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PPT课件.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070004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血脂异常流行概况血脂异常流行概况血脂异常流行概况血脂异常流行概况检测分型与危险评估检测分型与危险评估检测分型与危险评估检测分型与危险评估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NCCD 血脂异常流行病学概况血脂异常流行病学概况 主要脂质成分与检测主要脂质成分与检测 临床分型与危险评估临床分型与危险评估血脂异常防治血脂异常防治 NCCD 心血管病流行与危害心血管病流行与危害 血脂异常流行现况血脂异常流行现况血脂异常流行病学概况血脂异常流行病学概况 NCCD主要慢病危害主要慢病危害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主要

2、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主要慢性疾病,非但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疾病,非但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其中因,而且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重灾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重灾区 NCCD全球疾病死亡现状全球疾病死亡现状全球疾病死亡现状全球疾病死亡现状 NCCD2004-20052004-20052004-20052004-2005年全国死因回顾性调查年全国死因回顾性调查年全国死因回顾性调查年全国死因回顾性调查 NCCD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持续上升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持续上升 NCCD心血管疾病是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是头号杀手 我国约我国约80%80%的城市居民

3、和的城市居民和70%70%的农村居民死的农村居民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仅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导致仅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导致300300万人死亡,占万人死亡,占全部死亡原因的全部死亡原因的4040左右,是我国居民的头左右,是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号杀手。NCCD心血管病是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病是主要死亡原因2000年死因顺位年死因顺位 NCCD 主要心血管疾病死亡主要心血管疾病死亡 NCCD 主要心血管疾病医疗费用主要心血管疾病医疗费用 2003年我国心血管疾病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300亿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我国医疗

4、元人民币,占同期我国医疗总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总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分别为22.65%和和19.74%。NCCD 医疗费增长速度医疗费增长速度 NCCD 心血管病危害心血管病危害 血脂异常流行现况血脂异常流行现况血脂异常流行概况血脂异常流行概况 NCCD最新报道数据最新报道数据患病率患病率患病人数患病人数高血压高血压18.8%18.8%2.02.0亿亿糖尿病糖尿病2.6%2.6%30003000万万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1.9%1.9%20002000万万超重超重22.80%22.80%2.42.4亿亿肥胖肥胖7.10%7.10%70007000万万高高TC(5.72mmol/L)TC

5、(5.72mmol/L)2.90%2.90%2.0 2.0 亿亿高高TG(1.7mmol/L)TG(1.7mmol/L)11.90%11.90%低低HDL(0.91mmol/L)HDL(0.91mmol/L)7.40%7.40%ChinJhypervol12No.6487-489 NCCD 中国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中国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 王陇德主编王陇德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之一20022002综合报告综合报告2005 2005 NCCD 高胆固醇血症年龄标化患病率高胆固醇血症年龄标化患病率(35-5935-59岁人群)岁人群)(n=451)(n

6、=210)(n=399)%不同疾病患者治疗后达标率不同疾病患者治疗后达标率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1999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5-17 NCCD 降脂治疗达标情况降脂治疗达标情况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多中心协作研究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多中心协作研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状况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状况全国高胆固醇血症控制状况多中心研究全国高胆固醇血症控制状况多中心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09-114.Gotto AM Jr,et al.Circulation.1990;81:1721-1733.C

7、astelli WP.Am J Med.1984;76:4-12.每1000人中冠心病发病数Framingham 研究(n=5209)204205-234235-264265-294295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总胆固醇水平升高1%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流行病学研究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流行病学研究血清胆固醇(mg/dl)Gotto AM Jr,et al.Gotto AM Jr,et al.Circulation.Circulation.1990;81:1721-1733.1990;81:1721-1733.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流行病学研

8、究流行病学研究1010年年 冠心病冠心病 死亡死亡/1000/1000(死亡数死亡数/1000)/1000)血清胆固醇血清胆固醇(mg/dl)mg/dl)总胆固醇水平减少总胆固醇水平减少1%1%冠心病危险性减少冠心病危险性减少2%2%每每10001000人中人中 冠心病冠心病 发发 病病 数数血清胆固醇血清胆固醇(mg/dl)mg/dl)uFraminghFramingham am 研究研究 (n=5209)n=5209)l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n=361,662)MRFIT)(n=361,662)204204205-234205-234235-264235-

