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心血管系统 PPT课件.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094882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心血管系统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解剖心血管系统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心血管系统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心血管系统 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8 08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491组成组成:心脏、血管:心脏、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和静脉)和血液。和血液。心脏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8-1 8-1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组成4925左左侧侧面面右右侧侧面面一、心脏一、心脏n肌质器官,外有肌质器官,外有心包心包包裹。包裹。n上部:心基上部:心基n下部:心尖下部:心尖n一环状冠状沟,是心房和心一环状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室的外表分界。n两条纵沟,两条纵沟,左右心室的外表左右心室的外表分界。分界。49心腔构造心腔构造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和室间隔:心腔分为左心腔分为左右互不相通的

2、右互不相通的两半。两半。房室口:房室口:每半分为心每半分为心房和心室房和心室496心脏的血管 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循环组成: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心静脉 分左右两支,分别由主动脉根部发出,沿冠状沟和左、右纵沟伸延,在心肌内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汇集于心静脉=右心房。497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组成组成:特殊的心肌纤维:特殊的心肌纤维功能功能:产生并传导兴奋,使心脏有节律的收:产生并传导兴奋,使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缩和舒张。包括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氏纤维。浦肯野氏纤维。498499二、血管二、血管(一)血管的种类及构造血管可

3、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1、动脉:管壁厚,富有收缩性和弹性,出血喷射状,将血液由心脏运向各器官。2、毛细血管:壁薄,仅一层内皮细胞,通透性高,物质交换。3、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出血水流状,四肢和颈部静脉内有静脉瓣(膜),将全身各部的血液引入心脏。4910动脉静脉4911血液循环包括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体循环和和肺循环肺循环 体循环体循环血液:血液:左心室左心室 主动脉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全身毛细血管 腔静脉腔静脉 右心房右心房 肺循环肺循环血液:右心室血液:右心室 肺动脉肺动脉 肺毛细血管肺毛细血管 肺静脉肺静脉 左心房左心房(二)血管分布(二)血管分布49124913颜色血红蛋白,深浅红细胞

4、及其所携带氧气多少。味道咸味:NaCl腥味:挥发性脂肪酸密度:一般1.051.06之间。与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有关。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一侧溶液扩散到另一侧溶液的力量。0.89%盐水pH:正常人血浆的为7.357.45粘滞性:三、血液(一)理化特性(一)理化特性49151、血浆n淡黄色n90%水分n其它:血浆蛋白、糖类、脂肪、氨基酸、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n血浆蛋白主要: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可溶性)。n制备:(二)血液组成4916血清当血液流出血管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的丝状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成块,其周围析出的透明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制备:与血浆区别

5、:不含纤维蛋白原49172、有形成分 1、红细胞-无核、双凹盘型。无核、双凹盘型。p寿命:平均120天(巨噬细胞)p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故输液要输等渗液。p低渗溶液、毒素、胆盐和脂溶剂中,细胞膜会破裂而发生溶血。p功能:O2,CO2;维持酸碱平衡p含量(1012/L):种类;年龄;营养;区域4919造血原料造血原料:氨基酸、Fe2+缺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子成熟因子:VitB12、叶酸VitB12、叶酸等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造血器官造血器官:红骨髓:红骨髓 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成熟阶段49202 2、白细胞(、白细胞(10109 9/L/L)49213 3、血小板、血小板(10

6、109 9/L/L)n无色、透明、无核n生理功能n维持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维护血管壁完整性n止血n参与凝血 n溶解纤维蛋白 4922生理止血:血液从血管流出,正常情况下,数分钟自行停止。生理止血包括三个过程:(1)小血管受伤后立即收缩,封闭血管;(2)血管内膜下组织损伤,激活血小板,形成血小板栓子,实现初步止血(3)损伤组织和血管胶原组织激活血浆中凝血因子,启动凝血过程,形成止血栓。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形成4923血液凝固过程血液凝固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凝血酶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第一步第一步第三步第三步第二步第二步内源性

7、激活途径内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三个基本步骤:三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凝血酶、CaCa2+2+和因子和因子VIIIVIII4924抗凝和促凝措施(一)抗凝或延缓血凝的方法(一)抗凝或延缓血凝的方法 1 1、去除去除CaCa2+2+:CaCa2 2+促进凝血促进凝血 草酸钾草酸钾/钠钠/铵;柠檬酸钠铵;柠檬酸钠 2 2、降低温度降低温度:1010以下,凝血酶活性以下,凝血酶活性下降,下降,延缓延缓血凝。血凝。3 3、表面光滑表面光滑/涂石蜡涂石蜡:可减少血小板: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延缓血凝。的聚集和破坏,延缓血凝。49264 4、肝素、肝素 使使抗凝蛋白的活性抗凝蛋白的活性

