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小学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实践.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340011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音乐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小学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音乐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小学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音乐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小学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音乐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小学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实践.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让音乐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d孽吾音乐学科的融合实践语言和音乐是人类用声音作为媒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两种系统行为。它们 都是以声音为基础,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物理现象,高低、长短、强弱 和音色是声音的基本性质,是音乐的基础,从而也是构成语言的基础。语文课程 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多种元素,整合教学资源,创设一个多感官相 融合的语文世界,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其潜在的情感,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 了建立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挖掘课外课程资源促进教学实施。音乐以其 特有的优势,如内涵的丰富性、节奏的多变性、赏析的愉

2、悦性等深深吸引着每一 个学生,所以音乐资源融入语文教学势必为课堂注入“兴奋剂”,带来意想不到的 效果。一、以音乐导课煞尾,营造教学情境课堂情境是具有情绪色彩的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主观情感有着很好的感染 作用。语言学习是充满着人文情感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心 理,才能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情境教学法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而音乐是 一种良好的情境创设素材。在导课和煞尾部分,教师依托多媒体教学设备,选择 合适的音乐来铺垫,能起到很好的激情效果。1 .音乐导课,未成曲调先有情。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 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课是语文

3、教学的重要环节,奠定了整节课的 氛围和基调。要利用两三分钟的课堂导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抓住学生注意力, 铺垫课堂氛围基调,更好地让学生入情入境。在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这首 诗的教学之前,考虑到小学生对长征的历史了解不多,对长征过程的艰苦卓绝难 以理解,教师从电视剧长征中剪辑了三分钟的精彩视频频段,配以Herbs Theme这首大气磅礴的背景音乐,深深地震撼着学生,也感染着教师自己。 还没开始七律长征这首诗的阅读教学,学生的心已经深深地沉陷在了那皑 皑的大雪山、茫茫的大草地、惊涛拍岸的赤水河,以及红军战士克服艰苦恶劣的 自然环境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向着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场 景中

4、。又如,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这篇民间神话故事的导课环节,教 师以天仙配这首音乐来进行导课,婉转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十分沉醉,对牛 郎织女这个故事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学习兴趣也十分浓厚。用音乐进行课堂导 入,铺垫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好了基础,开好了 头。2 .音乐煞尾,余音绕梁意未尽。“编筐织篓,贵在收口。”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始,而且要有好的 收尾。以音乐进行煞尾,能产生深远悠长、缠绵俳恻的情感烘托效果,让学生沉 醉其中不能自拔,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受也更为深入。五年级上册第19 课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以深情的梦境回忆起小时候爸爸疼爱自己的点滴过往, 着重回忆

5、了父亲用借来的小渔船送自己求学的感人场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深受 感动,被课文中描述的感人情节所感染,教师在课堂结尾时用感人至深的语言总 结:“父爱是山,高大深沉;父爱是水,静水长流;父爱是舟,负载着我们前行。 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父亲,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你的爸爸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对你的爱的? ”在老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都陷入了温馨的思考和回忆中。最后, 教师以爸爸最好了这首儿歌进行收尾,小歌手杨烁推出这首歌曲时和同学们 处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年龄阶段,倍感亲切,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 父爱主题在歌声中得到升华。以音乐进行课堂收尾,让学生沉浸在教学的主题情 感氛围之中,有益于丰富学生的情

6、感体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二、以音乐匹配课文,提升朗读体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音乐发挥其作用的主阵地。在阅读教 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文本匹配不同风格的音乐,来增强阅读效 果,提升阅读体验,在音乐情境化的课堂中读出情感。1 .诗词朗诵配音,营造诗情画意。诗词与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来看,诗歌和音乐相 结合更是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段。诗歌与音乐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以抒 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及至现代诗,其依然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诗词教学讲究意境,也难在让学生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而以与诗词主题、情绪 色彩、思想感情相契合的音乐来做诵

7、读背景音乐,则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如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的教学,为了迎合和凸 显诗中空山、新雨、明月、青松、清泉、碧竹、浣女、莲叶、渔舟这些清新、明 快的物象所营造的空灵、明净的意境,教师以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来配乐, 古筝发出的声音通透明亮、清脆悦耳,如流水潺潺,如珠落玉盘,与这首古诗呈 现出的清幽明丽、恬淡新鲜的意境相得益彰。在背景音乐的铺垫下,学生对王维 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有了更好的感受,音乐形成的通感帮助学生走进了诗的意境。 又如,在示儿这首低沉、悲壮情绪色彩的古诗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一曲笛 曲大漠进行配乐,幽怨哀愁的笛声仿佛是诗人陆游临终前的哀怨叹息,充满

