生数一百零一人,并作文选音义十卷,“文选学”之名由此而起。在曹宪的学生中,有一位出类拔萃者,就是李善,他为文选作注,受到后

5、世的推崇,影响很大。 李善学问渊博,号称“书簏”,他可以说是用毕生精力来注文选的。显庆三年,李善将修改完善后的文选注上呈给唐高宗李治,此后他又多次修改其注。李济翁的资暇集就记载:“李氏文选有初注成者,复注者,三注四注者。当时旋被传写。其绝笔之本,皆释言训义,注解甚多,余家幸而有焉。尝将数本并校,不唯注之赡略有异,至于科段相互不同。无似余家之本该备也。”足见其用力之勤、专心之精。 李善的注释主要为征引式,即为文章中的典故、成语找寻最早的出处。假如在文章作者之后、李善之前已有人在相关著作中提过某词的来源或用法,李善就引用他们的说法。假如某篇文章前人已有较好的注释,李善即全录其注,例如二京赋取薛综注

6、,屈原的作品用王逸注等等。当然,对于前人的注,李善也作了补充修订,并加“善曰”以示区分。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严谨的治学看法。据统计,李善注文选引书近一千七一百零一种。应当指出,李善的注往往实行征引有关原文的方式进行,这与从前古籍注释中常用的干脆说明词语、串讲或翻译难懂的句子以及在注释中进行琐细论辨等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分。征引书证的好处在于原原本本,信而有据,使读者一下子便能明白作者的遣词造句“祖述”了前代何人的什么词句,并在前后文本的比照中了解词义和句意,细心的读者还可以发觉前后的异同, 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和观赏眼前的文本。当然,征引式的注法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那就是要求读者具有肯定的文学功底,否

7、则难以读懂,因此不适合初学者阅读。 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工部尚书吕延祚召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为文选作注,当时称为集注文选,后通称文选五臣注。五臣注文选的初衷就是因不满于李善那种征引式的注释方式,认为他引证虽详,但无助于让读者明白文章的“述作之由”及创作旨趣。所以他们要撇开烦琐的引证,直截了当地去诠释作者的用意,至于犯难字注音、为词语作注,也都简明扼要、切于好用。从这一点上看,五臣注的确较李善注更有益于一般读者。此外,五臣注还对李善注的一些错误和说明不清之处进行了订正和补充。因此,后人便将李善注和五臣注合刻在一起,称为六臣注文选。这无疑表明李善注和五臣注各有千秋,形成一种互补关

8、系。 文选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文选作为一部诗文总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这部书保存了丰富的文学资料。依据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的著录,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作品散佚许多, 而文选保存了丰富的诗文资料,有些作品就是因为被文选选入才得以保存下来。这使得文选成为我们今日探讨汉魏六朝文学必需参考的文学典籍。 其次,这部书选录了众多的诗文佳作和名篇。举例来说,辞赋方面,汉赋今存者不多,在不多的汉赋中,其精华已为文选所选录,像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这都是写京都大赋的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为汉赋创立模式,为后世模拟之准的;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均为他的名作,等等。诗歌方面,两

9、汉诗歌,文选选录36首,其中古诗十九首最为闻名。而建安时期的“三曹”,文选选录了曹操的乐府二首,曹丕的芙蓉池作、乐府二首、杂诗二首,曹植的送应氏诗二首、七哀诗赠白马王彪美女篇白马篇名都篇、杂诗六首等,均为佳作。文章方面,像孔融的荐称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诸葛亮的出师表、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名篇,也均被选入。正如我国闻名文学家、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所说:“文选取文,上起周代,下迄梁朝。七八一百零一年间各种重要文体和它们的改变,大致具备,当然好的文章未必全得入选,但入选的文章却都经过严格的衡量,可以说,萧统以前,文章的英华,基本上总结在文选一书里。” 第三,这部书体現了从先秦到南

10、朝梁代的文学发展轨迹。先秦时期,文学界限不明,限于体例,文选主要选入了楚辞若干篇。汉代辞赋、散文和五言古诗,文选选录了它们的代表作品。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五言诗、骈文,文选选录了其中很多佳作和名篇。 此外,文选还具有肯定的史学价值。李善的文选注就保存了不少已佚古籍的片断,兼有诸多古人的注释,这是史学中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更为重要的是,文选保留了许多原始史料。这里以干宝的晋纪总论为例。晋纪久已佚失,但唐修晋书及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都引用了干宝的晋纪总论,这充分说明白史学家对晋纪总论的重视。惋惜的是,晋书及资治通鉴并没有完全忠实于原文,而是作了不同程度的删节。依据探讨,被删节的文字并非琐言赘语,反而可以反映时代的背景和人物的性格。也就是说,正是文选收入了晋纪总论,才使得我们得见这篇文章的原貌,这对探讨晋代历史是有重要意义的。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