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pdf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29140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DF 页数:127 大小:20.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pdf(1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9 年年11 月月(2017 年年 2035 年)年)I序言序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 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更好地落实总体规划批复后的各项任务实施,谋划新时期新大兴城乡统筹发展蓝图,大兴区委、区政府会同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编制了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 年2035 年)(以下简称“分区规划”)。本次分区规划编制是区级层面落实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及自然资源部“规划体制改革、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抓手;是区级层

2、面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各项规划的多规合一;是对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任务在区级层面的细化分解和深化落实;也是下一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等编制的依据,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次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时代,紧扣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着眼于进一步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立足于大兴区建设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定位要求,秉承落实减量发展、提高治理水平、保障规划实施三大原则,坚持开门编制规划,汇聚各方智慧,努力

3、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IIIII目录目录总则.1第一章 落实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与规模.3第一节 功能定位.3第二节 发展目标.6第三节 城市规模.7第二章 完善空间结构体系,加强全域空间管控.9第一节 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乡体系.9第二节 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12第三节 落实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14第三章 强化三城引领作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17第一节 突出三城核心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17第二节 构建“一核两翼”新动脉,推进区域协同发展.20第四章 夯实生态空间本底,营造优美平原生态环境.23第一节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23第二节 加

4、强河湖水系治理,保护水生态,建设海绵城市.25第三节 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28第四节 高品质构建绿地系统与游憩体系.29第五章 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科技创新引领区.32第一节 全方位创新引领,促进经济结构高质量转型.32第二节 疏解与承接相结合,强化生产空间集约发展.33第三节 统筹规划三大板块,实现错位发展.34第四节 高质量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农业和旅游联动发展.36第五节 强化产业空间精细化管理,优化区域营商环境.37第六章 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建设创新人才聚集地.39第一节 优化居住规模及结构,实现职住平衡.39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建成公平、优质、均衡、创新

5、、开放的教育体系41第三节 推进服务均等的医疗卫生、养老、社会救助和殡葬服务体系建设.42IV第四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体服务体系.44第五节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45第六节 鼓励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构建一刻钟服务圈.46第七章 传承历史文脉培育新名片,塑造新国门城市风貌.48第一节 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48第二节 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国际风采、苑囿风光、科创风尚的国门特色风貌.51第三节 彰显城市特色,塑造城绿交融的大兴新城.55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58第一节 构建绿色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58第二节 构建低碳安全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62第三节 强化污染防

6、治力度,全面改善环境质量.66第四节 构建坚韧稳固的公共安全体系.69第五节 推动智慧大兴建设.70第六节 统筹地上地下,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71第九章 推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73第一节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城乡融合发展.73第二节 统筹新型城镇建设,构建城乡联系纽带.74第三节 加强村庄规划引导,建设美丽乡村.78第四节 推进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环境品质.82第十章 明确实施路径,实现减量提质发展.83第一节 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83第二节 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减量提质发展.86第三节 划分规划单元,加强统筹引导.87第十一章 建立

7、健全体制机制,保障规划实施.89第一节 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实施及管控体系.89第二节 建立精治共治法治的城乡治理体系.90第三节 建立区级体检评估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90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监督问责制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91附表 大兴分区规划指标体系.93V附图.961总则总则第第 1 1 条条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以建设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

8、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为核心指导思想,落实好总体规划要求,深挖地区本底,体现区域特点,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制定符合地区特点的国土空间治理政策体系与实施计划,在做好减量、优化存量的基础上用好增量,实现民生服务、生态环境、对外交往、区域协同、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国家发展新动力源作用,谱写新时期大兴区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的新篇章。第第 2 2 条条主要规划依据主要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4.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5.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

9、16 年2035 年)7.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8.分区规划实施要点第第 3 3 条条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为大兴区行政辖区(含亦庄新城大兴部分),总面积约为 1036 平方公里。本次规划期限为 2017 年至 2035 年,明确到 2035 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远景展望到 2050 年。3第一章第一章 落实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与规模落实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与规模总体规划指出总体规划指出: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文化中心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科