9、264265-294265-294295295150150200200250250300300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总胆固醇水平升高1%1%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2%50504040303020201010Castelli WP.Castelli WP.Am J Med.Am J Med.1984;76:4-12.1984;76:4-12.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MRFIT)35622名年龄在名年龄在35-57岁的男性,随访岁的男性,随访6年的结果年的结果14121086420543210100 150 200 250 300100 150 200 250

10、300TC(mg/dl)TC(mg/dl)冠心病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1/1000人)人)危险比危险比0.71.02.04.0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流行病学研究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流行病学研究Kannel WB.Am J Cardiol 1983;52:9B12B.Kannel WB.Am J Cardiol 1987;59:80A90A4.04.03.03.02.02.01.01.0252545456565HDL-C(mg/dL)HDL-C(mg/dL)CHD risk ratioCHD risk ratio()()2.02.01.01.00 04.04.0Total-C/HDL-C ra

11、tioTotal-C/HDL-C ratio3.03.02.52.52.02.01.51.51.01.00.50.52.02.04.04.0 6.06.08.08.010101212CHD risk ratioCHD risk ratio()()3.43.44.44.49.69.6HDL-CHDL-C与与CHDCHD发病危险率的关系发病危险率的关系Framingham StudyFramingham Study100100160160220220Risk of CHDHDL-CHDL-C(mg/dL)(mg/dL)LDL-C(mg/dL)LDL-C(mg/dL)2525454565658585

12、Gordon T et al.Am J Med 1977;62:707-714.LDL-CLDL-C、HDL-CHDL-C与与CHDCHD发病危险率的关系发病危险率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系统性、进展性疾病进展性疾病LDL-CLDL-C沉积是其启动环节沉积是其启动环节单核细胞单核细胞LDL-C黏附分子黏附分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氧化的氧化的LDL-C斑块破裂斑块破裂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CRP斑块不稳定斑块不稳定和血栓形成和血栓形成氧化氧化炎症炎症内皮功能受损内皮功能受损CRP=C-reactive protein;LDL-C=low-density l

13、ipoprotein cholesterol.Libby P.Circulation.2001;104:365-372;Ross R.N Engl J Med.1999;340:115-126.NCCD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变化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变化 NCCD行为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缺乏体力活动缺乏体力活动 NCCD行为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膳食不合理膳食不合理 NCCD行为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膳食不合理膳食不合理 NCCD防治干预前移再前移防治干预前移再前移 健健 康康疾疾 病病临床干预临床干预预防干预预防干预 NCCD 高胆固醇血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高胆固醇血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我国

14、十省市我国十省市35-7435-74岁人群调查岁人群调查知知晓晓率率治治疗疗率率控制率控制率男性男性8.88.83.53.51.91.9女性女性7.57.53.43.41.51.5 NCCD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国成人血脂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异常防治指南于于20072007年年5 5月由人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版发行 NCCD 制订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背景制订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背景 19971997年提出年提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至今国至今国内外关于血脂异常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内外关于血脂异常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人群第

15、一位死亡原因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一位死亡原因近近2020余年我国人群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余年我国人群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我国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我国队列研究表明,血清TCTC和和LDL-CLDL-C升高是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NCCD 血脂异常流行病学概况血脂异常流行病学概况 主要脂质成分与检测主要脂质成分与检测 临床分型与危险评估临床分型与危险评估血脂异常防治血脂异常防治 NCCD血液脂质成分血液脂质成分 血浆所含脂类(脂质)统称血脂血浆所含脂类(脂质)统称血脂(lipidslipids)总胆

