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409(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97253535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409(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409(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409(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409(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观众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也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一起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也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有网友评价说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这种“浪漫”,包含中国式的视觉表达和审美理念。电影里,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被许多观众。倏然间出现飘逸的白鹤、激荡的江浪、璀璨的银河,上天入海、自由驰骋,诗仙的想象力通过先进的光影技术展现出来,

2、带来视觉的享受,也蕴含辽阔的诗心。这种“浪漫”,离不开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意蕴。据统计,长安三万里中出现了48首诗词,有小朋友们能跟着背诵的静夜思春晓,也有燕歌行蜀道难等流传千古的名篇。“小时候背的诗,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儿时即便是全文背诵,也不过是,只有体会过人生百种况味,才能真正读懂此中真意。短短几行文字,能穿越千年时光,让一代又一代人,其间蕴含的追寻理想、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等精神气质力透纸背,历久弥新,这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魅力所在。6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6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双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语“浪漫”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

3、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B.袁隆平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C.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茹志鹃百合花)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鲁迅拿来主义)6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曾经也是苏州城别人家的掌上明珠,被父母疼爱呵护,那是香菱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可惜她已全然不记得。长大后当被问起父

4、母安在,家乡何处,芳龄几何时,“我不记得了”,她一律摇摇头。从表面看,香菱似乎完全接受了命运,在命运的连番击打下,她被驯化得逆来顺受。可是,我要说,香菱并没有放弃对自己的救赎。这种救赎,体现在“香菱学诗”那一段。写诗之于香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磨难从四面八方围拢而来,写诗,也许是她绝境中唯一的自救之道,也是她唯一可以全力以赴的事。当她陷入诗歌的世界,如醉如痴,反复吟咏,她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一场场和自己的战争,一次次失败,从头再来,而终于见到光明,是她的一场小胜。在苦难的一生里,她有几回能像这样,感觉到自己,终于不再那么命如草芥,有了表达的可能?这是香菱学诗的意义,是她对自己飘蓬般辗转一生的命

5、运的抗争,犹如即将坠崖的人,伸出手去够那颗鲜艳的草莓,她终究没有被命运彻底压倒。这抗争,如同萤火虫的光亮,虽然微弱,却是她被侮辱与损害的一生里,自己赋予自己的尊严。67.下列句子中的“别人家”和“曾经也是苏州城别人家的掌上明珠”中的“别人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人讲究文明礼仪,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事先告知,不要贸然拜访。B.剩下的这些物品都是我们家的,带走吧,别人家的已经各自认领完了。C.长期的阅读积淀成就了她的素养,让她成了其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D.人的精力有限,自己家的事尚且打理不清,哪有空去管别人家的事情?68.文中加点词“一场场”“一次次”和“小胜”,包含了怎样的意

6、蕴?69.请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里“飘蓬”和“草莓”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今天,全国各地健身热潮涌动,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科学的运动健身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积极有效的手段。,于增进健康并无益处,值得大家重视。游泳、跳绳、跑步、打球、太极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尽管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如果选择不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反而会“伤身”。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药”,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考

7、虑多项维度,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等,可以解决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个性化运动“处方”,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负责人。70.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大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是当地有名的书法大家。B.小刘的演讲很精彩,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C.大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D.他们家已经没落,但还是喜欢摆出个大家架子。7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7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托

8、尔斯泰把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透射出浓郁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随着苦难的不断加深,玛丝洛娃性格的复杂特征愈益显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苦难人之上。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严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结果受骗上当。玛丝洛娃在苦难的深

9、渊中感到绝望,以致,但天性纯洁的她并没有完全堕落,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才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7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7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卡秋莎灵魂的觉醒,正好是在她堕落到谷底的时候。B.复活确是一幅触目惊心的人民受难图。C.托尔斯泰在情节安排上一向尊重情理。D.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确是煞费苦心的。75.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者的个性给作品灌注了生气,

10、作品中总要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总要打上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文如其人”在这个意义上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文风的形成与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李白敢于在皇皇朝堂之上让皇帝宠臣高力士亲手为自己脱靴,而读者在展读其“_,_”的人生宣言时,焉能不为他的人文如一拍案叫绝?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因此,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作者的人品与文品是()的。76.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

