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738587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行违教案 第五课其次框 预防犯罪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过程与方法 能够推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遵守法律,防患于未然。 情感、看法、价值观 树立法治观念,增加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 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 教法及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 情境探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复习导入)二、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5257页,(大字精读,小字速读)思索完成以下问题并做好笔记,留意用铅笔做好

2、圈点批注。(时间大约8分钟)1、刑法的含义 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刑罚? 4、我国刑罚分为哪两类? 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三、互助探究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刑法与犯罪 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答:(展示问题)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老师讲解: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依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峻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 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2022年9月,火锅店服务员朱某因加水问题与顾客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

3、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2022年1月鹿城法院审理此案,一审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4条规定:有意损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思索:材料中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结合材料分析。 生答总结:犯罪行为。朱某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具有严峻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具有刑罚当罚性。 老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峻。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

4、触犯的是刑法。 (3)担当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担当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惩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活动三:区分刑法和刑罚 刑法是一部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罚是刑法中规定的惩罚方式。 刑罚是刑法内容的一部分。 老师讲解并描述:刑罚又称为刑事惩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详细内容。 活动四:预防犯罪 (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共享”)

5、思索与探讨:1有人说:陈某是个特例,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惩罚。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 2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途图,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缘由。 3说说陈某的经验给你的启示。 老师讲解并描述:1.阅读教材P55“相关链接”可知,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惩罚的想法是错误的。 2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 3陈某的经验告知我们:(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妙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要杜绝不良行为 (3)增加

6、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遵守法律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开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遵守法律,防患于未然。 老师总结:预防犯罪,须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遵守法律的人。 五、检测提升 1、小军进结交不良网友,沾染不良习气,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警示我们()A遵纪遵守法律,慎交网友B遵纪遵守法律,拒交网友 C远离网络,拒交网友D珍爱生命,聚焦网络 2、不少同学嗜好上网打嬉戏,个别同学为筹钱去盗窃、抢劫,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受到惩罚。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应当()A有足够的志气,主动担当责任 B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违纪的范围内 C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D钻法律的空子,避开自

7、己受罚。 3、下列几种行为中,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A 为了寻快乐,一中学生多次拨打“119”电话,谎报险情 B 外出旅游,在文化古迹上乱刻乱划 C 王某参加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D 几位年轻人在广场草地上胡打乱闹,对“勿踏草坪”的牌子视而不见 4、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吃晚饭后他们要打麻将,刚好缺一个人,爸爸叫小明“凑个数”,赢了归自己,输了爸爸给。对此,小明不正确的做法是()A 不去凑数,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B 要坚持原则,婉言谢绝 C 告知他们赌博的危害,劝服他们多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D 可以去凑数,星期天要好好放松一下 5、正在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

8、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挚友”后,他起先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并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A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B一个人假如法制观念淡薄,就很简单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 C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行逾越的鸿沟 六、总结评价 (一)总结提升 刑法是惩治犯罪,爱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了解罪与罚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法 预防犯罪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加强自我防范增加法制观念 防患于未然 作业 一般同学:完成课时作业基础题 程度较好的同学:完成基础题和实力题 反思提升 供应给学生案例,让他们思索:材料中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结合材料分析。叫了几个学生起来回答,暴露了道法非选择题中典型的错误,要么是脱离材料,要么是原理没有用上去,给了学生试误的机会,总结归纳了错误,供应了正确答案,归纳了道法非选择题的答题模式,还是有效果的,给我的启示是道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干脆与我们的考试形式挂钩的,对于案例教学我们肯定要舍得花时间,做到精细化教学。 仅供参考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