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 PPT课件.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095183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 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Global-HELP PLOGO背景马蹄形足是最常见的先天残疾病症之一,往往出现在保健措施匮乏的国家,不幸的婴儿患者不得不面对残疾人的一生。发达国家,很多马蹄足患儿经过很大的手术,但结果是畸形得不到矫正且伴有并发症,如僵硬、无力,常常还有疼痛。应用潘塞缇方法,单纯马蹄足可以在两个月或两个月以内矫正,只需要微小的手术或不需要手术。这一点已经通过35年的跟踪随访研究和全球许多国家的临床实践得到证实LOGO潘塞缇(Ponseti)方法的理论基础 生物学1.马蹄足不是胚胎畸形,正常足发育成马蹄足发生在孕期的第4-6月期间。超声检查很少见到16周以前的胎儿有马蹄足。图A示

2、17周的男性胎儿患双侧马蹄足,且左侧重。2.马蹄足的踝关节内侧面、后面的韧带,跗骨关节韧带非常厚且张力高因此它们将舟状骨、跟骨限制在内翻、内偏位。图B是通过右足踝关节轴的冠状面影象,显示三角韧带、胫舟韧带和胫后肌腱增厚并与短跟舟韧带融合,距跟骨间韧带正常。3.显微镜下看新生儿的韧带富含胶元纤维和细胞(图C),成束的胶元纤维呈现出波纹状被称为皱折,这种皱折使韧带容易被牵拉,对婴儿韧带的缓慢牵拉不会引起任何损害。LOGO潘塞缇(Ponseti)方法的理论基础运动学图D示跟骨的前部位于距骨头的下方,这种体位引起跟骨的内翻畸形。在不将跟骨外偏的情况下(图E),试图推跟骨至外翻位会迫使跟骨与距骨相抵抗,

3、且不能矫正其内翻。将跟骨侧向移动(外偏),使其与距骨的相对位置正常(图F),才能矫正马蹄足的足跟内翻畸形。为一出生3天的婴儿,其舟骨向内侧偏移,只与距骨头的内侧面构成关节;楔状骨位于舟骨的右侧,骰骨位于其下方,跟骰关节朝向内后侧,可见跟骨的前三分之二位于距骨的下方;胫前肌腱、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均向内侧偏移。LOGO潘塞缇(Ponseti)方法的理论基础Pirani将打石膏前、中、后的影像资料进行比较得出了此结果。图B示距舟关节,图C示跟骰关节。治疗前,舟骨(红线标记)位于距骨头的内侧面(兰色);注意石膏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是如何被矫正的。同样的,骰骨(绿色)在同一次石膏过程中是如何与跟骨(黄色)达

4、到正确排列的LOGO潘塞缇方法概述马蹄足分类(图A)未曾治疗型未曾治疗型:两岁以下的马蹄足陈旧型陈旧型:超过两岁以上的未曾治疗型治愈型治愈型:经潘塞缇方法治愈的复复发发型型:治愈后又复发的前足内翻和后足内翻僵僵硬型硬型:伴随其他综合征出现的僵硬的马蹄足,如多发性关节畸形复杂型复杂型:经其他治疗方法治疗过的马蹄足LOGO潘塞缇方法概述潘塞缇方法如何矫正马蹄足的畸形?马蹄足的畸形基本上都有距骨变形和舟骨向内侧移位LOGO潘塞缇方法概述A图反映的是当脚沿距骨头旋转时所有的成分都得到矫正。这些都发生在打石膏的过程中。B图是从后面观察跟骨内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矫正。潘塞缇方法如何矫正马蹄足的畸形?LOGO

5、潘塞缇方法概述马蹄足的矫正通常分几个步骤?1.手法复位并且连续打4次石膏,5-7天更换石膏2.必要时,跟腱切断术3打第五次石膏,保持3个月4.夜间戴脚外偏支具以保持矫正效果LOGO畸型足的矫正纠正足弓将前足与后足的位置进行排列以纠正足弓。足弓畸形指足内侧弓起的弧度(图C,黄线),它是由于前足相对于后足而言外翻造成的。新生儿的足弓通常比较柔顺,只需将前足内翻就能达到足弓的正常弧度(图D、E)。换言之,将前足内翻后从脚掌面看足弓既不过高也不平坦。将前后足排列达到正常足弓,对足的有效外偏以纠正足内偏、内翻是必需的。LOGO准确定位距骨头这是关键的一步(图F)。首先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踝骨上,另一只手

6、握住脚趾和脚掌;然后将放在踝骨上的拇指和食指向前滑动,在脚踝前面的凹陷处触及距骨头(红色);因为舟骨(黄色)向内侧偏移,其结节几乎与内踝相触,距骨头的外侧部分(红色)在皮下几乎没有任何掩盖,所以比较容易触及;畸型足的矫正跟骨的前部(兰色)在距骨头的下方可以被触及。另一只手将前足在内翻位向外侧移,你会感觉到当跟骨在距骨头下方侧向移动时,舟骨自然在距骨头前方移动。LOGO固定距骨拇指放在距骨头上,如标本图A上的黄色箭头所指,将其固定,并作为足外偏的轴,该手的食指放在外踝后方,进一步稳定踝关节,使足在踝关节下方外偏,同时避免跟腓后韧带将腓骨向后拉。畸型足的矫正手法复位将内翻的脚外偏。拇指始终固定距骨