11、内,恰当的一项是()A.雷同B.统一C.亦步亦趋D.不谋而合7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语段的逻辑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78.请在文中横线处写出引用的李白诗句,要求符合语段表达逻辑,引用正确完整。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氤湿的绿意,令人。清晨,在小区健身廊道跑步锻炼时,忽然瞥见路边花园里有几株石榴树开花了。“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远看,石榴树上开满许多像小喇叭似的花朵,红红的,缀满在朦胧的绿丛里,灿若烟霞 。我地停下脚步,走近栅栏,来到石榴树下,仔细端详。昨夜下了一阵小雨,空气是那样清新,石榴树的枝叶上还有一层水滴。绿叶红花,

12、点缀滴滴晶莹露水,石榴花越发显得张力十足,灼热,烂漫,飞扬。漫步于石榴树下的蜿蜒小径,我忽然读懂了(),此时,若按下快门,会是石榴花开时节的最美瞬间。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感,成为初夏时节一抹绚丽的风景线。望着石榴花,遐想着金秋时满树的石榴果,我的思绪又飘飞到老家的那棵石榴树身上,石榴树枝繁叶茂,石榴花红艳似火,秋后硕果累累,让儿时的我有了的冲动。在零食匮乏的年代,那棵石榴树结出的果实,汁液饱满,甜而不酸,还未入口,已让我满口生津,成为我童年味蕾的一份留恋。7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80.括号中诗句填写最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口中的“微雨过

13、,小荷翻,榴花开欲然”B.苏轼口中的“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C.李商隐口中的“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D.司马光口中的“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8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一大片红红的石榴花,非常引人注目”,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答案】64.津津乐道(赞叹不已);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为之动容(回味无穷)65.C 66.句式整齐,两两相对;引用(化用)诗句,画面感强;语言典雅,富有诗意。丰富文章内容,再现了盛唐气象。【解析】6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前文提到长安三万里的浪漫

14、,又重点提到李白吟诵的将进酒。该句形容观众在观影后对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进行赞美,故填写“津津乐道”或者“赞叹不已”。“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谈论。“赞叹不已”意思是连声赞赏不止。第二空,前文使用假设的关联词语引出小时候对诗歌全文的背诵,后文说到只有长大了才能体会出其中味道,说明在小时候的背诵并不能真正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到其深厚的情感,只是表面将诗歌背诵下来,所以对诗歌的理解非常浅层、非常有限。故填写“一知半解”或者“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一知半解”意思是知道、理解的只是一丁半点,形容知道得片面,理解得肤浅。“囫囵吞枣”指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

15、解。“死记硬背”意思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第三空,前文句子的主语是“短短几行文字”,文字能穿越千年,文字能让人怎样。结合后文诗歌中蕴含精神气质历久弥新,可知,应该是文字的内容让人难以忘记,或者引起人的共鸣。综合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故填写“为之动容”或者“回味无穷”。“为之动容”意思是为此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形容受到感动。“回味无穷”意思是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6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原文中“这种浪漫”中“浪漫”的引号,是为了突出“浪漫”一词在句中的重要作用,起强调作用。A.引号内的词语“顶流”,是顶级流量的简称,网络流行词,是给极出名的人物、

16、事物或内容赋予的一个称号,这里将网络用语表示最优秀的唐代诗人,属于特殊含义。B.“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是农民对袁隆平的称呼,表示特定称谓。C.“品”字加引号表示强调。D.“大师”“发扬国光”中引号表示反语、讽刺。故选C。6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句式、修辞、语体等方面入手,再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和情感进行分析。“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运用对偶的手法,句式一致;“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运用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两两相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直接引用诗歌,“江城五月”“玉笛飞声”,“烟花三月”是对诗歌的引用和化用,让文段语言典雅,富有诗情画意。对有关唐诗内容的引用和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再现了盛唐气象,画面感强,引人向往,仿佛让人看到了盛唐气象,感受到了一个诗意盎然的时代,也表达了作者对唐诗由衷的赞叹,对盛唐时代发自内心的向往。二、【答案】67.C 68.“一场场”和“一次次”以叠词的形式,起到了强化语意的作用,体现出香菱写诗的艰难与执着;“小胜”写出其成功之微与来之不易。努力之执着与胜利之微末形成对比反差,更见出香菱与命运抗争,自我救赎的勇敢与坚韧。 69.“飘蓬”一词以形象的比喻写出香菱命