10、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作为作为“一一核一主一副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多点之一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多点之一,大兴大兴区是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区是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区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区,是承接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主要阵地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主要阵地,未来应依托未来应依托自身独特的优势与机遇自身独特的优势与机遇,深化落实总体规划赋予的功能定位深化落实总体规划赋予的功能定位,切切实服务首都实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四个中心”建设。建设。第一节功能定位总体规划赋予大兴区的功能定位为: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科技

11、创新引领区、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大兴区的一切工作必须紧密围绕这一战略定位落实开展,正确处理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国际交往能力,探索城乡各项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第第 4 4 条条全面落实北京全面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政治中心: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提供优质服务与充分保障,以南中轴及其延长线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为重点,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运行。4文化中心:充分挖掘大兴区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南中轴及其延长线、永定河、凤河三

12、条文化发展带的引领带动功能,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国际文化的引入作用,营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元文化,塑造大兴区文化新区的金名片。国际交往中心:把握大兴区面向国际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担首都对外交往的职责。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为依托,做好重大国际活动保障,充分展示大国首都形象;以南中轴及其延长线、多条交通廊道与功能节点为纽带,加强国际资本的自由便捷流动,提升国际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大兴区良好的科创产业基础,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以中关村大兴园、亦庄园等国家级政策区为重点,整合各类资本,吸引产业人才,着力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创新成果

13、转化能力,全面支撑高精尖产业体系的构建。第第 5 5 条条建设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大兴区“一核两翼”的桥梁作用。在新城及重点功能区合理承接北京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构建轨道交通为骨干、高速公路为支撑的网络化区域交通格局,重点依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大兴国际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的建设,强化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及津冀地区的高效衔接,实现公共服务、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作共享。5第第 6 6 条条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区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区充分依托科技创新产业基础,紧密对接国际标准,通过着力创新产业升级改造及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培育健康且具有地域优势的

14、制度环境,激发科创企业创新动力。重点依托中关村大兴园、亦庄园推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逐步将大兴区打造成为高精尖科创企业聚集之区。第第 7 7 条条建设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建设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牢牢把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机遇,服务国家开放大局,持续优化为国际交往服务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在南中轴及其延长线、交通廊道沿线的重要节点布局国家文化展示及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具有大国风范的国家门户。第第 8 8 条条建设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深化推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联营联建、收益共享原则,探索集体经营

15、性建设用地多种入市方式;逐步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开展宅基地改革,全面探索符合地区特点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切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实。6第二节发展目标第第 9 9 条条建设首都新国门建设首都新国门、区域新动脉区域新动脉、科创新高地科创新高地、改革先行改革先行区区贯彻落实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总体要求,立足大兴区实际,紧密围绕大兴区的功能定位,把大兴区建设成为北京南部地区的首都新国门、京津冀地区资源要素集聚流通的区域新动脉、国家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科创新高地、城乡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改革先行区。第第 1010 条条20352035 年发展目标年发展目标首都国际交往门户基本形成,承接

16、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减量提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新高地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实现。国际枢纽目标初步实现,国际交往功能集聚。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区域协同治理全面实现。产业升级全面实现,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形成成熟模式,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7第第 1111 条条20502050 年发展目标年发展目标全面建成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区,城市功能成熟完善、空间布局合理、人居环境和谐宜居。成为具有大国风范的首都新国门。成为引领京津冀及“一核两翼”协同发展的区域新动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新高地。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第

17、三节城市规模第第 1212 条条加强人口规模管控,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加强人口规模管控,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到 2035 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 220 万人左右,通过调整人口空间布局、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服务等方式,加强人口规模管控。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优化人口结构坚持人口调控与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综合整治并举,重点在新城及周边城乡结合部地区、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和外围乡镇地区,大力开展疏解整治。提升大兴新城西片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等重点发展地区的民生设施及绿色空间配置水平,通过城市更新、留白增绿等手段改善城镇建成区人居环境,引导人口向新城、重点功能区集聚,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同