8、了忧伤与悲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从语速、语调和情感上读准确、读恰当。2 .寓言童话配乐,提高阅读乐趣。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是中低年级语文课文的重要文体,具有很强的童趣性。 在寓言和童话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融入故事情境是关键,这就对课堂情境有着较 高的要求。直接进行文本阅读,学生无法对故事中人物的语气、情绪,以及特定 的故事氛围有直接体验,用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则能很好地渲染寓言和童话故 事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如二年级上册 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的教学,为了烘托故事开头时老虎出现时紧张危机的 氛围,教师以“心跳”的数字音频作为背景,伴随着扑通扑通”的背景乐,一下子

9、将老虎从狐狸身后出现的紧张氛围渲染了出来。随着故事情节由紧张向诙 谐过渡,在狐狸带着老虎在其他小动物们面前耍威风的片段中,背景音乐也变得 欢快幽默。在音乐的衬托下,学生的情绪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很好地 融入了故事角色和故事情境。童话故事的阅读教学同样如此,根据童话故事的主 题情境选择相符的音乐做背景,学生在阅读时会有更快乐的阅读体验,产生更浓 厚的阅读兴趣。3 .散文阅读配乐,体会思想情感。散文具有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明快、亲切感人的特征,散文阅读应注重语言 的审美。要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散文语言形散神聚的独特韵味。六年级 下册第8课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是一篇兼具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10、的好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多么 清新优美、多么让人陶醉。而学生在初读时却用毫无情感和美感的唱读,打破了 这篇美文的意境。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的美作绊作 为背景乐的朗诵材料,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绝美的陶笛伴奏下匆 匆这篇散文的美的语言和意境,学生第一次感到散文语言如诗如画般美丽。知 道在阅读中如何把握语速,如何控制呼吸、节奏,如何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作 者的情绪渐渐的,学生沉醉在伴奏朗诵中,和作品融为了一体。三、以音乐教法授课,创设趣味课堂小学语文

11、与音乐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融合,还体现在教法 学法上的融合。以教音乐的方式教语文,别具乐趣,效果独特,让语文课堂充满 语言之美、音乐之美。歌唱和体态律动是音乐学习的两种基本方法,在特定的语 文学习内容中,以歌唱式教学和体验式表演,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学习效果。1 .歌唱式阅读,创新阅读体验。用唱歌的方式来阅读趣味性极强,且能加强记忆,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 忆和理解。尤其是低年级的童谣、童诗,以及中高年级的古诗,都可以用来吟唱。 如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的春节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 年”本是一首儿歌,广为流唱,在手机、网络等平台都有对应的歌曲。教师 以教唱代替阅读,

12、在欢快的歌词、曲调和喜庆的氛围下,学生都沉浸在欢乐的歌 声中,很快地记住了这首童谣,既能够背诵,又能够歌唱。止匕外,古诗词本身就 是以吟唱的方式来歌咏,因而其本身就是一种音乐载体,很多古诗词都可以唱出 来,包括“贝瓦儿歌”“瓜瓜龙儿歌”“火火兔儿歌”“宝宝巴士儿歌等众多的App都推 出了“古诗新唱”的作品,为很多古诗进行了谱曲和翻唱,十分悠扬动听。在王之 涣的凉州词、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白的古 朗月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 设备给学生播放这些古诗词的歌曲,并为他们范唱,教学生这些古诗词的歌曲, 不仅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更感兴趣,同时也更牢

13、固地记住了这些古诗词内容, 做到熟读成诵、歌唱成诵。2 .体态式表演,沉浸学习情境。歌唱教学融合了歌唱与表演,其中表演是以语言与动作结合的方式来演绎, 情景剧、舞台剧、歌剧、话剧等都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将基于体态式表演的 音乐教学方法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迎合学生好于表现自我、表现 力强的心理需求以及天真烂漫的性格。在二年级下册第21课青蛙卖泥塘这 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角色表演的学 习环节。事先准备好了青蛙、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等小动物的头饰, 准备一块写有“卖泥塘”三个字的牌子,又在教室中央用粉笔画一个圈代替池塘, 然后请几位同学根据

14、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情景剧。表演的同学将语言、动作、神 态融入情景剧中,生动地还原和再现了课文故事场景,以绘声绘色的语言和惟妙 惟肖的动作来展现自己的角色,十分传神。角色扮演的情景剧表演与音乐的话剧、 舞台剧如出一辙,对表演者的语言能力、舞台表现力都有很高要求。生动的表演 增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提升了学习效果。结束语音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流,打造了充满了音乐之 美的语文课堂。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小学语文与音乐课程的融合教育有着很好的 价值与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一方面,应深 入理解学科融合教育的内涵与本质,避免形式化,需要根据恰当的教学内容选择 适宜的音乐进行教学融合,杜绝生硬的融合、形式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在课堂 驾驭上,随着音乐进入语文课堂,学生的好奇心理被充分激发和调动,部分学生 可能借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给教学组织尤其是课堂纪律的维持带来问题。同 时,语文与音乐课程的整合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尤其对教师的音乐素 养与理论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如此才能发挥两学 科融合教育的价值,发挥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真正让音乐成为语 文课堂的最好点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