18、运的身不由己、颠沛流离,“草莓”比喻香菱所追求的诗意、美好人生。两个词语深刻表现了香菱虽饱经命运的坎坷磨难仍心怀热爱,勇敢抗争,执着追求诗意的人生。【解析】67.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原文中的“别人家”是指代一种优秀的、令人羡慕的对象。C.“别人家”代指一种优秀的、令人羡慕的对象,与原文句子相同;A、B、D三项的“别人家”都泛指与自家相应的其他人家。故选C。6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含义的能力。从词语形式上看,“场场”和“次次”是叠词,以叠词的形式,把香菱夜以继日地学诗说成是“一场场”战争,起到了强化语意的作用,并且战争“一次次”失败,体现出香菱写诗的艰难与执着;“小胜”的意思

19、是“小小的胜利”,一次次的失败才有了小小的胜利,写出其成功之微与来之不易。“一场场”的战争换来的才是“小胜”,努力之执着与胜利之微末形成对比反差,“当磨难从四面八方围拢而来,写诗,也许是她绝境中唯一的自救之道,也是她唯一可以全力以赴的”,更见出香菱与命运抗争,自我救赎的勇敢与坚韧。6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飘蓬”的意思是“比喻飘泊无定”,用“飘蓬”来比喻香菱辗转一生的命运,写出香菱命运的身不由己、颠沛流离;香菱学诗是为了追求诗意、美好的人生,她“伸出手去够那颗鲜艳的草莓”,用“草莓”比喻香菱所追求的人生。两个词语深刻表现了香菱一生身不由己、颠沛流离,虽饱经命运的坎坷磨难,但是

20、她仍然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心怀热爱,执着追求诗意的人生。三、【答案】70.C 71.(1)而一些非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2)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3)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72.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的健康的重要性。将健康比作数字1,将生活中其他方面比作0,生动地论述了健康对每一个人一生的巨大影响,强调了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理解。【解析】7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的“大家”泛指所有的人。A.指著名的专家;B.指听演讲的人;C.泛指所有的人;D.指世家望族。故选C。7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21、第一空,此段第一句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接着说了运动的好处,后面说的“于增进健康并无益处,值得大家重视”应当是针对“不科学的运动”而言的,据此可以写“而一些非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第二空,前面说“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此处应强调具体的运动方式等也会不同,应填: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第三空,前面“如果选择不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是假设的情况,后面是假设结果,首先影响的是健身效果,应填: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7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运用比喻论证,将健康比作数字1,将生活中其他方面比作0,没有“1

22、”,则后面的“0”都没有意义,可见健康对于人的重要性。这个比喻句强调了全民健身的意义,使“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这一论述更具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把道理讲的通俗易懂。四、【答案】73.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千变万化)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自暴自弃(自甘堕落)74.D 75.示例一: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示例二: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示例三: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示例四:托尔斯泰将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

23、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解析】7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用于形容生活的多姿多彩、五颜六色,可以用成语“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等。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五彩缤纷: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第二处,指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语而上当受骗,可用“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好

24、听的话。第三处,此处承接“感到绝望”,于是放弃自己,可用“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7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摘编段落内容重点是玛丝洛娃人物形象。第一段有“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最后一段有“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等句子,都强调了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以,所填句子要重点表达托尔斯泰塑造人物形象上。故选D。7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画线句子涉及“托尔斯泰”和“玛丝洛娃”两个人名,两个词语都可以作主语。如果“托尔斯泰”作主语,则可定第一句为主干句,把后两个句子作定语修饰“玛丝洛

25、娃”,即“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托尔斯泰把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如果让“玛丝洛娃”作主语,则句子主干可以是“玛丝洛娃是艺术形象”或者“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大放异彩”。再把其他内容作修饰成分,“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可以作定语修饰“玛丝洛娃”,也可以修饰“艺术形象”,相应的余下的内容“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修饰其他部分,若修饰“玛丝洛娃”则应变为被动形式。可整合为“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或者“被托

26、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或者“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五、【答案】76.B 77.用“尽管”一词表明饰伪情况确实存在,但这并不能否定“文如其人”的现象;通过让步分析,指出了特殊情况,让表达更严密,更具说服力。78.示例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示例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示例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示例四: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解析】7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雷同:意思是指随声附和,与他人的一样;也