7、头,如黄箭头所指,在婴儿耐受的情况下尽量将脚外偏,在适当用力的情况下保持该位置60秒,然后放松。注意一定不要将脚外翻。LOGO每次打石膏后都有改善右图示石膏后的变化。内偏和内翻:第一次石膏纠正了足弓和内偏;脚仍有明显的跖屈,经过第二次石膏至第四次石膏后,矫正了内偏和内翻。跖屈:随着内偏和内翻的矫正,跖屈逐渐得到改善,这是矫正手法的一部分,因为跟骨在距骨下方外偏时会自然背屈。在跟骨内翻未得以矫正时,不要试图纠正跖屈。畸型足的矫正LOGO畸型足的矫正第四次石膏后脚的外观如图D示,足弓、内偏、内翻被完全纠正,跖屈有改善,但尚未完全被纠正,经皮跟腱切断是必须的。对于脚不是特别僵硬的病例,跖屈可能通过多

8、打一次石膏解决,而不用做跟腱切断手术;若可疑时,最好还是做手术。LOGO打石膏技术打石膏的步骤先手法矫形每次打石膏之前,都要用手法将脚的位置摆正(图A)。石膏内衬在腿上包一层薄垫作为石膏的内衬,要尽量薄以保证石膏能准确成型。打石膏时握住脚趾,使脚尽量保持在矫正的位置。(图B)LOGO打石膏技术打石膏先打膝下,然后向上延伸至大腿。开始在脚趾处绕3-4圈(图C),然后向上至大腿。石膏要平坦均匀,在绕到足跟上方时要稍多用力拉石膏(图D)。要始终握住脚趾,石膏可以绕到握着脚趾的手上,以保证脚趾处有足够的空间LOGO打石膏技术TEXT石膏成型不要用强力将石膏成型,要均匀轻柔。不要在距骨头上用拇指持续加压

9、,而是要用力和放松反复进行以避免皮肤压力过大。在距骨头处成型时,要将脚固定在被矫正的位置(图E)。注意,左手的拇指在距骨头处成型时,食指在跟骨上方将石膏成型。足弓处成型,注意既不要扁平也不要呈反弓状。右手的食指负责保持脚的矫正位置。在跟骨处不要加压,注意,在手法矫正或打石膏的过程中始终不要触及跟骨。成型的过程是手指移动的过程,不要在任何一个地方持续加压,在石膏变硬之前一直用手指做成型的移动。LOGO将石膏上至大腿在大腿处可多加几层垫避免皮肤不适(图F),石膏在膝的前方可来回多走几层(图G),以加强力度并且避免腘窝处石膏太厚,给拆石膏造成困难。打石膏技术LOGO打石膏技术 修剪石膏保留脚掌的石膏

10、以支撑脚趾(图H),将脚背的石膏剪至蹠趾关节处,在石膏上做标记;先从中心处剪断,然后再两侧剪断,脚趾的背侧是开放的。注意第一次石膏后的外观(图I):脚于跖屈位,前足内翻位。LOGO打石膏技术拆石膏拆石膏推荐使用石膏刀,一方面石膏刀看上去不是那么可怕,另外,它也不容易意外割伤皮肤。先将石膏在水中浸20分钟,然后用湿布包裹直到拆除。用石膏刀(图A),斜行切开(图B)以避免损伤皮肤;先将膝上的部分拆开(图C),之后拆开膝下的部分(图D)。LOGO决定手术 决定是否手术在跟骨于距骨下达到了外偏时,需要决定是否做经皮跟腱切断术,以获得脚的背屈。有了脚的外偏位,就能比较安全的获得背屈位,而不至于在胫跟之间

11、挤压距骨(图E)。如果外偏尚不满意,应再多打一、两次石膏。充分外偏的指征在施行手术之前,脚要能够在充分外偏的情况下背屈1520度。充分外偏的最佳指征是,当跟骨从距骨的下方外偏出来时,能触到跟骨的前突。脚与胫骨在冠状面最大外偏角可达60度。可以通过触及跟骨后缘,得知其是否在中间位或轻度外翻位。切记,马蹄足是三维的畸形,这些畸形必须同时纠正。足畸形只有跟骨在距骨头下外偏时才能够得到纠正。LOGO纠正跖屈跟腱切断术备皮脚的内、后、外侧(图B)器械选11或15号手术刀,或其他小刀片如眼科手术刀。麻醉在肌腱处小量局麻。注意,麻药过多可使肌腱触诊困难,给整个过程带来危险(图C)。跟腱切断在跟骨上方约1厘米

