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东莞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模式已经走到尽头.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711676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东莞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模式已经走到尽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东莞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模式已经走到尽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东莞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模式已经走到尽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东莞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模式已经走到尽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东莞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外部市场未见好转,国内成本大幅提高,东莞面临双重打击。 7月下旬,南方酷暑,具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南方城镇东莞,阳光普照。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商人和工厂老板而言却如临严冬。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他们苦熬数年,前面仍不见曙光。 就在一两个月内,两家具有数千员工规模的厂商相继倒闭。亦有更多不知名的小企业静静关停。由此引发东莞企业重现2022年“倒闭潮”的热议。东莞官方这边厢急于辟谣,称不存在“倒闭潮”,那边厢却也难掩焦虑,称现在“更困难”。 “2022年金融危机,只是外部市场恶化。而如今,外部市场未见好转,国内成本大幅提高,东莞面临双重打击。”东莞一名官

2、员说。 据报道,东莞的产业形态,既是出口导向型,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力军,对外部环境改变最为敏感。对企业主而言,经营上起起伏伏已是常态。有人想着:“熬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但要熬多久,他们心里无底。亦有人选择撤离:“这已经不是用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调整周期可以说明了,有其更深层次的缘由,东莞到头了。” 以东莞为代表的低端制造业产业被逼人转型期已无悬念。业界挣扎将难以避开,营商环境的彻底变更亦被迫切期望:“我们须要有一个正值的发展环境,而不是中国特色的发展环境。” 双重打击 表面上,东莞官方数据暂未体现经济的巨大波动。据东莞外经贸局数据,其关停外资企业数量处于正常水平,上半年共关停266家,同比削减11

3、家。并由此得出结论,“未发觉企业大量倒闭。”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莞企业的生存状态乐观。距2022年已经过去3年多,但在东莞厂商看来,金融危机并没有过去,当前困难的干脆缘由是国外市场恶化,国内成本上升。 东莞是外向型经济体,其产品三分之二以上都是销往海外。据东莞外经贸局数据,今年14月,东莞出口总额为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5。 然而,外经贸局的一名官员丝毫不感劝慰。这些出口数据具有肯定滞后性,而外经贸局监测到的一些先行指标已出现恶化。该局调查显示二季度以来,超过30的企业表示订单下降,缘由是“欧美市场经销商库存大量积压,现在正处于去库存化的状态”。 而经营成本的持续上涨令东莞企业雪上加霜,甚

4、至导致企业有订单也不敢接。受访者普遍指出,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加上汇率因素,今年以来,企业经营成本普遍上涨30左右,而跟石油、棉花有关的行业,其原材料成本上涨100。“东莞制造业的利润也就是5左右的水平,成本一上涨,大部分企业基本是零利润或亏损,即使接单,也只是为了牵强维持生存。” 与此同时,企业回笼资金速度普遍放缓。一名东莞当地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总表示:“以前回款一般是3个月,现在是6个月,以前是现金,现在是票据。总的周期可长达9个月。”中山高校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指出,回笼的资金用于常常性支出(如支付给原料供应商),由于利润较为微薄,又不能获得银行信贷,企业基本上没有钱去做新的订单

5、。 东莞模式末路? 理论上讲,生产成本上涨,可以通过产品涨价的方式转移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但在东莞这个“世界工厂”,企业却是有苦难言。正是东莞传统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模式,令他们面对外部环境时,陷入被动局面,并越陷越深。 “东莞企业以来料加工型为主,两头在外,原材料驾驭在外国人手里,涨不涨他们说了算;销售市场也同样驾驭在外国人手里,降不降也是他们说了算。”上述电器行业外贸公司的老总显得特别无奈。他指出,低价订单你不做,自会有人来做。 一名在东莞经营十几年的台商也深有体会。他曾经是一家电子制造厂的股东之一,于去年底便卖掉了工厂的股权,转战深圳发展第三产业。“我们的利润,从最初的30,下降到15,再降

6、到5甚至是零利润,别说涨价了,每年都是在降价。” 在林江看来,东莞现在面临的逆境,正是由于加工出口本身的竞争力不强,劳动力价格上涨,加之外商讨价还价,且面临着越南、印度、柬埔寨低廉劳动力所带来的竞争,“这些因素都压迫着东莞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林江说。 一种比较突出的观点是:东莞模式已经到头。持有这种看法的厂商不少。“不敢说东莞会就此没落,但它的顶峰早已过去。”上述台商指出。他选择了撤离。他的说法是,“不赚钱的生意,可以做一段时间。但现在到了谷底,必需要止损。” 对于以东莞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模式,他说道:“以前,我在华强北(注:位于深圳的全球电子产品集散地),看到一群群的蚂蚁货军,很感动,觉得中