18、时吸引并留住中高端人才,优化人口结构。82.改善人口服务管理在保障公平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第第 1313 条条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实现减量提质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实现减量提质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和高效利用。到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4.25平方公里以内。第第 1414 条条划定战略留白用地,保障服务首都功能划定战略留白用地,保障服务首都功能为服务保障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承担重大活动、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预留条件,划定约 18.67 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主要分布在南中轴及其延长线的周边区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

19、和亦庄新城(大兴部分)南部镇级产业区。9第二章第二章 完善空间结构体系,加强全域空间管控完善空间结构体系,加强全域空间管控落实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落实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结合大兴区自身特点结合大兴区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全区空间结构理的全区空间结构。全面落实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管控与用途管全面落实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管控与用途管制制,优化全区优化全区“两线三区两线三区”结构与布局结构与布局,划定建设与非建设空间划定建设与非建设空间用途分区,为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用途分区,为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第一节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乡体系第第 1515 条条构建构建“一轴、一心、三

20、城、三带、多点一轴、一心、三城、三带、多点”城市空间结城市空间结构构落实全市城市战略定位和“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充分考虑地理区位、自然禀赋、发展目标,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和疏解非首都功能,延续历史格局和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构建具有大兴特色的“一轴、一心、三城、三带、多点”空间结构。1.一轴一轴为南中轴及其延长线,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重点地区,是大兴区未来发展的统领。注重生态景观塑造与文化、国际交往等功能的引入,并为重大项目做好预留;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丰富国际交往功能内涵,重点发展与首都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定位相匹配的数字创意、文化艺术、国际商务、高端生活服务

21、业等产业。102.一心一心为生态绿心,是塑造大兴区及北京南部地区生态景观的核心要素。探索优化空间管控制度,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南中轴森林公园、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南海子公园等绿色空间建设,塑造舒朗有致的京南生态新都苑。3.三城三城为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大兴部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是大兴区在全市独一无二的空间结构特色所在,应结合各自优势确定功能定位,在实现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统筹引领作用。大兴新城:规划范围约 159.7 平方公里,包含清源街道、高米店街道、林校路街道、兴丰街道、观音寺街道、天宫院街道,黄村镇、西红门镇、北臧村镇部分地区。亦庄新城(大兴部分):规划范围约

22、 131.5 平方公里,包含荣华街道、博兴街道、亦庄镇、旧宫镇、瀛海镇、青云店镇原工业区、长子营镇原工业区、采育镇原工业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规划范围约 50平方公里,包含榆垡片区和礼贤片区。4.三带三带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京津冀高端产业带、京雄协同发展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永定河大兴段及沿线区域,主要涉及11大兴新城、北臧村镇、庞各庄镇、榆垡镇。以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为前提,重点修复永定河生态功能,打造森林公园、湿地景观等大型生态空间,加强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环境品质,恢复重要文化景观,形成和谐宜居的文化生态休闲之所和京南重要的生态廊道。京津冀高端产业带:为北京经

23、济技术开发区至天津的京津冀区域引领型高端产业带。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端产业基础为核心,最大限度发挥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天津港便捷联系的区位交通优势,引导形成沿京津高速、京台高速为主的产业联动发展带,打造功能协同、分工高效、港城融合、资本便捷流通的高端产业带。京雄协同发展带:为京雄高铁及京开高速沿线地区,是北京市对接服务河北雄安新区的重要发展带。以大兴新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轨道交通枢纽为重点,开展交通和土地一体化建设,集中承载高标准多样化的生活配套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交往功能,形成北京与河北雄安新区资源要素集聚与流通的活力带。5.多点为三城外围的各镇。构建大兴新城、