16、固醇总胆固醇(TC)(TC)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 中性脂肪中性脂肪甘油三酯甘油三酯(TG)TG)非酯化脂肪酸(游离脂肪酸,非酯化脂肪酸(游离脂肪酸,FFAFFA)磷脂、磷脂、糖脂糖脂 血脂不溶于水,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血脂不溶于水,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 NCCD各类脂蛋白各类脂蛋白0.951.0061.021.101.101.20204060801000直径直径 (nm)(nm)VLDL510VLDL残粒残粒IDLVLDLHDL3HDL2乳糜乳糜 微粒微粒LDLLp(a)sLDL密度密度(g/mlg/ml)NCCD血脂检测项目血脂检测项目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总胆固

17、醇总胆固醇(TC)(TC)甘油三酯甘油三酯(TG)(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NCCD血脂检测注意事项血脂检测注意事项血脂检测异常,在诊断和治疗前,应在两月内进行再血脂检测异常,在诊断和治疗前,应在两月内进行再次或多次测定,但至少要相隔一周;次或多次测定,但至少要相隔一周;如果检验结果接近或超过正常范围,应间隔一周,在同一家医如果检验结果接近或超过正常范围,应间隔一周,在同一家医院的实验室再次抽血复查,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实验室误差或院的实验室再次抽血复查,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实验室误差或个

18、体变异造成的假象。在判断是否存在血脂异常或决定治疗措个体变异造成的假象。在判断是否存在血脂异常或决定治疗措施之前,至少应有两次血脂检验的记录。施之前,至少应有两次血脂检验的记录。虽然有人认为虽然有人认为TCTC测定可不用禁食,但应注意饱餐后测定可不用禁食,但应注意饱餐后TCTC会有所下降;会有所下降;对于对于TGTG和其他脂蛋白检测则需至少禁食和其他脂蛋白检测则需至少禁食12h12h标本。标本。NCCD血脂检测计量单位血脂检测计量单位血脂项目测定数值的法定计量单位为血脂项目测定数值的法定计量单位为mmol/Lmmol/L,许多单位仍沿用许多单位仍沿用mg/dlmg/dl,其转换系数如下:,其转

19、换系数如下:TCTC、HDL-CHDL-C、LDL-CLDL-C:mg/dl mg/dl 0.0259=mmol/L 0.0259=mmol/L TGTG:mg/dl mg/dl 0.0113=mmol/L 0.0113=mmol/L NCCD 血脂异常的检出血脂异常的检出 利用常规健康体检、日常诊疗等利用常规健康体检、日常诊疗等 检测频率:检测频率:2020岁以上者:岁以上者:至少每至少每5 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40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每年进行血脂检查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每每3-63-6个月

20、测定一个月测定一次血脂次血脂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入院时或入院时或2424小小时内检测血脂时内检测血脂 NCCD 血脂检测的重点对象血脂检测的重点对象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者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冠心病或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化性疾病者有皮肤黄色瘤者有皮肤黄色瘤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NCCD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血脂检测

21、及其临床意义LDL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HDLHDL被视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被视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的脂蛋白TGTG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LDLLDL或或HDLHDL的结的结构而具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构而具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NCCD调整治疗过程中的血脂检测调整治疗过程中的血脂检测饮食与非药物治疗饮食与非药物治疗:3-63-6月复查血脂月复查血脂 6-126-12月复查月复查1 1年复查年复查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安全性检查安全性检查(ALT/AST/CK)(ALT/AST/CK)4-84-8周复查周复查改为改为6

22、-126-12月复查月复查3-63-6月复查血脂月复查血脂调整治疗调整治疗6-126-12月复查月复查 NCCD调整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监测调整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监测主要是定期检测肝功能和主要是定期检测肝功能和CKCK。如果如果ASTAST或或ALTALT超过超过3 3ULNULN,应暂停给药。停药后仍需,应暂停给药。停药后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在用药过程中应询问病人有无肌痛、肌压痛、肌无力、在用药过程中应询问病人有无肌痛、肌压痛、肌无力、乏力和发热等症状,血乏力和发热等症状,血CKCK升高超过升高超过5 5ULNULN应停药。应停药。用药期间如有其他可

