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完整.doc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97129194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完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第一节一、概念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 学的整个过程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做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二、原则1.目的性是指一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不是教师在课上想做什么,而是指学生在课堂结束时能做什么。 2.多样性是指语言输入材料、输入方式、教学安排及练习形式的多样化。目的: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具体体现:课堂活动不能过于单一,要有多样性;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既有个体活动,又有小组活动;感官刺激要多样化,既有视觉、听觉活动,又有触觉、动觉活动;产出

2、要多样化,既有语言产出又有非语言的产出。3.灵活性在教学设计中设计额外的教学活动或设计更多的活动选择,以应对课堂突发情况。4.可习得性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难度要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既不可太难也不可太简单。5.联系性课堂中每一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第二节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 新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要求: 1.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2.根据学生实际设定教学目标3.设定具体的、 可测量的教学目标4.设定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设定课堂教学目标, 还要注意设定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 使得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 的过程达到统一和协调。)怎么写: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包含哪几方面

3、: knowledge,ability,emotional ,learning strategies ,cultural awareness第三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简称“双基”。二、确定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情学生学习难点的成因1.认知困境。学生基础不牢。2.知识的正负迁移。已学习的知识干扰新知识的学习。3.复杂的教学内容。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突出教学重点(1) 教学时间合理安排, 主次分明。 多花时间用于重点的讲解。(2)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突出重点,有详有略。(3)板书要突出重点 用板书呈现要点。(4) 针对重点布置习题。第四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 含义

4、广义: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狭义: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我们所说的教学情境,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据,为达到既定教学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富有感情色彩的 具体场景或氛围。二、原则价值、开放、生活、区别、趣味、学科、品味。三、策略1、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多媒体;活动:小组竞赛、上网查询、社会调查、游戏活动;语言:语言+肢体语言 针对、趣味、贴近生活、可操作性问题:利用知识的关联性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看法联系生活实际和热点焦点问题学生典型错误活动直观演示生活素材;实物;指导学生学习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长短期目标)2、

5、指导学生养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课堂提问与反馈技巧课堂问题的类型1、课堂程序性提问2、课文理解性提问展示性问题 display questions就文中的字词句或某个重要细节向学生发问。参阅性问题 referential questions此类问题需在学生理解表层意义后进一步理解课文,无明确答案。评估性问题 evaluative questions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对课文信息进行拓展,无明确答案。3 、现实情境性提问比如根据学生现有生活经验进行事实性提问, 要求学生依据实际情况作答。课堂提问策略1 、审时度势,注意适时性课前提问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课

6、中适时提问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新知识,以及集中学生注意力;课末提问能有效消除学生精神疲乏,以及巩固授课内容作用;2 、明确目的,具有针对性提问必须符合教学目标需要;提问需要考虑学生知识基础以及认知特点等;3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提问要考虑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答不上或答错时,如果是暂时性的失误或口误,需提醒学生让其自己改正,必要时教师稍加点拨。 4 、角度新颖,激发趣味性灵活采取问题方式,多运用疏导性提问、 铺垫性提问。5 、面向全体, 注意广泛性每一个问题都能引起所有学生思考;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照顾到所有人。 6 、逐层递进,关注探究性问题设计要层层递进;提问要以

7、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勤于动手,主动解决问题为前提;教会学生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精神。7、适当肯定,反馈激励性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恰如其分的反馈;对回答的好的学生,要鼓励;回答困难者,要引导;回答片面至错 误者,要给予补充,具体指出错误所在。不可冷嘲热讽,恶语伤人。高效提问的策略1、把握三“适”适度,适时,适量。2、提现“四优先”先提问,后点名。先向全班提问,然后再向学生点名。先思考,后回答。给出问题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3 、先讨论,后结论。对学生的回答不立刻表态,可以让别的学生补充、纠正、赞同、反对,提出不同的答案。 4、先激励,后更正学生回答错了,需表扬其积极回答问题的精神;学生回

8、答不全面,着重表扬他回答对的部分,并提醒其注意不足之处。教学反馈的方法1 、 口头反馈教师直接改错。启发学生自己改错。启发学生互相改错。2 、书面反馈给学生的作业或测试提供书面评价符号或评语。3 、非语言反馈教师通过声音、表情、 目光、手势等为学生提供信息。纠错方法1 、直接就错法 ecplicit correction2、间接纠错法 implicit correction(1) 重复法(repetition) pardon(2)重述法(recast)S :I have a glass of milk yesterday.T:You had a glass of milk yesterday,

9、did you?(3)强调暗示法(pinpointing)S:I have a glass of milk yesterday.T:You have a glass of milk yesterday?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1.纪律与行为规范管理(1)纪律管理 disciplines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制定了规则要坚守。维持策略:教师促成策略、 集体促成策略、 自我促成策略、 任务促成策略。指令给予策略:清晰、演示、检查、时机、先行组织、指令完备、起止清楚。(2)行为规范管理 regulations of classes教师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成为课堂规范,促进学生自律。2.调控

10、课堂节奏(1)控制教学节奏 adjust the pace of teaching(2)调控学生的参与面 adjust studentsparticipation(3)调节学生情绪 adjust studentsemotions(4)调控教学反馈 adjust teaching feedbacks3 、及时制止不良行为(1)软管理办法1 、运用幽默 use humors教师可以讲个小笑话2、创设情境 create situations创设活动情境,如小竞赛,小表演,以激趣、提效率。3、目光交流 eye contacts用目光来传达责备、或赞许,让学生触目知错、触目会意。4、肢体语言暗示 hin

11、t by gestures对于违纪的学生,不直接点明其错误,而是直接走近他身边,什么都不说。5、面部表情配合 use facial expressions理解性的微笑和思考方式的点头,流露出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否定的微笑式的摇头,流露出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的宽容,可达到移情传神的功效;6、转还教学方式 change teaching methods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举例或导入课文;给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现机会;创设合作学习活动;7 、声音调控 use different volumes of voice变化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对于不听讲的学生,可提问其邻桌,以提

12、醒和警告他;(2)硬管理手段1 、互相制约 mutual supervision 同桌之间互相监督2 、突然发问 abrupt questioning有学生不听讲时, 突然提问他刚刚讲过的问题(该问题需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注意听就能答上来) ,这可引起 学生重视,提醒他集中注意力, 但若学生答不出, 千万不可讽刺挖苦。3 、停止讲课 termination of class若各种暗示均不起作用,可停课片刻,注视着那名学生, 这样可引起违纪学生的重视,但时间不宜过长。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全班活动、小组活动、配对活动及个人活动。课堂总结的方法1 、归纳法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总结方法。2、理序法适用于叙述事

13、件或介绍人物生平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学。 有利于理清学生思绪。3 、延伸法将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宽学生知识面。4 、讨论法在一堂课快要结束前,进行适当讨论可以减轻学生疲劳,又能强化知识、巩固技能。5 、悬念法在一节课结束前设置新的悬念,可以引起学生对下节课的向往。作业布置的原则1 、量的适中性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2 、难度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三个档次的作业:基础作业、提高作业、拔尖作业。3 、内容的针对性首先是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确定作业类型和形式;其次是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来确定作业的类型和形式。4 、完成的有效性要懂得有效监督和检查5 、形式的多样性作业不应只是抄写单词句型等,机械重复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