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春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97259677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5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春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汉语在线形考(中文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起本)课程代码:04637说明:1.古代汉语(04637)在线形考可以一次性提交文档作业,不再分为四次提交。请各位同学在2023年12月15日之前在线提交形考作业,由辅导老师在线评阅给出成绩。2.古代汉语(04637)在线形考作业虽然可以一次性提交,但并不意味着四次作业只需做一次,请各位同学仍在各次题目中选1道题目(共计4题)作答。古代汉语作业1(以下两题选作一项,100分。)一、劝学有感题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2、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节选)根据上文提到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并结合教学工作和家庭教育中的经验和教训,谈一下在育人方面要秉持什么理念?要求:1.需结合实践情况来分析,条理要清晰,观点要明确。2.如手写答题,那么请理清思路再下笔,保持书面整洁,书写尽量优美。3.如采用电脑录入答题,请选择合适的字体,尽量使文档页面具有设计感。参考答案: 在荀子劝学的这段节选中,荀子以其深厚的哲学智慧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真谛。他强调了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的本质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这种学习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和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首先,我们要秉持“学不可

3、以已”的理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停止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保持一颗永远学习的心,不断探索、不断挑战自我,以实现自我超越。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和创新。荀子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为例,说明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达到甚至超越前人的水平。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再次,我们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荀子认为,木材经过墨线的丈量才能变得笔直,金属经过磨砺才能变得锋利。同样地,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鼓励他们通过学习和努力来改进自己。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明白自己

4、的优点和长处,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最后,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荀子强调君子要博学多识并每日反省自己,这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其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注重他们的知识学习,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综上所述,荀子在劝学中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真谛和育人的理念。我们应该秉持这些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自我认知和道德品质,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提升,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二、谥号的使用题干: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请问:1.什

5、么叫谥号? 2.请结合古代汉语谥号知识,分析她这样自称对不对?为什么?她的谥号全称是什么?3.我们学习的古代汉语(上下)教材(朱振家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选文中,有哪些历史人物是用谥号来称呼的?请举例(至少三个)说明。参考答案:1.谥号一般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平的德行而给予的一种称号。原寓褒贬同情之意。2.观点一: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是错误的。因为“孝庄”是谥号,是在她死后才由康熙帝给奶奶封的,孝庄生前当然不能知道自己死后的谥号,所以她生前不可能自称“我孝庄”。“孝庄文皇后”是简称,谥号全称是“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观点二:康熙王朝中孝

6、庄太后自称“我孝庄”,是原著作者和编剧故意这么安排的,原著作者二月河老师肯定懂。孝庄太后生前的称号依次有侧福晋、西侧妃、庄妃、圣母皇太后、昭圣皇太后、太皇太后,但是大部分观众对“孝庄”最熟悉。再有,康熙王朝就是一部戏说剧,面向的是劳动人民大众,图的就是一乐,没必要对剧中的称呼、服饰、规矩那么考究。元代大曲家睢景臣作套曲哨遍高祖还乡,讲的是汉高祖称帝后衣锦还乡的故事。在剧中,他就安排了一个农民去骂刘邦:“你白(凭)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3.我们学习的古代汉语中称谥号的帝王有:晋平公、晋厉公、齐景公、郑武公、郑庄公、晋灵公、齐威王、齐桓公、晋文公等等。(这些谥号均为朱振家古代汉语(上)

7、选文中涉及到的帝王谥号)古代汉语作业2(以下两题选作一项,100分。)三、篆书对联题干:右图为一幅篆书对联,挂在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走廊,由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董琨老师、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琨先生所书写。具体内容为“司馬文章元亮酉(酒),右軍書灋少陵詩。丙戌歲抄、董琨敬篆”。1.请把该对联转写为简体字,并阐释该对联的内容;2.根据对联的落款,查阅工具书,指出该对联的书写时间;2.请摹写该篆书对联,可硬笔可软笔。可以直接在纸质形考册上完成,也可另行使用笔墨纸砚,并拍照提交给任课教师。参考答案:1.该对联转为简体字为:“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丙戌岁抄,董琨敬篆。”该对联提及的是四位历史人物

8、。司马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擅长文章辞赋。元亮指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其字为元亮,性好酒。右军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曾官右军将军。少陵指唐朝杜甫,曾自号少陵野老。司马相如的文章天下无双,陶渊明因酒清高,王羲之的书法天下第一,杜甫(少陵)是一代诗圣,是历史上四位举世无双的人物。2.根据落款,该对联的书写时间是“丙戌岁”,即“丙戌”这一年。这属于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个循环。通过干支推算公式,或者根据2020年为庚子年(或根据其他熟悉的

