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抢险总体应急预案(3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80831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汛抗洪抢险总体应急预案(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防汛抗洪抢险总体应急预案(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汛抗洪抢险总体应急预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抗洪抢险总体应急预案(3篇).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汛抗洪抢险总体应急预案(3篇) (篇一) 为了全面贯彻“平安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有组织、有安排、有打算地防卫洪水,减轻灾难,确保广阔人民群众的生命平安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平安,特制定我乡*年防汛抢险总体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努力实现由限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不断提高防汛的现代化水平。 (二)防汛抗洪工作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实行“平安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统一调度、听从大局、团结抗洪。 (三)坚持依法防汛抗洪,实行公众

2、参加,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各有关部门依据防汛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相应的打算和实施工作。在防汛保平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达到既利用水资源又爱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我乡防汛工作的主要任务及重点 (一)确保三座小型水库的平安渡汛。 (二)确保全乡一一百零一零一余口山平塘、竹节堰的渡汛平安。 (三)*河特大洪灾的防卫。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领导小组下设防汛抢险办公室,59月份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接收县气象局、水情系统、各中型水库、水情监测点等发送的水、雨、工情等信息,并刚好上报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二)组织机构 1.以

3、驻片为防汛单位,分片领导总负责,驻村干部、村三职干部为成员。 一有汛情,人员快速到岗到位。 2.各村组织人员成立防洪抢险队(20人),见附表 3.抗洪抢险通信组: 4.抗洪抢险信息网络站: 5.抗洪抢险突击队: 6.抗洪抢险后勤保障救灾、抢险组: 7.抗洪抢险保卫组:组长: (三)重点部位监控责任人 (四)抗洪抢险打算物质 1.救生衣101套:管理人: 2.抢险车辆:车主: 3.抢险船: 4.水库备超标准洪水排泄用塑料布1010米,管理人: 四、预警、预防和响应机制 在县人民政府确定和发布预警警报后,乡人民政府立即启动预防和响应机制。 (一)一般洪灾(iv级、蓝色) 1.局部地区24小时降雨量

4、超过101毫米,低于150毫米;*干流*射洪水文站流量达到7000m3/s时。 2.做好汛情监测、预报工作; 3.按防汛抗灾工作要求做好防汛抗洪的各项打算,防洪预案、防汛物资、抢险队伍、责任制等都要落实到位; 4.洪水及洪灾发生时,洪水均沿主河道排泄,对现有堤防和防洪设施均不造成较大威逼,防汛工作处于正常状态。防汛队伍和责任人要上堤上库查险排险,*干堤上一线劳力3至10人/公里,主要险工险段要加强防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二)较重洪灾(iii级、黄色) 1.较大范围24小时降雨量超过150毫米,低于20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01毫米。*干流射洪水文站流量达到11010m3/s时。;

5、2.亲密凝视汛情和灾情改变,加强汛情监测和分析; 3.洪水发生时,洪峰流量将达到河道平安泄量的极限值,沿河地势低凹地带的险情增加,灾情加大,水库水位将达到正常水位以上,抗洪抢险将处于惊慌状态,*干堤上一线劳力30至50人/公里,需加强防守、科学调度、运用水库拦*水,确保不垮一堤一库。 4.刚好通报汛情信息和抗洪状况; 5.紧急调运有关防汛物资器材; 6.召开防汛抗洪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7.适时编制防汛简报、报送洪灾报表和实时状况汇总材料。 8.马上做好受洪灾威逼地区群众的平安撤离和转移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平安。 (三)严峻洪灾(ii级、橙色) 1.较大范围内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

6、低于25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50毫米。*干流*射洪水文站流量达到17000m3/s时。 2.洪水发生时,河道超过平安泄量和保证水位,水库水位将超出设计洪水位。乡进入紧急防汛期,要动员全乡军民,全力以赴,确保中型水库和重点步一型水库、重要堤防、主要交通干线和人民生命的平安,将洪灾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3.刚好通报汛情灾情及防汛抗洪状况; 4.刚好组织进行防汛抗洪工作会商,探讨部署防汛 5.落实防汛应急资金和防汛救灾物资; 6.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宣扬,做好会商状况的通报。 7.做好受洪灾威逼地区群众的平安撤离和转移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群众生命平安。 (四)特大洪灾(i级、红色) 1.较大范

