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农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846264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农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农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农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农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农村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发呈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跨更加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夫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乔万荣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赴靖边、榆阳、神木等县区进行了视察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呈现状(一)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状况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1646.3万亩,农业人均5.6亩,常用耕地956万亩。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土地广袤,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浇灌农业

2、较为发达;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土层深厚、土质优良,主要为早作农业区。榆林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相宜谷类、豆类、薯类等多种作物生长。202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0亿元,农夫人均纯收入3402元,粮食总产量132万吨,农夫人均占有粮452公斤。(二)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别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现代特色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肯定阶段的必定产物。发呈现代特色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

3、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呈现代特色农业,从过程看,是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从结果看,是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三)发呈现代特色农业的现实条件一是榆林的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2022年人均gdp达到4360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反哺农业的条件和实力。二是榆林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明显。具备发呈现代特色农业的土地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态优势,发呈现代特色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袤。三是

4、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已初见成效。(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主要成效近年来,榆林市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委、市政府站在宏观、全局、长远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矿业开发强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两基地一中心”的发展战略,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1、农业综合生产实力不断提高。全市“三田”面积达到410.8万亩,其中水地111.3万亩,坝地37.2万亩,梯田262.3万亩;建成各类水库73座,总库容量达到10.52亿立方米;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拥有量达到10万多台,农机总动力达到219.79万千瓦;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达到2.3万口,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明显。“十五”以来

5、,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01万吨以上。主要农产品供应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部分产品出现区域性、结构性过剩。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种植业内部结构逐步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势头明显加快,“北种、南豆、东枣、西薯”的特色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3、农业科技探讨推广成效渐显。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先后担当中、省、市重大科技项目101多项(次);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8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立各类试验示范基地(点)160多个,累计面积达200多万亩。2022年马铃薯、玉米、蔬菜刷新7项全国高产记录,

6、小杂粮首次创立7项全国高产记录。4、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0多个,乡级以上农产品购销企业已有1010多家,拥有各类农产品营销市场300余个。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各类加工、营销企业逐步发展,“订单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基地”等多种模式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在探究中得到有序发展。5、土地流转机制得到不断创新。较为典型的有“孟岔模式”和“东坑模式”,米脂县银州镇孟岔村胜利地把全村182户承包的2142亩山地流转到8户农夫手中,靖边县东坑镇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设施农业,都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全市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5万多份。6、农夫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

7、高。“十一五”以来,榆林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0.24亿元,实现增加值66.11亿元,分别是11019年的6倍和7倍。2022年全市农夫人均纯收入比11019年增加了2442元,增长幅度达254%。二、制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对发呈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视和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政策层面上,优先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农业为工业发展供应粮食、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还通过价格机制为工业发展供应资本积累及后续投资。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上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偏向。在现实发展中,以能源工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凸显出“三大失

8、衡”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失衡。2022年我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比为6.5:78.7:14.8,呈现出明显的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的特点。二是区域南北经济失衡。2022年南六县gdp总和73亿元,仅占全市的7.1%;农夫人均纯收入2909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93元。三是城乡发展失衡。2022年榆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58:1,差距为8795元。农村在教化、就业、医疗、文化、卫生、社保、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人均投入远低于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滞后明显。在工作措施上,尽管已将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列入“两基地一中心”三大任务之一,并制定出马铃薯、玉米、小杂粮、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任

9、务目标等,但县区及乡镇仍停留于只建点不扩面、只引进不创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没有有效地整合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资源,行政推动力不强。(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尚未形成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动了整个经济跨更加展,但由于资源开发体制以及财税体制的不尽合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农”。同时,“三农”工作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没有得到同等重视、同等加强、同等组织、同等支撑,缺乏政府的统筹运作。在能源化工建设浪潮中,广阔农夫不仅没能参加进来,共享工业利润,一些农夫还因此要成为“生态灾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缺失,“谁破坏,谁治理”的责任难以落实,治理经费“悬空”,治理基金机制尚未