24、亦庄新城(大兴部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三大区域发展板块,实施以城带镇的特色化发展。依托大兴新城形成综合服务保障板块,包括西红门镇、黄村镇、北臧村镇,未来重点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生态修复、产城融合等方面提升强化;12依托亦庄新城(大兴部分)形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服务板块,包括亦庄镇、旧宫镇、瀛海镇、青云店镇、长子营镇、采育镇,未来重点在存量产业用地优化升级、促进职住平衡等方面提升强化;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形成临空服务板块,包括庞各庄镇、魏善庄镇、安定镇、榆垡镇、礼贤镇,未来重点在航空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升强化。第第 1

25、616 条条构建新城构建新城镇镇新型农村社区全域城乡发展体系新型农村社区全域城乡发展体系针对城、镇、村的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完善新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现代城乡体系,建立新城引领带动、城镇特色优化、新型农村社区多元提升的城乡功能有机分工格局。按照功能互补、特色分明、城乡一体的要求,统筹城镇与乡村、北部与南部,形成分区分类管控、城乡全面融合、要素特色彰显的全域共荣新局面。第二节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生态控制线,将全域国土空间划分为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生态控制区,实现两线三区的全域空间管控。13第第 1717 条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明确集中建设地区划定

26、城市开发边界,明确集中建设地区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空间刚性管控边界和约束性指标,集中建设区(城市开发边界内)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 27%。主要包含新城、镇中心区以及部分城市功能组团等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的地区。新增城市建设项目原则上应在集中建设区内进行布局和建设,要严格控制集中建设区以外的各项城镇建设活动。集中建设区内应有序推进城市化,优化建设用地功能结构,提高建设品质;鼓励存量更新改造,实现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第第 1818 条条划定生态控制线,明确生态保护地区划定生态控制线,明确生态保护地区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范围为基础,将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地、森林、河流湖泊等现状生态用地和水源

27、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法定保护空间划入生态控制区,生态控制区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 49%。遵循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的原则,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现环境质量根本改善。严格管控建设行为,针对不同生态要素和生态空间,分级分类制定建设活动管控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 29.0 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永定河蓝线范围(上开口控制线)和南水北调工程亦庄调节池一级保护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80.07 平方公里(27.01 万亩)。14第第 1919 条条完善限制建设区规划完善限制建设区规划生态控制区和集中建设区以外为限制建设区,约占全

28、区面积的 24%。主要包含平原地区村庄、城市开发边界外分散性城镇建设用地、特交水建设用地、生态控制区外的其他非建设用地等。严格控制限制建设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严格按照依法审批的乡镇域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建设,有序推动城乡结合部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减量腾退还绿,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实现开发强度和建筑规模双降、绿色空间比例提升。通过集体建设用地腾退减量和绿化建设,限制建设区用地逐步划入生态控制区和集中建设区,到 2050 年实现两线合一。第三节落实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第第 2020 条条合理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合理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统筹建设空间和山水林田湖草非建设空间,遵

29、循用途主导功能的原则,合理划分覆盖全域全类型的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调整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格局,实现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全区共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战略留白用地、有条件建设区、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水域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林草保护区、生态混合区和自然保留地等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分区。15第第 2121 条条统筹安排建设空间统筹安排建设空间全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314.25 平方公里以内,含战略留白用地约 18.67 平方公里。划定有条件建设区,在不突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布

30、局调整或机动指标落地。划定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保障对外交通用地、水利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等用地需求。第第 2222 条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非建设空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非建设空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要求,系统梳理现状非建设空间内各类用地、设施之间的矛盾,加大对非建设空间用地治理和土地腾退整治力度,实现对全域全类型非建设空间统筹管控。第第 2323 条条划定管理分区,加强协同管理划定管理分区,加强协同管理在规划分区基础上,针对重要交通市政走廊、河道管理范围、蓄滞洪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绿道等具有特殊管理要求的地区划定管理分区。1.强化生命线廊道的规划管控