7、围内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干流射洪站水位超历史最高实测水位,*射洪水文站水位流量达到110101m3/s时。 2.洪水发生时,水库、堤防将接受超标准洪水的严峻考验阶段,工程将处于极度危急状态;洪水发生将远远超过现有河道的平安泄量。要动员全乡军民、全力以赴确保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重要堤防、主要交通干线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平安,将洪灾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3.加强会商,强化措施,搞好部门协调联动; 4.启动水库防洪应急预案、山洪灾难防卫预案、水库下游低凹地带群众转移预案及各项应急防汛抗洪措施; 5.动员社会各方面力气支援抗洪救灾工作; 五、信息共享和处理 (一)

8、汛期值班 在汛期和洪灾预警期及抗洪应急处置期间,乡实行24小时值班,并逐日向上汇报状况,必要时一日多报,重要状况必需马上报告。 (二)洪涝灾难信息处理程序 1.一般洪灾信息:受灾范围小,灾难损失小和无人员伤亡,防洪抢险办公室在4小时内收集灾情、统计报表,送分管领导审定后上报县防指办。特别状况刚好联系刚好报告。 2.较重洪灾信息:受灾范围较大,洪灾损失较大,因洪灾伤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在2小时内通过党政网报告县防汛指挥部。 3.严峻及特大洪灾信息:影响范围大、受灾损失巨大,因灾伤亡3人以上的,在1小时内通过党政网上报县防汛指挥部。 (篇二)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做好全市洪涝灾难防范与处置工

9、作,确保防汛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有效防卫和减轻洪涝灾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务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太原市城市防洪规划、太原市突发公共事务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 1.3工作原则 1.3.1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3.2“平安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加强暴雨洪水预报预警工作。 1.3.3属地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辖区防汛抗洪工作

10、,防汛办事机构负责日常监测、汛情分析预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下,根据预案规定职责开展工作。 1.3.4公众参加,军地结合,专群结合,依法防洪。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担当防汛抗洪急难险重攻坚任务。防汛抢险专业队伍主要担当技术性、专业性工程抢险任务。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洪涝灾难监测、预防和抢险救灾工作。 2组织机构与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指挥本地区防汛抗洪工作。防汛指挥部由同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驻军负责人组成。有关单位可依据须要设立防汛指挥机构,负责本单位防汛工作。 2.1市

11、防汛组织机构 市人民政府成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全市防汛抗洪工作。 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当; 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太原警备区参谋长、武警太原支队副支队长担当; 常务副总指挥由市水务局局长担当。 组成单位为:市委宣扬部、太原警备区、武警太原支队、市水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市农业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城乡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房产管理局、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煤炭工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教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气象局、市水文水资

12、源勘测分局、太原供电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山西省移动太原分公司、市河道管理站。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指挥部常设办事机构,担当市指挥部日常工作。 2.2市指挥部职责 领导、组织全市防汛抗洪工作。制定和执行全市防汛政策、制度和规定,组织编制市级防汛预案、审查县(市、区)级防汛预案;刚好驾驭全市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审核发布汛情预警、灾情及防汛抗洪等信息;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减灾措施,做好协调和对外信息宣扬发布工作;负责防汛经费、物资的支配、运用、管理。 2.3市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市委宣扬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媒体根据宣扬报道原则、市指挥部要求进行宣扬报道,保障防汛信息

13、发布的一样性和权威性。 太原警备区:负责指挥调动所属抢险队伍,协调组织驻并部队、民兵预备役力气参与抗洪抢险,帮助地方政府转移危急区群众。 武警太原支队:负责组织武警部队实施抗洪抢险救灾,帮助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帮助地方政府转移危急区群众。 市水务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市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督促河道、水库水毁修复,保证所属防洪排涝工程平安运行。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协调落实重点防汛抗洪抢险工程、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资金,储备、调拨防汛抢险物资。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防汛重要物资紧急生产;协调移动、联通、电信公司,确保防汛通讯畅通。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协调城市