23、能引起肌溶解的急性或严重情况,用药期间如有其他可能引起肌溶解的急性或严重情况,如败血症、创伤、大手术、低血压和抽搐等,应暂停如败血症、创伤、大手术、低血压和抽搐等,应暂停给药。给药。NCCD血脂检测报告单的解读及改进建议血脂检测报告单的解读及改进建议 可否考虑用单独血脂报告单,并将血脂可否考虑用单独血脂报告单,并将血脂 分层切点放在报告单上?分层切点放在报告单上?如果不能用单独血脂报告单,可否将如果不能用单独血脂报告单,可否将 血脂分层切点放在报告单上背面?血脂分层切点放在报告单上背面?可否将血脂与其他危险因素一同分析,可否将血脂与其他危险因素一同分析,发出一个综合报告单?发出一个综合报告单?

24、NCCD 血脂异常流行病学概况血脂异常流行病学概况 主要脂质成分与检测主要脂质成分与检测 临床分型与危险评估临床分型与危险评估血脂异常防治血脂异常防治 NCCD诊断切点问题诊断切点问题以总胆固醇(以总胆固醇(TCTC)为例:)为例:我国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队列研究结果显示:TCTC从从3.63mmol/L3.63mmol/L开始,开始,随随TC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高。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高。TCTC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并无明显的转折点。诊断高胆固醇血症的切点只能人并无明显的转折点。诊断

25、高胆固醇血症的切点只能人为制定。为制定。当当TCTC增至增至5.185.186.19mmol/L6.19mmol/L时,其缺血性心血管时,其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较病的发病危险较TCTC3.63mmol/L3.63mmol/L者增高者增高5050左右。左右。当当TCTC增至增至6.22mmol/L6.22mmol/L以上时,其缺血性心血管病以上时,其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较的发病危险较TCTC3.63mmol/L3.63mmol/L者增高者增高2 2倍以上。倍以上。血脂异常诊断切点血脂异常诊断切点 分层分层血脂项目血脂项目 mmol/L(mg/dl)mmol/L(mg/dl)TCTCLDL

26、-CLDL-CHDL-CHDL-CTGTG合适范围合适范围5.185.18(200)(200)3.373.37(130)(130)1.041.04(40)(40)1.701.70(150)(150)边缘升高边缘升高5.18-6.195.18-6.19(200-239)(200-239)3.37-4.123.37-4.12(130-159)(130-159)1.70-2.251.70-2.25(150-199)(150-199)升升 高高6.226.22(240)(240)4.144.14(160)(160)1.551.55(60)(60)2.262.26(200)(200)降降 低低1.041

27、.04(40)(40)NCCD NCCD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起因分类起因分类 原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表型分类表型分类 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基因分类基因分类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载脂蛋白家族性载脂蛋白B B缺陷症缺陷症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家族性异常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脂蛋白家族性脂蛋白(

28、a)(a)过多血症过多血症 NCCD心血管综合危险心血管综合危险 研究显示,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不仅研究显示,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不仅与危险因素的严重与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程度,更取决个体同时,更取决个体同时具有危险因素的具有危险因素的数目数目。是危险因素的数目。是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了个体发生心血管病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了个体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称之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危险。的危险,称之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危险。NCCD血脂异常防治血脂异常防治 NCCD心血管风险成熟模型心血管风险成熟模型3.01.64.0169.04.56.0吸烟吸烟smokingsmoking高胆固醇高胆固醇HCHC

29、高血压高血压HBPHBP NCCD综合风险评估综合风险评估 根据心血管发病危险,来决定干预的强度,根据心血管发病危险,来决定干预的强度,是国内外相关指南所共同采纳的原则。是国内外相关指南所共同采纳的原则。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治疗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治疗 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指南建议按照有无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有无指南建议按照有无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有无 高血压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高血压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 平来综合评估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用于指平来综合评估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用于指 导临床开展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导临床开展血脂