31、优化整合区域内的油气、燃气走廊,加强对各生命线廊道的保护,对丧失功能需求、影响城市建设的油气管线、工业管线予16以废除,完善退出机制。2.预留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廊道作为规划控制范围优化交通设施空间布局,加强对干线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廊道的管控,廊道两侧各划定一定范围规划控制区,保持交通廊道连贯性,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控制区内按照相关要求控制规划用地类型,减小对周边用地的影响。17第三章第三章 强化三城引领作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强化三城引领作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大兴区具有三城协同发展的鲜明特色大兴区具有三城协同发展的鲜明特色,规划依托三城自身特规划依托三城自身特点点,制定差

32、异化发展方向制定差异化发展方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重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重点,形成彼形成彼此协同此协同、相互融合相互融合、引领大兴区及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增长引领大兴区及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极。第一节突出三城核心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第 2424 条条建设生态宜居、民生完善的大兴新城综合服务保障中建设生态宜居、民生完善的大兴新城综合服务保障中心心1.功能定位大兴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及功能疏解的重点地区,是全区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城乡统筹发展的集中承载区。2.空间结构:一心、一环、多组团一心为生态服务核心,主要为大兴新城核心区及周边绿色空间,以交通和公共服

33、务为主导功能。一环为生态绿环,着力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减量还绿,打造以郊野公园为主的新城生态游憩地区。多组团为新城 9 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包括东组团、东北组团(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西片区组团、生物医药基地组团、东南组团(物流园区)、狼垡组团、西红门组团、孙村组团和团河组团,是大兴新城未来重点发展与更新的地区。183.城市规模到 2035 年大兴新城规划常住人口约 79.41 万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约 90.84 平方公里,无战略留白用地。4.功能承接与实施重点新建地区作为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主要地区,重点推进大兴新城西片区、黄村火车站地区及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大兴新城站地区建设,强化与北京大

34、兴国际机场统筹协调发展;做大生物医药基地和做强医药健康产业;完善高品质民生设施配套,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态人居环境。现状建成区重点开展存量低效用地更新、城市双修、特殊用地搬迁改造等工作,提升京开高速公路以东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实现东西均衡发展。新城城乡结合部地区重点加大集体建设用地减量腾退力度,加快黄村镇、西红门镇、北臧村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并完善跨单元统筹实施相关政策机制;结合宅基地改革试点及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集中建设区内村庄城镇化及提升改造工作。第第 2525 条条建设产城融合、制度创新的亦庄新城科技创新引领区建设产城融合、制度创新的亦庄新城科技创新引领区亦庄新城(大兴部分)重点

35、承担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功能,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政策创新、产业升级的科技创新引领区,做好青云店镇、采育镇、长子营镇 3 个镇城乡统筹,实现地19区均衡发展,保障农民长远收益。第第 2626 条条建设对外交往、区域协同的临空经济区国际交往新门建设对外交往、区域协同的临空经济区国际交往新门户户1.功能定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以综合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航空物流、商务金融、会展商贸等功能为主,预留大事件的功能承载空间。2.城市规模到 2035 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规划常住人口约 27 万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约 50 平方公里,其中,战略留白用地规模约 1

36、4.84 平方公里,主要位于榆垡片区北侧和礼贤片区西侧。3.功能承接与实施重点结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功能定位,将其作为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重要地区。近期着力推进保障机场建设运营的规划建设;探索回迁安置空间的多元高效利用模式;与河北省共同推动综合保税区、自贸区等规划建设;有序开展启动区、起步区的规划建设;强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辐射带动作用,做好庞各庄镇、魏善庄镇、安定镇的城乡统筹;重点开展机场周边景观风貌提升,加强机场起降区域的第五立面管控及空中俯瞰视角下的大地景观塑造,形成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城市意向。20第二节构建“一核两翼”新动脉,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第