14、在建工程和所属排涝设施紧急抢修、水毁修复。 市城乡管理委员会:负责城区范围内所辖缓洪池、排水管网、雨污水泵站、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平安稳定运行和道路积水紧急处置。 市农业委员会:负责检查落实各县(市、区)灾情调查,帮助群众进行生产自救。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所辖企业防洪平安工作监督检查和抗洪抢险指导。 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监督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实施和涉河违法建设查处。 市财政局:负责防汛经费、抗洪抢险资*排筹措。 市公安局:负责调配警力维护抗洪抢险秩序、疏散灾民、打击犯罪;保障抗洪抢险人员、车辆、灾民等紧急通行。 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灾民生活救助和转移安置,做好灾民及抢险人员

15、生活安置工作;组织灾民生活救助物资筹措、储备、调拨;帮助相关部门核查灾情,刚好向市防指供应灾情信息。 市房产管理局:负责直管公房检查修理、险情处置及平安度汛工作,协调灾民临时住房。 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市非煤矿山企业防洪平安运行工作监督检查和抗洪抢险指导。 市煤炭工业局:负责全市煤矿防洪设施建设与平安运行工作监督检查和抗洪抢险指导。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监督指导各县(市、区)地质灾难防治及抢险工作,查处影响防洪平安的矿山私挖滥采行为。 市教化局:负责指导全市教化系统各级各类学校防洪平安和抗洪抢险工作,组织直属学校开展危急校舍排查、修缮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所辖马路交通防洪平安,组织抢

16、险运输队伍,做好抗洪抢险人员、物资运输车辆保障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协调落实市指挥部下达的防汛后勤保障物品、食品(包括水库抢险须要部分)供应。 市粮食局:负责储备防汛抢险编织袋。 市卫生局:负责防洪排涝抢险人员、灾民和伤员救治及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作市委宣扬部做好全市防汛抢险宣扬教化和新闻报道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供应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和重要天气预报、突发性天气短时接近预报预警及雨情信息。 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负责刚好供应雨情、水情信息和洪水预料预报信息。 太原供电公司:负责防汛抗洪电力供应和供电系统防洪平安工作。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山西省移动太

17、原分公司:负责全部公网通信系统通讯设施完好和平安运行,保证防汛信息(水情、雨情、灾情及调度吩咐等)刚好、精确、优先传递。 市河道管理站:负责全市河道巡查和抗洪抢险指导,保证河道行洪畅通。 2.4县(市、区)防汛组织机构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别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指挥本地区防汛抗洪工作。听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 各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县(市、区)指挥部常设办事机构,在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单设,负责本地区防汛抗洪日常工作。 市、县(市、区)常设防汛抗旱办事机构应配足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监测、通讯设备,交通工具,保证防汛抢险指令刚好传达、汛情信息刚好处置

18、反馈。 2.5组织体系框架 (见附件1)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3.1.1气象、水文信息 市气象部门刚好供应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和重要天气预报、突发性天气短时接近预报预警及雨情信息。水文部门按时报送各水文站、雨量站雨水情信息。汾河水库、汾河二库和兰村水文站水情应随测随报。 预报可能发生严峻洪涝灾难时,气象部门应跟踪报送天气状况;水文部门应加强雨情、水情监测和洪水预报,加密测验时段、刚好上报测验结果,汾河干流雨情水情信息每隔1小时收集一次,刚好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为指挥决策供应依据。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山洪河道、小水库、淤地坝、缓洪池、排退水设施实时雨情水情信息和预警工作由

19、所属县(市、区)防汛指挥机构会同气象部门、市政设施和工程管理部门负责。 3.1.2工程信息 根据属地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原则,汾河干流、山洪河道、各水库(塘坝)、缓洪池、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运行管理信息、汛情、灾情信息由各县(市、区)防汛部门、河道管理部门和市政管理部门负责刚好向市指挥部办公室供应。 3.1.3洪涝灾情信息 (1)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洪涝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电力通信、水电设施等损失。 (2)发生洪涝灾情,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单位防汛指挥机构应全面驾驭受灾状况,刚好向同级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对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