8、大大增强。大大增强。5 5、搅拌、搅拌搅拌搅拌血小板破裂血小板破裂加快加快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形成,形成,并并缠绕缠绕在木棒和玻璃球上,形成脱纤在木棒和玻璃球上,形成脱纤血,不再凝固。血,不再凝固。(二)加速血凝的方法(二)加速血凝的方法1 1、加温加温:提高:提高酶酶活性,加速血凝;活性,加速血凝;2 2、接触、接触粗糙面粗糙面,促使,促使血小板解体血小板解体释放释放凝凝血因子;血因子;3 3、维生素、维生素K K,促进,促进凝血酶原前体凝血酶原前体和和凝血凝血因子因子形成,具有形成,具有加速血凝加速血凝和和止血止血作用。作用。4927人类的血型人类的血型血型血型:指红细胞膜上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

9、原类型特异抗原类型。分为分为血型和血型和血型血型4928血型与输血原则 ABO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血型血型RBCRBC上的上的凝集原凝集原血清中的血清中的凝集素凝集素A AB BABABOOA AB BA A和和B B无无抗抗B B抗抗A A抗抗A A和抗和抗B B无无ABOABO血型血型4929RhRh阳性阳性红细胞膜上含红细胞膜上含RhRh因子因子RhRh阴性阴性红细胞膜上不含红细胞膜上不含RhRh因子因子Rh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RhRh血型的特点:血型的特点:汉族人口汉族人口99%99%以上为以上为RhRh阳性;阳性;4930输血的原则输血的原则输血前必须输血

10、前必须鉴定血型鉴定血型;同型血相输;同型血相输;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供血者供血者受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血清血清血清血清主侧主侧次侧次侧4932血量:约占体重6-8%一次失血 房室结房室结 房室束房室束 浦肯野氏纤维浦肯野氏纤维8-2心血管系统生理49342 2、兴奋性兴奋性3 3、传导性:传导性: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特性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特性 心肌一处兴奋心肌一处兴奋 兴奋部位兴奋部位-静息部位静息部位 电位差电位差 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心肌细胞之间通过心肌细胞之间通过闫盘闫盘(电阻小)传递(电阻小)传递电流电流4936(二)心动周期与心率(二)心动周期与心率 1.1.心动周期

11、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一个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一个心动周期。通常指心室活动的周期(一次心跳)通常指心室活动的周期(一次心跳)2 2、心率、心率 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小型动物的心率比大型动物快,种类(禽小型动物的心率比大型动物快,种类(禽 畜畜)、年龄(幼年龄(幼 老)、性别(雄老)、性别(雄 雌雌)、不同生理情、不同生理情况下(活动况下(活动 安静安静)49393.3.心脏泵血过程心脏泵血过程每一心动周期,心脏每一心动周期,心脏射血一次射血一次。射血过程划分为几个时期:射血过程划分为几个时期:(1 1)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 左右心房同时收缩,房室

12、瓣打开,心室舒张(2 2)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 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心室和动脉间半月瓣打开(3 3)间歇期)间歇期 心房、心室均舒张 49404941(三)心音(三)心音心脏收缩舒张时,心脏收缩舒张时,瓣膜关闭瓣膜关闭和和血液血液撞击撞击心室壁心室壁和和动脉根部动脉根部引起引起振动振动。通通-塔塔两个声音两个声音通通第一心音第一心音心缩期心缩期音调低、持续时间长音调低、持续时间长塔塔-第二心音-心舒期 音调高、持续时间短音调高、持续时间短4943(四)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四)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1)(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每个心室每次搏动的射血量每个心室每次搏动的射血量(

13、2)(2)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心率心率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每个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每个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4944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心率心率和和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影响影响 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 心室肌收缩力心室肌收缩力49451 1)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 心率不变、静脉回心率不变、静脉回流量大流量大 心室充盈量大、心肌心室充盈量大、心肌受牵拉程度度大,受牵拉程度度大,收缩力量愈大收缩力量愈大 心输出量大心输出量大 2 2)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 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 心舒末期容积心舒末期容积 不变不变 心肌收缩力量心肌收缩力量 每搏输出