30、代谢异常的干预。NCCD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危危 险险 分分 层层TCTC或或LDL-CLDL-C边缘升高边缘升高 TCTC或或LDL-CLDL-C升高升高 无无高血压高血压且且其他危险因素数其他危险因素数33低危低危低危低危高血压高血压或或其他危险因素数其他危险因素数3 3低危低危中危中危高血压高血压且且其他危险因素数其他危险因素数1 1中危中危高危高危冠心病及其等危症冠心病及其等危症高危高危高危高危 NCCD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吸烟吸烟低低HDL-CHDL-C肥胖(肥胖(BMI28Kg/mBMI28Kg/m2 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早发缺血性心血

31、管病家族史指一级男性亲属发病时指一级男性亲属发病时5555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时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时6515%15%。NCCD 冠心病等危症冠心病等危症 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症状性颈动脉病(如症状性颈动脉病(如TIATIA)等)等糖尿病糖尿病有多重危险因素者,其发生主要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有多重危险因素者,其发生主要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相当于已患冠心病者,发生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相当于已患冠心病者,发生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1010年危险年危险20%20%NCCD

32、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 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积极全面控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积极全面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制各种危险因素 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血脂、血糖、高血压、肥胖、代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血脂、血糖、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谢综合征、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年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年 龄、性别龄、性别 NCCD血脂异常控制要点血脂异常控制要点 明确降低明确降低LDL-CLDL-C作为调脂首要目标;作为调脂首要目标;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TLC)的重要性;)的重

33、要性;强调综合调脂治疗。强调综合调脂治疗。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TLC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TLC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控制血脂异常的基本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控制血脂异常的基本和首要措施。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可以有效和首要措施。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无论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还是二无论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级预防,TLCTLC均应作为所有血脂异常患者的均应作为所有血脂异常患者的首选首选一线治疗一线治疗措施

34、。措施。NCCD心血管危险分层心血管危险分层心血管危险分层心血管危险分层1010年危险性年危险性LDL-C(mmol/L)80802.072.071001002.62.61301303.43.41601604.14.1190 190 mg/dlLDL-C(130-159):高血压或危险因素:高血压或危险因素 3无高血压且危险因素无高血压且危险因素3LDL-C LDL-C 160160:高血压或危险因素:高血压或危险因素3 3LDL-C(130-159):高血压且危险因素:高血压且危险因素1冠心病或等危症冠心病或等危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颈动脉病和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病和腹主动

35、脉瘤)ACSACS或冠心病或冠心病+糖尿病糖尿病5%5%低危低危5-10%5-10%中危中危10-15%10-15%高危高危15%15%极高危极高危一一级级预预防防二二级级预预防防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TC和和和和LDL-CLDL-C值及其目标值值及其目标值值及其目标值值及其目标值 mmol/L(mg/dl)mmol/L(mg/dl)危险等级危险等级TLCTLC开始开始药物治疗开始药物治疗开始治疗目标值治疗目标值低危低危:10:10年危险性年危险性5%

36、6.22(240)6.22(240)LDL-CLDL-C 4.14(160)4.14(160)TCTC 6.99(270)6.99(270)LDL-CLDL-C 4.92(190)4.92(190)TC 6.22(240)TC 6.22(240)LDL-C4.14(160)LDL-C 5.18(200)5.18(200)LDL-CLDL-C 3.37(130)3.37(130)TCTC 6.22(240)6.22(240)LDL-CLDL-C 4.14(160)4.14(160)TC5.18TC5.18(200200)LDL-C3.37(130)LDL-C 4.14(160)4.14(160)LDL-CLDL-C 2.59(100)2.59(100)TCTC 4.14(160)4.14(160)LDL-CLDL-C 2.59(100)2.59(100)TC4.14(160)TC4.14(160)LDL-C2.59(100)LDL-C 3.11(120)3.11(120)LDL-CLDL-C 2.07(80)2.07(80)TC TC 4.14(160)4.14(160)LDL-CLDL-C 2.07(80)2.07(80)TC3.11(120)TC3.11(120)LDL-C2.07(80)LDL-C2.07(80)NC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