20、损失的灾情,应快速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初步状况,并会同民政部门核实灾情,做好续报工作,为抗灾救灾供应精确依据。 3.2预警预防行动 3.2.1预警预防打算 (1)思想打算。加强宣扬,增加全民预防洪涝灾难和自我爱护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思想打算。各县(市、区)防汛指挥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指挥本地区防汛抢险工作,并督促管辖区域各相关单位做好防汛打算工作,组建和落实相应抢险队伍,备足必要的抢险物资。 (2)组织打算。防汛抗洪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防汛责任制,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汛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和责任人。市指挥部干脆指挥的市直抢险队伍为: 武警太原支队:

21、组织200人以上的抢险队伍,车辆自备; 太原警备区:组织600人以上的抢险队伍,车辆自备; 市城乡管理委员会:组织500人以上的抢险队伍,车辆自备; 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抢险运输车辆30部。 各县(市、区)抢险队伍由所属防汛指挥部组建和指挥。 (3)工程打算。各责任区、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防汛工程和排涝设施,应在汛前完成除险加固;汛期遇有险情时,应刚好封闭穿越河道的交通路口;对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程和涉河工程,应落实平安度汛措施,确保汛期不出险情。 汾河干流防汛责任区域划分如下: 娄烦县:行政范围内; 古交市:行政范围内; 尖草坪区:东岸兰村北涧河口,

22、西岸土堂成功桥; 杏花岭区:东岸北涧河口桃园三巷; 迎泽区:东岸桃园三巷南内环桥; 万柏林区:西岸成功桥学府街对岸; 晋源区:西岸学府街对岸潇河入汾河口对岸; 小店区:东岸南内环桥潇河入汾河口; 清徐县:东岸太榆退水渠和东干渠交叉点至县界,西岸西木庄湾至县界。 潇河防汛责任区按小店区、清徐县行政区划划分。墩化大闸防汛抢险由清徐县、小店区成立联合防汛指挥部负责抢险调度,办事机构设在清徐县墩化扬水处。 各山洪河道防汛责任区按各县(市、区)行政区划划分。 城区范围内所辖排水管网及设施除险加固由市城乡管理委员会负责。 (4)预案打算。汾河东、西滞洪区为汾河太原城区段重要滞洪区,由尖草坪区拟订群众平安转

23、移方案。 各县(市、区)防汛指挥机构应在每年汛前依据详细状况组织修订完善属地各类河、沟、库(淤地坝)、池及区域防洪预案,划分并确定区域内易发生洪涝灾难的地点及范围,制定平安转移方案并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制定城市道路积水排退应急预案和供水、供气、供热等城市公用设施防汛应急预案。 气象部门完善暴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水文部门完善相应洪水预报方案。 相关工程管理部门要在每年汛前制定完善工程防洪调度方案。 (5)物资打算。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原则,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及有防汛任务的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储备足量的抢险物资以应急需。市指挥部在每年汛前限制储备汽油50吨、柴油2

24、0吨,由中石化太原分公司负责;袋类10万条,由市粮食局负责。 (6)通信打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应协调做好移动通讯等社会通信公网检修维护和特别状况下应急通讯保障工作,确保防汛通信、预警反馈系统完好畅通,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刚好传递。 (7)防汛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防汛检查。根据属地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原则,各级防汛机构要在汛前和汛期进行常常性检查,发觉薄弱环节明确责任、刚好整改。 (8)防汛日常管理。市河道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和各县(市、区)防汛、河道部门等部门要加强防洪排涝设施日常管理维护,确保防洪排涝设施正常运行。 3.2.

25、2汾河及山洪河道洪水预警行动 (1)汾河及山洪河道可能出现较大洪水时,水文和河道管理部门要做好洪水预报和汛情、工情、险情监测工作,随时向属地防汛部门和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为预警决策供应依据。 (2)各县(市、区)防汛指挥机构和市政防汛机构应根据属地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原则和各自责任范围,加强汛情、工情、险情监测,刚好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状况。 3.2.3山洪灾难预警行动 (1)对受山洪灾难威逼的区域,各县(市、区)应依据山洪灾难成因和特点,主动实行预防和避险措施。所在地应和水文、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亲密联系,相互协作,信息共享,提高预料、预报、预防水平。 (2)各县(市、区)应在山洪灾难易发区