7、国在崛起;可现在再看,想到美国有条有理的货运物流模式,想着中国凭啥能赶上人家?” 据其透露,他相识的台商约30已撤离东莞,约有一半心里想着撤离。一名商业银行东莞分行的职员表示,过去东莞的塘厦是台商的聚集地,“现在整个都撤出去了”。 但亦有不少企业认为东莞模式虽然艰难,但仍可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原来那种方式,还是可以接着维持和发展下去。”上述电器行业外贸公司的老总说。为了挣扎图存,他实行的做法是减衣缩食。“裁减外籍员工,换更简陋的办公室,卖掉汽车等。” 一家东莞企业的管理人员指出,现在大家考虑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一些企业为保证资金链铤而走险,“去贷一些高利的款。”但是,“假如订单收不到回

8、报,就会亏本,甚至倒闭。” 正式的数据更为支持后一种选择。东莞外经贸局数据表明,超过90的企业明确表示希望扎根东莞。同时,上半年虽有外资企业关停,但亦有外资企业进入,新签项目846宗,同比增加过半。据外经贸局的官员透露,之所以有新增投资,主要是日本核泄漏事务的影响,令一些日本厂商做出转移。 不过,几乎全部受访厂商都指出,情愿留在东莞的一个前提,“我们须要有一个正值的发展环境,而不是中国特色的发展环境。”一名厂商称,如扭转目前这种被动的现状,中国的外部环境必需改善。 症结待解 在广州泛珠三角城市发展探讨院首席专家王廉看来,目前逆境背后仍有正面意义。他指出,前述出口先行数据增速放缓,显现出来的其实

9、就是东莞经济结构性调整的趋势。 对于厂商的撤离和倒闭,王廉认为,国际上企业的死亡率通常为13-15,香港在转型前更是达到了18。“相当大一部分企业应当被淘汰掉,不适应的企业应当考虑转行。”东莞市发改局副局长王钊鸿也称,即使是倒闭的企业也可说是升级转型的一部分,适应不了市场而被淘汰属正常。 资料显示,1998年前,东莞的GDP和广东省的南海、顺德、中山相当,而2022年,东莞的GDP几乎相当于三个地方的总和。而现在,作为农村城市化典范的东莞,加 工业发展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依靠外单拉动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进入到平稳期。政府没有必要以出口量来衡量经济增长。”王廉说。 但在实践中,无论是政府

10、还是企业,转型都面临重重逆境。林江便指出,在政府层面,镇一级政府与市政府对转型就有不同的看法,对于镇级政府而言,转型是可转可不转,因为企业转型将有可能带来劳动用工、土地租用的削减,对当地的餐饮也有影响。 转型也不只是东莞一地之举。以转向内销为例,企业进入内地市场成本很高,林江说,地方爱护主义(非关税壁垒)、配额等问题都须要解决。此外,国内的税、费都很高,流通环节相当困难,加上政府成立的独家代理公司的挤压,转为内销并不是那么简单。 来自企业界的反馈更为干脆:“转型不了,没人才与资金呀。原材料与核心技术都限制在欧美手中,不是由中国说了算的。转型不过是专家理论,须要50年。”一名受访者不客气地说。

11、上述台商也指出,早在5年前利润被削薄时,台商便有转型动力,但发觉不行行。其一,“东莞没有研发人才,假如有,我们也情愿将台湾的研发基地搬迁到东莞。”其二,“东莞乃至国内,营商环境太差。除税收高外,每个政府部门都可以找你收钱,收费名目诸多。以前利润高,跟他们共享无所谓,但现在利润这么低,根本就没法打点他们了。”其三,“政策不透亮,不敢投资更新设备,数千万元的设备投进去,不放心。” 基于此,他指出,企业手里有钱,宁愿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外资企业也这么干。他甚至提出“企业空心化的现象很明显”。 政府导向和职能的修正,成为企业界和学界迫切的诉求。王廉表示,对于企业升级转向,政府应当只管两头:高端的一头是想

12、方法提升创意和技术,低端的一头管民生,如企业倒闭以后对于工人讨薪和再就业的处理。 他提出,政府应当加强风险管理,通过托付第三方询问机构对市场进行摸底调查,对整个城市的行业、企业进行评估,以确定重点监测的企业对象并公布这批书目,同时要实现从政府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过渡。政府还应当成立三个基金,分别是转移升级基金、扶持基金(扶持向新行业发展的企业)和市场引导基金(通过资助、托付第三方询问机构发觉有增长点的新的行业方向,为企业供应引导方向。) 一名台商则认为,政府应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改善东莞的经营环境。“假如转型有利可图,企业自然会想方法转型”,他说,“刺激内销市场不是长远之策,2022年刺激了一次、2022年又刺激,现在已无成效。要想有个长远的发展,政府必需转型。”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