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配套 理.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40659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配套 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数学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配套 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配套 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配套 理.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考纲要求考点分布考情风向标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或垂直.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012年新课标第13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直线方程;2012年大纲第12题考查对称的有关问题;2012年新课标第20题考查直线、圆与抛物线的综合应用;2013年新课标第21题考查直 线、圆、椭圆的综合应用;2015年新课标第12题考查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求参数;2016年北京第5题、上海第3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1.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平行

2、与垂直)的判定、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既有选择题与填空题,又有解答题,难度属于中低档题.2.客观题主要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题目较易,主观题主要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题,全面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能力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2.三个距离公式1.与直线 3x4y50,关于 x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_;关于 y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_;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方程为_;关于直线 yx 对称的直线方程为_;关于直线 yx 对称的直线方程为_.3x4y503x4y503x4y503y4x504x3y502.(2016 年上海)已知平行直线l1:2xy10,l2

3、:2xy 10,则 l1,l2 间的距离为_.3.(2016 年北京)圆(x1)2y2 2 的圆心到直线 yx3 的距离为()CA.1B.2C.D.解析:圆心坐标为(1,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知 d|103|.故选 C.4.已知 A(4,2),B(6,4),C(12,6),D(2,12),下面四个结论:ABCD;ABAD;ACBD;ACBD.其中正确的有()CA.1 个B.2 个C.3 个D.4 个考点 1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例 1:已知直线l1:xmy60,l2:(m2)x3y2m 0,求 m 的值,使得:(1)l1与 l2 相交;(2)l1l2;(3)l1l2;(4)l1与 l2

4、 重合.解:(1)由已知 13m(m2),即 m22m30,解得 m1,且 m3.故当m1,且m3时,l1与l2相交.(3)当 13 m(m 2),且 12m6(m 2),或m2m36,即 m1 时,l1l2.(4)当 13m(m2),且 12m6(m2),即 m3 时,l1 与 l2 重合.【规律方法】(1)充分掌握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对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l1 和 l2,l1l2k1k2,l1l2k1k2 1.如果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是多少一定要特别注意.(2)设 l1:A1xB1yC10,l2:A2xB2yC20,则 l1 l2A1

5、A2B1B2 0.【互动探究】1.已知两条直线 l1:xm2y60,l2:(m2)x3my2m0 ,当 m 为何值时,l1 与 l2(1)相交;(2)平行;(3)重合?解:当 m0时,l1:x60,l2:x0,l1l2.当 m2 时,l1:x4y60,l2:3y20,l1 与 l2 相交.故(1)当 m1 且 m3 且 m0 时,l1 与 l2 相交.(2)当 m1 或 m0 时,l1l2.(3)当 m3 时,l1 与 l2 重合.考点 2 直线系中的过定点问题例 2:求证:不论 m 取什么实数,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一定点.证明:方法一,取 m1,得直线方程 y4;从而得两条

6、直线的交点为(9,4).又当 x9,y4 时,有 9(m1)(4)(2m1)m5,即点(9,4)在直线(m1)x(2m1)ym5 上.故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定点(9,4).方法二,(m1)x(2m1)ym5,m(x2y1)(xy5)0.则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直线 x2y10与 xy50 的交点.直线(m1)x(2m1)ym5 通过定点(9,4).方法三,(m1)x(2m1)ym5,m(x2y1)xy5.由 m 为任意实数知,关于 m 的一元一次方程 m(x2y1)xy5 的解集为 R,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定点(9,4).【规律方法】本题考查

7、了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构建方程组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很多学生不理解直线过定点的含义,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无法下手.【互动探究】2.直线(2k1)x(k3)y(k11)0(kR)所经过的定点是(B)A.(5,2)B.(2,3)C.D.(5,9)解析:整理,得 k(2xy 1)(x 3y11)0.解方程组考点 3 对称问题考向 1 中心对称例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2x1 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_.解析:方法一,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x,y),其关于点(1,1)的对称点 P(2x,2y)必在直线 y2x1 上,2y2(2x)1,即 2xy30.因此,直线 l 的方程为

8、 y2x3.方法二,由题意,得直线 l 与直线 y2x1 平行,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2xyC0(C1),则点(1,1)到两平行线的距离相等.因此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y2x3.方法三,在直线 y2x1 上任取两个点 A(0,1),B(1,3),则点 A 关于点(1,1)对称的点为 M(2,1),点 B 关于点(1,1)对称的y111点为 N(1,1).由两点式求出对称直线 MN 的方程为x1,即 y2x3.21答案:y2x3x2ax,【规律方法】中心对称:解决中心对称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中点坐标公式.点 P(x,y)关于 M(a,b)的对称点 P(x,y)满足y2by.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可转化

9、为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来解决.考向 2 轴对称例 4:已知直线 l:2x3y10,点 A(1,2),求:(1)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的坐标;(2)直线 m:3x2y60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直线 m的方程;(3)直线 l 关于点 A(1,2)对称的直线 l的方程.解:(1)设 A(x,y),再由已知有:(2)在直线 m 上取一点,如 M(2,0),则 M(2,0)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必在 m上.设对称点为 M(a,b),又m经过点 N(4,3),由两点式得直线 m的方程为 9x46y1020.(3)设点 P(x,y)为 l上任意一点,则点 P(x,y)关于点 A(1,2)的对称点为

10、 P(2 x,4y).点 P在直线 l 上,2(2x)3(4y)10,即 2x3y90.【规律方法】轴对称:解决轴对称问题,一般是转化为求对称点的问题,在求对称点时,关键是抓住两点:一是两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二是两对称点连线的中点在对称轴上,即抓住“垂直平分”,由“垂直”列出一个方程,由“平分”列出一个方程,联立求解.【互动探究】3.(2017 年广东广州模拟)直线 x2y10 关于直线 xy 20 对称的直线方程是()A.x2y10C.2xy30B.2xy10D.x2y30解析:由题意,得直线 x2y10 与直线 xy20 的交点坐标为(1,1).在直线 x2y10 上取点 A(1,0

11、),设点 A 关于直线 xy20 的对称点为 B(m,n),答案:B考向 3 对称的应用例 5:在直线 l:3xy10 上存在一点 P,使得点 P 到点 A(4,1)和点 B(3,4)的距离之和最小,求此时距离之和的最小值.解:设点 B 关于直线 3xy10 的对称点为 B(a,b),如图 D40.图 D40易错、易混、易漏忽略直线方程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形致误例题:过点 P(1,2)引一条直线 l,使它到点 A(2,3)与到点B(4,5)的距离相等,求该直线 l 的方程.错因分析:设直线方程,只要涉及直线的斜率,易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形,要注意分类讨论.正解:方法一,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

12、直线 l:x1,显然到点 A(2,3),B(4,5)的距离相等.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 k,则直线 l 的方程为 y2k(x1),即 kxy2k0.故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x3y50 或 x1.当直线 l 过线段 AB 的中点时,线段 AB 的中点为(1,4),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1.故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x3y50 或 x1.【失误与防范】方法一是常规解法,本题可以利用代数方法求解,即先设点斜式方程,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建立等式求斜率 k,但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很容易漏解且计算量较大;方法二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运算量大为减少,即A,B 两点到直线 l 的距离相等,有两种情况:直线 l 与 AB平行;直线 l 过线段 AB 的中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