10、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还停留在行政手段、政治号召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制度机制,至2022年,全市仍有贫困人口38.7万。(三)农业投入、资金整合和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近年来,中心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的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冲突得到很大缓解。但从发呈现代特色农业的须要看,农业投入仍旧严峻不足。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并且过于分散,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资源开发体制以及财税体制的不尽合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农”,干脆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少、涉及面小。一些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

11、新技术基本上局限在示范区内。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2%4%,发展中国家平均约占1%,而我国只占0.5%,榆林市则更低,不足0.3%。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装备简陋,监测、分析化验等设备严峻短缺,多数乡镇农技部门名存实亡,没有大秘书-大家的秘书-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条件差,农业科技人员有技术、无设备,缺乏展示技能的平台,服务手段落后,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国务院发展探讨中心的调查统计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多而且乱,分散在10多个部门,约28个项目渠道,既增加了管理运行成本,又降低了农业资金投入运用效率。究其原由,一是由于资金来源分散,各级事

12、权划分不明确,资金运用范围模糊。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机协调,导致农业投入混乱,资金运用效益不高。二是资金分块管理,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科研、生产、流通等方面的财政资金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撒胡椒面”的现象,财政资金难以合理配置。三是政出多门,监督不力,农业资金流失严峻。尽管近几年加强了农业财政资金的制度建设,但截留、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一方面,金融资本集中于能源开发地区,广阔农村的资金来源渠道很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撤并精简也导致了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农夫除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外,在其他机构很难获得金融支持。再则,一些涉农企业由于无资

13、产抵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榆林市生财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省“民营科技优秀企业”,先后开展了30多项农机新技术,获国家专利6项,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产品辐射周边几个省区,好用价廉供不应求。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因没有银行贷款所需的固定资产抵押,在微利经营的艰难生存发展过程中,全是靠高利息与私人贷款扩大生产规模的。(四)农副产品加工实力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仍旧较弱全市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虽多,但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相当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只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一体化经营。同时在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高科

14、技产品、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全市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只占总产量的30%。农业产业链短,产销环节关联度不高,还没有一项产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五)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目前,市级农业科研与推广单位有技术人员462人,县均109人,乡镇均2.5人,30岁以下的仅占4%,呈“倒金字塔”式的不合理结构,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科技管理、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等涉农部门仍旧沿用安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效率低,一些成果

15、的推广仍旧存在着点上增产增收明显,面上不显著的现象。(六)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亟待提高据统计资料,我市农夫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31万人,占21.6%;小学文化程度54.6万人,占38.1%;初中文化程度49.5万人,占34.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5.7%。很多农夫不会应用科学技术种田,不会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不会合理运用化肥、农药及各种添加剂。在农夫素养还未达到现代化特色农业要求的状况下,一方面,农夫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场所须要的优特农产品又很难生产出来,农业结构调整在低水平上重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七)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北部风沙侵蚀还没有得到根本

16、遏制,南部85%以上是丘陵沟壑区的山坡地,自然灾难频繁。基本农田面积小,全市水地仅占农耕总面积的17.2%,人均只有0.4亩。水资源较为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匀称,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普遍存在,全市水资源总量37.41亿m³,综合水量9万m³/k,是全省综合水量21.35万m³/k的42.4%,全国综合水量26.8万m³/k的33.6%。用水比例也不协调,农业、工业、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比例为78:13:9。农业用水效率低,浇灌水利用系数约为0.40,低于全国0.45的平均水平。水利设施老化,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机电排灌面积比重小,农田浇灌无法保证。土壤肥力不高,

17、中低产田面积大。三、发呈现代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一)进一步提高相识,为发呈现代特色农业供应行动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从实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相识现代特色农业与能源化工两个基地同等建设、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同步开发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地下资源日渐枯竭后地上资源对推动榆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当前,全市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的快速增长,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因此,应把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作为扭转榆林“三大失衡”、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统筹思索,把工业经济中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经营理念,移植和导入农业领域。用抓工业