9、年份)推算,丙戌年是2006、1946,经网络查询虑董琨先生的简历,1946年出生,那么确定该对联的书写时间为2006年。3.(略)自己摹写上传。四、“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题干:看图,这是三亚旅游胜地南山的一处景点,两名游客在比划一个“比”字,与两边的“寿”和“南山”刻字组成“寿比南山”这一成语。请问: 1.他们为什么这样比划这个字?写出这个字造字时的字形;2.用六书理论解释“比”用了哪种造字法?“比”的本义是什么? 3.解释“寿比南山”的词义,并解释其中“比”的词义,说明这是“比”的本义还是引申义?4.您还知道现在哪些带有“比”的成语是用了“比”的本义吗?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1.因为“比

10、”的最初字形为,像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所以这两名游客伸开手臂挨在一起比划出的是“比”的原字形。2.“比”属于六书中的会意字。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挨着、紧靠。3.“寿比南山”意思即“寿命与南山等同、相等”,其中“比”的词义是“等同、相等”,用的“比”的引申义。4.“比肩而立、比翼双飞、比肩接踵、比邻而居”等成语用了“比”的本义。古代汉语作业3(以下两题选作一项,100分。)五、“时不我待”成语解析题干:成语具有结构精练、语言简约、表意丰富的特点。有很多成语还完整地保留着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成语“时不我待”就属于宾

11、语前置。1.请解释成语“时不我待”的意义,并指出该成语的宾语是什么? 2.请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时不我待”属于哪种类型的宾语前置?3.还有哪些成语跟“时不我待”是一种类型的宾语前置?参考答案:1.该成语的词义为“时机不等待我”,它的宾语是“我”;2.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第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第三,用代词“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时不我待”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成语用例还有“时不我与”、“人莫予毒”等。六、“星罗棋布”成语解析题干: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成语是古代汉语在现代语言中的遗留,具有古代汉语语

12、法结构特点。了解这些成语的语法现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例如我们常用的 “星罗棋布”这一成语,就涉及到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它出自北魏无名氏中岳嵩阳寺碑:“塔殿宫堂,星罗棋布。” 问题:1.请解释这个成语的含义;2.指出该成语中哪个词素具有词类活用现象?解释它的含义,并说明这属于哪种词类活用现象?3.请列举(至少三个)和“星罗棋布”语法现象相同的其他成语用例。参考答案:1.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2.星:像星星一样;棋:像棋子一样。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语法现象,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3.还有其他成

13、语用例,如“土崩瓦解、鬼哭狼嚎、鳞次栉比、狼奔豕突、龙飞凤舞、瓜分天下、风驰电掣”等。古代汉语作业四(以下两题选作一项,100分。)七、读唐诗 练古文题干:图中所示物件叫做“苣”,它的意义和图中诗歌反映的内容有关。1.请查询工具书,对这个词做解释;2.写出图中诗歌的平仄格式和韵脚字;3.给诗歌中“重”、“看”注音并作解释;4.说明诗歌中“总”的词性和词义。参考答案:1.根据工具书,“苣”这个词的解释为:莼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其嫩叶可作蔬菜。同时,苣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像竽,有五孔。在这个图中,“苣”的意义可能与它的植物属性有关,因为它被描绘为一种水生植物。2.图中诗歌的平仄格式和韵脚字如下:

14、 平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字:本诗为四句绝句,韵脚字为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即“生”、“情”、“行”和“明”,它们都属于平水韵中的“八庚”韵部。3.诗歌中“重”的读音是chng,意思是重叠、重复。在这里,它可能指的是水面上苣菜叶子的层层叠叠。“看”的读音是kn,意思是观看、注视。在这首诗中,它表达了诗人对水中苣菜的观赏和赞叹。4.诗歌中的“总”是一个副词,意思是总是、始终。在这里,它强调了苣菜无论何时都保持着其美丽和清新的特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八、流行音乐中的古文元素题干:在流行音乐中,有些具有中国风的曲目,词风简洁精炼,注重语境,会

15、化用一些诗词古文,使用汉语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曲目的意境,展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请举实例进行说明分析,要求字数在300字以上。参考答案:在流行音乐中,中国风的曲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周杰伦的青花瓷为例,这首歌的词风简洁精炼,通过“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等歌词,巧妙地将青花瓷的绘制过程与爱情的曲折描绘得淋漓尽致。歌词中化用了诸多诗词古文元素,如“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中国山水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江南水乡,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此外,周杰伦还巧妙地使用了汉语的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等,使得整首歌曲的意境更加深远。通过这首歌,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美妙的旋律,还能够感受到汉语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习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