37、第 2727 条条发挥门户作用,有序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发挥门户作用,有序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1.强化与重点地区的交通联系依托京雄商高速铁路、京雄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京九铁路、京沪铁路等国家干线铁路,建立大兴区与周边重要节点快速联系,充分发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效应。优化完善大兴区对外高速公路系统,明确道路功能定位,实现高速公路网互联互通。2.发挥国际综合枢纽带动作用围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黄村火车站,构建区域对外交通枢纽体系,强化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高效顺畅衔接,引导城市功能围绕枢纽集中布局,促进枢纽与城市协调发展。3.推进区域协同,对接交通系统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

38、分)的规划建设,加强大兴区南部地区与河北廊坊、固安、永清等城镇组团的协作。预留与河北省的交通连接条件,完善道路网络系统,实现交通一体化布局。第第 2828 条条强化与河北雄安新区的对接强化与河北雄安新区的对接完善对接服务机制,设立对接河北雄安新区产业和生活消费的战略片区,建立促进产业和服务高水平聚集的政策平台。以黄村火车站地区、大兴新城西片区等为重点,为河北雄安新区提供21高质量差异化生活服务。以亦庄新城(大兴部分)、大兴新城为重点,对接河北雄安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优先布局服务河北雄安新区的国际交往与国际商务贸易相关功能,为河北雄安新区提供全方位的临空

39、服务。在南中轴及其延长线、永定河沿线地区建设人文和生态空间,强化建设管控,展示历史与生态特色,服务河北雄安新区多样化人文生态需求。第第 2929 条条推动跨界地区的协同建设推动跨界地区的协同建设1.推动临空经济区的省市协同统筹区域规划,促进统一管控。统筹京冀两地在空间布局、总量规模、产业功能、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规划要求。创新政策机制,实现共建共管。京冀两地共同建立与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精简、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的经济社会管理,按照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政策、统一管理。2.推动交界地区的区际协同与丰台区共同推动大南苑地区的规

40、划建设,推进南中轴及其延长线沿线、五环路沿线的大型生态景观建设,形成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景观风貌。加强协调沟通,探索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同机制。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整体组织协调、政策和计划制定、重22大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强统筹,通过建立规划的实施、评价和监督机制,推动规划有效落地实施。23第四章第四章 夯实夯实生态生态空间本底空间本底,营造优美平原生态环境营造优美平原生态环境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统筹自然资源全要素统筹自然资源全要素,形形成具有大兴特色的区域绿色空间结构成具有大兴特色的区域绿色空间结构,打造高品质的全区绿地系打造高品质的全区绿地系统统,

41、构建永久基本农田构建永久基本农田、河流水系等重点生态要素的空间治理政河流水系等重点生态要素的空间治理政策体系,为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奠定基础。策体系,为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奠定基础。第一节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第第 3030 条条打造区域协同、绿野林海的绿色空间结构打造区域协同、绿野林海的绿色空间结构1.全区绿色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生态空间建设,构建“一轴、一心、一环、两带”的全区绿色空间结构。一轴为绿色南中轴。统筹南中轴及其延长线沿线各类生态要素,全面提升绿色空间规模与质量,构建城市、森林、农田开合有序、节奏变化的轴线景观风貌。一心为区域生态绿心。延续历史苑囿格局,结合森林、湿地、农田

42、等绿色空间,形成林田水居、多元融合的生态绿心。一环为临空经济区森林环。推进环机场区域森林建设,提高片区森林覆盖率和整体生态环境品质,营造森林环绕、大绿大美的绿色国门景观形象。两带为永定河生态文化带和东南部森林湿地生态带。合力推进永定河生态文化带和东南部森林湿地生态带建设,提升区域绿色空间规模总量与生态质量,形成自然生态与城镇空间相互交融24的绿色生态格局。2.总体目标加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管理体系和城镇公园体系之间的统筹衔接,保障规模、优化布局,增强区域绿色游憩与生态服务供给能力,综合提升全区绿色生态空间品质。第第 3131 条条强化重点生态空间管控强化重点生态空间管控1.严守生态