18、的理念谋划发呈现代特色农业,同等规划定位、同等设立机构、同等资金扶持,严格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抓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主动性,使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统筹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二)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为发呈现代特色农业供应资金支持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把市本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30用于现代特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各县区也要逐年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政策机制。其次,要探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一是以县为主统筹

19、支配运用支农资金。二是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进行整合。三是打造项目平台进行整合。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类归并、切块“打包”等方式整合。通过资金整合,既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也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激励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主动探究通过金融支持“三农”的有效途径。此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整顿规范民间信贷融资市场,扶持涉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开发机制,为发呈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增加活力我市农业抗灾实力弱,不断改善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是发呈现代特色农业的迫切须要。北部地区在坚持搞

20、好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应因地制宜主动推行旱作农业。神木县的解家堡乡赵家沟村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安排投资400万元,今年县财政投入80万元,通过配方施肥、覆膜密植、优选良种等旱作农业新技术,已初见成效,庄稼长势喜人,这对能源开发县区发展农业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南部地区接着重点发展旱作设施农业;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中有增,质量不断提高;推广节水浇灌技术,提高浇灌水利用系数,扩大节水浇灌面积;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主动发展户用沼气和太阳能、风能等农村

21、新能源,激励发展循环农业;主动推动以马铃薯、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水平。同时,激励农夫发呈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反季)”。创新开发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基本政策不变的状况下,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结合我市实际,根据“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米脂县孟岔村的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整合资源发展红枣产业的模式,变更了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的局面,为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创建了条件,值得推广和借鉴。(四)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和品牌化,为发呈现代

22、特色农业供应强力支持以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全市主导产业做强,把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把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一是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农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四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实力,特殊是精深加工实力,在加工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增加值。五是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各地专业市场为骨干、遍及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呈现代特色农业,还应坚持品牌化生产。特色农产品原产地

23、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行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为此,我市一是应尽快编制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制定来规范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商标、证明商标、产品标识,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有关机构的互联网域名的注册登记,同时,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标记爱护登记工作;三是要健全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平安,有效地促进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五)进一步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发呈现代特色农业供应特质保障现代特色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

24、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应有安排有步骤地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农夫供应必要的公共产品。一是以科技兴农为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教化培训三大服务组织网络,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是以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从我市实际动身,制定和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特殊是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增加市场竞争实力,用标准化的手段来培育名牌产品。三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法制工作机构,突出抓好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用生产资料

25、的质量监督、检验和登记以及耕地爱护、动植物检疫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切实爱护好农夫的合法权益和农业经济秩序。四是组建完善农夫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夫组织化程度。依据我市确定的主导优势产业,落实配套措施,支配扶持资金。主动支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避开千家万户闯市场的高风险低效益,提高农夫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规范和明确其兴办条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利益安排等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六)进一步注意科技创新,为发呈现代特色农业供应人才技术保障在工作思路上,首

26、先要本着“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思路,稳步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接着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视以政策吸引人才,用项目聚集人才,靠环境留住人才,建机制激励人才,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科技学问和经营创新才能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全市农业发展做贡献。其次要转变农业科技工作思路,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贮运保鲜技术和降耗增效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第三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供应人才和技术保障。在工作措施上,一是要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

27、基础上,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二是要增设研发机构。以农科教、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等各种方式,组建农产品深加工探讨中心、旱作节水农业探讨中心、农业生物繁育中心等探讨机构,变更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的状况;三是要组织培训农夫。加大对农夫科技培训力度,重点培训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加强成套生产技术推广,着力解决好特色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七)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发呈现代特色农业供应组织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用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组织领导方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

28、职责,加强领导力气。克服将“重中之重”打印在文件上、停留在口号上,流之于形式。二是夯实领导责任。各级政府是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的第一责任人,落实目标责任制,把年度建设任务、财政扶持额度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中。三是明确部门职责。涉农部门要立足本部门职责,做好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乡镇和村级要抓好群众引导发动和详细实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责任,明确职责,形成党政重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强力推动的工作态势,为推动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