26、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查,一旦发觉危急征兆马上实行相应措施,并将险情灾情刚好报市指挥部办公室。 3.2.4渍涝灾难预警行动 气象预报将出现较大降雨时,各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责任区域和分工负责原则,做好排涝有关打算工作;必要时通知低凹地区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刚好转移人员及重要财产。市政部门应做好城区道路积水解除打算,并将相关设施运行状况刚好通报市指挥部办公室。 3.2.5汾河滞洪区预警行动 尖草坪区应加强汾河滞洪区管理,发觉问题刚好处理;遭受险情时,根据预先制定的人员转移方案实施转移。 3.3预料预警支持系统 通过已建立的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全市雨量监测系统刚

27、好驾驭汛情,综合水文、气象部门信息,逐步完善太原市防汛指挥视频会商支持系统,进行汛情会商,预料预警洪水、渍涝。 3.4预警级别及发布 3.4.1预警级别确定原则 预警级别由重到轻分为、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 汾河、潇河和山洪河道洪水预警级别以洪水不同标准划分,渍涝预警级别以预报降雨强度划分。 3.4.2预警级别划分及发布程序 3.4.2.1级预警(红色) 发生或将发生下列状况之一者为级预警: (1)汾河发生101年一遇洪水; (2)汾河水库或汾河二库出现严峻险情; (3)3个以上县(市)境内山洪河道普遍发生超设防标准洪水; (4)城区范围内山洪河道普遍发生超设防标准洪水。 级预警信

28、息由市指挥部依据气象、水文部门供应的信息和实时汛情审核发布,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通报。 3.4.2.2级预警(橙色) 发生或将发生下列状况之一者为级预警: (1)汾河发生50年至101年一遇洪水,或汾河干流水库出库流量达到2780-3450立方米/秒,重要河段出现险情; (2)汾河水库或汾河二库水位达到紧急水位或出现重大险情,3座以上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重大险情; (3)2个以上县(市)境内多数山洪河道出现超设防标准洪水,重要河段发生险情; (4)城区范围内多数山洪河道发生设防标准洪水。 级预警信息由市指挥部依据气象、水文部门供应的信息和实时汛情审核发布,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

29、通报。 3.4.2.3级预警(黄色) 发生或将发生下列状况之一者为级预警: (1)汾河发生20年至50年一遇洪水,或汾河干流水库出库流量达到2200-2780立方米/秒,重要河段出现险情; (2)潇河发生20年一遇洪水; (3)各县(市)境内山洪河道普遍发生设防标准的洪水; (4)城区范围多数山洪河道发生20年以上至50年一遇洪水; (5)多数小水库持续高水位蓄水; (6)降雨强度超过50毫米/小时,预报降雨持续,城区大面积发生严峻渍涝。 级预警信息由市指挥部依据气象、水文部门供应的信息和实时汛情审核发布,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通报。 3.4.2.4级预警(蓝色) 发生或将发生下列状况之一

30、者为级预警: (1)汾河发生1010-2200立方米/秒洪水; (2)潇河发生设防标准(20年一遇)内洪水,重要河段出现险情; (3)各县(市)境内山洪河道多数发生设防标准洪水,重要河段出现险情; (4)各区境内山洪河道发生10年至20年一遇洪水,重要河段出现险情; (5)降雨强度达到30毫米/小时,预报降雨持续,城区多处街区严峻渍涝,或城市主要干道出现严峻渍涝。 级预警信息由洪涝险情所在地县(市、区)发布。城区街区渍涝预警由市城管部门发布,同时报市指挥部。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总体要求 4.1.1进入汛期,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依据不怜

31、悯况实行相应措施。 4.1.2发生洪涝险情,由各级、各部门和单位防汛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抗灾救灾工作。任何个人发觉堤防、水库等防洪排涝设施险情,有义务马上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 4.1.3发生洪涝灾难,由管辖区防汛指挥机构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 4.1.4发生跨区域洪涝灾难或突发事务将影响到邻近行政区域的,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市指挥部的同时,应刚好通报受影响地区防汛指挥机构。 4.1.5因洪涝灾难衍生的疾病流行、交通事故等次生灾难,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处置,实行有效措施切断灾难传播链,并刚好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 4.2分级响应程

