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精品讲义-知识讲解_富有的是精神.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988275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精品讲义-知识讲解_富有的是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精品讲义-知识讲解_富有的是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精品讲义-知识讲解_富有的是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精品讲义-知识讲解_富有的是精神.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富有的是精神编稿:商章红 审稿:姜虹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理解北大精神;2.把握文体特征,学写演讲稿;3.充实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走近作者 谢冕,(1932),福建福州人。现居北京,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诗探索杂志主编。演讲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见解或阐述某一事理。演讲是一种语言表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想,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是一种直接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演讲稿的结构演讲稿一般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又叫开场白,一般说来要开门见山。或先交待总之,或引用古诗名言,或提出问题,然后作答。主体部分:中心突出,观点鲜明;讲究条理,不散不乱;观点和材料要一致。主体结构,常见的有:并列式、层进式、抑扬式、对比式常见的结尾有:归纳总结式、号召式、启发式。演讲稿的写法明确演讲主题无中心、无主次、杂乱无章的演讲是没人愿意听的。一篇演讲稿只能有一个中心,全篇内容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去铺陈,才能使听众得到一个深刻印象。选择典型材料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便是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材料应力求丰富一些,不要局限于单一类型。选择材料要注意其是否生动、典型。仔细推敲语言

3、演讲的语言一定要严密、准确、精练。演讲的语言还要力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把抽象化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字词汇总字音谢冕(min) 曙(sh)光 前瞻(zhn) 支撑(chng)词义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和实际相符。千头万绪: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悔之莫及:后悔也来不及了。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无的放矢: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课文精要理解主旨本文是谢冕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迎新会上的演讲词。谢先生从现实、历史和未来各个角度,对刚刚踏进北大这块圣地的莘莘学子

4、阐述了来到北大的重要意义,阐明了他们将要肩负的建设世纪中国的重大责任。语重心长,自然亲切,激励学生要安贫乐道,不畏惧物质的贫乏,而应做精神的强者。理清结构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4自然段):告诫学子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充分认识来到北大的意义和责任。第二部分(515自然段):对学子们的关怀和教诲。第三部分(16自然段):收束全文,点明题旨。写作特色结构上,一线串珠、篇末点题一线,即“精神富有”,开头对青年学生的激励与厚望,中间谈到做人、读书、学习语言、文学等等问题,看似随意蔓延,实际上始终紧扣着“精神富有”这个中心。为什么要精神富有?因为责任重大。怎样让精神富有?学会做人、学会读书。这条主线

5、到最后才点明,即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收拢全文。语言上,朴实无华而又不失文采作者对莘莘学子情深意切、语重心长,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语气热情洋溢,语调自然亲切,语言朴实无华,词藻不求华丽,表意简明透彻。作者文字功力深厚,字里行间显示着自然的文采、朴素的文风,给人返璞归真之感。例如,“但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成为那次失败的变法仅存的成果”“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中文系学生不能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 内容上,底蕴丰厚,境界高远作者论述历史与现实,深刻厚重;论述做人与读书,辩证精辟;论述物质与精神,发人深思。例如:“你们正是在这

6、个流产的变法失败100年,也是京师大学堂成立100年的前夕来到这里的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大的,北大的这种富有,足以抵抗那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知识迁移阅读下文,完成14题。为学与做人(有删节)梁启超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

7、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

8、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

9、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

10、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 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惧”。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

11、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1922年12月,选自阅读名篇中外演讲辞卷)1.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2.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3.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4.看今天我国社会道德水平,和古代比,和发达国家比,都有一定差距,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文化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参考答案1.为学的目的在于“为学做人”。智、仁、勇三者兼备,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题考查对文段

12、文意的理解能力。在整体把握全文大意或文章主旨的前提下,找到问题所在的文段深入理解,可摘用原文语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表达。)2.(1)须有相当常识,做事须有专门知识,有遇事能断的智慧,有根本判断力。(2)原因: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拥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首先要根据题干提示找到相应的文段,然后深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抽取重要信息进行概括。)3.引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论点,先总述,后并列展开论述,层次清楚;每一

13、层又都以问句起头。这样不仅条理分明,而且促人思考。(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及其作用的评价鉴赏能力,要正确理解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合理地归纳整理。它一般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4.(1)提高全民族文化修养;(2)突出儒学经典、从古代文化里接受熏陶;(3)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衣食足而知礼节;(4)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遗产。(不拘泥于本文内容,结合本文内容,可以适当拓展。)拓展阅读(一)北大之精神蒋梦辟 本校屡经风潮,至今犹能巍然独存,绝非偶然之事。这几年来,我们全校一致的奋斗,已不止一次了。当在奋斗的时候,危险万状,本校命运有朝不保夕之势;到底每一次的奋斗,本校终得

14、胜利,这是什么缘故呢? 第一,本校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俗语说“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说一个人能容,才可以做总握万机的宰相。若是气度狭窄,容不了各种的人,就不配当这样的大位。凡历史上雍容有度的名相,无论经过何种的大难,未有不能巍然独存的。千百年后,反对者、讥议者的遗骨已经变成灰土,而名相的声誉犹照耀千古,“时愈久而名愈彰”。 个人如此,机关亦如此。凡一个机关只能容一派的人,或一种的思想的,到底必因环境变迁而死。即使苟延残喘,窄而陋的学术机关,于社会决无甚贡献。虽不死,犹如死了的一般。 本校自蔡先生长校以来,七八年间,这个“容”字,已在本校的肥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本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受。平时于讲

15、堂之内、会议席上,作剧烈的辩驳和争论,一到患难的时候,便共力合作。这是已屡经试验的了。 但容量无止境,我们当继续不断地向“容”字一方面努力。“宰相肚里好撑船”,本校肚“里”要好驶飞艇才好! 第二,本校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人类有一个弱点,就是对于思想自由,发露他是一个胆小鬼。思想些许越出本身日常习惯范围以外,一般人们惊慌起来,好像不会撑船的人,越出了平时习惯的途径一样。但这个思想上的胆小鬼,被本校渐渐地压服了。本校是不怕越出人类本身日常习惯范围以外去运用思想的。虽然我们自己有时还觉得有许多束缚,而一般社会已送了我们一个洪水猛兽的徽号。 本校里面,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故各种

16、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就共同来御外侮。引外力以排除异己,是本校所不为的。故本校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尚能安然无恙。 我们有了这两种的特点,因此而产生两种缺点:能容则择宽而纪律弛;思想自由,则个性发达而群治弛。故此后本校当干相当范围以内,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 注:蒋梦麟(18861964),中国现代教育家,19231925年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1930194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二)北大校史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集中了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一大批文理科精英,使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