27、指一些事物不该相同而相同。多含贬义,与语境感情色彩不符。B.统一:二者具有一致性。根据文中“作者的个性给作品灌注了生气,作品中总要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总要打上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以及李白“文如其人”的例子可知,大多数作者的人品与文品是一致的。“统一”符合要求。C.亦步亦趋:比喻没有主见,处处追随模仿的意思。含贬义,与语境感情色彩不符。D.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但彼此的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该成语只能修饰人,语境指“人品与文品”,适用对象不符。故选B。7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表达效果的能力。上文先得出结论:会出现“文如其人”的现象。用“尽管”一词表明“作者所言之物可饰伪”

28、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这并不与“文如其人”的现象矛盾,因为“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最终展现的本质是“真我”的状态;“尽管”一词表明这是一种让步假设,通常情况下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这类特殊情况只是有可能出现,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分析,“尽管但”这种表达更严谨科学,说服力强,更能强调“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契合“文如其人”的观点。78.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根据“李白敢于在皇皇朝堂之上让皇帝宠臣高力士亲手为自己脱靴”可知,李白狂放不羁,洒脱自信。要填写的诗句应该体现李白这一特点。示例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意思是: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

29、笑颜!诗人一吐郁闷之气,表达了不向权贵低头的高贵人格,展现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示例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意思是:我抬起头来,仰天大笑地走出门去,像我这样的人,难道会是永远埋没在草野中,毫无用处的人吗?这两句诗体现了李白的豪放自信。示例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意思是:志在云天的大鹏总有一天会展翅从风而起,凭借风力直上九万里之高。这两句诗表达了李白对自己高远志向和独特才华的自信和坚定。示例四: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意思是:当我诗兴勃发时,笔下的文字仿佛有魔力,能够摇动雄伟的五岳;当我诗歌完成时,我笑傲江湖,仿佛凌空穿越了浩瀚的沧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30、和创作完成后的自信与豪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怀。六、【答案】79.心旷神怡不由自主大快朵颐 80.A 81.(1)“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不但能表示数量,还能写出石榴花的形象,而“一大片”只能表示数量;同时,“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放在“石榴花”的后面并形成排比,起强调作用,突出了石榴花成簇成团的形象。(2)“抓人眼球”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富有情韵,而“非常引人注目”只是平淡的叙述。【解析】7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氤湿的绿意”可知,初夏时雨后给人带来非常舒适、愉快的感受,因此此处可填“心旷神怡”。心旷神怡

31、:心情愉快,精神舒畅。第二处:根据“石榴树上开满许多像小喇叭似的花朵”“停下脚步”可知,看到“石榴树”这一美丽的事物,“我”受美景的吸引由不得自己的控制停下脚步,因此此处可填“不由自主”。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第三处:根据“秋后硕果累累,让儿时的我有了”可知,“我”想到石榴树结出许多果实引出了儿时的“我”痛快地吃,因此此处可填“大快朵颐”。大快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8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A.“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意为:细雨过后,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更是红得像火焰。与前后描写石榴花在细雨过后灿烂开放的文字相呼应,

32、衔接紧密。B.苏轼口中的“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写的是一枝石榴花刚开的状态,不符合前后文字强调石榴花已盛开的状态。C.李商隐口中的“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意为: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果挂满枝头,果实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籽鲜美齐整。强调的是石榴果。而前后文强调的是石榴花盛开,与语境不符。D.司马光口中的“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榴花未全开,那是一种开而不全的状态,是一种欲放还收的状态。而括号前后的文字强调石榴花已盛开的状态,故不符合原文意思。故选A。8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与改句的区别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石榴花

33、”的定语的形式和位置不同,一是“抓人眼球”的拟人说法跟“引人注目”的平淡叙述不同。要抓住这两方面的不同,结合不同定语的表意效果以及排比、拟人手法的修辞作用进行分析。“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这些词组运用叠词,不仅传达了石榴花的数量,更细腻地勾画出了它们的形态:犹如繁茂的树林,犹如聚集的繁星,犹如紧密的绣球。它们置于“石榴花”之后,形成了生动的排比,加强了语气进一步强调了石榴花繁盛、簇拥、团结的特质。而“一大片”这个词组,虽然也表达了数量,但却无法像前者那样,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榴花的独特魅力。“抓人眼球”这个表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石榴花一种吸引人的生命力,仿佛它们正伸出小手,紧紧地抓住每一个过客的视线。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富有情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石榴花的魅力。相比之下,“非常引人注目”这个表述就显得平淡无奇,缺乏了那种引人入胜的生动感。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