14、量每搏输出量49463 3)心率)心率每搏输出量不变每搏输出量不变 心率增加心率增加每分输出量增多每分输出量增多但心率增加,只能在一定范但心率增加,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使心输出量增多。围内才能使心输出量增多。why?4948二、血管生理二、血管生理1 1、血压、血压-动脉血压动脉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单位面积血管壁单位面积血管壁的的侧压侧压力力。单位:千帕。单位:千帕u收缩压:收缩压:心室收缩动脉压 动脉压的最高值u心舒压:心舒压:心室心室舒张舒张动脉压动脉压心舒心舒末期,末期,血压的血压的最低值最低值(血管弹性回缩,反映外周阻力大小)血管弹性回缩,反映外周阻力大小)收缩压和

15、舒张压之差称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脉搏压脉搏压4950(1)(1)每博输出量每博输出量:每博输出量每博输出量,收缩期收缩期动脉压动脉压 反之反之 收缩压收缩压。(2)(2)心率心率: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 心率心率,动脉血量动脉血量血压血压 (3)(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如果心输出量不变:如果心输出量不变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舒张压舒张压 (4)(4)动脉管壁弹性动脉管壁弹性:可:可缓冲缓冲动脉压的波动。动脉压的波动。弹性降低弹性降低 舒张压降低舒张压降低2.2.影响血压因素影响血压因素 4951(5)(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大失血

16、大失血循环血量循环血量P PA A 补充血量补充血量 药药 物物 过过 敏敏、细细 菌菌 毒毒 素素 血血 管管 容容 积积 P PA A(血管收缩药)(血管收缩药)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血管收缩血压血压 49520923 3、动脉脉搏、动脉脉搏 1 1)动脉脉搏形成)动脉脉搏形成 每个心动每个心动周期周期中,动脉内的中,动脉内的压力压力发生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性变化,使使动脉血管发生波动动脉血管发生波动,形成,形成动脉动脉脉搏。脉搏。2 2)动脉脉搏意义)动脉脉搏意义频率;幅度等频率;幅度等 =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 动脉检查动脉检查:牛:尾动脉牛:尾动脉/颌外静脉颌外

17、静脉 马:颌外动脉马:颌外动脉 羊羊/小动物:股动脉小动物:股动脉49534.4.静脉血压静脉血压静脉血压:静脉血压:血液在静脉内流动对血液在静脉内流动对血管壁血管壁的的侧压力侧压力血压(血压(下降下降)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右心房(接近 0)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称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为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 49541 1)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 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2)骨骼肌骨骼肌的挤压的挤压作用作用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挤压静脉挤压静脉回流回流骨骼肌舒张:骨

18、骼肌舒张:微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 静脉 3)胸腔负压胸腔负压抽吸作用抽吸作用平时:胸腔负压平时:胸腔负压5 5、静脉回流、静脉回流 49566.6.微循环微循环微动脉微动脉和和微静脉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通路和作用微循环通路和作用49577.7.组织液和淋巴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1 1、组织液、组织液:动脉端动脉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部分血浆滤内部分血浆滤出到组织间隙,呈胶冻样。出到组织间隙,呈胶冻样。1 1)组织液的生成和吸收)组织液的生成和吸收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有效滤过压 0,有组织液生成,否则组织液被重吸收。495

19、8091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升高,可使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血血浆浆胶胶体体渗渗透透压压:血浆蛋白减少,有效滤过压加大,组织液生成增多。毛毛细细血血管管壁壁通通透透性性:由于血浆蛋白的渗出使有效滤过压明显提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淋巴回流受阻淋巴回流受阻:当淋巴回流受阻时,使组织液回流减少。49592 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2 2、淋巴液的生成、淋巴液的生成部分组织液部分组织液回流到回流到淋巴管淋巴管中形成淋巴液中形成淋巴液淋巴循环:淋巴循环:循环途径循环途径:淋巴盲管淋巴盲管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淋淋巴管巴管淋巴结、淋巴器官淋巴结、淋巴器官淋巴总管淋巴总管 左左右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 淋巴系统是组织液向血液回流重要辅助系统淋巴系统是组织液向血液回流重要辅助系统49604961淋巴液回流淋巴液回流的生理的生理意义意义组织液组织液中中蛋白质蛋白质带回血液带回血液清除清除组织液中组织液中不能被毛细血管重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吸收的大大分子分子以及以及红细胞和细菌红细胞和细菌等等对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的吸收脂肪的吸收起起到重要作用到重要作用调节调节组织液组织液的的生成和重吸收生成和重吸收平衡平衡49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