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_论语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815822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_论语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_论语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_论语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_论语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_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很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每个教化者更是如此。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正大。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开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开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

2、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气。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3、)即刚毅、坚决、质朴、语言虚心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 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羞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胜利,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简单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育仁德。而仁德的人应当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

4、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一再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挚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动身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依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

5、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相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 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激昂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决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胜利。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看法。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欢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

6、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静默地记住学到的学问,努力学习而不满意。第三,用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用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实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实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实力不够划地自限,事实上是没有坚持究竟的原因。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

7、,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留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看法。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闻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殊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索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索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

8、孔子还特别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见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学问,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白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其四

9、,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需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许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敏捷运用学问。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

10、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当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需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化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干脆登上政治舞台或作老师培育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探讨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探讨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作为两千

11、多年前的闻名思想家、教化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很多共同之处,其中的很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这说明古代的思想家与我们今日的思想特别接近。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行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探讨孔子重在汲取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洁地全盘否定或全盘确定。 孔子的做人治学之道至今仍被世人恭维圣哲用来修身治教,这说明他有很高的真理性。我们作为一名教化者,不断的深化探讨学习这位古代的宏大思想家,教化家的宏大思想,并运用于教化教学之中,以便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一代优秀接班人才。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