32、序 依据洪涝灾难严峻程度和范围,应急响应行动分为:级(红色)、级(橙色)、级(黄色)、级(蓝色)4个响应等级。 4.2.1级(红色)响应程序 当达到级(红色)洪涝灾难预警时: (1)市指挥部总指挥主持会商,各成员单位参与。各县(市、区)进入紧急状态,市直汾河抢险队伍根据市指挥部调度到位抢险,并调动部队至紧急险段突击抢险。视汾河汛情启用汾河东、西滞洪区,尖草坪区组织滞洪区群众撤离。市指挥部办公室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亲密监视汛情和工情发展改变,做好汛情预料预报。市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工作。 (2)险情所在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3)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单

33、位防汛指挥机构根据分级负责、各负其责原则,部署责任范围防汛工作,依据既定预案转移受洪水威逼地区群众,加强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限制险情,并刚好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状况。 4.2.2级(橙色)响应程序 当达到级(橙色)洪涝灾难预警时: (1)市指挥部总指挥主持会商,各成员单位参与。视汾河汛情启用西滞洪区,尖草坪区组织西滞洪区群众撤离。市直抢险队伍集结待命,险情所在县(市、区)属抢险队伍上堤。市指挥部办公室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亲密监视汛情和工情发展改变,做好汛情预料预报。市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做好工作。 (2)险情所在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3)各县(市、区)、各部门

34、和单位防汛指挥机构根据分级负责、各负其责原则,部署责任范围防汛工作,组织洪水沉没区群众转移,加强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限制险情,并刚好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状况。 4.2.3级(黄色)响应程序 当达到级(黄色)洪涝灾难预警时: (1)市指挥部总指挥主持会商,各成员单位参与。视汾河汛情发展考虑启用西滞洪区,险情所在属地抢险队上堤,市指挥部办公室加强值班,亲密监视汛情和工情发展改变,做好汛情的预料预报。市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做好工作。 (2)险情所在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3)有关县(市、区)、部门和单位防汛指挥机构根据分级负责、各负其责原则,组织洪水威逼区群众转移,加强巡

35、堤检查,发觉险情刚好抢护,并随时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状况。 4.2.4级(蓝色)响应程序 当达到级(蓝色)洪涝灾难预警时,险情所在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应急预案快速响应,并报市指挥部办公室。 4.3信息共享和处理 4.3.1根据行政辖区和管辖范围,汛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信息遵循“本级处理、刚好逐级上报”原则。 4.3.2防汛信息报送处理应快速、精确、翔实,重要信息马上报上一级指挥部;因客观缘由一时难以驾驭精确信息,应刚好报告基本状况,同时抓紧核实,随即补报详情。 4.3.3一般汛情、工情、险情、灾情信息,按各自职责范围自行处置,同时将详情和处置结果报上一级指挥部办公室。比较

36、重大的汛情、险情、灾情,需上级帮助协调处理的,经本级防汛指挥机构批准,报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 4.3.4凡经本级或上级防汛指挥机构采纳和发布的洪涝灾难、工程抢险等信息,当地防汛指挥机构应马上调查落实,实行措施予以处理。 4.4通讯 4.5指挥和协调 4.5.1出现洪涝险情后,属地防汛指挥机构应马上实行紧急措施,限制险情,同时收集驾驭相关信息,刚好上报险情发展改变状况。 4.5.2发生重大洪涝灾难后,市指挥部派员赴现场指导工作,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 4.6紧急处置 4.6.1防洪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或发生洪涝灾难,属地防汛指挥机构和相关责任部门应根据预案马上进行紧急处置并加强监测,同时报属地政府和

37、市指挥部,由市指挥部报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 4.6.2处置洪涝灾难和工程重大险情时,根据职责分工,由属地防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各部门和单位快速反应。各负其责,团结协作,最大程度削减损失。 4.7应急人员平安防护 4.7.1各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应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器械等,以备随时调用。 4.7.2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防汛指挥机构视状况做出确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逼现场前,应配备防护设施,实行防护措施,以保证平安。 4.8群众平安防护 4.8.1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在汛前即应遵循以人为本、平安第一原则,组织勘测落实易淹区域和群众转移方案,并在每年汛前组织