43、保护红线以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为基础,完成勘界定标,保障落地。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最严格的管控,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2.持续推进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强化生态功能,加大低效用地的减量腾退,实现复耕还绿,处理好绿色空间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耕地、园地、林地、水域的生产、生态、景观和城镇隔离等综合功能,在城市集中建设区之间保留合理的绿色缓冲空间。第第 3232 条条推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城市建设到

44、2035 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不低于 35%,重点突出北京大兴25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南中轴及其延长线沿线、重要交通联络线沿线等重点区域和生态廊道的森林营建,打造集中连片的大型森林斑块,营建绿色廊道,搭建生物通道,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品质,提升生物多样性。第二节加强河湖水系治理,保护水生态,建设海绵城市第第 3333 条条严格用水总量结构、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严格用水总量结构、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1.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本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合理控制用水总量。到 2035 年全区用水总量符合市级管控要

45、求(含亦庄新城大兴部分用水量)。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安全,坚持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生态用水适度增长,优化用水结构。2.构建多水源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注重本地水资源涵养,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充分利用外调水资源,提高再生水利用比例,加强应急水源储备,形成多水源联合调度的供水格局,提升水资源的安全保障程度。建设安全高效的水资源调度体系,加快完成南水北调大兴支线工程建设,预留外调水工程廊道及配套设施用地。3.建设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用水节水规范化、标准化、26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市政杂用优先使用再生水、雨洪水,促进生产和生活全方位节水。到 2035 年全区再生水利用量符合全市

46、要求。第第 3434 条条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1.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近期在全市和区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市、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建立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清单,并依法清理违法建筑和排污口,保障全区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2.推动永定河水系生态修复推进永定河大兴段综合治理,强化河道水域空间用途管控,清退河道内各种违法建设。落实水环境保护目标职责,推动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永定河大兴段生态廊道建设

47、。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滞洪湿地,在保障防洪安全基础上,同步营造机场周边的生态景观,促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的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3.加快重点河道综合治理以永兴河、新凤河、老凤河、凤河、小龙河、大龙河为纽带,加强河湖水系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水系连通性,恢复河道27生态功能,保护湿地、坑塘等蓝色空间。恢复和保护灌溉渠网,构建以永定河灌渠、中堡干渠、中堡二干渠、北野场灌渠、凤灌渠、红凤灌渠为骨架的输水灌溉渠系网络。加强河湖蓝线管理,明确水域用地管理与保护范围,建立定期监督巡查制度,逐步清理蓝线范围内违法建筑。加强埝坛水库、团河行宫等湿地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系统开展小型水体近

48、自然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河岸生态微循环,提高水体自净功能。提高河道亲水性,统筹岸线的景观建设,打造功能复合、开合有致的滨水空间。第第 3535 条条加强雨洪管理,建设海绵城市加强雨洪管理,建设海绵城市将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及建设全过程,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到 2035 年 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实现降雨 70%就地消纳和利用,重要河湖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达到市级要求。大兴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以基本农田及生态林地等生态要素为基底,以水系和绿带为生态骨架廊道,保护和修复非建设区的河湖水系,保持生态本底的水文特征,在城市建设区积极建设海绵型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公园、道

49、路与广场,加强雨洪利用,削减外排水量,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8第三节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第第 3636 条条坚守耕地规模底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足量坚守耕地规模底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足量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城市扩展的刚性约束,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不得随意调整;军事国防类、交通类等重大建设项目确实难以避让的,必须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和占用规模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严格把关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坚守耕地保护规模底线。到 2020 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199.20 平方公里(29.88 万亩),永

50、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180.07 平方公里(27.01 万亩)。到 2035 年不断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保护,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规模总量、空间布局达到市级要求,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第第 3737 条条提高耕地质量,促进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布局提高耕地质量,促进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布局坚持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质量。科学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区,将区内建设用地减量与区外建设用地增量挂钩,促进区外零散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向区内集聚。北京大兴国际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