12、处做切口,不要切到跟骨的软骨。切断肌腱时会有“弹跳”感。术后背屈可以再增加10-15度(图E)。LOGO纠正跖屈 术后打石膏打第五次石膏(图F),脚相对于胫骨在冠状面外偏60-70度。注意脚在最大外偏位,不能外翻。该石膏保持3周。拆石膏3周后,拆掉石膏;注意矫正后的位置(图G),可以获得30度的背屈,畸形完全被纠正,手术疤痕极小。接下来可以应用支具。LOGO支具支具使用方案肌腱切断术后三周石膏拆除时,立即戴上支具。支具连接在前开口高帮的鞋上(图A)。若是单侧马蹄足,患侧外偏75度,健侧45度(图B);双侧者均外偏70度。支具的杆与肩同宽。支具应全天(昼夜)穿戴3个月,之后,夜间12小时,白天2

13、-4小时,每24小时要戴14-16小时,这样一直到孩子3-4岁。支具的重要性潘塞缇方法结合经皮肌腱切断术,使马蹄足的矫正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支具应用不当,80%的病例会复发。如果家长配合,合理使用支具,复发率只有6%。LOGOPirani严重程度评分基本原理Pirani医生创立了一套可靠有效的临床评价方法,用于评价2岁以下未经过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马蹄足畸形的数量。将畸形的数量记录下来,使得治疗人员(尤其是经验较少的)了解治疗的进展、知道腱切断术的指征和时机,让父母看到孩子的进步,还可以进行分组和结果的比较。Pirani评分将6个征象分别记分为:0(正常),0.5(中度异常),1(严重异常)。

14、LOGOPirani严重程度评分中足评分(MidfootScore,MS)中足评分包括3个征象,将中足畸形的数量按0-3分级。外侧边弯曲(图A)内侧折痕(图B)距骨头覆盖(图C)LOGOPirani严重程度评分后足评分(HindfootScore,HS)后足评分包括3个征象,将后足畸形的数量按0-3分级。后部折痕(图D)僵硬马蹄足(图E)空脚跟(图F)LOGOPirani严重程度评分Pirani评分的使用1使用潘塞缇方法治疗的每一只马蹄足,每周评价后足评分(HS)、中足评分(MS)和总分(表G)。2在一张足治疗进展图上标记出所有的分数,让父母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进步。3HS1、MS1和距骨被覆盖

15、是腱切断术的指征LOGO胫骨前肌转移手术胫骨前肌转移的指征是:孩子行走时持续脚内翻旋转,脚底外侧皮肤增厚。手术之前,打2-3次石膏,确定所有的固定畸形都已经矫正。手术的最佳年龄是3-5岁。需要做转移手术常常表示对支具的依从性很差。LOGO胫骨前肌转移手术手术过程1标记切口位置:脚背外侧切口标记在脚背中部(图A)。2做内侧切口:脚背内侧切口在胫骨前肌肌腱的附着点处(图B)。3暴露胫骨前肌肌腱:在附着点处暴露和剥离肌腱(图C),切口不要向远端伸展太远,以免损伤第一跖骨头。4进行固定缝合:用0#可溶性缝合固定(图D),在肌腱上作复式缝合以获得好的固定效果。LOGO胫骨前肌转移手术5转移肌腱:把肌腱转

16、移到脚背外侧切口处(E),肌腱保持在伸肌支持带和伸肌肌腱下方,剥离皮下组织,使肌腱直接向外侧移动。6选定附着点:用一个针作为标记笔,可以使用X线准确地在第三楔骨上定位转移点(图F),注意X线照片上箭头所指的孔的位置。LOGO胫骨前肌转移手术7确定转移点:转移点应该在脚背中部,最好是在第三楔骨体上;在骨头上钻一个孔,大小要足够容下肌腱(G)。8螺纹缝合:穿一根直针在每个固定缝合处,把第一根针留在孔内,再缝第二针,以免穿透第一次缝合(图H)。注意,针要穿透脚板(箭头所示)LOGO胫骨前肌转移手术9穿过2根针:把针穿在软垫上,然后通过按纽上不同的孔,以固定肌腱(图A)。10固定肌腱:把脚放在背屈位置

17、,牵拉固定缝合部位,将肌腱拉到钻孔里,用复式结系住固定缝合(图B)。11加固:用粗的可溶性缝线,将肌腱缝到进入楔骨处的骨膜上,以加固按纽的固定(图C)。LOGO胫骨前肌转移手术12自然中间位:不用任何支撑的情况下,脚应该在大约跖屈10度(图D)、无内翻或外翻的中间位置。13局部麻醉:在伤口处注射长效局部麻醉剂(图E),以减少术后疼痛。LOGO胫骨前肌转移手术14皮肤缝合:用可吸收的皮下缝合关闭切口(图F),胶带外贴加固。15石膏制动:盖上消毒纱布(图G),打长腿石膏(图H)。16术后护理:图中所示的病人在手术当天就出院,通常病人在第二天出院;等到缝合吸收,在第6周时取下石膏。手术后不需要支具,6月后复诊,评价转移手术的效果。LO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