38、编制防汛预案。可能被沉没或可能过水的区域应进行有组织的人员撤离避险,并防止组织群众转移安置时出现社会动乱或人员平安事故。 4.8.2出现洪涝险情时,属地防汛指挥机构应刚好做好群众救援、转移和疏散工作。 4.8.3属地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同级政府和上级领导机构指令刚好发布通告,防止人畜进入危急区域或饮用被污染水源。 4.8.4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供应转移群众紧急避难场所,妥当安置灾区群众,保证基本生活。 4.8.5发生洪涝灾难,属地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卫生部门加强受影响地区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监测报告,落实防病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必要时可紧急动员当地医疗机构在现场设立紧急救援所。

39、4.9社会力气动员与参加 发生洪涝灾难,属地防汛指挥机构可依据事务性质和危害程度,报同级政府批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实施紧急限制,防止事态及危害进一步扩大。必要时可通过当地政府调动社会力气参加应急突发事务处置。紧急状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4.10洪涝灾难调查分析 发生洪涝灾难,属地县(市、区)防汛指挥机构应适时成立灾难缘由和损失调查小组,组织专家调查分析灾难发生缘由和发展趋势,预料灾难后果及灾难造成的损失,并将调查分析结果刚好报市指挥部。 4.11新闻报道 4.11.1涉及汛情、工情以及防汛抗洪状况的新闻稿件由所辖区域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审核。有关洪涝灾难人员

40、伤亡、经济损失等信息,由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民政主管部门审核后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 4.11.2汾河发生超标准洪水并呈上涨趋势或山洪河道发生较大暴雨洪水,由市指挥部统一发布汛情通报。 4.12应急结束 4.12.1洪涝灾难得到有效限制,由预警信息发布机构综合分析汛情,宣布解除预警。 4.12.2依照有关紧急防汛期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期结束后应刚好归还;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赐予适当补偿或作其他处理。 4.12.3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地防汛指挥机构应帮助当地政府尽快复原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削减洪涝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41、。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发生洪涝灾难地区所属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灾区生活供应、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复原生产和灾后重建等工作。 5.2社会救助 5.2.1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刚好调配救灾资金和物资,组织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 5.2.2卫生部门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气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传播扩散。 5.2.3各级政府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雨洪水污染物进行清除。 5.3保险 变更洪涝灾难救济传统管理方法,激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参与洪涝保险。易受洪涝侵袭的低凹地区贫困企业、居民应提高洪涝保险意识,

42、加强社会互助经济制度建设。 5.4防汛抗灾总结 各级防汛部门应针对防汛抗洪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刚好进行定性定量总结、分析、评估。重大防汛事务应引进外部评价机制,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对防汛工作的看法建议,总结阅历,查找问题。对防洪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及防汛工作各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6.1.1任何通信运营部门都负有依法保障防汛信息畅通的责任和义务。 6.1.2防汛指挥机构应以公用通信网为主,合理组建防汛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6.1.3紧急状况下,通信部门应启动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快速调集力气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

43、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供应通信保障。 6.1.4在紧急状况下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实行手机短信等形式向社会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平安。 6.1.5公众信息沟通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宣扬途径,广泛宣扬洪涝灾难的危害性,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减灾等学问,增加公众忧患意识、社会责随意识和自救互救实力,提倡全社会共同防卫洪涝灾难。 6.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6.2.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对历史重点险工险段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出现新的险情工程技术人员马上赶赴现场,探讨除险方案,由属地防汛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单位及受洪水威逼的单位要储备常规抢险机械、物资和救生器材,以满意抢险急需。 6.2.2应急队伍保障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与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力气。 (2)防汛抢险队伍分为专业抢险队伍、非专业抢险队伍和群众抢险队伍。专业抢险队伍由武警太原支队、太原警备区、市城乡管理委员会组成,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干脆调用。 (3)各县(市、区)建立和落实相应抢险队伍,由所属防汛抗旱指挥部调用,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